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密闭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9769 阅读:2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密闭阀,包括阀座(1)、阀座密封圈(2)、密封阀瓣(3)、调节补偿装置(4)和阀盖(6),密封阀瓣(3)与调节补偿装置(4)相邻部分为柱面,并且两者之间有间隙,与密封圈(2)相配合部分为弧面,与阀座(1)相配合部分为锥面;在阀盖(6)、调节补偿装置(4)和阀座(1)之间嵌装有剖面为三角形的中部密封圈(5)。当阀门关闭时,在补偿装置作用下,密封圈向上进入补偿装置与密封阀瓣柱面之间的间隙,实现柱面区域的密封。锥面与阀座直接密封,同时起到限位作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得阀门的密封面实现了三维互补的三向密封,其密封效果紧密可靠,有效解决了传统阀门的跑、冒、滴、漏现象,具有结构简单可靠、实用性强、适用范围广的特点。(*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阀门,具体是一种密闭阀。二
技术介绍
阀门是通用机械的重要分支,产品主要安装在各种管道系统中用于控制流体的压 力、流量和流向,是管网中流体控制的关键设备,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冶金、电 力、城建、环保等行业。目前,在管网运行过程中所使用的阀门的密封面和阀座密封 圈为单一的平面结构,并且其密封面即为流体介质的通道,密封面长期受流体介质的冲蚀,磨损很快,降低了阀门的密闭性能和使用寿命,同时,现有技术中采用传统的 直线运动丝杠,在阀门的开启和关闭时丝杠沿阀杆做上下旋转运动,不利于阀杆处的 密封。上述存在于阀门结构中的缺陷,导致流体介质的跑、冒、滴、漏现象时常发生, 造成能源浪费;有毒介质的泄露会造成环境污染,甚至危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如 果高温、高压或燃气管网出现质量问题,管网系统的设备遭到严重破坏,甚至会方式 燃烧或爆炸事件,其后果将难于想象。并且阀门的丝杠易损伤,增加了维修的难度和 成本。因此,如何根治阀门介质的外漏顽疾,解决内漏难题,开发研制一种密闭性强、 安全可靠、使用寿命长、实用性强的阀门已成为管道系统的重要课题。 三、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由于密闭性差、使用寿命短,易造成泄露的不足,本发 明提出了一种密闭阀。本专利技术包括阀体、阀座密封圈、密封阀瓣、调节补偿装置和阀盖,其技术特征在 于1.将密封阀瓣与密封圈和阀座相配合的表面自上而下分别为柱面、弧面和锥面, 具体是密封阀瓣与补偿装置相邻部分为柱面,并且两者之间有间隙;与密封圈相配合 部分为弧面;与阀座相配合部分为锥面。2.在阀盖、补偿装置和阀座之间嵌装一剖面 为类似三角形的密封圈。本专利技术改传统的柱平面的密封面为三维型面的密封面,当阀门关闭时,阀瓣在压 力的作用下,向下运动,并施力于弹性密封圈上,此时,密封圈产生变形,由于与其 相配合的密封阀瓣为弧面,弹性密封圈会向上伸展进入补偿装置与密封阀瓣柱面之间 的间隙,实现柱面区域的密封。锥面与阓座直接密封,同时起到限位作用。当密封圈磨损后,通过拧紧压盖的螺栓,使补偿装置向下施加压力,将密封圈挤压,使其达到 良好的密封效果。由于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使得阀门的密封面实现了三维互补的三向密封, 其密封效果紧密可靠,有效解决了传统阀门的跑、冒、滴、漏现象,具有结构简单可 靠、实用性强、适用范围广的特点。四附图说明附图l是密闭阀的结构示意附图2是密闭阀结构示意图的A局部放大附图3是密闭阀结构示意图的B局部放大图。其中1.阀座 2.阀座密封圈 3.密封阀瓣 4.调节补偿装置 5.中部密封圈 6.阀盖五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本实施例包括阀座K阀座密封圈2、密封阀瓣3、调节补偿装置4、中部密封圈 和阀盖6,其中,在阀体内调节补偿装置4的下端,密封阀瓣3与调节补偿装置4、阀 座密封圈2和阀座1相配合的表面自上而下分别为柱面、弧面和锥面,具体是密封阀 瓣3与补偿装置4相邻部分为柱面,并且两者之间有间隙;密封阀瓣3与阀座密封圈 2相配合部分为弧面;密封阀瓣3与阀座1相配合部分为锥面。在阀体内补偿装置4 的上端,阀座1与调节补偿装置4和阀盖之间形成密封,在阀盖6与阀座1和调节补 偿装置4相邻的部位,阀盖6下表面有一15°的倒角,补偿装置4上表面有一30。