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视化胆道取石术后引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696680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30 07:50
可视化胆道取石术后引流装置,包括引流外套软管、镜头软管和固定装置;引流外套软管为透明软管,引流外套软管由子弹头状软管、伸缩软管和长管体自前向后依次连接而成,子弹头状软管上开设有若干引流孔,长管体内设有牵拉转向机构;镜头软管穿设在引流外套软管内,镜头软管前端设有光源和针孔摄像头,镜头软管后端设有手柄;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座、固定套和活动套;综上所述,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有效防止医护人员在向病人体内穿插引流管时,捅破患者窦道,形成胆漏,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减轻了医护人员的负担。

Visual drainage device after Choledocholithotomy

The drainage device after visual choledocholithotomy includes a drainage sheath hose, a lens hose and a fixing device; the drainage sheath hose is a transparent hose, and the drainage sheath hose is composed of bullet shaped hose, a telescopic hose and a long tube body, which are connected from front to back in turn. The bullet shaped hose is provided with a number of drainage holes, and the long tub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pull steering mechanism; the lens hose is arranged in the drainage In the outer sleeve hose, the front end of the lens hose is provided with a light source and a pinhole camera, and the rear end of the lens hose is provided with a handle; the fixed device includes a fixed seat, a fixed sleeve and a movable sleeve; in conclusion, the utility model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the medical staff from puncturing the patient's sinuses, forming a bile leakage, reducing the patient's pain, and reducing the medical staff's Burde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视化胆道取石术后引流装置
本技术属于医疗
,具体涉及一种可视化胆道取石术后引流装置。
技术介绍
在放置T型胆道引流管后,部分患者胆道内还残留有胆道结石,此时,需要把T型胆道引流管取出,然后从T型胆道引流管与体壁形成的窦道内插入胆道镜,用胆道镜进行取石,取石后放置引流管继续引流,并为后来的胆道造影做准备,防止再有残留结石;然而现在取石术后放置引流管的方法简单,从形成的窦道内插入新的引流管即可,但是某些患者的体内窦道有较大弧度,单纯靠外力进行插入引流管,危险性大,很容易将窦道捅破,导致胆漏或者结石落入腹腔,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可视化胆道取石术后引流装置,采用该可视化胆道引流装置,医护人员可以清楚的看到胆道穿入引流管的情况,避免了盲目插入引流管时捅破窦道形成胆漏。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可视化胆道取石术后引流装置,包括引流外套软管、镜头软管和固定装置;引流外套软管为透明软管,引流外套软管由子弹头状软管、伸缩软管和长管体自前向后依次连接而成,子弹头状软管上开设有若干引流孔,长管体内设有牵拉转向机构;镜头软管穿设在引流外套软管内,镜头软管前端设有光源和针孔摄像头,镜头软管后端设有手柄;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座、固定套和活动套,固定座为圆环形结构,固定座内侧面上设有粘胶贴,固定套内端固定在固定座上且二者同轴线设置,固定套的外端部设有外螺纹,活动套的内端部设有内螺纹,活动套的内端部螺纹连接在固定套的外端部,固定套与活动套之间设有三根具有韧性的固定带,每根固定带的一端连接在活动套的外端部内侧面,固定带的另一端连接在固定套的内端部内侧面上,三根固定带相互交叉形成三角形的夹口;镜头软管前端设有注水孔,镜头软管内设有注水软管,手柄上设有注水接头,注水接头通过注水软管与注水孔连接。通过牵拉转向机构可以改变伸缩软管的弯度,从而改变子弹头状软管的方向,所述的牵拉转向机构由两组牵拉组件组成,两组牵拉组件关于长管体的轴线对称设置,每组牵拉组件包括牵拉线和线管,线管附着固定在长管体的内壁上,牵拉线穿设在线管内,牵拉线前端与子弹头状软管连接,长管体的后部开设有滑槽,滑槽滑动连接有滑柄,牵拉线的后端向后穿出线管后连接在滑柄上。