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BIM技术的风管安装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71164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8 09: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BIM技术的风管安装平台,包括下支撑板,所述下支撑板顶部的四角处安装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部安装有上支撑板,所述支撑柱的内侧的底部安装有斜支撑杆,且斜支撑杆的另一端安装于上支撑板的底部,所述上支撑板顶部的两侧铰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顶部铰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内侧设置有横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通过根据不同工作人员的需要,通过拆下固定螺杆,从而将横杆拿下,通过竖杆上的螺纹孔,从而调节横杆的间距,使其适用于不同腿长的工作人员,该装置打开电机,从而带动转轴转动,通过转轴转动,从而带动第四斜齿轮转动。

A duct installation platform based on BIM Technology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ir duct installation platform based on BIM Technology, which comprises a lower support plate, a support column is installed at four corners of the top of the lower support plate, an upper support plate is installed at the top of the support column, a diagonal support rod is installed at the bottom of the inner side of the support column, the other end of the diagonal support rod is installed at the bottom of the upper support plate, and two sides of the top of the upper support plate are hinged A second connecting rod is connected, the top of the second connecting rod is hinged with a sliding block, and the inner side of the sliding block is provided with a horizontal plate. The utility model can take down the crossbar by removing the fixed screw rod according to the needs of different workers, and adjust the spacing of the crossbar through the threaded hole on the vertical bar, so as to make it suitable for the workers with different leg lengths. The device opens the motor, so as to drive the rotating shaft to rotate, and the fourth helical gear to rotate through the rotating shaf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风管安装平台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具体为一种基于BIM技术的风管安装平台。
技术介绍
风管安装是机电管线安装工程中的重要部分,施工现场管理人员一般依据设计图纸,给出尺寸由风管制造厂家将制作好的L型风管构件和法兰装配上车送进现场,现场施工工人进行二次加工,将构件制作成一段段成形的风管,在风管安装是需要通过人爬上脚手架,同时将风管通过人工拿上去,因而浪费了人力,降低了工作效率,另外在工作人员爬上升降平台时,需要通过梯子,目前的梯子横杆都为固定安装,因而横杆之间的间距是固定无法改变的,从而无法适用于不同工作人员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BIM技术的风管安装平台,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BIM技术的风管安装平台,包括下支撑板,所述下支撑板顶部的四角处安装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部安装有上支撑板,所述支撑柱的内侧的底部安装有斜支撑杆,且斜支撑杆的另一端安装于上支撑板的底部,所述上支撑板顶部的两侧铰