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双层建筑的重力式垂直电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0280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30 10: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电梯的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双层建筑的重力式垂直电梯,包括:包括层板、容纳空间大小可变的轿厢、滑轮组和传动条,以及用于控制所述电梯升降的控制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轿厢代替传统的对重块,利用轿厢容纳空间大小可变的特性,使得位于上下两层的双轿箱存在重力差,利用杠杆原理,较重的上层轿厢向低层运送人流的同时下层轿厢向上层运输人流,实现双向运输人流,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梯设备系统复杂、牵引动力大结构耗能多、维修养护困难等问题,大大提高了电梯的孔洞利用率和双层电梯的运输速度。

A kind of gravity vertical elevator for double-layer building

The utility model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elevator, in particular to a gravity type vertical elevator for a double-layer building, which includes: a floor plate, a car with variable space size, a pulley block and a transmission strip, as well as a control system for controlling the lift. The utility model replaces the traditional counterweight block with the car, and makes use of the variable space size of the car to make the double car located on the upper and lower floors have the gravity difference. Using the lever principle, the heavier upper car transports the flow of people to the lower floor while the lower car transports the flow of people to the upper floor, so as to realize the two-way transportation of the flow of people, which solves the problems of complex elevator equipment system and traction in the prior art The problems such as energy consumption of large structure, difficulty in maintenance and so on have greatly improved the hole utilization ratio of elevator and the transportation speed of double-layer elev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双层建筑的重力式垂直电梯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梯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双层建筑的重力式垂直电梯。
技术介绍
现有的垂直电梯主要包括机房、井道、底坑、轿厢、对重块等多个组成部分,系统主要包括曳引系统、导向系统、门系统、重量平衡系统、安全保护系统、电力拖动系统、电气控制系统等。因此,对于仅双层电梯的运输来说,现有的垂直电梯设备、系统相对复杂,因而需要有较大的牵引动力,结构耗能大;同时因设备复杂使得电梯的孔洞要远远大于轿厢的运输空间,不利于空间使用效率;且维修养护设备复杂、困难,需要较大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双层建筑的重力式垂直电梯,该电梯设备简单、节约能耗、并且利用率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双层建筑的重力式垂直电梯,包括层板、容纳空间大小可变的轿厢、滑轮组和传动条;所述层板上开设有供所述轿厢运行的通孔,所述通孔的内侧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轿厢的支撑件;所述轿厢包括第一轿厢和第二轿厢,所述通孔对应所述轿厢设置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滑轮组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之间;所述传动条依次绕接所述第一轿厢、滑轮组及所述第二轿厢,且所述传动条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滑轮组的两侧。本专利技术用轿厢代替传统的对重块,利用轿厢容纳空间大小可变的特性,使得位于上下两层的双轿箱存在重力差,利用杠杆原理,较重的上层轿厢向低层运送人流的同时下层轿厢向上层运输人流,实现双向运输人流,提高人流的输送效率。该电梯不需要有较大的牵引动力、仅利用自身的重力差即可实现人流的输送,节约能耗;且通过在双层建筑的层板上开设通孔、并在通孔上设置支撑件,实现轿厢的通过和支撑,减小电梯的孔洞的大小与轿厢的大小的差额,提高了电梯的孔洞的利用率。作为优选,所述轿厢的底端设置有限速组件,所述限速组件包括若干固定轴和阻尼器,所述固定轴相互平行固定在所述轿厢的底端端面上,所述阻尼器对称固定在所述固定轴的两端;所述固定轴两端的所述阻尼器分别绕接不同的所述传动条。将阻尼器合理的设置在轿厢的底部,实现轿厢在运输的过程控制轿厢下行和上行的速度,使得电梯在人流运输过程中得于平缓、稳步的进行。该阻尼器设备简单、结构单一,维修和养护的工程量低,降低电梯的维护、使用成本。作为优选,所述阻尼器设置为齿轮型,所述阻尼器包括环形本体,所述环形本体的内环为对应所述固定轴设置的固定轴孔,所述环形本体的外周表面上设置有可相对所述固定轴孔转动的轮齿,所述传动条对应所述轮齿设置为传动链条,所述环形本体内部设置有阻尼弹簧。作为优选,所述轿厢内部设置有移动板、及用于驱动所述移动板移动的助推器;所述移动板对应所述轿厢的其中一个内侧面设置,所述助推器可伸缩地设置在所述移动板所对应的轿厢内侧面与所述移动板之间。设置移动板,通过控制移动板在轿厢内平移,即可实现调整轿厢的容纳体积,使得轿厢处在不同的楼层时调整轿厢的容纳量,达到高层的轿厢的容纳量大于低层的容纳量,以实现两个轿厢之间的重力差,进而利用杠杆原理实现人流的上下的同时运输。作为优选,所述移动板与所述移动板所对应的轿厢内侧面的面积重叠。移动板与轿厢内侧面的面积重叠,使得轿厢的容纳空间被调整时仍以一个轿厢的完整性展示,降低乘客的视觉误差,提高安全性。作为优选,所述轿厢内侧底部设置有折板,所述折板的一端抵接所述轿厢的其中一侧面,所述折板的另一端设置有旋转轴,所述轿厢底部对应所述旋转轴设置有驱动电机。