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制钉机工作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9869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30 08: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铁钉加工领域的一种新型制钉机工作结构,第二驱动组件还配合设置有主驱动轴,主驱动轴上自左到右依次设置有传动组件,传动组件包括主传动组件、挤压传动组件、剪断传动组件及其设置在最右侧的校直传动组件;挤压传动组件对应设置有挤压机构,剪断传动组件对应设置有剪断机构,校直传动组件对应设置有校直机构;校直机构的右侧还配合设置有矫正机构;矫正机构和校直机构之间配合设置有一次打磨机构,校直机构与剪断机构之间设置有二次打磨机构;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增加制钉机在制钉过程中的稳定性,通过对各个功能区域的分解,提高各个功能的稳定性,降低了各个机构的结构复杂程度,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成本。

A new working structure of nail making machin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working structure of a new nail making machine in the field of iron nail processing. The second driving component is also matched with a main driving shaft, which is successively provided with a driving component from left to right. The driving component includes a main driving component, an extruding driving component, a cutting driving component and a straightening driving component arranged at the rightmost side. The extruding driving component is correspondingly provided with an extruding driving component Mechanism, the cutting transmission component is correspondingly provided with a cutting mechanism, and the straightening transmission component is correspondingly provided with a straightening mechanism; the right side of the straightening mechanism is also matched with a straightening mechanism; the straightening mechanism and the straightening mechanism are matched with each other with a primary polishing mechanism, and the straightening mechanism and the cutting mechanism are equipped with a secondary polishing mechanism; the utility model can increase the efficiency of the nail making machine in the nail making process Stability, through the decomposition of each functional area, improve the stability of each function, reduce the structural complexity of each mechanism, extend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equipment, and reduce the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制钉机工作结构
本技术涉及铁钉加工领域内一种新型制钉机工作结构。
技术介绍
制钉机主要是用于机械零件的制造,实现低碳钢丝到木工钉的转化;对于它的精度要求肯定比较高,而且在生产上又有着它的速率要求,一般是360枚/min;此外,由于这个制钉机需要应用在各种场合,需要符合一定范围内的钉子需要;所以我们需要在机器设计与制造的时候,考虑到柔性问题;这样的话,我们必须在各个机构设计上面充分考虑到这些问题,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的使机构紧凑,传动性能好,最终符合实际生产的需要;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一般的制钉机结构复杂,工作起来噪音比较大,而且传动机构不能实现共享,这样就需要额外增加一些不必要的零部件,即增加了制钉机制造的难度,也降低了制钉机的工作可靠性,在检修的时候也带来的大量的不便,增加维修的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制钉机工作结构,该技术能够增加制钉机在制钉过程中的稳定性,通过对各个功能区域的分解,提高各个功能的稳定性,降低了各个机构的结构复杂程度,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成本。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制钉机工作结构,包括主驱动装置、配合主驱动装置设置第一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旁边设置有冷镦机构,所述冷镦机构直接与第一驱动组件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组件旁边还连接有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还配合设置有主驱动轴,所述主驱动轴上自左到右依次设置有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主传动组件、挤压传动组件、剪断传动组件及其设置在最右侧的校直传动组件;所述挤压传动组件对应设置有挤压机构,所述剪断传动组件对应设置有剪断机构,所述校直传动组件对应设置有校直机构;所述校直机构的右侧还配合设置有矫正机构;所述矫正机构和校直机构之间配合设置有一次打磨机构,所述校直机构与剪断机构之间设置有二次打磨机构。本技术工作时,主驱动装置直接带动第一驱动组件进行转动,第一驱动组件在转动的同时一边带动冷镦机构进行工作,同时第一驱动组件还带动第二驱动组件进行转动,第二驱动组件再通过主传动组件带动主驱动轴进行转动;与此同时,主驱动轴上的挤压传动组件、剪断传动组件及其校直传动组件同时转动,同时带动相对应的挤压机构、剪断机构、校直机构一起工作,由于第一驱动组件、挤压传动组件、剪断传动组件及其校直传动组件各个之间的直径不一致,而且传动机构也不相同,所以在传动的时候,冷镦机构、挤压机构、剪断机构、校直机构的工作频率也不一致,便于各个机构对钢丝进行加工;而一次打磨机构和二次打磨机构分别设置在校直机构的前面和后面,这样确保了待加工的钢丝能够保持较高的光洁度,便于继续加工;该工作机构通过一个主驱动装置带动各个工作机构进行同时工作,降低了零部件的复杂程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该技术能够增加制钉机在制钉过程中的稳定性,通过对各个功能区域的分解,提高各个功能的稳定性,降低了各个机构的结构复杂程度,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成本。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为保证各个机构能够正常的有效的进行的工作,且相互配合实现较好的传动效果;所述冷镦机构、挤压机构、剪断机构、二次打磨机构、校直机构、一次打磨机构及其矫正机构依次设置并设置在同一直线上;所述主传动组件、挤压传动组件、剪断传动组件及其校直传动组件设置在同一主驱动轴上。