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6938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8 08:44
本公开涉及一种充电桩,包括:充电桩本体;用于将所述充电桩本体收纳于地面以下的坑道;设置在所述坑道中,用于驱动所述充电桩本体伸出或收回所述坑道内的第一驱动机构;可开闭地铰接在所述坑道的顶部的盖板,盖板在打开时允许所述充电桩本体伸出,并在所述充电桩本体收回后关闭所述坑道口;以及用于驱动所述盖板打开或关闭的第二驱动机构。本公开提供的充电桩在不充电的情况下,能够在第一驱动机构的驱动下收回至坑道内,从而节省占地面积,另外在坑道的顶部设置可开自动开闭的盖板,能够在充电桩收回至坑道内时保护充电桩头免到外界环境的侵蚀。

Charging pil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charging pile, which comprises: a charging pile body; a tunnel for storing the charging pile body below the ground; a first driving mechanism arranged in the tunnel for driving the charging pile body to extend or recover the tunnel; a cover plate hinged on the top of the tunnel, which allows the charging pile body to extend when opened, and Closing the pit crossing after the charging pile body retracts; and a second driving mechanism for driving the cover plate to open or close. The charging pile provided by the disclosure can be recovered into the tunnel under the driving of the first driving mechanism without charging, thus saving the occupied area. In addition, the top of the tunnel is provided with a cover plate which can be opened and closed automatically, which can protect the charging pile head from the erosion of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when the charging pile is recovered into the tunn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充电桩
本公开涉及电动汽车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充电桩。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电动汽车迅速发展和普及,充电桩的布置成为摆在眼前的首要问题。一方面,相比燃油,电池蓄电存在显示电量不准确及耗电速度快等缺点,因此,需要布置大量的充电桩以备所需,目前充电桩主要采用直立式充电桩,大多布置在公路边、办公场所、小区及停车场等车流量较大的场所,然而这种充电桩体积较大,拥堵的城市并没有留给充电桩太多的布置空间。另一方面,直立式的充电桩的充电头等设备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不可避免的会受到侵蚀,造成老化,影响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充电桩,以解决现有直立式充电桩占地面的大且充电头长时间暴露在外界环境中易受侵蚀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充电桩,包括:充电桩本体;坑道,用于将所述充电桩本体收纳于地面以下;第一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坑道中,用于驱动所述充电桩本体伸出或收回所述坑道;盖板,可开闭地铰接在所述坑道的顶部,能够在打开时允许所述充电桩本体伸出,并在所述充电桩本体收回后关闭所述坑道口;以及第二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盖板打开或关闭。可选地,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可伸缩的驱动杆,所述驱动杆的一端铰接在所述盖板的底部,另一端铰接在所述坑道的内壁。可选地,所述驱动杆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接近所述坑道的内壁的一端铰接在所述内壁上;电磁铁,固定在所述壳体内的接近所述盖板)的一端;拉杆,一端铰接在所述盖板上,另一端伸入所述壳体内并连接有能够被所述电磁铁吸附的吸附件。可选地,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连接在所述吸附件和所述壳体之间,并具有驱动所述吸附件远离所述盖板的弹力。可选地,所述弹性件为套设在所述拉杆外侧的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吸附件上,另一端连接在所述壳体的接近所述盖板的一端。可选地,所述充电桩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分别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和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连接。可选地,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液压油缸、为所述液压油缸供油的油箱、以及连接在所述油缸和所述油箱之间的电磁换向阀,所述液压油缸的活塞杆与所述充电桩本体连接。可选地,所述电磁换向阀为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可选地,所述坑道的内壁设置有上下延伸的滑轨,在充电桩本体上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滑轨。可选地,所述充电桩还包括报警装置,在所述盖板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报警装置与所述压力传感器连接,以在所述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压力大于压力阈值时报警。