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极耳整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698514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30 08: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一种极耳整形装置,其包括安装架、承托机构及整形机构;承托机构设置于安装架;整形机构设置于安装架,并活动连接承托机构;其中,极耳移动至承托机构的工位时,承托机构承托极耳;整形机构对极耳进行捋直和压平整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极耳整形装置结构简单,将极耳先捋直压平后再进行正反面检测,使得后续对极耳正反面检测时不会对检测结果造成影响,从而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A pole ear shap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ole ear reshap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mounting frame, a supporting mechanism and a reshaping mechanism; a supporting mechanism is arranged on the mounting frame; a reshaping mechanism is arranged on the mounting frame and is movably connected with the supporting mechanism; wherein, when the pole ear moves to the working position of the supporting mechanism, the supporting mechanism supports the pole ear; the reshaping mechanism straightens and flattens the pole ear. The pole ear shaping device of the utility model has a simple structure. The pole ear is straightened and flattened first, and then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side detection is carried out, so that the subsequent positive and negative side detection of the pole ear will not affect the detection result, so as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det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极耳整形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芯生产
,具体地,涉及一种极耳整形装置。
技术介绍
电芯生产好之后需要进行正反面检测,但是,由于极耳通过焊接工艺连接在电芯上,焊接后极耳的结构不平整,进行正反面检测时容易导致检测结果存在偏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公开一种极耳整形装置,其包括:安装架、承托机构及整形机构;承托机构设置于安装架;整形机构设置于安装架,并活动连接承托机构;其中,极耳移动至承托机构的工位时,承托机构承托极耳;整形机构对极耳进行捋直和压平整形。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上述整形机构包括下压组件;下压组件设置于安装架,并面向承托机构。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上述整形机构还包括刮平组件;刮平组件设置于安装架,并位于下压组件与承托机构之间。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上述下压组件包括下压驱动件及下压板;下压驱动件设置于安装架;下压板连接下压驱动件的输出端。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上述刮平组件包括第一驱动件、第二驱动件及刮片;第一驱动件设置于安装架;第二驱动件连接第一驱动件;刮片连接第二驱动件的输出端。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上述承托机构包括承托驱动件及承托板;承托驱动件设置于安装架;承托板设置于安装架,并连接承托驱动件的输出端。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上述极耳整形装置还包括调节机构;安装架设置于调节机构。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上述调节机构包括调节件及滑动件;滑动件设置于调节件;安装架设置于滑动件。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上述调节件包括固定座及调节杆;调节杆设置于固定座。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上述滑动件包括导杆及滑台;导杆设置于固定座;滑台套设于导杆,并连接调节杆。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的极耳整形装置结构简单,将极耳先捋直压平后再进行正反面检测,使得后续对极耳正反面检测时不会对检测结果造成影响,从而提高检测的准确性。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极耳整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极耳整形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极耳整形装置的又一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安装架;2、承托机构;21、承托驱动件;22、承托板;3、整形机构;31、下压组件;311、下压驱动件;312、下压板;32、刮平组件;321、第一驱动件;322、第二驱动件;323、刮片;324、横板;4、调节机构;41、调节件;411、固定座;412、调节杆;42、滑动件;421、导杆;422、滑台;423固定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技术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技术。也就是说,在本技术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在本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请参照图1、图2以及图3,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极耳整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极耳整形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极耳整形装置的又一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申请的极耳整形装置包括安装架1、承托机构2及整形机构3。安装架1设置于极耳移动的路径上。承托机构2设置于安装架1。整形机构3设置于安装架1,整形机构3活动连接承托机构2。具体应用时,传送装置将极耳传送至极耳整形装置的工位,承托机构2承托住极耳,整形机构3对极耳进行捋直和压平处理,以使得极耳平整,不会对后续进行正反面检测时造成影响。进一步地,承托机构2包括承托驱动件21及承托板22。承托驱动件21通过安装板设置于安装架1的一侧,具体地,承托驱动件21为气缸。承托板22通过导轨滑块设置于安装架1的一侧,承托板22连接承托驱动件21的输出端。承托板22对极耳起到支撑作用,便于后续加工处理。更进一步地,整形机构3包括下压组件31,下压组件31设置于安装架1,下压组件31面向承托机构2。下压组件31包括下压驱动件311及下压板312。下压驱动件311通过安装板设置于安装架1的一侧,具体地,下压驱动件311为气缸。下压板312通过连接板连接下压驱动件311的输出端,优选地,连接板通过导轨滑块滑动设置于安装架1,通过连接板及导轨滑块对下压板312起到导向作用,提高下压板312下压时压平极耳的准确度。优选地,整形机构3还包括刮平组件32,刮平组件32包括第一驱动件321、第二驱动件322及刮片323。第一驱动件321通过安装板设置于安装架1的另一侧,具体地,第一驱动件321为气缸。第二驱动件322通过连接板连接第一驱动件321的输出端,第二驱动件322位于安装架1的另一侧,具体地,第二驱动件322为气缸。刮片323位于安装架1的一侧,刮片323通过贯穿安装架1的横板324连接第二驱动件322的输出端。刮片323组件可对不平整的极耳进行捋直,从而令压平后极耳结构平整,方便后续极耳进行正反面检测。优选地,极耳整形装置还包括调节机构4。调节机构4设置于极耳移动的路径上,安装架1设置于调节机构4。进一步地,调节机构4包括调节件41及滑动件42。调节件41包括固定座411及调节杆412。固定座411设置于极耳移动的路径上。调节杆412通过轴套转动设置于固定座411,调节杆412选用丝杆,优选地,调节杆412的一端设有手轮413,以便以转动丝杆。更进一步地,滑动件42包括导杆421及滑台422。导杆421设置于固定座411,导杆421与丝杆平行,导杆421位于丝杆的两侧。滑台422套设于导杆421,滑台422通过丝杠螺母连接调节杆412,优选地,滑台422上设有固定件423,当滑台422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极耳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架(1)、承托机构(2)及整形机构(3);所述承托机构(2)设置于所述安装架(1);所述整形机构(3)设置于所述安装架(1),并活动连接所述承托机构(2);/n其中,极耳移动至所述承托机构(2)的工位时,所述承托机构(2)承托所述极耳;所述整形机构(3)对所述极耳进行捋直和压平整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极耳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架(1)、承托机构(2)及整形机构(3);所述承托机构(2)设置于所述安装架(1);所述整形机构(3)设置于所述安装架(1),并活动连接所述承托机构(2);
其中,极耳移动至所述承托机构(2)的工位时,所述承托机构(2)承托所述极耳;所述整形机构(3)对所述极耳进行捋直和压平整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耳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整形机构(3)包括下压组件(31);所述下压组件(31)设置于所述安装架(1),并面向所述承托机构(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极耳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整形机构(3)还包括刮平组件(32);所述刮平组件(32)设置于所述安装架(1),并位于所述下压组件(31)与所述承托机构(2)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极耳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组件(31)包括下压驱动件(311)及下压板(312);所述下压驱动件(311)设置于所述安装架(1);所述下压板(312)连接所述下压驱动件(311)的输出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极耳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平组件(32)包括第一驱动件(321)、第二驱动件(322)及刮片(323);所述第一驱动件(321)设置于所述安装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耀林陈佳斌毛雪林黄新政巴骄周俊雄周俊杰杜义贤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利元亨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