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河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电动车的防触电充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677982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8 14: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电动车的防触电充电装置,包括充电座本体,所述充电座本体的插接端设置有正极接线柱、负极接线柱、接地接线柱和弹性柱,所述弹性柱上设置有弹性锁孔,所述正极接线柱连接于可充电电池的正极;行程开关,设置在所述充电座本体的背部,所述行程开关的弹性插销与所述弹性柱对应设置,所述行程开关的输入端连接于继电器的输入端;所述继电器,所述继电器的一个输出端连接于所述负极接线柱,另一个输出端连接于所述可充电电池的负极;充电器,包括电源插头和与所述充电座本体相对应的充电插头,所述充电插头上设置有与所述弹性锁孔相对应的锁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避免了电动车充电过程中的触电风险。

An anti electric shock charging device for electric vehicles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anti electric shock charging device for an electric vehicle, which comprises a charging base body, wherein the plug-in terminal of the charging bas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positive terminal, a negative terminal, a grounding terminal and an elastic column, the elastic lock hole is arranged on the elastic column, the positive terminal is connected with the positive pole of the rechargeable battery, and the travel switch is arranged on the charging base body At the back of the battery, the elastic pin of the travel switch is correspondingly arranged with the elastic column, the input end of the travel switch is connected with the input end of the relay, one output end of the relay is connected with the negative terminal, the other output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negative pole of the rechargeable battery, the charger includes the power plug and is opposite to the charging base body The charging plug is provided with a lock head corresponding to the elastic lock hole. The utility model effectively avoids the risk of electric shock in the charging process of an electric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电动车的防触电充电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动车充电的相关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电动车的防触电充电装置。
技术介绍
电动车作为绿色朝阳产业,以其廉价、便捷、环保的功能优势,收到城市中低收入阶层青睐,且符合国家定的节能环保趋势,对能源和环境的节省与保护在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使得电动车的使用越来越普遍,在日常的生活过程中,电动车充电接口处的金属电极大多为接通状态,而幼童的好奇心较强,有时会主动用金属物品碰触电动车的充电口,容易发生触电事故,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且用户有时会使用不配套的充电器进行充电,若用户用错充电器,会增大充电的安全隐患,另一方面,平时接通状态下的充电口也会造成一定程度上可充电电池的电量损耗,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新的用于电动车的防触电充电装置,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电动车的充电口内路线常为接通状态,容易引起触电事故,造成一定电量损耗,且充电座与充电器容易混用,引起安全隐患的问题。有鉴于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新的用于电动车的防触电充电装置,包括:充电座本体,所述充电座本体的插接端设置有正极接线柱、负极接线柱、接地接线柱和弹性柱,所述正极接线柱、所述负极接线柱和所述接地接线柱中间贯穿设置有所述弹性柱,所述弹性柱上设置有弹性锁孔,所述正极接线柱连接于可充电电池的正极;行程开关,设置在所述充电座本体的背部,所述行程开关的弹性插销与所述弹性柱对应设置,所述行程开关的输入端连接于继电器的输入端;所述继电器,所述继电器的一个输出端连接于所述负极接线柱,另一个输出端连接于所述可充电电池的负极;充电器,包括电源插头和与所述充电座本体相对应的充电插头,所述充电插头上设置有与所述弹性锁孔相对应的锁头。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插接端还设置有充电口盖,所述充电口盖的底部设置有摩擦部,所述插接端的开口表面设置有第一磁铁圈,所述充电口盖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磁铁圈相对应的第二磁铁圈。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弹性柱与所述弹性插销水平设置,所述弹性柱与所述弹性插销的接触面、及所述弹性插销与所述弹性柱的接触面上均设置有橡胶套。