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引流外套软管前部为子弹头状,便于在窦道内穿插,减少了胆道对引流管的阻力;医护人员可以通过推拉滑柄,控制牵拉线对引流外套管头部调整弧度,避免引流外套软管遇到弧度较大的窦道而捅破窦道;镜头软管内设有注水装置,便于对胆道内进行冲洗,使胆道引流更彻底;固定装置只需贴在患者引流管体壁出口处,使用方便,而且只需旋拧紧活动部即可使用,减少了医护人员的麻烦,固定效果更佳。综上所述,采用本技术,可有效防止医护人员在向病人体内穿插引流管时,捅破患者窦道,形成胆漏,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减轻了医护人员的负担。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引流外套软管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镜头软管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镜头软管前端截面图。图4是本技术固定装置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固定装置俯视图。图6是本技术固定装置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6所示,本技术的可视化胆道取石术后引流装置,包括引流外套软管、镜头软管9和固定装置;引流外套软管为透明软管,引流外套软管由子弹头状软管1、伸缩软管3和长管体4自前向后依次连接而成,子弹头状软管1上开设有若干引流孔2,长管体4内设有牵拉转向机构;镜头软管9穿设在引流外套软管内,镜头软管9前端设有光源13和针孔摄像头14,镜头软管9后端设有手柄12;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座16、固定套17和活动套18,固定座16为圆环形结构,固定座16内侧面上设有粘胶贴,固定套17内端固定在固定座16上且二者同轴线设置,固定套17的外端部设有外螺纹,活动套18的内端部设有内螺纹,活动套18的内端部螺纹连接在固定套17的外端部,固定套17与活动套18之间设有三根具有韧性的固定带19,每根固定带19的一端连接在活动套18的外端部内侧面,固定带19的另一端连接在固定套17的内端部内侧面上,三根固定带19相互交叉形成三角形的夹口20;镜头软管9前端设有注水孔15,镜头软管9内设有注水软管10,手柄12上设有注水接头11,注水接头11通过注水软管10与注水孔15连接。通过牵拉转向机构可以改变伸缩软管3的弯度,从而改变子弹头状软管1的方向,所述的牵拉转向机构由两组牵拉组件组成,两组牵拉组件关于长管体4的轴线对称设置,每组牵拉组件包括牵拉线6和线管5,线管5附着固定在长管体4的内壁上,牵拉线6穿设在线管5内,牵拉线6前端与子弹头状软管1连接,长管体4的后部开设有滑槽8,滑槽8滑动连接有滑柄7,牵拉线6的后端向后穿出线管5后连接在滑柄7上。在使用本技术时,先将镜头软管9插入引流外套软管,然后将引流外套软管从病人体壁的引流管出口穿入,若窦道有较大弧度,通过向后滑动其中一个滑柄7,向后拉动牵拉线6,牵拉线拉动子弹头状软管1一侧,使伸缩软管3向一侧收缩,从而使引流外套软管子弹头状软管1改变方向,与窦道的方向一致,然后继续进管,若窦道内残留有结石,可向注水接头11注入生理盐水,生理盐水经注水软管10从注水孔15向引流外套软管冲水,生理盐水可从子弹头状软管1的引流孔2冲入窦道,冲洗过窦道的生理盐水重新从引流外套软管的引流孔2进入引流外套软管,然后引流出患者体外;当引流外套软管插到窦道合适位置后,拔出镜头软管9,将长管体4后端穿过固定装置,从三根固定带19围成的三角孔夹口20穿出,然后将固定座16粘贴在患者体壁上,拧紧活动套18,使固定带19缠绕固定在引流外套软管长管体4上,即可进行引流。本实施例并非对本技术的形状、材料、结构等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可视化胆道取石术后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引流外套软管、镜头软管和固定装置;引流外套软管为透明软管,引流外套软管由子弹头状软管、伸缩软管和长管体自前向后依次连接而成,子弹头状软管上开设有若干引流孔,长管体内设有牵拉转向机构;镜头软管穿设在引流外套软管内,镜头软管前端设有光源和针孔摄像头,镜头软管后端设有手柄;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座、固定套和活动套,固定座为圆环形结构,固定座内侧面上设有粘胶贴,固定套内端固定在固定座上且二者同轴线设置,固定套的外端部设有外螺纹,活动套的内端部设有内螺纹,活动套的内端部螺纹连接在固定套的外端部,固定套与活动套之间设有三根具有韧性的固定带,每根固定带的一端连接在活动套的外端部内侧面,固定带的另一端连接在固定套的内端部内侧面上,三根固定带相互交叉形成三角形的夹口;/n所述的牵拉转向机构由两组牵拉组件组成,两组牵拉组件关于长管体的轴线对称设置,每组牵拉组件包括牵拉线和线管,线管附着固定在长管体的内壁上,牵拉线穿设在线管内,牵拉线前端与子弹头状软管连接,长管体的后部开设有滑槽,滑槽滑动连接有滑柄,牵拉线的后端向后穿出线管后连接在滑柄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可视化胆道取石术后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引流外套软管、镜头软管和固定装置;引流外套软管为透明软管,引流外套软管由子弹头状软管、伸缩软管和长管体自前向后依次连接而成,子弹头状软管上开设有若干引流孔,长管体内设有牵拉转向机构;镜头软管穿设在引流外套软管内,镜头软管前端设有光源和针孔摄像头,镜头软管后端设有手柄;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座、固定套和活动套,固定座为圆环形结构,固定座内侧面上设有粘胶贴,固定套内端固定在固定座上且二者同轴线设置,固定套的外端部设有外螺纹,活动套的内端部设有内螺纹,活动套的内端部螺纹连接在固定套的外端部,固定套与活动套之间设有三根具有韧性的固定带,每根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江坤李宁余淼申权薛焕洲陈亚斌贾萌王要轩徐健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