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回转阀门驱动装置的控制机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674126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8 11: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多回转阀门驱动装置的控制机构,属于阀门领域,包括平行设置的上板和下板,上板和下板之间垂直设有驱动轴和小轴,驱动轴和小轴的轴线平行设置,驱动轴的一端突出下板设置与阀门的输入端连接,驱动轴与小轴之间设有不同降速比的传动轮组件,上板远离下板的一端设有指针轴,指针轴的转动角度与阀杆的转动角度一致,指针轴上设有第一平板凸轮和第二平板凸轮,第一平板凸轮和第二平板凸轮的中心线交叉设置,与第一平板凸轮的高点对应设置的为第一微动开关,与第二平板凸轮的高点对应设置的为第二微动开关,第一微动开关与第二微动开关均与控制中心电连接,指针轴远离上板的一端固设有可显示阀杆旋转角度的指针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性能稳定,而且可实现自动刮胶。

Control mechanism of multi turn valve driv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control mechanism of a multi rotation valve driving device, belonging to the field of valves, which includes a parallel upper plate and a lower plate, a driving shaft and a small shaft are vertically arranged between the upper plate and the lower plate, the axis of the driving shaft and the small shaft are parallel arranged, one end of the driving shaft protrudes from the lower plate, a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input end of the valve, and a driving wheel with different speed reduction ratio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driving shaft and the small shaft The end of the upper plate far away from the lower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pointer shaft, the rotation angle of the pointer shaft is the same as the rotation angle of the valve rod, the pointer shaft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plate cam and a second plate cam, the center lines of the first plate cam and the second plate cam are set crosswise, the high points of the first plate cam and the first plate cam are set as the first microswitch, and the high points of the second plate cam are set correspondingly The first microswitch and the second microswitch are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control center, and a pointer plate which can display the rotation angle of the valve rod is fixed at one end of the pointer shaft away from the upper plate. The utility model has stable performance and can realize automatic rubber scrap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回转阀门驱动装置的控制机构
本技术属于阀门领域,涉及多回转阀门驱动装置的控制机构。
技术介绍
阀门是用来开闭管路、控制流向、调节和控制输送介质的参数(温度、压力和流量)的管路附件,是流体输送系统中的控制部件,具有截止、调节、导流、防止逆流、稳压、分流或溢流泄压等功能,可用于控制空气、水、蒸汽、各种腐蚀性介质、泥浆、油品、液态金属和放射性介质等各种类型流体的流动,不用的应用环境需要选择不同型号和规格的阀门,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对于多级转动式阀门,在使用的过程中,操作手柄在外部的和上端,无法实时监测阀门的上下行程具体位置以及开度,因此很难监测到阀门的实际工作状态,目前市场上也有开度监测装置或者行程控制装置,但是无论哪种,监测的精度不够高,与阀门的实际状态还是有出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多回转阀门驱动装置的控制机构,可同时进行开度指示和行程控制,稳定性好,实时监测阀门的运动状态,避免阀门空转监测不到位的情况,提升安全性。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多回转阀门驱动装置的控制机构,包括平行设置的上板和下板,所述上板和下板之间垂直设有驱动轴和小轴,所述驱动轴和小轴的轴线平行设置,所述驱动轴的一端突出所述下板设置与阀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驱动轴与所述小轴之间设有不同降速比的传动轮组件,所述上板远离所述下板的一端设有指针轴,所述指针轴的转动角度与阀杆的转动角度一致,所述指针轴上设有第一平板凸轮和第二平板凸轮,所述第一平板凸轮和第二平板凸轮的中心线交叉设置,与所述第一平板凸轮的高点对应设置的为第一微动开关,与所述第二平板凸轮的高点对应设置的为第二微动开关,所述第一微动开关与第二微动开关均与控制中心电连接,所述指针轴远离所述上板的一端固设有可显示阀杆旋转角度的指针牌。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平板凸轮和第二平板凸轮平行设置且二者均通过止付螺丝固锁在所述指针轴上,所述第一平板凸轮通过对第一感应板的挤压触动第一微动开关,所述第二平板凸轮通过对第二感应板的挤压触动第二微动开关。