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顶部铰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内侧设置有横板,所述横板一侧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安装有第四斜齿轮,所述横板底部的一侧安装有U型固定杆,所述U型固定杆的一端通过轴承安装有转杆,所述第四斜齿轮的一侧设置有第三斜齿轮,所述第三斜齿轮通过转杆安装有第二斜齿轮,所述第二斜齿轮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斜齿轮,所述所述第四斜齿轮的一侧设置有第五斜齿轮,所述第五斜齿轮通过转杆安装有第六斜齿轮,所述第六斜齿轮的一侧设置有第七斜齿轮,所述横板两侧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固定块,所述横板一侧的固定块内侧通过轴承安装有第二螺纹杆,所述横板另一侧的固定块内侧通过轴承安装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与第二螺纹杆皆贯穿滑块,所述第二螺纹杆的一端与第七斜齿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的一端与第一斜齿轮固定连接,所述横板顶部的两侧铰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顶部铰接有升降平台,所述升降平台一侧的底部安装有控制面板,所述升降平台另一侧安装有竖杆,所述竖杆之间固定有横杆,所述控制面板通过导线有电机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竖杆上均匀设置有螺纹孔。优选的,所述横杆的外侧设置有海绵套。优选的,所述下支撑板底部的四角处皆安装有制动万向轮。优选的,所述上支撑板顶部的两侧安装有固定杆,且固定杆的一端安装与横板的底部。优选的,所述升降平台的内部安装有防护架。优选的,所述竖杆与横杆之间通过固定螺杆固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基于BIM技术的风管安装平台,通过根据不同工作人员的需要,通过拆下固定螺杆,从而将横杆拿下,通过竖杆上的螺纹孔,从而调节横杆的间距,使其适用于不同腿长的工作人员,该装置打开电机,从而带动转轴转动,通过转轴转动,从而带动第四斜齿轮转动,从而带动第三斜齿轮和第五斜齿轮转动,从而带动相应的第二斜齿轮和第六斜齿轮转动,从而带动第七斜齿轮和第一斜齿轮转动,从而带动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转动,从而带动滑块滑动,从而带动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转动,从而抬升升降平台的高度,从而无需人去爬脚手架更加安全,并且节省人力,提高了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支撑部位剖视图。图中:1、防护架;2、升降平台;3、第一连接杆;4、第一螺纹杆;5、U型固定杆;6、第二连接杆;7、斜支撑杆;8、下支撑板;9、支撑柱;10、上支撑板;11、竖杆;12、横板;13、滑块;14、转轴;15、第一斜齿轮;16、第二斜齿轮;17、第三斜齿轮;18、第四斜齿轮;19、第五斜齿轮;20、第六斜齿轮;21、第七斜齿轮;22、电机;23、第二螺纹杆;24、固定块;25、固定螺杆;26、螺纹孔;27、控制面板;28、海绵套;29、横杆;30、固定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基于BIM技术的风管安装平台,包括下支撑板8,下支撑板8顶部的四角处安装有支撑柱9,支撑柱9的顶部安装有上支撑板10,支撑柱9的内侧的底部安装有斜支撑杆7,且斜支撑杆7的另一端安装于上支撑板10的底部,上支撑板10顶部的两侧铰接有第二连接杆6,第二连接杆6的顶部铰接有滑块13,滑块13的内侧设置有横板12,横板12一侧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电机22(该电机22的型号为Y90S-2),电机22的输出端安装有转轴14,转轴14的一端安装有第四斜齿轮18,横板12底部的一侧安装有U型固定杆5,U型固定杆5的一端通过轴承安装有转杆,第四斜齿轮18的一侧设置有第三斜齿轮17,第三斜齿轮17通过转杆安装有第二斜齿轮16,第二斜齿轮16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斜齿轮15,第四斜齿轮18的一侧设置有第五斜齿轮19,第五斜齿轮19通过转杆安装有第六斜齿轮20,第六斜齿轮20的一侧设置有第七斜齿轮21,横板12两侧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固定块24,横板12一侧的固定块24内侧通过轴承安装有第二螺纹杆23,横板12另一侧的固定块24内侧通过轴承安装有第一螺纹杆4,第一螺纹杆4与第二螺纹杆23皆贯穿滑块13,第二螺纹杆23的一端与第七斜齿轮21固定连接,第一螺纹杆4的一端与第一斜齿轮15固定连接,横板12顶部的两侧铰接有第一连接杆3,第一连接杆3的顶部铰接有升降平台2,升降平台2一侧的底部安装有控制面板27,升降平台2另一侧安装有竖杆11,竖杆11之间固定有横杆29,控制面板27通过导线有电机22电性连接。