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子卉专利>正文

一种景观上端雨水二次利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0438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30 11: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景观上端雨水二次利用结构,包括雨水收集箱,所述雨水收集箱内腔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上方活动连接有过滤板,且所述第一固定块顶部设有滑槽,所述过滤板顶部中央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顶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清洁球,且所述过滤板顶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轮,所述滑轮与滑槽活动相连,所述雨水收集箱内腔两侧内壁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该种景观上端雨水二次利用结构,结构简单,有效的对雨水进行过滤,可用于灌溉及景区参观人员饮用水,节约资源,易于清洁雨水收集箱,所以该种景观上端雨水二次利用结构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A secondary utilization structure of rainwater at the top of landscap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econdary rainwater utilization structure at the upper end of the landscape, which includes a rainwater collection box, the top of the inner cavity of the rainwater collection box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first fixed block, the top of the first fixed block is movably connected with a filter plate, and the top of the first fixed block is provided with a sliding groove, the top of the filter plate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n expansion rod, both sides of the top of the expansion rod are fixed A supporting rod is connected, one end of the supporting rod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cleaning ball, and both sides of the top of the filter plate are fixedly connected with pulleys, the pulleys are movably connected with a sliding groove, the inner walls of both sides of the inner cavity of the rainwater collection box are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second fixed block, the upper end of the landscape has a secondary rainwater utilization structure, the structure is simple, and the rainwater can be effectively filtered, which can be used for irrigation It can save resources and clean rainwater collection box, so the secondary rainwater utilization structure at the upper end of the landscape has a wide application prosp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景观上端雨水二次利用结构
本技术涉及雨水净化
,具体为一种景观上端雨水二次利用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我国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认识到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正受到严重的污染,因此提倡绿色环保低碳的生活方式,我国作为缺水大国,节约水资源是每个公民的责任,也是节能环保的具体体现,在大部分景区内自然降水一般是排入下水管道,但这种处理方式存在一些不足,首先,大量雨水排入管道无疑会增大城市整体的排水压力,增加景区内水资源的消耗,其次,雨水进入管道后变成了污水,不仅增加了污水处理厂的工作量,而且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将雨水收集进行灌溉的节能环保方式得到了大多数人们的青睐,不仅节约水资源还合理利用资源,更重要的是雨水原来是能通过土壤渗透作用补充地下水的,这样远远无法满足当前人们对该产品的要求,所以,如何设计一种景观上端雨水二次利用结构,成为我们当前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景观上端雨水二次利用结构,结构简单,通过设置雨水收集箱,用于回收雨水进行二次利用,通过设置过滤板与过滤网,对雨水进行双重过滤,将体积较大的杂质过滤,防止各个管道堵塞,通过设置伸缩杆与清洁球,方便清洁雨水收集箱,通过设置滑轮与滑槽,在清洁雨水收集箱时,通过把手转动过滤板,使清洁球对雨水收集箱内壁进行清洁,减少人力,通过设置第一固定块、固定槽与插接块,便于移动过滤板与过滤网,方便清理过滤掉的杂质,有效的防止过滤板与过滤网堵塞,通过设置净化箱,进一步对雨水净化,使其能够用于灌溉景区内的土地,通过设置水箱,用于储放进行初步过滤后的雨水,通过设置第一水泵、第二水泵与第三水泵,方便该结构传输雨水,通过设置灌溉头,方便对景区内的土地进行灌溉,通过设置净水机,对雨水进行深度净化,使其能够达到饮用水的标准,为园区内游客提供饮用水,减少景区内水资源的消耗,通过设置第一螺纹与第二螺纹,方便拆卸净化箱,及时更换活性炭,通过设置密封圈,防止进水口出漏水,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景观上端雨水二次利用结构,包括雨水收集箱,所述雨水收集箱内腔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上方活动连接有过滤板,且所述第一固定块顶部设有滑槽,所述过滤板顶部中央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顶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清洁球,且所述过滤板顶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轮,所述滑轮与滑槽活动相连,所述雨水收集箱内腔两侧内壁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顶部均设有固定槽,且所述雨水收集箱内腔设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底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插接块,所述插接块与固定槽活动相连,所述雨水收集箱底部固定连接有进水管,且所述雨水收集箱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腔体,所述连接腔体内部设有净化箱,所述净化箱顶部设有第一凹槽,所述净化箱内部设有活性炭,且所述净化箱底部活动连接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穿过连接腔体底部,且所述进水口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水泵,所述第一水泵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一端固定连接有水箱,所述水箱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管,所述第三连接管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水泵,所述第二水泵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软管,所述第一软管一端固定连接有主管,所述主管底部均匀分布有多个支管,所述支管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灌溉头,且所述水箱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水泵,所述第三水泵一侧固定连接有第四连接管,所述第四连接管一侧固定连接有净水机,所述净水机上方设有第二软管,所述第二软管一端设有水龙头。进一步的,所述出水管外侧设有第一螺纹,所述第一凹槽内壁设有第二螺纹,所述进水管与净化箱通过第一螺纹、第二螺纹活动相连。