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为保证主驱动组件高效稳定的驱动第一驱动组件进行工作及其第二驱动组件进行稳定的工作;所述主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和设置在驱动电机上的主动轮,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配合主动轮设置的从动轮、设置在从动轮外侧的第一斜齿轮;所述从动轮与主动轮通过皮带连接,所述第一斜齿轮与第二驱动组件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二斜齿轮、上部齿轮、中部齿轮及其下部齿轮;所述第二斜齿轮与上部齿轮通过上主轴连接,所述上部齿轮和中部齿轮啮合,所述中部齿轮和下部齿轮啮合,所述第一斜齿轮与第二斜齿轮啮合。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为保证冷镦机构快速高效的稳定的进行往复击打工作;所述冷镦机构包括与从动轮直接连接的转动杆、设置在远离从动轮一端的冷镦飞轮、设置转动杆中间的连杆、设置在连杆末端的压紧块;所述转动杆的中心的位置设置有旋转凸起,所述旋转凸起与连杆之间垂直设置。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为保证挤压机构快速的挤出钉尖,提高挤压效率;所述挤压机构包括垂直固定在挤压传动组件上的纵向第一挤压连杆、横向设置在纵向挤压连杆末端的横向第一挤压连杆,分别设置在横向第一挤压连杆两端的左侧第二挤压连杆和右侧第二挤压连杆,设置在左侧第二挤压连杆上端的左侧斜向连杆和设置右侧第二挤压连杆上端的右侧斜向连杆,设置在左侧斜向连杆和右侧斜向连杆末端的挤压块;所述挤压块对应压紧块设置。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为保证剪断机构快速的挤压及其冷镦之后的钉子进行切断,得到成品,提高耐用性;所述剪断机构包括分别设置在剪断传动组件两侧的左侧剪断轮组件和右侧剪断轮组件、固定在左侧剪断轮组件上的左侧剪断连杆、固定在右侧剪断轮组件上的右侧剪断连杆,设置在左侧剪断连杆末端的左侧剪断块及其设置在右侧剪断连杆末端的右侧剪断块;所述左侧剪断块和右侧剪断块的中心贯穿有钢丝。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为保证校直机构快速有效的对钢丝进行校直;提高校直效率;所述校直机构包括配合校直传动组件设置的第一校直齿轮,与第一校直齿轮垂直连接的蜗杆、设置在蜗杆上方的蜗轮,设置在蜗轮上方的下传动轮,配合下传动轮设置的下滚筒,设置在下传动轮上方的上传动轮,配合上传动轮设置的上滚筒;所述上滚筒配合下滚筒设置;所述钢丝位于上滚筒和下滚筒之间。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为保证校直机构稳定的进行校直,提高校直的工作效率;所述矫正机构包括若干组上压紧筒和若干组下压紧筒,所述上压紧筒连续布置,所述下压紧筒连续布置;若干组上压紧筒和若干组下压紧筒连续交错布置。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为保证被加工出来的钢钉表面具有较高的光泽度,且足够的美观;所述一次打磨机构和二次打磨机构分别包括用于打磨钢丝的打磨块,设置在打磨块内的若干组打磨孔,所述打磨孔横向贯穿打磨块设置;所述打磨块的下面设置有支架。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图1中A处视图。图3为图1中B处视图。图4为图1中C处视图。其中,1主驱动装置、2冷镦机构、3第一驱动组件、4第二驱动组件、5主驱动轴、6主传动组件、7挤压传动组件、8剪断传动组件、9校直传动组件、10挤压机构、11剪断机构、12二次打磨机构、13校直机构、14一次打磨机构、15矫正机构、16钢丝、17主动轮、18从动轮、19第一斜齿轮、20第二斜齿轮、21上部齿轮、22中部齿轮、23下部齿轮、24转动杆、25冷镦飞轮、26旋转凸起、27连杆、28压紧块、29纵向第一挤压连杆、30横向第一挤压连杆、31左侧第二挤压连杆、32左侧斜向连杆、33右侧第二挤压连杆、34右侧斜向连杆、35挤压块、36左侧剪断轮组件、37右侧剪断轮组件、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制钉机工作结构,包括主驱动装置、配合主驱动装置设置第一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旁边设置有冷镦机构,所述冷镦机构直接与第一驱动组件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组件旁边还连接有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还配合设置有主驱动轴,所述主驱动轴上自左到右依次设置有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主传动组件、挤压传动组件、剪断传动组件及其设置在最右侧的校直传动组件;所述挤压传动组件对应设置有挤压机构,所述剪断传动组件对应设置有剪断机构,所述校直传动组件对应设置有校直机构;所述校直机构的右侧还配合设置有矫正机构;所述矫正机构和校直机构之间配合设置有一次打磨机构,所述校直机构与剪断机构之间设置有二次打磨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制钉机工作结构,包括主驱动装置、配合主驱动装置设置第一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旁边设置有冷镦机构,所述冷镦机构直接与第一驱动组件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组件旁边还连接有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还配合设置有主驱动轴,所述主驱动轴上自左到右依次设置有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主传动组件、挤压传动组件、剪断传动组件及其设置在最右侧的校直传动组件;所述挤压传动组件对应设置有挤压机构,所述剪断传动组件对应设置有剪断机构,所述校直传动组件对应设置有校直机构;所述校直机构的右侧还配合设置有矫正机构;所述矫正机构和校直机构之间配合设置有一次打磨机构,所述校直机构与剪断机构之间设置有二次打磨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制钉机工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镦机构、挤压机构、剪断机构、二次打磨机构、校直机构、一次打磨机构及其矫正机构依次设置并设置在同一直线上;所述主传动组件、挤压传动组件、剪断传动组件及其校直传动组件设置在同一主驱动轴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制钉机工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和设置在驱动电机上的主动轮,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配合主动轮设置的从动轮、设置在从动轮外侧的第一斜齿轮;所述从动轮与主动轮通过皮带连接,所述第一斜齿轮与第二驱动组件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二斜齿轮、上部齿轮、中部齿轮及其下部齿轮;所述第二斜齿轮与上部齿轮通过上主轴连接,所述上部齿轮和中部齿轮啮合,所述中部齿轮和下部齿轮啮合,所述第一斜齿轮与第二斜齿轮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新型制钉机工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镦机构包括与从动轮直接连接的转动杆、设置在远离从动轮一端的冷镦飞轮、设置转动杆中间的连杆、设置在连杆末端的压紧块;所述转动杆的中心的位置设置有旋转凸起,所述旋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永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市宏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