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排气孔道的屋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672636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8 10: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排气孔道的屋面装置,包括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的顶部连通有连接管,底部连通有连通管,并且排气管的外侧卡接有保护管,所述保护管的内部通过连接杆连接有卡板,且连接杆上绕接有挤压弹簧,所述排气管的内部设置有扇叶,且扇叶的中心位置传动连接有驱动电机,并且扇叶的外壳与排气管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连通管的底部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四个齿轮盘,且齿轮盘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杆,并且转杆的一端通过扭簧转轴转动连接有支撑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卡板对于排气管的卡接,使得排气管与保护管之间同心操作更加便捷,通过微型驱动电机的作用,使得排气管的排气效果更佳。

A roof device with ven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roof device with an exhaust duct, which includes an exhaust pipe, the top of the exhaust pipe is communicated with a connecting pipe, the bottom is communicated with a connecting pipe, and the outer side of the exhaust pipe is clamped with a protective pipe, the inner part of the protective pipe is connected with a clamp plate through a connecting rod, and the connecting rod is wound with an extrusion spring, the inner part of the exhaust pipe is provided with a leaf, and the leaf The bottom of the connecting pipe is rotationally connected with four gear discs through a pin shaft, and one side of the gear disc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rotary rod, and one end of the rotary rod is rotationally connected with a supporting rod through a torsion spring rotary shaft. In the utility model, the concentric operation between the exhaust pipe and the protection pipe is more convenient through the clamp plate for the exhaust pipe, and the exhaust effect of the exhaust pipe is better through the function of the micro drive mo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排气孔道的屋面装置
本技术涉及土木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排气孔道的屋面装置。
技术介绍
在屋面工程施工中,排气屋面孔道主要是用来排放保温屋面下潮气的,若不留置排气孔道,层的潮气密闭在卷材防水层下,一旦气温较高,潮气蒸发,体积膨胀,卷材就会出现起鼓现象,引起卷材防水层水层的开裂、破损,造成屋面渗漏水,为了确保屋面找坡层中的水份及时排除,防水层中的水份高温下很快蒸发,使屋面防水层抗渗效果经久耐用,排气孔的构造和施工是一项重要施工环节。然而现有的装置在施工过程中仍然存在不足之处;首先,现有的排气管外部的保护套在安装时需要人工对其进行同心的确定,不仅精确度不高,且操作繁杂;其次,现有的排气管无辅助排气装置,使得其排气的效率较低,影响使用的效果;最后,现有的排气管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外部进行固定,安装繁杂,且不便于调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具有排气孔道的屋面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排气孔道的屋面装置,包括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的顶部连通有连接管,底部连通有连通管,并且排气管的外侧卡接有保护管,所述排气管的内部设置有扇叶,且扇叶的外壳与排气管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连通管的底部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齿轮盘,且齿轮盘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杆。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连接管的两端均连通有弯管,且弯管的弯折方向靠近排气管一侧。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排气管的内部设置有驱动电机,且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扇叶的中心位置处传动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保护管的内部设置有两个卡板,且两个卡板的对应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并且连接杆的延伸端贯穿保护管的侧壁,所述卡板通过挤压弹簧与保护管的内壁弹性连接,并且挤压弹簧绕接于连接杆上,所述卡板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橡胶垫。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连通管的两端均设置有密目网。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连通管的底部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四个齿轮盘,且四个齿轮盘中每相邻的两个均啮合连接,所述四个齿轮盘的对应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转杆,且四个转杆远离齿轮盘的一端均设置有支撑杆,并且转杆与支撑杆之间通过扭簧转轴转动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转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两个支撑杆,且两个支撑杆远离扭簧转轴的一端通过卡扣卡接。