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棒线圈的加工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9072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30 04: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磁棒线圈的加工设备,应用在磁棒线圈的生产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工作台、转动连接在工作台上的工位盘和用于驱动工位盘转动的驱动件,工位盘上周向设有若干工位座,各个工位座上均设有光杆,工作台上设有沿工位盘转动方向依次排布的第一线圈气动剪、绕线机构、第二线圈气动剪、第三线圈气动剪、通电机构、电容绞合机构、电容引脚气动剪和插换磁棒机构;其优点是:降低了大批量生产磁棒线圈时操作者的劳动强度。

Processing equipment of magnetic rod coil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processing equipment of magnetic rod coil, which is applied in the field of production technology of magnetic rod coil. The key points of the technical scheme are as follows: including a working table, a working plate connected on the working table by rotation and a driving part used to drive the rotation of the working plate. The working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number of working positions in the last week direction, each working position seat is provided with a polished rod, and the working table is provided with a rotating direction along the working position wheel in sequence The arrangement of the first coil pneumatic shear, winding mechanism, the second coil pneumatic shear, the third coil pneumatic shear, power on mechanism, capacitance stranding mechanism, capacitance pin pneumatic shear and inserting and changing magnetic rod mechanism has the advantages of reducing the labor intensity of the operator in mass production of magnetic rod coi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磁棒线圈的加工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磁棒线圈的生产
,尤其是涉及一种磁棒线圈的加工设备。
技术介绍
棒式电感是较为常用的感性元件,棒式电感由两部分组成,包括由磁性材料制作而成的磁棒以及缠绕在磁棒上的导线所形成的线圈,且其生产流程主要包括绕线、剪脚、电容连接等,磁棒线圈的传统加工方式通常是由操作者手工制作,在大批量生产时,操作者的劳动强度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磁棒线圈的加工设备,其优点是:降低了大批量生产磁棒线圈时操作者的劳动强度。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磁棒线圈的加工设备,包括工作台、转动连接在工作台上的工位盘和用于驱动工位盘转动的驱动件,所述工位盘上周向设有若干工位座,各个所述工位座上均设有光杆,所述工作台上设有沿工位盘转动方向依次排布的第一线圈气动剪、绕线机构、第二线圈气动剪、第三线圈气动剪、通电机构、电容绞合机构、电容引脚气动剪和插换磁棒机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工时,绕线机构将线缠绕在光杆上形成线圈,第一线圈气动剪将线剪断;驱动件驱动工位盘转动,将带有线圈的光杆移动至下一个工位,第二线圈气动剪将线圈的另一个线头剪掉,使线圈的两个引脚整齐;工位盘转动,第三线圈气动剪启动并将线圈外侧的漆皮剪掉;工位盘转动,通电机构夹住线圈的两个引脚对线圈进行通电,线圈短路发热,使得线圈的漆皮热熔粘结在一起;工位盘转动,电容绞合机构夹取电容移动至线圈处,使得线圈的两个引脚与电容的两个引脚相对应,再将引脚绞合在一起;工位盘转动,电容引脚气动剪对两个绞合在一起的引脚剪齐;工位盘转动,插换磁棒机构将光杆上的线圈移动并套在磁棒上,完成磁棒线圈的加工,方便快捷,减少了人工劳动量,降低了大批量生产磁棒线圈时操作者的劳动强度。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件包括第一伺服电机,所述工作台侧壁开设有操作槽,所述第一伺服电机设置在操作槽内,所述工位盘通过第一传动轴转动连接在工作台上,且第一传动轴的一端穿进操作槽内与第一伺服电机的电机轴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伺服电机启动,驱动第一传动轴转动,第二传动轴带动工位盘转动,简单方便。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绕线机构包括滑动连接在工作台上的承载座、连接在承载座上的绕线机、设置工作台上的第一顶推气缸和气动线夹,所述第一顶推气缸的活塞杆与承载座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顶推气缸驱动承载座前进,气动线夹夹住线头,绕线机将线缠绕在在光杆上,同时第一顶推气缸驱动承载座相应后移,从而形成线圈。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通电机构包括气动机械爪三,所述气动机械爪三的两个爪板上均连接有绝缘块,两个所述绝缘块相对的一侧均设有正极片和负极片,其中一个所述绝缘块上连接有两个导线,两个所述导线的一端分别与正极片和负极片连接,另一端分别与外接电源的正极和负极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气动机械爪三启动,调动两个绝缘块相互靠近,将线圈的两个引脚夹住,使得线圈的两个引脚分别与正极片和负极片抵触,导线通电后,线圈短路发热,使得线圈外包裹的漆皮热熔粘结。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插换磁棒机构包括振动盘、导料轨道、限位台和驱动立座,所述振动盘和导料轨道分别通过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架设在工作台上,所述导料轨道的一端与振动盘的出料端连接;所述限位台上设有气动夹持爪,所述气动夹持爪与导料轨道的出料端对应,所述工作台上设有第三固定座,所述限位台竖直滑动连接在第三固定座上,所述工作台上设有第二顶推气缸,所述第二顶推的活塞杆与限位台连接;所述驱动立座固定在工作台上,所述驱动立座上滑动连接有沿驱动立座长度方向移动的滑座一,所述驱动立座侧壁上设有气缸一,所述气缸一的活塞杆与滑座一连接,所述滑座一上滑动连接有竖直方向移动的滑座二,所述滑座二上连接有气动机械爪一,所述滑座一上设有气缸二,所述气缸二的活塞杆与滑座二连接;所述工作台设有连接有滑座三和气缸三,所述滑座三位于工位盘和驱动立座之间且滑座三滑动连接工作台上,所述气缸三的活塞杆与滑座三连接,所述滑座三设有气缸四,所述气缸四的活塞杆通过L形杆连接有脱线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磁棒放置在振动盘内,当振动盘工作时,磁棒沿振动盘内的螺旋轨道移动至导料轨道,再沿导料轨道传输,气动夹持爪夹住磁棒,第二顶推气缸启动,驱动限位台上升,使得磁棒与导料轨道分离;气缸二启动,驱动滑座二下移,气动机械爪一夹住磁棒,第二顶推气缸驱动限位台回移,同时气缸一驱动滑座一向靠近与其相对的光杆移动;气缸三启动,驱动滑座三向工位盘方向移动,气缸四启动,驱动脱线框插入对应的光杆上,气缸三驱动滑座三回移,使得脱线框推动线圈并将其套在磁棒上,之后气缸四驱动脱线框回移。