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插接端的开口处还设置有卡槽,所述充电插头上设置有与所述卡槽相对应的卡块。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插接端的两侧均设置有挡耳,每个所述挡耳上均设置有安装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在充电座本体的插接端处设置弹性柱,并在该弹性柱上设置弹性锁孔,通过充电插头上设置的相对应的锁头,控制弹性柱的伸缩,来控制弹性插销与弹性柱对应设置的行程开关的闭合,从而实现连接充电座本体与可充电电池的继电器的通断,达到未连接充电器的情况下,充电座本体保持不通电的状态,有效防止了可充电电池的电量损耗,及意外触电的发生;其中弹性锁孔与锁头对应设置,使得相配套的充电器才可以完成的电动车的充电,避免了误用、用错充电器造成的损失。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一种用于电动车的防触电充电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充电座本体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充电座本体的背侧面结构示意图。其中,附图中的附图标记所对应的名称为:充电座本体101、插接端102、正极接线柱103、负极接线柱104、接地接线柱105、弹性柱106、弹性锁孔107、可充电电池108、正极109、负极110、充电口盖111、充电插头112、挡耳113、安装孔114、行程开关115、弹性插销116、继电器117、充电器118、电源插头119、锁头120。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以下结合图1至图3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用于电动车的防触电充电装置,包括充电座本体101,所述充电座本体101的插接端102设置有正极接线柱103、负极接线柱104、接地接线柱105和弹性柱106,所述正极接线柱103、所述负极接线柱104和所述接地接线柱105中间贯穿设置有所述弹性柱106,所述弹性柱106上设置有弹性锁孔107,所述正极接线柱103连接于可充电电池108的正极109,所述插接端102还设置有充电口盖111,所述充电口盖111的底部设置有摩擦部(图中未示出),该摩擦部可以是一种有凸起的纹路,便于用户打开充电口盖111,所述插接端102的开口表面设置有第一磁铁圈(图中未示出),所述充电口盖111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磁铁圈相对应的第二磁铁圈(图中未示出),第一磁铁圈能够与第二磁铁圈吸合,加强里充电口盖111与插接端102的连接紧密度,有效防止了灰尘进入或充电口盖111的意外打开,所述插接端102的开口处还设置有卡槽(图中未示出),所述充电插头112上设置有与所述卡槽相对应的卡块(图中未示出),卡块可以卡合在配套的卡槽内,加固了充电插头112与插接端102的连接度,防止了充电插头112的意外脱落,所述插接端102的两侧均设置有挡耳113,每个所述挡耳113上均设置有安装孔114,便于充电座本体101的安装;行程开关115,设置在所述充电座本体101的背部,所述行程开关115的弹性插销116与所述弹性柱106对应设置,即所述弹性柱106与所述弹性插销116水平设置,使得弹性柱106在锁头120施力后退时,可以直接与弹性插销116接触,施压至弹性插销116,所述弹性柱106与所述弹性插销116之间可以设置有间隙,也可以不设置间隙直接接触,所述弹性柱106与所述弹性插销116的接触面、及所述弹性插销116与所述弹性柱106的接触面上均设置有橡胶套(图中未示出),有效减少了摩擦引起的损耗,所述行程开关115的输入端连接于继电器117的输入端,能够触发继电器117的通断;所述继电器117,所述继电器117的一个输出端连接于所述负极接线柱104,另一个输出端连接于所述可充电电池108的负极110,使得在行程开关115连通继电器117后,可充电电池108的充电线路才连通;充电器118,包括电源插头119和与所述充电座本体101相对应的充电插头112,所述充电插头112上设置有与所述弹性锁孔107相对应的锁头120,锁头120的长度长于所述正极接线柱103、所述负极接线柱104和所述接地接线柱105的长度,能够配套插入所述弹性锁孔107内,使得用户只有用配套的锁头120插入相对应的弹性锁孔107内,才能打开弹性锁孔107,恢复弹性柱106的弹性,才能将充电插头112插入插接端102内,实现充电器118的连接。在实际的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电动车的防触电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充电座本体,所述充电座本体的插接端设置有正极接线柱、负极接线柱、接地接线柱和弹性柱,所述正极接线柱、所述负极接线柱和所述接地接线柱中间贯穿设置有所述弹性柱,所述弹性柱上设置有弹性锁孔,所述正极接线柱连接于可充电电池的正极;/n行程开关,设置在所述充电座本体的背部,所述行程开关的弹性插销与所述弹性柱对应设置,所述行程开关的输入端连接于继电器的输入端;/n所述继电器,所述继电器的一个输出端连接于所述负极接线柱,另一个输出端连接于所述可充电电池的负极;/n充电器,包括电源插头和与所述充电座本体相对应的充电插头,所述充电插头上设置有与所述弹性锁孔相对应的锁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电动车的防触电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充电座本体,所述充电座本体的插接端设置有正极接线柱、负极接线柱、接地接线柱和弹性柱,所述正极接线柱、所述负极接线柱和所述接地接线柱中间贯穿设置有所述弹性柱,所述弹性柱上设置有弹性锁孔,所述正极接线柱连接于可充电电池的正极;
行程开关,设置在所述充电座本体的背部,所述行程开关的弹性插销与所述弹性柱对应设置,所述行程开关的输入端连接于继电器的输入端;
所述继电器,所述继电器的一个输出端连接于所述负极接线柱,另一个输出端连接于所述可充电电池的负极;
充电器,包括电源插头和与所述充电座本体相对应的充电插头,所述充电插头上设置有与所述弹性锁孔相对应的锁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动车的防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政权程前帅侯彦东王成威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大学开封市宝琳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