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中,通过卡板对于排气管的卡接,由于两侧的挤压弹簧的弹性系数相同,且卡板的内径与排气管的外径贴合,使得保护管和排气管之间同心设置,使得在施工时不需要人工对保护管的位置进行调整,增加了施工的精确性。2、本技术中,通过排气管的内部设置微型电机,微型电机驱动扇叶进行运转,使得扇叶加速排气管内部的空气的流动速度,使得排气管的排气效果更好,提升装置的性能。3、本技术中,通过转杆传动连接齿轮盘,使得齿轮盘之间进行同步的转动,便于控制转杆的张合作用,增大装置底部的受力面积,通过扭簧转轴使支撑杆进行张开,进一步的增大受力面积,使得装置的安置更加稳定,从而便于施工的进行。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保护套连接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中盘排气管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中排气管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中保护管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中支撑腿结构图。图例说明:1、连接管;2、弯管;3、排气管;4、保护管;5、卡板;6、连接杆;7、挤压弹簧;8、连通管;9、密目网;10、齿轮盘;11、转杆;12、支撑杆;13、扇叶;14、驱动电机;15、橡胶垫;16、扭簧转轴;17、卡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中涉及的连接管1、排气管3、连通管8均为:(75UPVC管);保护管4为:(110UPVC管)。参照图1-5,一种具有排气孔道的屋面装置,包括排气管3,排气管3的顶部连通有连接管1,底部连通有连通管8,通过将连通管8放入找坡层,提升排气效果,对并且排气管3的外侧卡接有保护管4,通过保护管4保护内部的排气管3不被损坏,排气管3的内部设置有扇叶13,且扇叶13的外壳与排气管3的内壁固定连接,通过扇叶13将屋面内部的气体更快速的排出,排气管3将连通管8的底部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齿轮盘10,且齿轮盘1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杆11,通过转杆11的作用,使得排气管3的底部在施工时支撑稳定。进一步的,连接管1的两端均连通有弯管2,且弯管2的弯折方向靠近排气管3一侧,使得不会在下雨时有雨水进入排气管3内部。进一步的,排气管3的内部设置有驱动电机14,且驱动电机14的输出轴与扇叶13的中心位置处传动连接,驱动电机14为微型电机。进一步的,保护管4的内部设置有两个卡板5,两个卡板5均呈C形,且卡板5的内径与排气管3的外径相等,且两个卡板5的对应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6,并且连接杆6的延伸端贯穿保护管4的侧壁,卡板5通过挤压弹簧7与保护管4的内壁弹性连接,并且挤压弹簧7绕接于连接杆6上,卡板5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橡胶垫15,通过橡胶垫15的作用,增大与内侧的排气管3的摩擦力。进一步的,连通管8的两端均设置有密目网9,放置杂质的进入。进一步的,连通管8的底部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四个齿轮盘10,且四个齿轮盘10中每相邻的两个均啮合连接,四个齿轮盘10的对应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转杆11,且四个转杆11远离齿轮盘10的一端均设置有支撑杆12,并且转杆11与支撑杆12之间通过扭簧转轴16转动连接,使得在转动其中一个转杆11时,剩余的三个均可以进行同步转动。进一步的,转杆11的一端转动连接有两个支撑杆12,且两个支撑杆12远离扭簧转轴16的一端通过卡扣17卡接,扭簧转轴16施加将支撑杆12撑开的力。工作原理:使用时,将连通管8底部的转杆11进行转动,转杆11传动齿轮盘10进行转动,由于相邻的两个齿轮盘10之间的啮合作用,使得在其中一个齿轮盘10进行转动时,齿轮盘10之间相互传动,使得转杆11之间均张开,形成一定的角度,使得连通管8底部的受力面积增大,当调节好转杆11的角度后,拨动卡扣17,使得卡扣17失去两个支撑杆12之间的卡接作用,在支撑杆12一端的扭簧转轴16的作用下,支撑杆12之间张开,使得连通管8底部的支撑面积将进一步增大,从而使得装置可以进行更加稳定的放置;在施工完成后,将保护管4从排气管3的顶部套下,拉伸保护管4两侧的连接杆6,使得两个卡板5之间张开,使得保护管4得以进入排气管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排气孔道的屋面装置,包括排气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3)的顶部连通有连接管(1),底部连通有连通管(8),并且排气管(3)的外侧卡接有保护管(4),所述排气管(3)的内部设置有扇叶(13),且扇叶(13)的外壳与排气管(3)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连通管(8)的底部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齿轮盘(10),且齿轮盘(1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杆(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排气孔道的屋面装置,包括排气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3)的顶部连通有连接管(1),底部连通有连通管(8),并且排气管(3)的外侧卡接有保护管(4),所述排气管(3)的内部设置有扇叶(13),且扇叶(13)的外壳与排气管(3)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连通管(8)的底部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齿轮盘(10),且齿轮盘(1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杆(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排气孔道的屋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1)的两端均连通有弯管(2),且弯管(2)的弯折方向靠近排气管(3)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排气孔道的屋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3)的内部设置有驱动电机(14),且驱动电机(14)的输出轴与扇叶(13)的中心位置处传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排气孔道的屋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管(4)的内部设置有两个卡板(5),且两个卡板(5)的对应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坤柳绪河钱鹏况维滨刘发亮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亿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