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抓取装订压边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8252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9 23:59
本发明专利技术自动抓取装订压边机,包括主机架,主机架一侧设置有第一机架板另一侧设置有第二机架板,第一机架板和第二机架板之间设置有输送装置和夹取装置,第二机架板的一侧设置有装订压边装置,该发明专利技术依靠相向转动的主夹取辊和副夹取辊,以及主夹取辊上的夹紧装置,将装订本夹取进入装订设备,其次,主夹取辊和副夹取辊转动一次的时间相同,则每个装订本进入装订设备有规律性,易于操作,解放了劳动力,降低了成本,其次将装订后的书本自动进行压边,压边辊与压辊调节装置相连接,可以用于压边调节,满足装订不同厚度的课本或笔记本的需要,其次压边过程中,利用传送带传送,自动完成,无需人工操作,机械化程度高,效率得到明显的提升。

Automatic grab binding press

The invention automatically grabs the binding edge pressing machine, which comprises a main frame, one side of the main fram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frame plate and the other side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 frame plate, a conveying device and a clamping device are arranged between the first frame plate and the second frame plate, one side of the second frame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binding edge pressing device, the invention relies on the main clamping roller and the auxiliary clamping roller which rotate in opposite directions, and the main clamping roller on the main clamping roller The clamping device is used to clamp the binding book into the binding equipment. Secondly, if the main clamping roller and the auxiliary clamping roller rotate once for the same time, each binding book enters the binding equipment regularly, which is easy to operate, freeing up labor force and reducing cost. Secondly, the binding book is automatically pressed, and the edge pressing roll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roller pressing adjusting device, which can be used for the edge pressing adjustment and meets the requirements For binding textbooks or notebooks of different thickness, secondly, in the process of edge pressing, the conveyor belt is used for conveying, which is automatically completed without manual operation, with high mechanization degree and obvious improvement in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抓取装订压边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装订
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装订的本子夹取进入装订机的一体装订压边机。
技术介绍
装订设备是在印刷设备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自19世纪70年代出现,装订后需要将纸张装订成册,通常是使用装订设备和胶粘设备将纸装订成册,采用装订设备大多需要使用装订针和液压缸,通过液压缸提供动力,推动装订针穿过纸张,装订成册,该过程需要大功率液压缸,并且装订过程中极易导致装订针折断或装订针无法完全穿透的现象,因此,专利技术了胶粘的技术,胶粘的过程中,将熔融的胶与装订成册的封皮与纸张同时注入到封皮,然后将三者压合在一起。由于胶凝固过程的不确定性,装订成册的书本的沾胶一侧,往往出现气泡或粘接不牢固的现象,如何将装顶层侧的书本一侧进行压边处理,既要避免粘接处凹凸不平影响美观和使用,又要避免粘接处有粘接胶有断层,造成涂胶不均匀的现象。装订过程中需要将装订的书本、作业本送入装订机中,通过装订机对书本、作业本一侧涂胶,压合封装成册。但是现有的设备在夹取装置中,大多采用人工输送。部分采用机械手抓取,但是由于机械手横向抓取叠在一起的纸张,纵向进行装订,容易造成纸张错页或夹取装订失败。现代的装订设备中没有有效的夹取设备可以夹取装订的纸张,并且不会使纸张错页,并且可以有效的提高装订的速度。其次,现有的装订需要工作人员逐一进行刷胶、封装,浪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其次人工对折的外封面不整齐,影响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传统技术的不足之处,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专利技术一种装订本的自动夹取压边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达到的:自动抓取装订压边机,包括主机架,所述主机架一侧设置有第一机架板另一侧设置有第二机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机架板和第二机架板之间设置有输送装置和夹取装置,第二机架板的一侧设置有装订压边装置,所述输送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方设置有上压紧装置,所述上压紧装置配合设置有下压紧装置,所述装订机压边装置,包括导向板,所述导向板的一侧设置有压辊调节装置,所述压辊调节装置包括压边辊,所述压边辊的周向上均设置有压边槽,所述压边槽沿着导向板的边缘设置。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机架板和第二机架板之间设置有输送装置和夹取装置,所述输送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方设置有上压紧装置,所述上压紧装置配合设置有下压紧装置,所述上压紧装置包括活动压紧机构和固定压紧机构,所述活动压紧机构包括压紧转动杆,所述压紧转动杆一端转动设置在第一机架板上,另一端转动设置在第二机架板上,所述压紧转动杆上设置有压紧轮座,所述压紧轮座连接有压紧轮转动座,所述压紧轮转动座连接有压紧轮固定件,所述压紧轮固定件内设置有上转动轮。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夹取装置包括夹取单元,所述夹取单元包括主夹取辊和副夹取辊,所述主夹取辊连接有主夹取轴,所述副夹取辊连接有副夹取轴,所述主夹取轴一端转动设置在第一机架板另一端转动设置在第二机架板上,副夹取轴一端转动设置在第一机架板另一端转动设置在第二机架板上。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主夹取辊的周向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第一夹取杆和第二夹取杆,夹取杆上设置有夹取抓,所述夹取抓与第一夹取杆之间设置有扭簧,所述夹取抓与第二夹取杆配合设置。