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正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0254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30 10: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校正平台,包括安装板、载板、若干支撑柱、第一校正组件及第二校正组件,所述支撑柱设于所述安装板和所述载板之间,所述第一校正组件和所述第二校正组件均设于所述安装板,所述第一校正组件能够沿第一方向抵靠工件,所述第二校正组件能够沿第二方向抵靠工件,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交,所述第一校正组件和所述第二校正组件均包括气缸、滑座、滑块、调节件及定位块,所述气缸用于带动所述滑座运动,所述滑块与所述滑座滑动配合,所述调节件用于固定所述滑块和所述滑座的相对位置,所述定位块设于所述滑块上并由所述载板伸出。上述校正平台的校正行程短,生产效率高。

Calibration platform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straightening platform, which comprises a mounting plate, a carrier plate, a plurality of supporting columns, a first straightening assembly and a second straightening assembly. The supporting columns are arranged between the mounting plate and the carrier plate, the first straightening assembly and the second straightening assembly are arranged on the mounting plate, the first straightening assembly can lean against the workpiece in the first direction, and the second straightening group The first direction and the second direction intersect each other. The first correction component and the second correction component include a cylinder, a sliding block, a sliding block, an adjusting member and a positioning block. The cylinder is used to drive the sliding block to move. The sliding block is matched with the sliding block, and the adjusting member is used to fix the relative of the sliding block and the sliding block The positioning block is arranged on the sliding block and extends out from the carrier plate. The calibration stroke of the calibration platform is short and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is hig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校正平台
本技术涉及自动化机械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校正平台。
技术介绍
在显示面板行业的生产设备中,一般设计有用于放置工件的中转平台,中转平台表面设有真空吸附孔,用来吸附工件。通常,将工件放置于中转平台时,需要先进行位置校正,以方便后续工序由中转平台拾取工件。现有的中转平台无法针对不同尺寸的工件调整校正行程,降低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中转平台无法针对不同尺寸的工件调整校正行程的问题,提供一种校正平台。一种校正平台,包括安装板、载板、若干支撑柱、第一校正组件及第二校正组件,所述支撑柱设于所述安装板和所述载板之间,所述第一校正组件和所述第二校正组件均设于所述安装板,所述第一校正组件能够沿第一方向抵靠工件,所述第二校正组件能够沿第二方向抵靠工件,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交,所述第一校正组件和所述第二校正组件均包括气缸、滑座、滑块、调节件及定位块,所述气缸用于带动所述滑座运动,所述滑块与所述滑座滑动配合,所述调节件用于固定所述滑块和所述滑座的相对位置,所述定位块设于所述滑块上并由所述载板伸出。上述校正平台,在安装时根据工件的尺寸调整滑块和滑座的相对位置,调整到位后,采用调节件将滑块固定于滑座。而后第一校正组件和第二校正组件的气缸通过滑座和滑块带动定位块在较小行程范围内运动,即可实现对工件位置的校正,节约校正行程,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校正组件和所述第二校正组件还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用于连接所述滑块和所述定位块,且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定位块可拆卸连接,所述载板上开设有避让口,所述连接板由所述避让口伸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校正平台还包括真空吸附板,所述真空吸附板设于所述载板,所述第一校正组件的定位块和所述第二校正组件的定位块分别位于所述真空吸附板的两个相邻的侧边。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真空吸附板上设有若干长条形吸附槽。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真空吸附板内形成有多个相互独立的气路通道,每一个所述气路通道与其中一个所述长条形吸附槽连通。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真空吸附板设有避让槽,所述第一校正组件能够在所述避让槽内移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真空吸附板的个数为2,每一个所述真空吸附板对应设有一个所述第一校正组件和一个所述第二校正组件。