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公开提供的充电桩在不充电的情况下,能够在第一驱动机构的驱动下收回至坑道内,从而节省占地面积,另外在坑道的顶部设置可开自动开闭的盖板,能够在充电桩收回至坑道内时保护充电桩免到外界环境的侵蚀。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公开一种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充电桩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公开一种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驱动杆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公开一种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第一驱动机构静止状态液压原理图。图4是图3所示的第一驱动机构驱动充电桩向上运动的液压原理图。图5是图3所示的第一驱动机构驱动充电桩向下运动的液压原理图。附图标记说明1充电桩本体2坑道3第一驱动机构31液压油缸32油箱33电磁换向阀4盖板5第二驱动机构51壳体52电磁铁53拉杆54吸附件55弹性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在本公开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是根据相应附图指示的方向进行定义的,参照图1,设置盖板的方向为上,设置第一驱动机构的位置为下。而“内”、“外”是指相应部件本身轮廓的内和外。此外,本公开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为了区别一个要素和另一个要素,不具有顺序性和重要性。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参考附图1,本公开提供一种充电桩,包括充电桩本体1;用于将充电桩本体1收纳于地面以下的坑道2;设置在坑道2中的用于驱动充电桩本体1伸出或收回坑道2的第一驱动机构3;可开闭地铰接在坑道2的顶部的盖板4,盖板4能够在打开时允许充电桩本体1伸出,并在充电桩本体1收回后关闭坑道2口;以及用于驱动盖板4打开或关闭的第二驱动机构5。该充电桩能够在不充电的情况下,由第一驱动机构3的驱动而收回至坑道2内,从而节省占地面积,另外在坑道2的顶部设置可开自动打开和关闭的盖板4,能够在充电桩收回至坑道2内时保护充电桩免到外界环境的侵蚀。需要说明的是,盖板4的下极限位置与地面平齐,该位置可以由第一驱动机构3控制。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坑道2内可以设置有止挡件(图中未示出),该止挡件用于在盖板4回落至关闭位置时抵顶在盖板4上,以使得盖板4不会向坑道2的内部继续转动。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盖板4的尺寸可以大于坑道2的顶部开口,这样,在盖板4回落至关闭位置时,其搭接在坑道2外侧的地面上。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用以驱动盖板4打开或关闭的第二驱动机构5包括可伸缩的驱动杆,驱动杆的一端铰接在盖板4的底部,另一端铰接在坑道2的内壁,这样,可以避免驱动杆在转动时产生运动死点。具体的,当驱动杆伸出时,带动盖板4向上运动,以打开盖板4;当驱动杆回缩时,带动盖板4向下运动,以关闭坑道2。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参考附图2,驱动杆可以包括:壳体51、电磁铁52及拉杆53,壳体51的接近坑道2的内壁的一端铰接在内壁上,电磁铁52固定在壳体51内的接近盖板4的一端,拉杆53一端铰接在盖板4上,另一端伸入壳体51内并连接有能够被电磁铁52吸附的吸附件54。通电后,电磁铁52获得磁性,从而吸引吸附件54向电磁铁52靠近,吸附件54带动拉杆53一同运动,使得拉杆53伸出壳体51外,拉杆53推动盖板4向上运动,以打开盖板4;断电后,电磁铁52失去磁性,吸附件54与电磁铁52分离,并在重力的作用下回落,吸附件54带动拉杆53一起运动,使得拉杆53收回至壳体51内,拉杆53拉动盖板4向下运动,以关闭坑道2。进一步地,壳体51内可以设置有弹性件55,弹性件55连接在吸附件54和壳体51之间,并具有驱动吸附件54远离盖板4的弹力。这样,在充电桩本体1收回至坑道2内时,弹性件55的具有驱动吸附件54远离盖板4的弹力使得在电磁铁52未通电时,吸附件54能够带动拉杆53尽量的向壳体51的接近坑道2内壁的一端靠近,使得盖板4能够严密的盖合在坑道2的出口处,防止雨水等污物侵入坑道2内。作为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包括:/n充电桩本体(1);/n坑道(2),用于将所述充电桩本体(1)收纳于地面以下;/n第一驱动机构(3),设置在所述坑道(2)中,用于驱动所述充电桩本体(1)伸出或收回所述坑道(2);/n盖板(4),可开闭地铰接在所述坑道(2)的顶部,能够在打开时允许所述充电桩本体(1)伸出,并在所述充电桩本体(1)收回后关闭所述坑道(2)口;以及/n第二驱动机构(5),用于驱动所述盖板(4)打开或关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包括:
充电桩本体(1);
坑道(2),用于将所述充电桩本体(1)收纳于地面以下;
第一驱动机构(3),设置在所述坑道(2)中,用于驱动所述充电桩本体(1)伸出或收回所述坑道(2);
盖板(4),可开闭地铰接在所述坑道(2)的顶部,能够在打开时允许所述充电桩本体(1)伸出,并在所述充电桩本体(1)收回后关闭所述坑道(2)口;以及
第二驱动机构(5),用于驱动所述盖板(4)打开或关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5)包括可伸缩的驱动杆,所述驱动杆的一端铰接在所述盖板(4)的底部,另一端铰接在所述坑道(2)的内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杆包括:
壳体(51),所述壳体(51)的接近所述坑道(2)的内壁的一端铰接在所述内壁上;
电磁铁(52),固定在所述壳体(51)内的接近所述盖板(4)的一端;
拉杆(53),一端铰接在所述盖板(4)上,另一端伸入所述壳体(51)内并连接有能够被所述电磁铁(52)吸附的吸附件(5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51)内设置有弹性件(55),所述弹性件(55)连接在所述吸附件(54)和所述壳体(51)之间,并具有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孔龙于成伟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北汽德奔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