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夹取杆一端设置有夹取臂,夹取臂远离第一夹取杆的一端设置有转轮,转轮配合设置有凸轮,所述凸轮固定在第二机架板上。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所述压边辊的上方设置有上传动装置,所述压边辊的下方设置有下传动装置,所述上传动装置包括第一上传动轮和第二上传动轮,所述第一上传动轮和第二上传动轮之间缠绕有上传送带,所述下传送装置包括第一下传动轮和第二下传动轮,所述第一下传动轮和第二下传动轮之间缠绕有下传送带。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下传动轮一侧设置有侧传动齿轮,所述侧传动齿轮传动连接有锥齿轮,所述锥齿轮传动连接有电机,所述第一下传动轮的另一侧设置有被动齿轮,所述被动齿轮传动连接有第一从动齿轮,所述第一从动齿轮传动连接有第二从动齿轮。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二从动齿轮7还传动连接有副齿轮,所述副齿轮与第一上传动齿轮设置在同一轴上,所述被动齿轮、第一下传动轮和侧传动齿轮设置在同一轴上。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压辊调节装置转动连接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上转动设置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上设置有调节杆和调节挡片,所述调节挡片配合设置有调节座,所述调节座螺纹配合设置有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一端与调节挡片相配合,另一端设置有调节旋钮,所述调节座上还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调节挡片之间设置有拉簧。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上传送带配合设置有上调节辊,所述下传送带配合设置有下调节辊,所述上调节辊连接有上调节臂。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该专利技术依靠相向转动的主夹取辊和副夹取辊,以及主夹取辊上的夹紧装置,将装订本夹取进入装订设备,其次,主夹取辊和副夹取辊转动一次的时间相同,则每个装订本进入装订设备有规律性,易于操作,解放了劳动力,降低了成本,其次将装订后的书本自动进行压边,压边辊与压辊调节装置相连接,可以用于压边调节,满足装订不同厚度的课本或笔记本的需要,其次压边过程中,利用传送带传送,自动完成,无需人工操作,机械化程度高,效率得到明显的提升。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专利技术自动抓取装订压边机的立体图。附图2是本专利技术自动抓取机构的主视图图。附图3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夹取轮和第二夹取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4是本专利技术上活动压辊的结构示意图。附图5是本专利技术夹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6是本专利技术装订机压边装置的主视图。附图7是本专利技术装订机压边装置的后视图。附图8是本专利技术压辊调节装置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如附图1和2所示,装订本夹取装置实施例:包括主机架30,所述主机架30两侧设置有第一机架板1和第二机架板2,所述第二机架板2一侧设置有装订机压边装置,所述第一机架板1和第二机架板2之间设置有输送装置和夹取装置,所述输送装置包括工作台11,所述工作台11上方设置有上压紧装置,所述上压紧装置配合设置有下压紧装置。经过输送装置和装订压边装置后将装订好的书本送入压边装置进行压边处理。所述上压紧装置包括活动压紧机构和固定压紧机构,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压紧机构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固定压紧机构均固定设置在压紧固定杆3上,所述压紧固定杆3一端固定设置在第一机架板1上,另一端固定设置在第二机架板2上,固定压紧机构包括压条5,所述压条5为弯曲压在工作台11上的钢条,压条5远离工作台11的一端连接有压紧座4,所述压紧座4套接在压紧固定杆3上,压紧座4上设置有螺钉,可以调节压紧座4在压紧固定杆3上的位置,并且可以将压紧座4固定设置在压紧固定杆3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自动抓取装订压边机,包括主机架,所述主机架一侧设置有第一机架板另一侧设置有第二机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机架板和第二机架板之间设置有输送装置和夹取装置,第二机架板的一侧设置有装订压边装置,所述输送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方设置有上压紧装置,所述上压紧装置配合设置有下压紧装置,所述装订机压边装置,包括导向板,所述导向板的一侧设置有压辊调节装置,所述压辊调节装置包括压边辊,所述压边辊的周向上均设置有压边槽,所述压边槽沿着导向板的边缘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自动抓取装订压边机,包括主机架,所述主机架一侧设置有第一机架板另一侧设置有第二机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机架板和第二机架板之间设置有输送装置和夹取装置,第二机架板的一侧设置有装订压边装置,所述输送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方设置有上压紧装置,所述上压紧装置配合设置有下压紧装置,所述装订机压边装置,包括导向板,所述导向板的一侧设置有压辊调节装置,所述压辊调节装置包括压边辊,所述压边辊的周向上均设置有压边槽,所述压边槽沿着导向板的边缘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抓取装订压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机架板和第二机架板之间设置有输送装置和夹取装置,所述输送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方设置有上压紧装置,所述上压紧装置配合设置有下压紧装置,所述上压紧装置包括活动压紧机构和固定压紧机构,所述活动压紧机构包括压紧转动杆,所述压紧转动杆一端转动设置在第一机架板上,另一端转动设置在第二机架板上,所述压紧转动杆上设置有压紧轮座,所述压紧轮座连接有压紧轮转动座,所述压紧轮转动座连接有压紧轮固定件,所述压紧轮固定件内设置有上转动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抓取装订压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取装置包括夹取单元,所述夹取单元包括主夹取辊和副夹取辊,所述主夹取辊连接有主夹取轴,所述副夹取辊连接有副夹取轴,所述主夹取轴一端转动设置在第一机架板另一端转动设置在第二机架板上,副夹取轴一端转动设置在第一机架板另一端转动设置在第二机架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抓取装订压边机,其特征在于:主夹取辊的周向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第一夹取杆和第二夹取杆,夹取杆上设置有夹取抓,所述夹取抓与第一夹取杆之间设置有扭簧,所述夹取抓与第二夹取杆配合设置。


5.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金鹏王刚孙志贞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宗瑞印刷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