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组合物、水平取向型液晶显示元件及显示装置以及水平取向型液晶显示元件的制造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68808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30 03:05
本发明专利技术高效地形成无需由聚酰亚胺等形成的现有的取向膜或其形成步骤的水平取向型液晶显示元件中的取向控制层,且提供一种透过率特性或对比度比优异的水平取向型液晶显示元件及其制造方法、液晶组合物及显示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含有具有通过紫外线照射而产生光弗里斯重排的芳香族酯的取向控制层形成单体,而且具有正或负的介电各向异性的液晶组合物,并且使用取向控制层形成单体的吸收最大波长位于较液晶性化合物的吸收最大波长长10nm以上的长波长侧的液晶组合物。

Liquid crystal composition, horizontally oriente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element and display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horizontally oriente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element

The invention efficiently forms an existing orientation film which does not need to be formed by polyimide or the orientation control layer in a horizontal orientation typ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element in the forming step thereof, and provides a horizontal orientation typ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element with excellent transmissivity characteristic or contrast ratio, a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 liquid crystal composition and a display device. A liquid crystal composition is formed by using a orientation control layer containing an aromatic ester with photofrisian rearrangement generated by ultraviolet irradiation, and having a positive or negative dielectric anisotropy, and using the orientation control layer to form a liquid crystal composition with the maximum absorption wavelength of the monomer at a long wavelength side more than 10 nm longer than the maximum absorption wavelength of the liquid crystal compou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晶组合物、水平取向型液晶显示元件及显示装置以及水平取向型液晶显示元件的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平取向型液晶显示元件及液晶组合物。尤其涉及一种通过使用如下液晶组合物而可在不使用聚酰亚胺之类的取向膜的情况下达成液晶分子的水平取向的液晶显示元件,所述液晶组合物含有具有通过光照射而产生光弗里斯重排(photoFriesrearrangement)的芳香族酯的取向控制层形成单体,且所述化合物的吸收最大波长位于较液晶性化合物的吸收最大波长长10nm以上的长波长侧。
技术介绍