在本实施中:竖杆11上均匀设置有螺纹孔26,从而可以更好的调节横杆29的不同间距,横杆29的外侧设置有海绵套28,从而可以起到保护作用,下支撑板8底部的四角处皆安装有制动万向轮,从而便于移动到合适的位置并制动,上支撑板10顶部的两侧安装有固定杆30,且固定杆30的一端安装与横板12的底部,从而可以起到支撑作用,升降平台2的内部安装有防护架1,从而可以起到防止工作人员掉落的危险,竖杆11与横杆29之间通过固定螺杆25固定,从而可以便于调节横杆29之间的不同间距。工作原理:使用前,通过制动万向轮将装置移动到合适的位置并制动,将装置接通电源,使用时,根据不同工作人员的需要,通过拆下固定螺杆25,从而将横杆29拿下,通过竖杆11上的螺纹孔26,从而调节横杆29的间距,使其适用于不同腿长的工作人员,通过控制面板27打开电机22,从而带动转轴14转动,通过转轴14转动,从而带动第四斜齿轮18转动,从而带动第三斜齿轮17和第五斜齿轮19转动,从而带动相应的第二斜齿轮16和第六斜齿轮20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BIM技术的风管安装平台,包括下支撑板(8),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撑板(8)顶部的四角处安装有支撑柱(9),所述支撑柱(9)的顶部安装有上支撑板(10),所述支撑柱(9)的内侧的底部安装有斜支撑杆(7),且斜支撑杆(7)的另一端安装于上支撑板(10)的底部,所述上支撑板(10)顶部的两侧铰接有第二连接杆(6),所述第二连接杆(6)的顶部铰接有滑块(13),所述滑块(13)的内侧设置有横板(12),所述横板(12)一侧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电机(22),所述电机(22)的输出端安装有转轴(14),所述转轴(14)的一端安装有第四斜齿轮(18),所述横板(12)底部的一侧安装有U型固定杆(5),所述U型固定杆(5)的一端通过轴承安装有转杆,所述第四斜齿轮(18)的一侧设置有第三斜齿轮(17),所述第三斜齿轮(17)通过转杆安装有第二斜齿轮(16),所述第二斜齿轮(16)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斜齿轮(15),所述第四斜齿轮(18)的一侧设置有第五斜齿轮(19),所述第五斜齿轮(19)通过转杆安装有第六斜齿轮(20),所述第六斜齿轮(20)的一侧设置有第七斜齿轮(21),所述横板(12)两侧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固定块(24),所述横板(12)一侧的固定块(24)内侧通过轴承安装有第二螺纹杆(23),所述横板(12)另一侧的固定块(24)内侧通过轴承安装有第一螺纹杆(4),所述第一螺纹杆(4)与第二螺纹杆(23)皆贯穿滑块(13),所述第二螺纹杆(23)的一端与第七斜齿轮(2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4)的一端与第一斜齿轮(15)固定连接,所述横板(12)顶部的两侧铰接有第一连接杆(3),所述第一连接杆(3)的顶部铰接有升降平台(2),所述升降平台(2)一侧的底部安装有控制面板(27),所述升降平台(2)另一侧安装有竖杆(11),所述竖杆(11)之间固定有横杆(29),所述控制面板(27)通过导线有电机(22)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BIM技术的风管安装平台,包括下支撑板(8),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撑板(8)顶部的四角处安装有支撑柱(9),所述支撑柱(9)的顶部安装有上支撑板(10),所述支撑柱(9)的内侧的底部安装有斜支撑杆(7),且斜支撑杆(7)的另一端安装于上支撑板(10)的底部,所述上支撑板(10)顶部的两侧铰接有第二连接杆(6),所述第二连接杆(6)的顶部铰接有滑块(13),所述滑块(13)的内侧设置有横板(12),所述横板(12)一侧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电机(22),所述电机(22)的输出端安装有转轴(14),所述转轴(14)的一端安装有第四斜齿轮(18),所述横板(12)底部的一侧安装有U型固定杆(5),所述U型固定杆(5)的一端通过轴承安装有转杆,所述第四斜齿轮(18)的一侧设置有第三斜齿轮(17),所述第三斜齿轮(17)通过转杆安装有第二斜齿轮(16),所述第二斜齿轮(16)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斜齿轮(15),所述第四斜齿轮(18)的一侧设置有第五斜齿轮(19),所述第五斜齿轮(19)通过转杆安装有第六斜齿轮(20),所述第六斜齿轮(20)的一侧设置有第七斜齿轮(21),所述横板(12)两侧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固定块(24),所述横板(12)一侧的固定块(24)内侧通过轴承安装有第二螺纹杆(23),所述横板(12)另一侧的固定块(24)内侧通过轴承安装有第一螺纹杆(4),所述第一螺纹杆(4)与第二螺纹杆(23)皆贯穿滑块(13),所述第二螺纹杆(23)的一端与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振晨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