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汝杉专利>正文

C5合成燃气罐角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8265 阅读:3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C↓[5]合成燃气罐角阀,属于提升阀领域,它包括手轮、阀盖、阀芯、阀体,在中心管Ⅰ的底部及侧壁设有两孔且分别与出气管Ⅰ及带有阻火器的出气管Ⅱ相通,在中心管Ⅱ的底部及侧壁设有两孔且分别与带有止回阀的进气管及导管相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阀多用,旋动手轮可同时开启或关闭进、出气管,操作简单、方便,同时可防止突然停电或误操作时使罐内液体燃料油倒流引起火灾及突然降压产生的回火爆炸事故。(*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C5合成燃气罐角阀,属于提升阀领域。C5合成燃气罐是将C5合成燃料油气化的一种装置,将它与一般燃气炉具配套使用,燃料燃烧充分,热值高,适合城镇居民使用。现有技术中的角阀由于不能同时控制进、出气管的开启,因此在使用中偶尔失误会发生液体外流及回火等现象,给居民使用带来诸多不便。本技术目的就是提供一种使用安全、操作简便的C5合成燃气罐角阀。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C5合成燃气罐角阀,包括手轮、阀盖、阀芯、阀体,其特征在于在中心管I的底部及侧壁设有两孔且分别与出气管I及出气管II相通,出气管II上设有阻火器,在中心管II的底部及侧壁设有两孔且分别与进气管及导管相通,在进气管的拉杆上安装止回阀,阀芯A与中心管I动配合,阀芯B与中心管II动配合。本技术的优点是一阀多用,旋动手轮可同时开启或关闭进出气管,操作简单、方便。由于进气管前端设有止回阀及出气管设有阻火器,可防止突然停电或误操作时使罐内液体燃料油倒流引起火灾及突然降压产生的回火爆炸事故。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包括手轮7、阀芯8、阀盖6、阀体2,阀盖6位于中心管I9的顶部且于与顶部带有手轮7的阀芯8螺纹配合,在中心管I9的底部及侧壁设有两孔且分别与出气管I3及出气管II5相通,出气管II5上设有阻火器4,阻火器的出气孔通过胶管与炉盘相连,在中心管II12的底部及侧壁设有两孔且分别与进气管13及导管17相通,阀芯A10与中心管I9动配合,阀芯B11与中心管II12动配合,在进气管13的拉杆16上安装止回阀14,并用固定环15固定,止回阀14的进气孔通过软管与气泵连接,这样可防止气化罐18内液体沿导管17倒流进入气泵损坏气泵机件或流失到外面。本技术安装在C5合成燃气罐18的顶部阀座1上,开启时,首先接通气泵电源,旋动手轮7,使阀芯8提起(如图1位置),此时,进气管13与导管17相通,出气管I3与出气管II5相通,气泵注入的空气沿导管17进入气化罐18的底部,经气化后的气体经出气管I3及出气管II5溢出后通过阻火器4的出气孔进入炉盘,用明火点燃即可使用。关闭时,旋转手轮使阀芯下移,即可同时关闭进气管13、导管17和出气管I3、出气管II5,使罐内停止造气,此时,即进不去空气,也出不来可燃气,以保证用户使用安全。最后,切断气泵电源,停止气泵工作。权利要求1.一种C5合成燃气罐角阀,包括手轮(7)、阀芯(8)、阀盖(6)、阀体(2),其特征在于在中心管I(9)的底部及侧壁设有两孔且分别与出气管I(3)及出气管II(5)相通,出气管II(5)上设有阻火器(3),在中心管II(12)的底部及侧壁设有两孔且分别与进气管(13)及导管(17)相通,在进气管(13)的拉杆(16)上安装止回阀(14),阀芯A(10)与中心管I(9)动配合,阀芯B(11)与中心管II(12)动配合。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C文档编号F16K1/00GK2257876SQ96225510公开日1997年7月16日 申请日期1996年3月5日 优先权日1996年3月5日专利技术者刘汝杉, 于福生 申请人:刘汝杉, 于福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C↓[5]合成燃气罐角阀,包括手轮(7)、阀芯(8)、阀盖(6)、阀体(2),其特征在于:在中心管Ⅰ(9)的底部及侧壁设有两孔且分别与出气管Ⅰ(3)及出气管Ⅱ(5)相通,出气管Ⅱ(5)上设有阻火器(3),在中心管Ⅱ(12)的底部及侧壁设有两孔且分别与进气管(13)及导管(17)相通,在进气管(13)的拉杆(16)上安装止回阀(14),阀芯A(10)与中心管Ⅰ(9)动配合,阀芯B(11)与中心管Ⅱ(12)动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汝杉于福生
申请(专利权)人:刘汝杉于福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3[中国|黑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