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载板与所述支撑柱可拆卸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座上设有滑轨,所述滑块开设有与所述滑轨相匹配的滑槽。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轨的截面为燕尾形。附图说明图1为一实施例中校正平台的立体视图;图2为图1所示校正平台去除载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圆圈部分的放大图;图4为图1所示校正平台未放置工件时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参阅图1和图2,一种校正平台100包括安装板10、载板20、若干支撑柱30、第一校正组件40及第二校正组件50,支撑柱30设于安装板10和载板20之间,第一校正组件40和第二校正组件50均设于安装板10,第一校正组件40能够沿第一方向抵靠工件200,第二校正组件50能够沿第二方向抵靠工件200,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交,第一校正组件40和第二校正组件50均包括气缸41/51、滑座42/52、滑块43/53、调节件44/54及定位块45/55,气缸41/51用于带动滑座42/52运动,滑块43/53与滑座42/52滑动配合,调节件44/54用于固定滑块43/53和滑座42/52的相对位置,定位块45/55设于滑块43/53上并由载板20伸出。上述校正平台100,在安装时根据工件200的尺寸调整滑块43/53和滑座42/52的相对位置,调整到位后,采用调节件44/54将滑块43/53固定于滑座42/52。而后第一校正组件40和第二校正组件50的气缸41/51通过滑座42/52和滑块43/53带动定位块45/55在较小行程范围内运动,即可实现对工件200位置的校正,节约校正行程,能够提高生产效率。第一校正组件40的定位块45和第二校正组件50的定位块55相互垂直,围合形成半开放式的校正工位,以对工件200的两个相邻直角边进行定位。本技术校正平台100在工作时,将工件200放置于载板20上的校正工位。此时,工件200的短边与第一校正组件40的定位块45相对,且距离小于或等于设定值a;工件200的长边与第二校正组件50的定位块55相对,且距离小于或等于设定值b,第一校正组件40的气缸41的设定行程大于或等于a,第二校正组件50的气缸51的设定行程大于或等于b,以确保定位块45/55能够与工件200接触。在校正时,第一校正组件40的气缸41按设定行程带动定位块45,第二校正组件50的气缸51按设定行程带动定位块55,共同推动工件200,以校正工件200的位置,方便下一工序拾取工件200。针对同一型号或尺寸的工件200,第一校正组件40的气缸41的行程和第二校正组件50的气缸51的行程是固定的,确保经过校正后的工件200停留在载板20的同一位置处。校正平台100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载板20、安装板10及支撑柱30之间形成有操作空间,方便拧开调节件44/54进而调整滑块43/53和滑座42/52的相对位置,以适用于不同尺寸的工件200的校正。请参阅图3,滑座42/52上设有滑轨421/521,滑块43/53开设有与滑轨421/521相匹配的滑槽,以实现滑座42/52和滑块43/53的滑动配合。可以理解的,滑座42/52与气缸41/51的活塞连接,气缸41/51设有两个气源接口,用于与气源接通。滑轨421/521的截面为燕尾形,相应地,滑槽的截面也为燕尾形,使得滑轨421/521和滑槽实现精准配合。在一实施例中,调节件44/54可以是螺钉,调节件44/54穿设于滑座42/52并能够抵接于滑块43/53。具体的,当需要调节滑块53和滑座52的相对位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校正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板、载板、若干支撑柱、第一校正组件及第二校正组件,所述支撑柱设于所述安装板和所述载板之间,所述第一校正组件和所述第二校正组件均设于所述安装板,所述第一校正组件能够沿第一方向抵靠工件,所述第二校正组件能够沿第二方向抵靠工件,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交,所述第一校正组件和所述第二校正组件均包括气缸、滑座、滑块、调节件及定位块,所述气缸用于带动所述滑座运动,所述滑块与所述滑座滑动配合,所述调节件用于固定所述滑块和所述滑座的相对位置,所述定位块设于所述滑块上并由所述载板伸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校正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板、载板、若干支撑柱、第一校正组件及第二校正组件,所述支撑柱设于所述安装板和所述载板之间,所述第一校正组件和所述第二校正组件均设于所述安装板,所述第一校正组件能够沿第一方向抵靠工件,所述第二校正组件能够沿第二方向抵靠工件,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交,所述第一校正组件和所述第二校正组件均包括气缸、滑座、滑块、调节件及定位块,所述气缸用于带动所述滑座运动,所述滑块与所述滑座滑动配合,所述调节件用于固定所述滑块和所述滑座的相对位置,所述定位块设于所述滑块上并由所述载板伸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校正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校正组件和所述第二校正组件还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用于连接所述滑块和所述定位块,且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定位块可拆卸连接,所述载板上开设有避让口,所述连接板由所述避让口伸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校正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校正平台还包括真空吸附板,所述真空吸附板设于所述载板,所述第一校正组件的定位块和所述第二校正组件的定位块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嘉瑞董佳驰李志聪万春李泽民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联得自动化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