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摩擦磨损特性测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67604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8 12: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摩擦磨损特性测试装置,其包括有机架、驱动机构、试验轴、轴瓦、加压座、测力杆、测力仪和千分表,所述试验轴与所述机架转动连接,所述试验轴的一端固定在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上,所述试验轴远离所述驱动机构的一端套接有所述轴瓦,所述试验轴在所述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可相对所述轴瓦转动,所述测力杆的一端与所述轴瓦固定连接,所述测力杆远离所述轴瓦的一端设置有所述测力仪,所述加压座套接在所述轴瓦的外侧,并可对所述轴瓦施加压力,所述千分表的测试端抵持在所述轴瓦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测试回转体表面的摩擦性能的测试装置。

A testing device for friction and wear characteristics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friction and wear characteristic test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n organic frame, a driving mechanism, a test shaft, a bearing bush, a pressure seat, a force measuring rod, a force measuring instrument and a dial indicator. The test shaft is rotationally connected with the frame, one end of the test shaft is fixed on the output end of the drive mechanism, and the end of the test shaft far away from the drive mechanism is sleeved with the bearing bush The test shaft can rotate relative to the bearing bush under the drive of the driving mechanism, one end of the force measuring rod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bearing bush, the end of the force measuring rod far away from the bearing bush is provided with the force measuring instrument, the pressure seat is sleeved on the outside of the bearing bush, and the pressure can be applied to the bearing bush, and the test end of the dial indicator is supported on the bearing bush.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testing device for testing the friction performance of the surface of a rotary bod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摩擦磨损特性测试装置
本技术涉及材料摩擦性能测试
,尤其涉及一种摩擦磨损特性测试装置。
技术介绍
摩擦磨损零件失效的主要形式之一,零件表面的摩擦性能会直接影响到机器设备的可靠性、耐久性和能量的利用率,因此研究磨损规律,提高材料和机械零件的耐磨性,对节约资源、减少材料消耗和延长机件寿命都具有重要意义。零件在不同的工况下的摩擦性能是不一样的,因此摩擦性能的研究比较复杂。众多的研究表明表面微织构能很好地提高零件工作表面的摩擦性能,被广泛应用于缸套、活塞、刀具及模具的工作表面。目前表面微织构零件摩擦性能测试装置只是针对于平面摩擦,没有测试回转体表面微织构摩擦性能的装置,因此,设计研究出一种可测试回转体表面摩擦性能的装置是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如何测试回转体表面的摩擦性能。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摩擦磨损特性测试装置,包括有机架、驱动机构、试验轴、轴瓦、加压座、测力杆和测力仪,所述试验轴与所述机架转动连接,所述试验轴的一端固定在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上,所述试验轴远离所述驱动机构的一端套接有所述轴瓦,所述试验轴在所述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可相对所述轴瓦转动,所述测力杆的一端与所述轴瓦固定连接,所述测力杆远离所述轴瓦的一端设置有所述测力仪,所述加压座套接在所述轴瓦的外侧,并可对所述轴瓦施加压力,所述千分表的测试端抵持在所述轴瓦上。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轴瓦上设置有进油孔,通过所述进油孔可在所述试验轴与轴瓦之间添加润滑油。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有加压杠杆,所述加压杠杆的一端与所述加压座远离所述轴瓦的侧面抵持,所述加压杠杆远离所述加压座的一端设置有载物台,所述加压杠杆在其中部位置与所述机架抵持。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加压座朝向所述加压杠杆的侧面设置有第一V形凹槽,所述加压杠杆抵持所述加压座的一端设置有第一V形凸起,所述第一V形凸起插接抵持在所述第一V形凹槽中。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加压座与所述轴瓦之间还设置有滚柱,所述滚柱的轴心与所述轴瓦的轴心平行。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有轴承,所述轴承包括有外圈和内圈,所述外圈固定在所述机架上,所述试验轴插接在所述内圈中并相对所述内圈可拆卸地固定。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有外紧固圈、内紧固圈和螺母,所述试验轴插接在所述内紧固圈中,所述螺母和外紧固圈依次套接在所述内紧固圈上,所述外紧固圈插接在所述内圈中,所述外紧固圈和内紧固圈相抵持的面设置为斜率相同的斜面,所述螺母与内紧固圈螺纹配合,当所述螺母相对所述内紧固圈旋转时,所述外紧固圈、内紧固圈可分别与所述内圈、试验轴挤压抵持,以使所述试验轴相对所述内圈固定,或者所述外紧固圈、内紧固圈分别与所述内圈、试验轴脱离抵持,以使所述试验轴脱离所述内圈。