液晶显示元件中,基于液晶分子的运作模式的分类为相变(phasechange,PC)、扭转向列(twistednematic,TN)、超扭转向列(supertwistednematic,STN)、电控双折射(electricallycontrolledbirefringence,ECB)、光学补偿弯曲(opticallycompensatedbend,OCB)、面内切换(in-planeswitching,IPS)、垂直取向(verticalalignment,VA)、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平取向型液晶显示元件,其特征在于:在相向配置的一对基板间夹持有液晶层,/n在所述一对基板与所述液晶层之间具有对液晶分子进行取向控制的取向控制层,/n所述液晶层由液晶组合物形成,/n所述液晶组合物含有至少一种液晶性化合物与至少一种作为第一添加物的通过光照射而产生光弗里斯重排、光异构化、光二聚化及光分解的任一种的取向控制层形成单体,/n不含添加物的液晶组合物的吸收最大波长位于200nm至400nm中,/n至少一种所述第一添加物的吸收最大波长位于较不含所述添加物的液晶组合物的吸收最大波长长10nm以上的长波长侧,/n所述取向控制层含有使所述第一添加物进行聚合而成的聚合体。/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521 JP 2018-097107;20190320 JP 2019-0528081.一种水平取向型液晶显示元件,其特征在于:在相向配置的一对基板间夹持有液晶层,
在所述一对基板与所述液晶层之间具有对液晶分子进行取向控制的取向控制层,
所述液晶层由液晶组合物形成,
所述液晶组合物含有至少一种液晶性化合物与至少一种作为第一添加物的通过光照射而产生光弗里斯重排、光异构化、光二聚化及光分解的任一种的取向控制层形成单体,
不含添加物的液晶组合物的吸收最大波长位于200nm至400nm中,
至少一种所述第一添加物的吸收最大波长位于较不含所述添加物的液晶组合物的吸收最大波长长10nm以上的长波长侧,
所述取向控制层含有使所述第一添加物进行聚合而成的聚合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平取向型液晶显示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添加物为具有通过光照射而产生光弗里斯重排的芳香族酯的式(A)所表示的取向控制层形成单体;



所述式中,
P10及P20独立地为聚合性基;
Sp10及Sp20独立地为单键或碳数1至12的亚烷基,所述亚烷基的至少一个氢可经氟或羟基取代,至少一个-CH2-可经-O-、-COO-、-OCO-或式(Q-1)所表示的基取代,至少一个-CH2-CH2-可经-CH=CH-或-C≡C-取代;
式(Q-1)中,M10、M20及M30独立地为氢、氟、碳数1至5的烷基、或者至少一个氢经氟或氯取代的碳数1至5的烷基,Sp11为单键或碳数1至12的亚烷基,所述亚烷基的至少一个氢可经氟或羟基取代,至少一个-CH2-可经-O-、-COO-或-OCO-取代,至少一个-CH2-CH2-可经-CH=CH-或-C≡C-取代;
Z10、Z20及Z30独立地为单键、-COO-、-OCO-、-OCOO-、-OCO-CH2CH2-、-CH2CH2-COO-、-CH2O-、-OCH2-、-CF2O-、-OCF2-、-C≡C-、-CONH-、-NHCO-、-(CH2)4-、-CH2CH2-或-CF2CF2-;
A10及A30独立地为1,4-亚苯基、1,4-亚环己基、吡啶-2,5-二基、嘧啶-2,5-二基、萘-2,6-二基、萘-1,5-二基、四氢萘-2,6-二基、芴-2,7-二基、亚联苯-4,4'-二基或1,3-二噁烷-2,5-二基,所述1,4-亚苯基中,至少一个氢可经氟、氯、氰基、羟基、甲酰基、乙酰氧基、乙酰基、三氟乙酰基、二氟甲基、三氟甲基、碳数1至5的烷基、碳数1至5的烷氧基或P10-Sp10-Z10-取代,所述芴-2,7-二基中,至少一个氢可经氟或碳数1至5的烷基取代,所述亚联苯-4,4'-二基中,至少一个氢可经氟、二氟甲基、三氟甲基、碳数1至5的烷基或碳数1至5的烷氧基取代;
A20为式(A20-1)所表示的基、吡啶-2,5-二基、嘧啶-2,5-二基、式(A20-2)所表示的基、萘-1,5-二基、式(A20-3)所表示的基或式(A20-4)所表示的基,
式(A20-1)中,Y10、Y11、Y12及Y13独立地为氢、氟、氯、氰基、羟基、甲酰基、乙酰氧基、乙酰基、三氟乙酰基、二氟甲基、三氟甲基、碳数1至5的烷基或碳数1至5的烷氧基,但Y10与Y13的至少一者为氢,
式(A20-2)中,Y14、Y15、Y16、Y17、Y18及Y19独立地为氢、氟、碳数1至5的烷基或碳数1至5的烷氧基,但Y14与Y19的至少一者为氢,
式(A20-3)中,Y20、Y21、Y22、Y23、Y24、Y25、Y26及Y27独立地为氢、氟、二氟甲基、三氟甲基、碳数1至5的烷基或碳数1至5的烷氧基,但Y20与Y27的至少一者为氢,
式(A20-4)中,Y28、Y29、Y30、Y31、Y32及Y33独立地为氢、氟、碳数1至5的烷基,但Y28与Y31的至少一者为氢;
式(A)中,n10及n30独立地为0、1、2或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平取向型液晶显示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式(A)中,
