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布线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78050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8 14: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缆布线夹,包括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第一夹板包括第一平板段、分别设置在第一平板段两侧的第一弧板段,第一平板段的中部设置有第一通孔,第一弧板段的尾端设置有第一翻边,第一翻边的中部设置有燕尾状凸部;第二夹板包括第二平板段、分别设置在第二平板段两侧的第二弧板段,第二弧板段的尾端设置有第二翻边,第二翻边的中部设置有与凸部相匹配的燕尾槽。所述电缆布线夹可用于对变电柜、配电箱、配电柜、开关柜或机柜内部的电缆或线缆进行布线并固定,所述电缆布线夹可重复利用,后期拆开操作简单方便,拆开后不易造成电缆散乱,实施效果好。

A cable clamp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cable wiring clamp,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clamp plate and a second clamp plate. The first clamp plate comprises a first flat plate section and a first arc plate section respectively arranged on both sides of the first flat plate section. The middle part of the first flat plate section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through hole, the tail end of the first arc plate section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flanging, and the middle part of the first flanging is provided with a dovetail shaped convex part; the second clamp plate comprises a second flat plate The second arc plate section and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on both sides of the second plate section, the tail end of the second arc plate section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 flanging, and the middle of the second flanging is provided with a dovetail groove matched with the convex part. The cable clamp can be used for wiring and fixing the cables or cables inside the transformer cabinet, distribution box, distribution cabinet, switch cabinet or cabinet. The cable clamp can be reused, and the later disassembly is simple and convenient, which is not easy to cause cable scattering after disassembly, and the implementation effect is go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缆布线夹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缆布线夹,属于电力设备配件

技术介绍
在变电柜、配电箱、配电柜、开关柜、机柜的内部,通常都密布非常多的电缆或线缆,为整齐美观,同时也为了方便后期进行检修、调试,通常需要对变电柜、配电箱、开关柜、机柜等设备内部的电缆线进行布线。目前,常使用扎带对电缆线进行绑扎成束,相邻的电缆束之间采用扎带二次固定,依次完成布线,采用扎带虽然方便,但是扎带无法重复利用,当需要查找特定的电缆时需要将绑扎好的扎带给切断,当切断的线缆越多,越易散乱;再加上,利用扎带无法将绑扎的那束线缆给固定在特定位置,利用扎带绑扎的那束线缆与设备的内壁之间通常是无法固定的,当某一束线缆在拆开的过程,相邻的电缆束易被扯动,这使得邻近的电缆束与其接头之间易发生脱落,这不利于检修、调试工作的进行。针对上述问题,提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电缆布线夹,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缆布线夹,包括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所述第一夹板包括第一平板段、分别设置在第一平板段两侧的第一弧板段,所述第一平板段的中部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弧板段的首端与第一平板段的端部连接为一体,所述第一弧板段的尾端设置有第一翻边,所述第一翻边的中部设置有燕尾状凸部;所述第二夹板包括第二平板段、分别设置在第二平板段两侧的第二弧板段,所述第二弧板段的首端与第二平板段的端部连接为一体,所述第二弧板段的尾端设置有第二翻边,所述第二翻边的中部设置有与凸部相匹配的燕尾槽。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二平板段的中部设置有第二通孔。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二夹板的外部设置有U形扣板,所述扣板包括横板、分别设置在横板两侧的竖板,所述竖板与第二平板段相互垂直,所述竖板的一端与第二平板段固定连接,所述竖板的另一端与横板的端部连接为一体,所述横板的中部设置有第三通孔;所述扣板的内部设置有螺母,所述螺母中央的螺孔与第三通孔同轴设置,所述螺母与横板固定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三通孔与第二通孔同轴设置,所述第二通孔与第一通孔同轴设置。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凸部与燕尾槽之间过盈配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翻边与第一平板段相互平行,所述第二平板段与第二翻边相互平行。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凸部包括第一横折板、分别设置在第一横折板两侧的第一斜折板,所述第一斜折板的一端与第一翻边连接为一体,所述第一斜折板的另一端与第一横折板的端部连接为一体。