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出端通过弹性联轴器与所述试验轴固定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根据滑动轴承的工作原理,使试验轴相对轴瓦转动,试验轴与轴瓦为线接触,试验时在试验轴与轴瓦之间加入润滑油,通过驱动机构调节试验轴相对轴瓦的转速,通过加压座对试验轴加载一定的载荷,通过千分表及测力仪的读数计算试验轴与轴瓦之间的油膜厚度及试验轴与轴瓦之间的摩擦力,最终以油膜厚度和摩擦系数评定试验轴的摩擦特性,整体装置简单可靠,可有效地评定回转类零件的摩擦特性。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摩擦磨损特性测试装置的斜视图;图2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摩擦磨损特性测试装置的爆炸图;图3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摩擦磨损特性测试装置的正视图;图4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摩擦磨损特性测试装置的俯视图;图5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摩擦磨损特性测试装置的剖视图;图6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摩擦磨损特性测试装置的另一个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技术的目的、方案和效果。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需要说明的是,如无特殊说明,当某一特征被称为“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它可以直接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也可以间接地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此外,本技术中所使用的上、下、左、右等描述仅仅是相对于附图中本技术各组成部分的相互位置关系来说的。此外,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而不是为了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组合。参照图1和图2,本实施例的摩擦磨损特性测试装置包括有机架1、驱动机构2、减速机3、弹性联轴器4、变径接头5、螺母6、外紧固圈7、轴承8、内紧固圈9、试验轴10、轴瓦11、测力杆12、测力仪13、加压座14、滚柱15、加压杠杆16和千分表(未展示),试验轴10的一端固定在驱动机构2的输出端上,试验轴10与机架1转动连接,试验轴10远离驱动机构2的一端插接在轴瓦11中,在驱动机构2的驱动下,试验轴10可相对轴瓦11转动。具体的,驱动机构2为电机,电机经减速机3与弹性联轴器4连接,弹性联轴器4通过变径接头5与试验轴10固定连接,通过设置弹性联轴器4,可减少振动的发生与传递,减少振动对试验轴10的影响,同时通过更换变径接头5,可对不同直径的试验轴10进行测试,提高了测试装置的通用性。机架1上设置有支撑座21,支撑座21上设置有压盖22,支撑座21与压盖22锁接固定,支撑座21与压盖22之间设置有轴承8,轴承8包括有外圈和内圈,轴承8的外圈压紧固定在支撑座21与压盖22之间,试验轴10插接在轴承8的内圈中并相对轴承8的内圈固定。为使得试验轴10的运动更为平稳,支撑座21、压盖22和轴承8沿试验轴10的轴向设置有两对。参照图2、图4和图6,试验轴10通过螺母6、外紧固圈7和内紧固圈9固定在轴承8的内圈上,螺母6和外紧固圈7均套接在内紧固圈9上,螺母6与外紧固圈7的一端抵持,螺母6与内紧固圈9的一端螺纹配合,外紧固圈7与内紧固圈9相抵持的面设置为斜率相同的面,且内紧固圈9在其斜面上沿其轴向开有缺槽91,缺槽91贯穿了内紧固圈9的内外表面,外紧固圈7插接在轴承8的内圈中,试验轴10插接在内紧固圈9中。通过旋转螺母6,可使得外紧固圈7、内紧固圈9分别与轴承8的内圈、试验轴10压紧抵持,由此可使试验轴10相对轴承8的内圈固定,同理,通过反向旋转螺母6,可使得外紧固圈7、内紧固圈9分别与轴承8的内圈、试验轴10脱离抵持,由此可使试验轴10脱离轴承8的内圈,此时可进行试验轴10的安装和更换。通过设置螺母6、外紧固圈7和内紧固圈9,可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摩擦磨损特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机架、驱动机构、试验轴、轴瓦、加压座、测力杆、测力仪和千分表,所述试验轴与所述机架转动连接,所述试验轴的一端固定在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上,所述试验轴远离所述驱动机构的一端套接有所述轴瓦,所述试验轴在所述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可相对所述轴瓦转动,所述测力杆的一端与所述轴瓦固定连接,所述测力杆远离所述轴瓦的一端设置有所述测力仪,所述加压座套接在所述轴瓦的外侧,并可对所述轴瓦施加压力,所述千分表的测试端抵持在所述轴瓦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摩擦磨损特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机架、驱动机构、试验轴、轴瓦、加压座、测力杆、测力仪和千分表,所述试验轴与所述机架转动连接,所述试验轴的一端固定在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上,所述试验轴远离所述驱动机构的一端套接有所述轴瓦,所述试验轴在所述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可相对所述轴瓦转动,所述测力杆的一端与所述轴瓦固定连接,所述测力杆远离所述轴瓦的一端设置有所述测力仪,所述加压座套接在所述轴瓦的外侧,并可对所述轴瓦施加压力,所述千分表的测试端抵持在所述轴瓦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擦磨损特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瓦上设置有进油孔,通过所述进油孔可在所述试验轴与轴瓦之间添加润滑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擦磨损特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加压杠杆,所述加压杠杆的一端与所述加压座远离所述轴瓦的侧面抵持,所述加压杠杆远离所述加压座的一端设置有载物台,所述加压杠杆在其中部位置与所述机架抵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摩擦磨损特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座朝向所述加压杠杆的侧面设置有第一V形凹槽,所述加压杠杆抵持所述加压座的一端设置有第一V形凸起,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路冬吴勇波汪强曹腾曾江辛波
申请(专利权)人:南方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