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明林专利>正文

自动加压补偿无泄漏闸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9041 阅读:2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加压弹簧自动消除间隙构成自动加压补偿无泄漏闸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由加压装置及牙嵌式联轴器组成。加压装置由紧定螺母,调压螺母,轴承,上、下弹簧座,加压弹簧,反密封圈及传动轴组成。反密封圈有磨损时,产生轴向间隙,加压弹簧使传动轴的台阶自动消除间隙,紧靠反密封圈使油不外漏,起到了自动加压补偿无泄漏作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1.解决了油外漏及内漏问题。2.结构设计合理,制造简单。(*该技术在200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无泄漏闸阀,是利用加压弹簧自动消除间隙构成自动加压补偿无泄漏闸阀,适用于管道中控制压力为16Kg以下的液体流向的场合。阀门外漏问题迄今未得到彻底解决,传统阀门靠填料密封,填料一旦磨损或弹性降低就会发生外漏,为了减少外漏,只能频繁更换填料,因而严重影响生产,消耗人力物力。近两年出现的“无泄漏阀”,在密封材料选择上有了改进,并且采用了“迷宫式”端面密封结构,减缓了密封件的磨损速度,在短期内克服了外漏问题,但问题是,密封材料一旦磨损或弹性降低,就会出现外漏,并随着磨损量的增加和弹性降低而加剧。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自动加压补偿的无泄漏闸阀。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剖视图,图中1、阀体,2、阀体密封圈,3、闸板,4、阀杆,5、止推压盖,6、传动轴,7、反密封圈,8、填料,9、填料压盖,10、手轮,11、紧定螺母,12、调压螺母,13、轴承,14、上弹簧座,15、加压弹簧,16、阀盖,17、密封垫。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结构及实施例介绍如下本技术主要由加压装置及牙嵌式联轴器组成。加压装置由紧定螺母11,调压螺母12,轴承13,上弹簧座14,加压弹簧15,下弹簧座即填料压盖9,反密封圈7,传动轴6组成。手轮10与传动轴6固连,紧定螺母11,调压螺母12与传动轴6的螺纹部分相连接,靠调压螺母12改变加压弹簧15的轴向尺寸,从而改变加压弹簧的预紧力,调好以后,旋转紧定螺母11压紧调压螺母12,轴承13为端面轴承,其作用是当传动轴6转动时,与上弹簧座联接的下轴承环不转动,故加压弹簧15不随传动轴6的转动而转动。下弹簧座9插入到阀盖16的端孔内,同时起填料压盖的作用,加压弹簧15的恢复力通过传动轴的台阶压紧反密封圈7,使反密封圈与阀盖9及传动轴6相接触部分紧密贴合。即使反密封圈有磨损,而加压弹簧的恢复力始终压紧反密封圈,使其始终密贴于阀盖16及传动轴相接触处,就是说,反密封圈一旦磨损,加压弹簧使传动轴的台阶自动消除间隙,紧靠反密封圈,起到了自动加压补偿作用,而不会产生外漏。加压弹簧15和反密封圈7的尺寸根据闸阀的不同规格而有所不同,一般,弹簧钢丝直径为2~10毫米,有效圈数为4~6圈,反密封圈的厚度为5~8毫米,材料可采用聚四氟乙烯或PPL,凡能产生使传动轴6的台阶压紧反密封圈的力的机构,诸如碟形弹簧之类的机构均属于本技术的范围。在传动轴6与阀杆4之间设置有牙嵌式联轴器,由传动轴6的端齿及阀杆4顶部环槽的端齿啮合,阀杆4台阶的下端通过止推压盖5用螺钉固定于阀盖16上,闸板3与阀体1不锈钢闸座的接触处用氟橡胶辅衬密封,使油不内漏。传动轴旋转时,通过齿的啮合带动阀杆旋转,而传动轴6相对于阀杆4可轴向移动。即使反密封圈在磨损的情况下,传动轴在弹簧的作用下上移,移动量不会超过2~3毫米,而端齿部分的啮合深度为8~15毫米,故传动轴6与阀杆4始终保持啮合并同时旋转的。来自液体通过闸板3的压力,经过阀杆4的台阶被阀盖16所承受,只有部分流进传动轴下部的液体压力作用到传动轴6的台阶上,故不致产生压力过大,将反密封圈压死,而失去弹性。此时在弹簧压力及部分液体压力作用下,密封面贴合更加紧密,而不会产生外漏问题。