进一步的,所述净化箱底部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顶部设有通孔,所述进水口插接在通孔内侧,且所述进水口与第二凹槽之间设有密封圈。进一步的,所述过滤板底部中央固定连接有把手。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块设为环形结构。进一步的,所述连接腔体一侧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箱门,且所述箱门表面设有观察窗。进一步的,所述过滤板的网孔密度小于过滤网的网孔密度。进一步的,所述雨水收集箱设为漏斗型结构,且所述雨水收集箱设为透明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种景观上端雨水二次利用结构,结构简单,通过设置雨水收集箱,用于回收雨水进行二次利用,通过设置过滤板与过滤网,对雨水进行双重过滤,将体积较大的杂质过滤,防止各个管道堵塞,通过设置伸缩杆与清洁球,方便清洁雨水收集箱,通过设置滑轮与滑槽,在清洁雨水收集箱时,通过把手转动过滤板,使清洁球对雨水收集箱内壁进行清洁,减少人力,通过设置第一固定块、固定槽与插接块,便于移动过滤板与过滤网,方便清理过滤掉的杂质,有效的防止过滤板与过滤网堵塞,通过设置净化箱,进一步对雨水净化,使其能够用于灌溉景区内的土地,通过设置水箱,用于储放进行初步过滤后的雨水,通过设置第一水泵、第二水泵与第三水泵,方便该结构传输雨水,通过设置灌溉头,方便对景区内的土地进行灌溉,通过设置净水机,对雨水进行深度净化,使其能够达到饮用水的标准,为园区内游客提供饮用水,减少景区内水资源的消耗,通过设置第一螺纹与第二螺纹,方便拆卸净化箱,及时更换活性炭,通过设置密封圈,防止进水口出漏水,所以该种景观上端雨水二次利用结构具有广阔的应用市场。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雨水收集箱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净化箱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密封圈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雨水收集箱;2、第一固定块;3、过滤板;4、滑槽;5、伸缩杆;6、支撑杆;7、清洁球;8、滑轮;9、第二固定块;10、固定槽;11、过滤网;12、插接块;13、进水管;14、连接腔体;15、净化箱;16、第一凹槽;17、活性炭;18、进水口;19、第一连接管;20、第一水泵;21、第二连接管;22、水箱;23、第三连接管;24、第二水泵;25、第一软管;26、主管;27、支管;28、灌溉头;29、出水管;30、第三水泵;31、第四连接管;32、净水机;33、第二软管;34、水龙头;35、第一螺纹;36、第二螺纹;37、第二凹槽;38、通孔;39、密封圈;40、把手;41、箱门;42、观察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基于本技术中的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景观上端雨水二次利用结构,包括雨水收集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收集箱(1)内腔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2),所述第一固定块(2)上方活动连接有过滤板(3),且所述第一固定块(2)顶部设有滑槽(4),所述过滤板(3)顶部中央固定连接有伸缩杆(5),所述伸缩杆(5)顶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6),所述支撑杆(6)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清洁球(7),且所述过滤板(3)顶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轮(8),所述滑轮(8)与滑槽(4)活动相连,所述雨水收集箱(1)内腔两侧内壁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9),所述第二固定块(9)顶部均设有固定槽(10),且所述雨水收集箱(1)内腔设有过滤网(11),所述过滤网(11)底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插接块(12),所述插接块(12)与固定槽(10)活动相连,所述雨水收集箱(1)底部固定连接有进水管(13),且所述雨水收集箱(1)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腔体(14),所述连接腔体(14)内部设有净化箱(15),所述净化箱(15)顶部设有第一凹槽(16),所述净化箱(15)内部设有活性炭(17),且所述净化箱(15)底部活动连接有进水口(18),所述进水口(18)穿过连接腔体(14)底部,且所述进水口(18)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管(19),所述第一连接管(19)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水泵(20),所述第一水泵(20)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管(21),所述第二连接管(21)一端固定连接有水箱(22),所述水箱(22)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管(23),所述第三连接管(23)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水泵(24),所述第二水泵(24)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软管(25),所述第一软管(25)一端固定连接有主管(26),所述主管(26)底部均匀分布有多个支管(27),所述支管(27)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灌溉头(28),且所述水箱(22)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出水管(29),所述出水管(29)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水泵(30),所述第三水泵(30)一侧固定连接有第四连接管(31),所述第四连接管(31)一侧固定连接有净水机(32),所述净水机(32)上方设有第二软管(33),所述第二软管(33)一端设有水龙头(3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景观上端雨水二次利用结构,包括雨水收集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收集箱(1)内腔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2),所述第一固定块(2)上方活动连接有过滤板(3),且所述第一固定块(2)顶部设有滑槽(4),所述过滤板(3)顶部中央固定连接有伸缩杆(5),所述伸缩杆(5)顶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6),所述支撑杆(6)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清洁球(7),且所述过滤板(3)顶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轮(8),所述滑轮(8)与滑槽(4)活动相连,所述雨水收集箱(1)内腔两侧内壁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9),所述第二固定块(9)顶部均设有固定槽(10),且所述雨水收集箱(1)内腔设有过滤网(11),所述过滤网(11)底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插接块(12),所述插接块(12)与固定槽(10)活动相连,所述雨水收集箱(1)底部固定连接有进水管(13),且所述雨水收集箱(1)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腔体(14),所述连接腔体(14)内部设有净化箱(15),所述净化箱(15)顶部设有第一凹槽(16),所述净化箱(15)内部设有活性炭(17),且所述净化箱(15)底部活动连接有进水口(18),所述进水口(18)穿过连接腔体(14)底部,且所述进水口(18)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管(19),所述第一连接管(19)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水泵(20),所述第一水泵(20)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管(21),所述第二连接管(21)一端固定连接有水箱(22),所述水箱(22)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管(23),所述第三连接管(23)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水泵(24),所述第二水泵(24)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软管(25),所述第一软管(25)一端固定连接有主管(26),所述主管(26)底部均匀分布有多个支管(27),所述支管(27)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灌溉头(28),且所述水箱(22)另一侧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子卉
申请(专利权)人:张子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