P10及P20独立地为丙烯酰氧基、甲基丙烯酰氧基、α-氟丙烯酰氧基、三氟甲基丙烯酰氧基、乙烯基、乙烯基氧基或环氧基;
Sp10及Sp20独立地为单键或碳数1至12的亚烷基,所述亚烷基的至少一个氢可经氟或羟基取代,至少一个-CH2-可经-O-、-COO-或-OCO-取代,至少一个-CH2-CH2-可经-CH=CH-或-C≡C-取代;
Z10、Z20及Z30独立地为单键、-COO-、-OCO-、-OCOO-、-OCO-CH2CH2-、-CH2CH2-COO-、-CH2O-、-OCH2-、-CF2O-、-OCF2-、-C≡C-、-CONH-、-NHCO-、-(CH2)4-、-CH2CH2-或-CF2CF2-;
A10及A30独立地为1,4-亚苯基、1,4-亚环己基、萘-2,6-二基、萘-1,5-二基、芴-2,7-二基或亚联苯-4,4'-二基,所述1,4-亚苯基中,至少一个氢可经氟、氰基、羟基、乙酰氧基、乙酰基、三氟乙酰基、二氟甲基、三氟甲基、碳数1至5的烷基、碳数1至5的烷氧基或P10-Sp10-Z10-取代,所述芴-2,7-二基中,至少一个氢可经氟、碳数1至5的烷基取代,所述亚联苯-4,4'-二基中,至少一个氢可经氟、二氟甲基、三氟甲基、碳数1至5的烷基或碳数1至5的烷氧基取代;
A20为式(A20-1)所表示的基、式(A20-2)所表示的基、式(A20-3)所表示的基或式(A20-4)所表示的基,
式(A20-1)中,Y10、Y11、Y12及Y13独立地为氢、氟、氯、氰基、羟基、甲酰基、乙酰氧基、乙酰基、三氟乙酰基、二氟甲基、三氟甲基、碳数1至5的烷基或碳数1至5的烷氧基,但Y10与Y13的至少一者为氢,
式(A20-2)中,Y14、Y15、Y16、Y17、Y18及Y19独立地为氢、氟、碳数1至5的烷基或碳数1至5的烷氧基,但Y14与Y19的至少一者为氢,
式(A20-3)中,Y20、Y21、Y22、Y23、Y24、Y25、Y26及Y27独立地为氢、氟、二氟甲基、三氟甲基、碳数1至5的烷基或碳数1至5的烷氧基,但Y20与Y27的至少一者为氢,
式(A20-4)中,Y28、Y29、Y30、Y31、Y32及Y33独立地为氢、氟、碳数1至5的烷基,但Y28与Y31的至少一者为氢;
式(A)中,n10及n30独立地为0、1、2或3。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水平取向型液晶显示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添加物为式(A-1)至式(A-3)的任一者所表示的取向控制层形成单体;






所述式中,
R10独立地为氢、氟、甲基或三氟甲基;
R31独立地为氢或甲基;
Sp10及Sp20独立地为单键或碳数1至12的亚烷基,所述亚烷基的至少一个氢可经氟或羟基取代,至少一个-CH2-可经-O-、-COO-或-OCO-取代,至少一个-CH2-CH2-可经-CH=CH-或-C≡C-取代;
Z10、Z20及Z30独立地为单键、-COO-、-OCO-、-OCOO-、-OCO-CH2CH2-、-CH2CH2-COO-、-CH2O-、-OCH2-、-CF2O-、-OCF2-、-C≡C-、-CONH-、-NHCO-、-(CH2)4-、-CH2CH2-或-CF2CF2-;
A20为式(A20-1)所表示的基、式(A20-3)所表示的基或式(A20-4)所表示的基,
式(A20-1)中,Y10、Y11、Y12及Y13独立地为氢、氟、羟基、二氟甲基、三氟甲基、碳数1至5的烷基或碳数1至5的烷氧基,但Y10与Y13的至少一者为氢,
式(A20-3)中,Y20、Y21、Y22、Y23、Y24、Y25、Y26及Y27独立地为氢、氟、二氟甲基、三氟甲基、碳数1至5的烷基或碳数1至5的烷氧基,但Y20与Y27的至少一者为氢,
式(A20-4)中,Y28、Y29、Y30、Y31、Y32及Y33独立地为氢、氟、碳数1至5的烷基,但Y28与Y31的至少一者为氢;
A30为1,4-亚苯基、萘-2,6-二基、萘-1,5-二基、芴-2,7-二基或亚联苯-4,4'-二基,所述1,4-亚苯基中,至少一个氢可经氟、羟基、二氟甲基、三氟甲基、碳数1至5的烷基或碳数1至5的烷氧基取代,所述芴-2,7-二基中,至少一个氢可经氟、碳数1至5的烷基取代,所述亚联苯-4,4'-二基中,至少一个氢可经氟、二氟甲基、三氟甲基、碳数1至5的烷基或碳数1至5的烷氧基取代;
式(A-1)~式(A-3)中,L10独立地为氢、氟、二氟甲基、三氟甲基、碳数1至5的烷基、碳数1至5的烷氧基或P10-Sp10-Z10-;
P10为丙烯酰氧基、甲基丙烯酰氧基、α-氟丙烯酰氧基、三氟甲基丙烯酰氧基、乙烯基、乙烯基氧基或环氧基;
n10独立地为1、2或3;
n11独立地为0、1、2、3或4。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平井吉治荻田和寛近藤史尚
申请(专利权)人:捷恩智株式会社捷恩智石油化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