传动轴与阀杆的联接要能同时转动,且传动轴相对于阀杆4可向上移动,移动量不超过2~3毫米。凡能实现传动轴与阀杆同时转动,且传动轴相对于阀杆能轴向移动的结构,诸如用键连接传动轴与阀杆,且使传动轴上的键槽比键长3~4毫米的结构,均属于本技术的范围。本技术的优点1、利用加压弹簧自动消除轴向间隙,使密封圈压紧,则油不外漏,2、利用闸板与阀体不锈钢闸座的接触处用氟橡胶辅衬密封,则油不内漏,3、结构设计合理,制造简单。权利要求1.自动加压补偿无泄漏闸阀,由手轮、阀杆、密封圈、填料、阀盖、闸板、阀体等组成,其特征在于,在传动轴上设置有自动加压装置,由与传动轴(6)螺纹联接的紧定螺母(11),调压螺母(12),装在传动轴(6)上的轴承(13),上弹簧座(14),弹簧(15),下弹簧座即填料压盖(9)和反密封圈(7)组成,在传动轴(6)与阀杆(4)之间设置有牙嵌式联轴器,由传动轴(6)的下端齿及阀杆(4)顶部环槽内的端齿相啮合,通过螺钉将止推压盖(5)固定于阀盖(16)上构成,传动轴(6)带动阀杆(4)转动,传动轴(6)相对于阀杆(4)可相对移动。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泄漏闸阀,其特征在于,传动轴(6)最大轴向移动量为2~3毫米。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泄漏闸阀,其特征在于,加压弹簧(15)的钢丝直径为2~10毫米,有效圈数为4~6圈。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泄漏闸阀,其特征在于,牙嵌式联轴器的端齿高度为8~15毫米。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泄漏闸阀,其特征在于,反密封圈的厚度为5~8毫米,材料为聚四氟乙烯或PPL。6.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泄漏闸阀,其特征在于,闸板两面与阀座不锈钢闸座的接触处用氟橡胶辅衬密封,以防内漏。7.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泄漏闸阀,其特征在于,凡能产生使传动轴6的台阶压紧反密封圈的力的机构,诸如蝶形弹簧之类的机构均属于本技术的范围。8.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泄漏闸阀,其特征在于,凡能实现传动轴与阀杆同时转动,且传动轴相对于阀杆能轴向移动的结构,诸如用键连接传动轴与阀杆,且使传动轴上的键槽比键长3~4毫米的结构,均属于本技术的范围。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利用加压弹簧自动消除间隙构成自动加压补偿无泄漏闸阀。本技术主要由加压装置及牙嵌式联轴器组成。加压装置由紧定螺母,调压螺母,轴承,上、下弹簧座,加压弹簧,反密封圈及传动轴组成。反密封圈有磨损时,产生轴向间隙,加压弹簧使传动轴的台阶自动消除间隙,紧靠反密封圈使油不外漏,起到了自动加压补偿无泄漏作用。本技术的优点1.解决了油外漏及内漏问题。2.结构设计合理,制造简单。文档编号F16K41/00GK2145292SQ9224540公开日1993年11月3日 申请日期1992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1992年12月30日专利技术者徐明林 申请人:徐明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自动加压补偿无泄漏闸阀,由手轮、阀杆、密封圈、填料、阀盖、闸板、阀体等组成,其特征在于,在传动轴上设置有自动加压装置,由与传动轴(6)螺纹联接的紧定螺母(11),调压螺母(12),装在传动轴(6)上的轴承(13),上弹簧座(14),弹簧(15),下弹簧座即填料压盖(9)和反密封圈(7)组成,在传动轴(6)与阀杆(4)之间设置有牙嵌式联轴器,由传动轴(6)的下端齿及阀杆(4)顶部环槽内的端齿相啮合,通过螺钉将止推压盖(5)固定于阀盖(16)上构成,传动轴(6)带动阀杆(4)转动,传动轴(6)相对于阀杆(4)可相对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明林
申请(专利权)人:徐明林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