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感应板的一端铰接在第一微动开关上,中部与微动开关之间设有弹簧,所述第一感应板与第一微动开关的触点相切设置且超过二者的相切点继续延长设置,所述第二感应板与所述第二微动开关的配合关系同所述第一感应板与所述第一微动开关的配合关系。进一步的,所述指针牌通过通过螺丝固锁在指针轴上,螺丝与指针牌之间设有开度针,所述开度针固锁在所述指针轴上。进一步的,所述传动轮组件包括主动齿轮和多个中间传递轮,所述主动齿轮固锁在驱动轴靠近下板的一端,所述中间传递轮包括一体设置的大轮和小轮,所述小轴上设有多个中间传递轮且二者转动连接,所述驱动轴上设有多个中间传递轮且二者转动连接,所述主动齿轮与设在小轴上的大轮啮合设置,设在小轴上的小轮与设在所述驱动轴上的大轮啮合;所述传动组合还包括设在驱动轴上的第一行程齿轮和设在小轴上的第二行程齿轮,所述第一行程齿轮和第二行程齿轮啮合设置,所述第一行程齿轮的节圆直径与所述第二行程齿轮的节圆直径相同,所述指针轴穿过所述上板与所述第二行程齿轮用过紧定螺钉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上板和下板间设有支柱,所述支柱的轴线与所述驱动轴的轴线平行设置,所述支柱设在所述小轴远离所述驱动轴的一侧,所述支柱上设有电位器齿轮,所述电位器齿轮与设在所述小轴上的大轮啮合设置。进一步的,所述指针轴的外圈靠近所述板的一端设有轴用挡圈。进一步的,设在所述驱动轴上的所述中间传递轮的数量与设在所述小轴上的所述中间传递轮的数量相同且至少为两个。进一步的,所述主动齿轮和中间传递轮的外表面均设有耐磨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1、本技术设置指针轴,指针轴的转动角度与阀杆的转动角度同步设置,指针轴上设置指针牌,在指针轴上设置原点,通过原点相对指针牌的转动了进行阀杆开度的显示,同时在指针轴上设置第一平板凸轮和第二平板凸轮,第一平板凸轮触动第一微动开关,代表了阀门的开动作,第一平板凸轮出动第二微动开关,代表阀门的关动作,通过第一平板凸轮和第二平板凸轮的转动角度,即可实现对阀门行程的控制,整个结构简单,可同时实现开度和行程的控制,稳定性高;实时监测阀门的运动状态,避免阀门空转监测不到位的情况,提升安全性;2、设置第一感应板有利于第一平板凸轮对第一微动开关进行碰触,增大接触面积,避免点接触,故障率高,设置第二感应板的功效与设置第一感应板的功效相同;3、第一行程齿轮的转动与阀杆的转动角度一致,保证了指针轴的旋转角度与阀杆的转动角度一致,实现了指针轴转动,相对开度针显示了不同的角度,实现了阀杆转动角度的显示;4、电位器齿轮与电位器同轴设置,可监测整个结构的阻力情况,阻力扭矩不同,电位器内产生的电流不同,电位器与控制中心电连接,实现了对整个结构的监测,提升结构的稳定性;5、指针轴的外圈靠近板的一端设有轴用挡圈,防止指针轴窜动,提升结构的稳定性。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多回转阀门驱动装置的控制机构的正视图;图2是本技术多回转阀门驱动装置的控制机构的左视图;图3是本技术第一感应板与第一微动开关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间传递轮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电位器及电位器齿轮配合的示意图。附图标记:1-主动齿轮;2-传动轮组件;21-大轮;22-小轮;3-电位器齿轮;4-指针轴;5-上板;6-下板;7-小轴;8-驱动轴;9-支柱;10-第一行程齿轮;11-第一平板凸轮;111-第一感应板;112-弹簧;12-第一微动开关;13-电位器;14-指针牌;141-开度针;15-第二平板凸轮;151-第二感应板;16-第二行程齿轮;17-第二微动开关;18-止付螺丝;19-紧定螺钉。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多回转阀门驱动装置的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平行设置的上板和下板,所述上板和下板之间垂直设有驱动轴和小轴,所述驱动轴和小轴的轴线平行设置,所述驱动轴的一端突出所述下板设置与阀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驱动轴与所述小轴之间设有不同降速比的传动轮组件,所述上板远离所述下板的一端设有指针轴,所述指针轴的转动角度与阀杆的转动角度一致,所述指针轴上设有第一平板凸轮和第二平板凸轮,所述第一平板凸轮和第二平板凸轮的中心线交叉设置,与所述第一平板凸轮的高点对应设置的为第一微动开关,与所述第二平板凸轮的高点对应设置的为第二微动开关,所述第一微动开关与第二微动开关均与控制中心电连接,所述指针轴远离所述上板的一端固设有可显示阀杆旋转角度的指针牌。/n

【技术特征摘要】
1.多回转阀门驱动装置的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平行设置的上板和下板,所述上板和下板之间垂直设有驱动轴和小轴,所述驱动轴和小轴的轴线平行设置,所述驱动轴的一端突出所述下板设置与阀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驱动轴与所述小轴之间设有不同降速比的传动轮组件,所述上板远离所述下板的一端设有指针轴,所述指针轴的转动角度与阀杆的转动角度一致,所述指针轴上设有第一平板凸轮和第二平板凸轮,所述第一平板凸轮和第二平板凸轮的中心线交叉设置,与所述第一平板凸轮的高点对应设置的为第一微动开关,与所述第二平板凸轮的高点对应设置的为第二微动开关,所述第一微动开关与第二微动开关均与控制中心电连接,所述指针轴远离所述上板的一端固设有可显示阀杆旋转角度的指针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回转阀门驱动装置的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板凸轮和第二平板凸轮平行设置且二者均通过止付螺丝固锁在所述指针轴上,所述第一平板凸轮通过对第一感应板的挤压触动第一微动开关,所述第二平板凸轮通过对第二感应板的挤压触动第二微动开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回转阀门驱动装置的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感应板的一端铰接在第一微动开关上,中部与微动开关之间设有弹簧,所述第一感应板与第一微动开关的触点相切设置且超过二者的相切点继续延长设置,所述第二感应板与所述第二微动开关的配合关系同所述第一感应板与所述第一微动开关的配合关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回转阀门驱动装置的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指针牌通过通过螺丝固锁在指针轴上,螺丝与指针牌之间设有开度针,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付李键谢旭琳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科利华阀控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