除移动板可以水平移动实现轿厢容积大小的调整外,还可一通过设置折板,折板通过与轿厢底板贴合和与轿厢底板垂直的两个方式实现轿厢容积大小的调整,结构简单,维护方便。作为优选,还包括柔性遮掩层,所述柔性遮掩层的一端连接在所述折板抵接轿厢内侧面的一端,所述柔性遮掩层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折板所抵接的轿厢内侧面的顶端。设置柔性遮掩层,使得轿厢被调整时仍以一个完整性展示,降低乘客的视觉误差,提高安全性。作为优选,所述支撑件包括拨板,所述拨板可伸缩或可摆动设置在所述通孔的内侧面上,对应所述拨板还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拨板伸缩或摆动的驱动装置。通过控制拨板的伸缩或摆动,及可实现轿厢的在通孔位置的导通和支撑,结构简单,养护方便。作为优选,所述拨板设置有四组,且分别设置在所述通孔的内侧面上。作为优选,所述控制系统包括: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用于检测所述轿厢容纳空间的第一感应器、用于检测所述轿厢所在楼层的第二感应器以及中央控制器;所述中央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第一感应器及所述第二感应器。通过设置中央控制器、轿厢容纳空间的第一感应器、用于检测所述轿厢所在楼层的第二感应器和压力传感器,即可判断轿厢所处的楼层位置,进而调整轿厢的容纳体积,央控制器通过对重力检算,当重力差满足驱动要求时,中央控制器控制电梯门闭合且伸缩或摆动拨板,使得电梯启动输送人流。附图说明现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运输一次后的构示意图;图3是轿厢的底部示意图;图4是阻尼器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移动板在轿厢中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移动板在轿厢中收起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折板在轿厢中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折板在轿厢中收起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通孔的俯视图。图中:1、滑轮组;2、传动条;3、第一轿厢;4、第二轿厢;5、层板;6、限速组件;7、阻尼器;8、固定轴;9、齿轮;10、移动板;11、助推器;12、折板;13、柔性遮掩层;14、驱动电机;15、中央控制器;16、位置传感器;17、拨板;18、驱动装置;19、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双层建筑的重力式垂直电梯,包括层5、容纳空间大小可变的轿厢、滑轮组1和传动条2,层板2上开设有供所述轿厢穿过的通孔19,通孔19的内侧设置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可用于支撑所述轿厢;所述轿厢包括第一轿厢3和第二轿厢4,通孔19对应所述轿厢设置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滑轮组1固定在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之间;传动条2依次绕过第一轿厢3、滑轮组1、第二轿厢4,且传动条2两端分别固定在滑轮组1的两侧。本专利技术将传统电梯中的对重块替换成轿厢,利用轿厢容纳空间大小可变的特性,使得位于上下两层的双轿箱存在重力差,利用杠杆原理,较重的上层轿厢向低层运送人流的同时下层轿厢向上层运输人流,实现双向运输人流,提高人流的输送效率。如图1、2所示,具体传输过程包括:1、第一轿厢3位于高层,第二轿厢4位于低层,通过控制系统调整为第一轿厢3的空间大于第二轿厢4的空间。第一轿厢3和第二轿厢4为敞开状态,人员进入,形成电梯重力差;2、控制系统对重力进行检算,核实第一轿厢3重力大于第二轿厢4,并且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双层建筑的重力式垂直电梯,其特征在于:包括层板、容纳空间大小可变的轿厢、滑轮组和传动条;/n所述层板上开设有供所述轿厢运行的通孔,所述通孔的内侧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轿厢的支撑件;/n所述轿厢包括第一轿厢和第二轿厢,所述通孔对应所述轿厢设置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滑轮组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之间;/n所述传动条依次绕接所述第一轿厢、滑轮组及所述第二轿厢,且所述传动条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滑轮组的两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双层建筑的重力式垂直电梯,其特征在于:包括层板、容纳空间大小可变的轿厢、滑轮组和传动条;
所述层板上开设有供所述轿厢运行的通孔,所述通孔的内侧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轿厢的支撑件;
所述轿厢包括第一轿厢和第二轿厢,所述通孔对应所述轿厢设置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滑轮组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之间;
所述传动条依次绕接所述第一轿厢、滑轮组及所述第二轿厢,且所述传动条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滑轮组的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双层建筑的重力式垂直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的底端设置有限速组件,所述限速组件包括若干固定轴和阻尼器,所述固定轴相互平行固定在所述轿厢的底端端面上,所述阻尼器对称固定在所述固定轴的两端;
所述固定轴两端的所述阻尼器分别绕接不同的所述传动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双层建筑的重力式垂直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器设置为齿轮型,所述阻尼器包括环形本体,所述环形本体的内环为对应所述固定轴设置的固定轴孔,所述环形本体的外周表面上设置有可相对所述固定轴孔转动的轮齿,所述传动条对应所述轮齿设置为传动链条,所述环形本体内部设置有阻尼弹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双层建筑的重力式垂直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内部设置有移动板、及用于驱动所述移动板移动的助推器;
所述移动板对应所述轿厢的其中一个内侧面设置,所述助推器可伸缩地设置在所述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苗通常卉孙增田史海欧谢明华于文龙王志凯刘西王晓博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