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工作台上设有皮带输送机,皮带输送机位于工位盘的一侧且皮带输送机的进料端与插换磁棒机构对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线圈套在磁棒上后,气动机械爪一松开,使得磁棒线圈掉落,操作者将掉落的磁棒线圈放置在皮带输送机上,由皮带输送机统一传输至指定收集点,便于后期处理,减少人工搬运的工作量。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各个所述工位座上均穿设有夹杆,所述夹杆远离光杆的一端设有连接块,所述工位座上设有拉伸弹簧,所述拉伸弹簧的一端与连接块连接,当所述拉伸弹簧处于自然状态时,所述夹杆与光杆齐平,所述绕线机构和电容绞合机构处分别设有用于推动连接块移动的第一驱动单元和第二驱动单元。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夹杆将光杆上的线圈夹住,减小了工位盘在转换工位时线圈脱落的情况发生;绕线时,第一驱动单元推动夹杆回缩,电容绞合时,第二驱动单元推动夹杆回缩,保证了两道工序的正常执行。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包括设置在绕线机上的无杆气缸,所述无杆气缸的缸体上连接有长杆,所述长杆远离无杆气缸的一端设有顶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无杆气缸启动,其缸体带动长杆前进,使得顶块推动连接块,方便快捷。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长杆和顶块通过螺钉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装配时,由于长杆和顶块间为可拆卸连接,操作者可根据连接块的实际位置来调整顶块,灵活性高。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实现了磁棒线圈的自动加工生产,既提高了生产效率,又节省了人工成本,多道剪切工序,提高了磁棒线圈成品后引脚的整齐性,自动化程度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是本实施例用于体现通电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施例用于体现第二驱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B处放大图。图6是本实施例用于体现驱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实施例用于体现皮带输送机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中C处放大图。图9是本实施例用于体现工位盘和桁架位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9中D处放大图。图11是图10中E处放大图。图12是本实施例用于体现插换磁棒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工作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磁棒线圈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1)、转动连接在工作台(1)上的工位盘(12)和用于驱动工位盘(12)转动的驱动件(13),所述工位盘(12)上周向设有若干工位座(14),各个所述工位座(14)上均设有光杆(141),所述工作台(1)上设有沿工位盘(12)转动方向依次排布的第一线圈气动剪(15)、绕线机构(16)、第二线圈气动剪(17)、第三线圈气动剪(18)、通电机构(2)、电容绞合机构(3)、电容引脚气动剪(7)和插换磁棒机构(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磁棒线圈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1)、转动连接在工作台(1)上的工位盘(12)和用于驱动工位盘(12)转动的驱动件(13),所述工位盘(12)上周向设有若干工位座(14),各个所述工位座(14)上均设有光杆(141),所述工作台(1)上设有沿工位盘(12)转动方向依次排布的第一线圈气动剪(15)、绕线机构(16)、第二线圈气动剪(17)、第三线圈气动剪(18)、通电机构(2)、电容绞合机构(3)、电容引脚气动剪(7)和插换磁棒机构(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棒线圈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13)包括第一伺服电机(131),所述工作台(1)侧壁开设有操作槽(132),所述第一伺服电机(131)设置在操作槽(132)内,所述工位盘(12)通过第一传动轴(133)转动连接在工作台(1)上,且第一传动轴(133)的一端穿进操作槽(132)内与第一伺服电机(131)的电机轴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棒线圈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机构(16)包括滑动连接在工作台(1)上的承载座(161)、连接在承载座(161)上的绕线机(162)、设置工作台(1)上的第一顶推气缸(163)和气动线夹(164),所述第一顶推气缸(163)的活塞杆与承载座(161)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棒线圈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电机构(2)包括气动机械爪三(21),所述气动机械爪三(21)的两个爪板上均连接有绝缘块(22),两个所述绝缘块(22)相对的一侧均设有正极片(221)和负极片(222),其中一个所述绝缘块(22)上连接有两个导线(23),两个所述导线(23)的一端分别与正极片(221)和负极片(222)连接,另一端分别与外接电源的正极和负极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棒线圈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换磁棒机构(8)包括振动盘(81)、导料轨道(82)、限位台(83)和驱动立座(84),所述振动盘(81)和导料轨道(82)分别通过第一固定座(811)和第二固定座(821)架设在工作台(1)上,所述导料轨道(82)的一端与振动盘(81)的出料端连接;所述限位台(83)上设有气动夹持爪(831),所述气动夹持爪(831)与导料轨道(82)的出料端对应,所述工作台(1)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舒钧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金惠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