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冻消融导管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80250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9 22: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冷冻消融导管及其应用,该冷冻消融导管包括设置隔热区域和消融区域的可扩张构件和管路,管路包括分别与可扩张构件的内腔室连通的进气管路和回气管路;可扩张构件设置有扩张态和收缩态,冷冻介质由进气管路进入可扩张构件内使其成扩张态,隔热区域隔离冷冻介质的冷量传递,消融区域实现冷量传递进行冷冻消融,冷冻介质通过回气管路回流。上述处于扩张状态时的冷冻消融导管具有较大的囊体以用于充分冷量热交换,从而使冷冻损伤穿透整个气道壁,且其设置消融和隔热区域以尽量减少非必要组织的损伤,该冷冻消融导管尤其适用于肺迷走神经损伤,其使用内窥镜配合冷冻消融方法,在达到损伤神经的同时,可有效控制该消融方法的并发症。

A cryoablation catheter and its application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cryoablation catheter and its application. The cryoablation catheter includes expandable components and pipelines with heat insulation area and ablation area, and the pipelines include air inlet pipelines and air return pipelines which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inner cavity of the expandable components; the expandable components are provided with expansion state and contraction state, and the refrigerant enters the expandable components from the air inlet pipelines to make them become expansion state The heat insulation area isolates the cold transfer of the refrigerant, and the ablation area realizes the cold transfer for cryoablation, and the refrigerant flows back through the return pipeline. The cryoablation catheter in the dilated state has a large capsule for full cold and heat exchange, so that the frozen damage penetrates the whole airway wall, and it is equipped with ablation and heat insulation areas to minimize the damage of unnecessary tissues. The cryoablation catheter is especially suitable for the injury of pulmonary vagus nerve. The endoscope and cryoablation method are used to achieve the injury of nerve At the same time, the complications of the ablation method can be effectively controll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冷冻消融导管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冷冻消融
,尤其涉及一种冷冻消融导管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冷冻消融,是利用对局部组织的冷冻,可控地破坏组织的治疗方法。冷冻消融在气道使用时,与热消融相比,冷冻不易导致软骨的损伤,很少发生气道软化、塌陷,防止继发动力性狭窄;冷冻治疗较少引起冰冻部位与周围组织的黏连;可控深度的冷冻治疗对邻近的大血管和气管不易造成严重伤害,不易造成穿孔出血,且利于组织修复;冷冻消融不促进肉芽组织增生,不容易产生瘢痕组织。阻塞性肺病,包括哮喘,肺气肿或慢性支气管炎等,在美国发病人数超过2500万人,目前对这些疾病总费用的估计超过200亿美元。由于空气污染、吸烟等因素,发病率正在增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COPD)是一种常见的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气流受限进行性发展,与气道和肺脏对有毒颗粒或气体的慢性炎性反应增强有关。哮喘的标志是由支气管内衬平滑肌的急性收缩(肺部空气通道)引起的呼吸困难的急性发作,减少气道直径并增加气流阻力。哮喘中的支气管收缩是“可逆的”,因为急性收缩可以通过支气管扩张药物或通过时间的推移(在除去引起收缩的刺激物之后)逆转。然而,哮喘长期表现为平滑肌的炎症,肥大或过度兴奋。目前主要的治疗方式是药物治疗、康复治疗、肺减容术、或外科手术治疗(如使用外科手术切除肺神经,使神经的功能全部或部分无效,可以改善哮喘或肺气肿),这些治疗方法,或治疗效果不明显,或会产生严重的并发症。有研究表明,损伤肺部迷走神经,可以抑制乙酰胆碱释放,抑制平滑肌收缩,进而改善哮喘、COPD症状,改善肺功能。随着冷冻消融技术的发展及应用的普及,冷冻消融为治疗COPD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由于上述冷冻消融的特点及优势,使得其更适合用于气道组织,更适合用于肺迷走神经消融、损伤,因此冷冻消融是用于肺迷走神经损伤建模的一种合适的方法。目前现有的冷冻消融导管的冷冻部位大多为球囊或探头,整个球囊或探头接触部位为其损伤范围,使用该方式目标组织时,整个冷冻部位均无区别的对组织进行消融、损伤,会带来较大的非必要的损伤。例如中国专利CN201710816284.5公开了一种带绝热囊体的冷冻消融导管,其包括:管体和冷冻单元,所述管体包括沿其轴向延伸的冷源进气腔、冷源回气腔及充盈腔,所述冷冻单元设置在所述管体远端部分,包括与所述冷源进气腔和所述冷源回气腔流体连通的第一囊体和与所述充盈腔连通的绝热囊体,当所述第一囊体扩张时,通过充盈腔,向所述绝热囊体内充入绝热介质,使得绝热囊体所占区域成为隔离能量传输的区域,实现阻止所述冷冻单元向绝热区域相对应空间的能量传递,虽然该专利设置了隔离能量的绝热囊体,但其用于消融的第一囊体仍为整体形势,其仍存在损伤范围大而引起的较大的非必要的损伤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缺点与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冷冻消融导管及其相关的应用,该冷冻消融导管在冷冻部位设置有消融区域、隔热区域,消融区域轴向方向上的长度尽量短,成扁平型(由于有较大的腔体用于充分热交换,可以保证冷冻深度),形成径向方向的扁平损伤,可以有效减少非必要组织损伤;隔热区域可以阻止冷冻介质的冷量传递,进一步减少对非必要组织的损伤,实现尽量少的损伤下,彻底消融目标组织,尤其适用于肺迷走神经组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冷冻消融导管,包括可扩张构件和与所述可扩张构件连接的管路,所述可扩张构件上设置隔热区域和消融区域,所述管路包括进气管路和回气管路,所述进气管路、回气管路均与所述可扩张构件的内腔室连通。