的 倒角;阀盖6和调节补偿装置4的倒角使该部位形成了一个三角形的空隙;在该空隙 内嵌入一个横剖面为三角形的密封圈,并且该密封圈三角形边的角度分别与阀盖6和 调节补偿装置4的倒角相配合。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施例改传统的柱平面的密封面为三维型面的密封面,当 阀门关闭时,补偿装置在压力的作用下,向下运动,并施力于弹性密封圈上,此时, 密封圈产生变形,由于与其相配合的密封阀瓣为弧面,弹性密封圈会向上伸展进入补 偿装置与密封阀瓣柱面之间的间隙,实现柱面区域的密封。锥面与阀座直接密封,同 时起到限位作用。实施例二本实施例包括阀座l、阀座密封圈2、密封阀瓣3、调节补偿装置4、中部密封圈 和阀盖6,其中,在阀体内调节补偿装置4的下端,密封阀瓣3与调节补偿装置4、阀 座密封圈2和阀座1相配合的表面自上而下分别为柱面、弧面和锥面,具体是密封阀 瓣3与补偿装置4相邻部分为柱面,并且两者之间有间隙;密封阀瓣3与阀座密封圈 2相配合部分为弧面;密封阀瓣3与阀座1相配合部分为锥面。在阀体内补偿装置4 的上端,阀座1与调节补偿装置4和阀盖之间形成密封,在阀盖6与阀座1和调节补 偿装置4相邻的部位,阀盖6下表面有一圆弧形倒角,补偿装置4上表面亦有一圆弧 形倒角;阔盖6和调节补偿装置4的圆弧形倒角使该部位形成了一个类似三角形的空 隙;在该空隙内嵌入一个横剖面为类似三角形的密封圈,并且该密封圈三角形边的角 度分别与阀盖6和调节补偿装置4的倒角相配合。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施例改传统的柱平面的密封面为三维型面的密封面,当 阀门关闭时,补偿装置在压力的作用下,向下运动,并施力于弹性密封圈上,此时, 密封圈产生变形,由于与其相配合的密封阀瓣为弧面,弹性密封圈会向上伸展进入补 偿装置与密封阀瓣柱面之间的间隙,实现柱面区域的密封。锥面与阀座直接密封,同 时起到限位作用。权利要求1. 一种密闭阀,包括阀座(1)、阀座密封圈(2)、密封阀瓣(3)、调节补偿装置(4)和阀盖(6),其特征在于a. 在调节补偿装置(4)的下端,密封阀瓣(3)与阀座密封圈(2)及阀座(1)相配合的表面自上而下分别为柱面、弧面和锥面,并且密封阀瓣与补偿装置相邻部分为柱面,两者之间有间隙;与密封圈相配合部分为弧面;与阀座相配合部分为锥面;b. 在调节补偿装置(4)的上端,阀盖(6)、调节补偿装置(4)和阀座(1)之间嵌装有剖面为类似三角形的中部密封圈(5)。2. 如权利要求l所述一种密闭阀,其特征在于在阀盖(6)与阀座(1)及调节补偿装 置(4)相邻的部位,阀盖(6)的下表面和补偿装置(4)的上表面分别有倒角。3. 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密闭阀,其特征在于中部密封圈(5)的两个边分别与阀盖(6)和调节补偿装置(4)的倒角相吻合。专利摘要本技术是一种密闭阀,包括阀座(1)、阀座密封圈(2)、密封阀瓣(3)、调节补偿装置(4)和阀盖(6),密封阀瓣(3)与调节补偿装置(4)相邻部分为柱面,并且两者之间有间隙,与密封圈(2)相配合部分为弧面,与阀座(1)相配合部分为锥面;在阀盖(6)、调节补偿装置(4)和阀座(1)之间嵌装有剖面为三角形的中部密封圈(5)。当阀门关闭时,在补偿装置作用下,密封圈向上进入补偿装置与密封阀瓣柱面之间的间隙,实现柱面区域的密封。锥面与阀座直接密封,同时起到限位作用。本技术使得阀门的密封面实现了三维互补的三向密封,其密封效果紧密可靠,有效解决了传统阀门的跑、冒、滴、漏现象,具有结构简单可靠、实用性强、适用范围广的特点。文档编号F16K31/44GK201206634SQ20082002837公开日2009年3月11日 申请日期2008年2月25日 优先权日2008年2月25日专利技术者叶中榕, 张永信 申请人:捷耐特阀门集团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密闭阀,包括阀座(1)、阀座密封圈(2)、密封阀瓣(3)、调节补偿装置(4)和阀盖(6),其特征在于: a.在调节补偿装置(4)的下端,密封阀瓣(3)与阀座密封圈(2)及阀座(1)相配合的表面自上而下分别为柱面、弧面和锥面,并且密封阀瓣与补偿装置相邻部分为柱面,两者之间有间隙;与密封圈相配合部分为弧面;与阀座相配合部分为锥面; b.在调节补偿装置(4)的上端,阀盖(6)、调节补偿装置(4)和阀座(1)之间嵌装有剖面为类似三角形的中部密封圈(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中榕张永信
申请(专利权)人:捷耐特阀门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7[中国|西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