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燕尾槽包括第二横折板、分别设置在第二横折板两侧的第二斜折板,所述第二斜折板的一端与第二翻边连接为一体,所述第二斜折板的另一端与第二横折板的端部连接为一体。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夹板的内部设置有两个第一斜板,所述第一斜板的一端与第一平板段固定连接,两个第一斜板之间的夹角为β,135°≤β≤170°;所述第二夹板的内部设置有两个第二斜板,所述第二斜板的一端与第二平板段固定连接,两个第二斜板之间的夹角为α,135°≤α≤170°。本技术所述电缆布线夹可用于对变电柜、配电箱、配电柜、开关柜或机柜内部的电缆或线缆进行布线并固定,所述电缆布线夹可重复利用,后期拆开操作简单方便,拆开后不易造成电缆散乱,实施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中所述电缆布线夹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中所述第二夹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1中所述第一夹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1中相邻两个电缆布线夹的安装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2中所述电缆布线夹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1如图1~3所示,所述电缆布线夹,包括U形第一夹板和U形第二夹板,所述第一夹板包括第一平板段11、分别设置在第一平板段11两侧的第一弧板段12,所述第一平板段11的中部设置有第一通孔111,所述第一弧板段12的首端与第一平板段11的端部连接为一体,所述第一弧板段12的尾端设置有第一翻边13,所述第一翻边13设置在第一弧板段12的外部,所述第一翻边13与第一弧板段12的尾端连接为一体,所述第一翻边13的中部设置有燕尾状凸部15;所述第二夹板包括第二平板段21、分别设置在第二平板段21两侧的第二弧板段22,所述第二弧板段22的首端与第二平板段21的端部连接为一体,所述第二弧板段22的尾端设置有第二翻边23,所述第二翻边23设置在第二弧板段22的外部,所述第二翻边23与第二弧板段22的尾端连接为一体,所述第二翻边23的中部设置有与凸部15相匹配的燕尾槽25。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平板段21的中部设置有第二通孔2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翻边13与第一平板段11相互平行,所述第二平板段21与第二翻边23相互平行。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夹板的外部设置有U形扣板30,所述扣板30包括横板、分别设置在横板两侧的竖板,所述竖板与第二平板段21相互垂直,所述竖板的一端与第二平板段21固定连接,所述竖板的另一端与横板的端部连接为一体,所述横板的中部设置有第三通孔31;所述扣板30的内部设置有螺母40,所述螺母40中央的螺孔与第三通孔31同轴设置,所述螺母40与横板固定连接。所述电缆布线夹在使用时,可利用螺钉60穿过第一通孔111将第一夹板固定在外壳50处,所述外壳50是变电柜的外部壳体或配电箱的外部壳体或开关柜的外部壳体或机柜的外部壳体或配电柜的外部壳体,然后将若干根电缆线集中束缚在第一夹板中第一平板段11和第一弧板段12组成的夹持部,然后将第二夹板与第一夹板对齐并从上向下滑动,使得凸部15能够滑进燕尾槽25的内部,最终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抱夹能够对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之间的电缆束进行抱紧、固定。相邻两个电缆布线夹在固定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缆布线夹,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所述第一夹板包括第一平板段(11)、分别设置在第一平板段(11)两侧的第一弧板段(12),所述第一平板段(11)的中部设置有第一通孔(111),所述第一弧板段(12)的首端与第一平板段(11)的端部连接为一体,所述第一弧板段(12)的尾端设置有第一翻边(13),所述第一翻边(13)的中部设置有燕尾状凸部(15);所述第二夹板包括第二平板段(21)、分别设置在第二平板段(21)两侧的第二弧板段(22),所述第二弧板段(22)的首端与第二平板段(21)的端部连接为一体,所述第二弧板段(22)的尾端设置有第二翻边(23),所述第二翻边(23)的中部设置有与凸部(15)相匹配的燕尾槽(2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布线夹,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所述第一夹板包括第一平板段(11)、分别设置在第一平板段(11)两侧的第一弧板段(12),所述第一平板段(11)的中部设置有第一通孔(111),所述第一弧板段(12)的首端与第一平板段(11)的端部连接为一体,所述第一弧板段(12)的尾端设置有第一翻边(13),所述第一翻边(13)的中部设置有燕尾状凸部(15);所述第二夹板包括第二平板段(21)、分别设置在第二平板段(21)两侧的第二弧板段(22),所述第二弧板段(22)的首端与第二平板段(21)的端部连接为一体,所述第二弧板段(22)的尾端设置有第二翻边(23),所述第二翻边(23)的中部设置有与凸部(15)相匹配的燕尾槽(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布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平板段(21)的中部设置有第二通孔(2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缆布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板的外部设置有U形扣板(30),所述扣板(30)包括横板、分别设置在横板两侧的竖板,所述竖板与第二平板段(21)相互垂直,所述竖板的一端与第二平板段(21)固定连接,所述竖板的另一端与横板的端部连接为一体,所述横板的中部设置有第三通孔(31);所述扣板(30)的内部设置有螺母(40),所述螺母(40)中央的螺孔与第三通孔(31)同轴设置,所述螺母(40)与横板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缆布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通孔(31)与第二通孔(211)同轴设置,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祥慧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通州开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