进一步地,所述可扩张构件设置有扩张态和收缩态,冷冻介质由所述进气管路进入所述可扩张构件内,使所述可扩张构件成扩张态,所述隔热区域隔离冷冻介质的冷量传递,所述消融区域实现冷量传递进行冷冻消融,达到治疗的目的,冷冻介质通过所述回气管路回流。进一步地,所述进气管路的端部延伸入所述可扩张构件,其远端与所述可扩张构件的远端固定密封连接,在所述可扩张构件内部的进气管路上开设至少1个出气口,。更进一步地,所述进气管路在轴向的同一平面位置开设至少2个对称分布的出气口,或者所述进气管路在轴向的不同平面位置各开设至少1个出气口。进一步地,所述回气管路套设于所述进气管路的外部或所述回气管路(22)与所述进气管路(21)并排设置,所述回气管路(22)的远端与所述可扩张构件的近端固定连接,且与所述可扩张构件的内腔室连通。进一步地,所述可扩张构件上沿圆周方向设置温度传感器和/或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或压力传感器的类型为本领域常规使用的任一合适的传感器,其中,温度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测可扩张构件的表面温度;压力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测可扩张构件对气道壁的压力。进一步地,所述管路的远端的外表面设置至少1条刻度线。更进一步地,所述刻度线为印刷刻度线或者雕刻刻度线,上述刻度线用于丈量距离。进一步地,所述隔热区域的壁厚大于所述消融区域的壁厚。其中,2个区域的材质可相同也可不同,从热传递角度看壁厚较厚的区域传热效果比壁厚薄的区域差,即隔热区域可以起到一定的绝热效果。进一步地,所述隔热区域和消融区域的壁厚相同,所述隔热区域使用热传导系数低的材质,所述消融区域使用热传导系数高的材质。可理解的是,上述材质可为本领域常规使用的任一合适的材质,例如热传导系数低的材质为聚氯乙烯,其导热系数:0.14W/m×K;热传导系数高的材质为聚酰胺,其导热系数:0.25W/m×K。进一步地,所述隔热区域使用中间层材质为带气孔隔热材质的多层结构。可理解的是,上述带气孔隔热材质可为本领域常规使用的任一合适的材质,例如隔热材料使用的多数高分子材料是做成多孔性的,如:高发泡聚丙烯、发泡聚苯乙烯、聚氨酯泡沫塑料等。进一步地,所述消融区域的外径大于所述隔热区域的外径。更进一步地,所述消融区域的外径为隔热区域的外径的1.05~1.5倍;更优选地,所述消融区域的外壁为朝外凸起的半球形或近似半球形结构。进一步地,所述消融区域为1个或多个,所述消融区域沿轴向方向位于不同平面,其将可扩张构件分隔为径向方向上交错分布的消融区域和隔热区域。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方面是提供一种含有任一上述的冷冻消融导管的冷冻消融装置,其中该冷冻消融装置包括本领域常规使用的冷冻介质输送装置,其与所述进气管路连通,还包括本领域常规使用的冷冻介质回流装置,其与所述回气管路连通;另外其还包括本领域常规使用的冷冻消融导管导向装置和定位装置等。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方面是提供一种任一上述的冷冻消融导管在构建肺部迷走神经损伤模型中的应用,其中,该肺部迷走神经损伤模型为离体肺组织迷走神经损伤模型,所述离体肺组织来源于大型动物,例如牛、羊、猪等。本专利技术的第四个方面是一种采用任一上述的冷冻消融导管进行肺部迷走神经损伤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明确靶组织位置;引入冷冻消融装置的可扩张构件并将其推送至靶组织;确认可扩张构件的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冷冻消融导管,包括可扩张构件(1)和与所述可扩张构件(1)连接的管路(2),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扩张构件(1)上设置隔热区域(11)和消融区域(12),所述管路(2)包括进气管路(21)和回气管路(22),所述进气管路(21)、回气管路(22)均与所述可扩张构件(1)的内腔室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冻消融导管,包括可扩张构件(1)和与所述可扩张构件(1)连接的管路(2),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扩张构件(1)上设置隔热区域(11)和消融区域(12),所述管路(2)包括进气管路(21)和回气管路(22),所述进气管路(21)、回气管路(22)均与所述可扩张构件(1)的内腔室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冻消融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路的端部(21)延伸入所述可扩张构件(1),其远端与所述可扩张构件(1)的远端固定密封连接,在所述可扩张构件(1)内部的进气管路(21)上开设至少1个出气口(2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冷冻消融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气管路(22)套设于所述进气管路(21)的外部或所述回气管路(22)与所述进气管路(21)并排设置,所述回气管路(22)的远端与所述可扩张构件(1)的近端固定连接,且与所述可扩张构件(1)的内腔室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冻消融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扩张构件(1)上沿圆周方向设置温度传感器和/或压力传感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冻消融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2)的远端的外表面设置至少1条刻度线(23)。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冷冻消融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区域(11)的壁厚大于所述消融区域(12)的壁厚。


7.根据权利要求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强王琨张鑫高炜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东方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