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材模具的出管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6876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8 08: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管材模具的出管端结构,包括外成型块和内成型块,所述的外成型块和内成型块之间设有环形的成型腔,所述外成型块的出管端设有用于冷却管材的水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管材模具的出管端结构,通过在管材模具的出口端增加带有可循环水冷却的水套,实现对管材的及时冷却,有效避免管材变形和容易附着杂质的问题,提高了产品的质量,确保产品的合格率。

The structure of the outlet end of a pipe mould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ipe outlet end structure of a pipe mould, which comprises an outer forming block and an inner forming block. A circular forming cavity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outer forming block and the inner forming block, and a water jacket for cooling the pipe is arranged at the outlet end of the outer forming block. The outlet end structure of the pipe mould of the utility model can realize the timely cooling of the pipe by adding a water jacket with circulating water cooling at the outlet end of the pipe mould, effectively avoid the problems of pipe deformation and easy attachment of impurities,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product and ensure the qualified rate of the produ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材模具的出管端结构
本技术涉及管材模具
,尤其涉及一种管材模具的出管端结构。
技术介绍
管材的制造生产是通过将熔融的塑料胶挤压进入管材模具中,经过管材模具内的环状成型腔,从而形成中空结构的管材。由于管材从模具中出来的时候是高温的,当管材从模具中出来后,由于缺少对管材的及时冷却,大部分管材会出现变形或者表面容易附着杂质,从而造成产品质量问题,使得产品达不到企业生产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管材模具的出管端结构,通过在管材模具的出口端增加带有可循环水冷却的水套,实现对管材的及时冷却,有效避免管材变形和容易附着杂质的问题,提高了产品的质量,确保产品的合格率。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管材模具的出管端结构,包括外成型块和内成型块,所述的外成型块和内成型块之间设有环形的成型腔,所述外成型块的出管端设有用于冷却管材的水套。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的水套包括中空结构的内座和外座,所述的内座外壁设有环形水槽,所述的外座套设在内座外围并将环形水槽密封,所述的外座通过螺栓与外成型块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的外座外围分别设有与所述环形水槽相连通的进水口和出水口。进一步地,所述的内座内壁设有光滑的回转面,该回转面的直径与成型腔的出管端直径相适应。进一步地,所述成型腔的直径沿管材出管端逐渐减小。进一步地,所述外成型块的出管端可拆卸的设有外变换块,相应的,所述内成型块的出管端可拆卸的设有内变换块,所述的外变换块与内变换块之间形成变换腔。进一步地,所述的外变换块通过压块和锁紧螺栓与外成型块连接,所述的内变换块通过螺柱和压紧螺母与内成型块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外成型块的出管端设有调节螺栓,所述的调节螺栓径向旋接于外成型块内并与所述的变换块接触相连。有益效果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的管材模具的出管端结构,通过在管材模具的出口端增加带有可循环水冷却的水套,实现对管材的及时冷却,有效避免管材变形和容易附着杂质的问题,提高了产品的质量,确保产品的合格率。2、本技术通过在水套内壁设置光滑的回转面,并将其直径进一步限定为与成型腔的出管端直径相适应,使生产出来的管材表面光滑且色泽明亮,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3、本技术通过变换块的更换,可以实现在同一个模具上生产不同规格的管材,扩大了管材模具的适用范围,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4、本技术通过压块和锁紧螺栓将变换块锁紧,并通过调节螺栓调节变换腔与成型腔之间的对齐度,有效防止塑料胶卡滞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水套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外成型块、2-内成型块、3-成型腔、4-水套、5-外变换块、6-变换腔、7-压块、8-锁紧螺栓、9-调节螺栓、10-内变换块、11-螺柱、12-压紧螺母、41-内座、42-外座、43-环形水槽、44-进水口、45-回转面。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中的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参阅图1-2所示,为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本实施例的一种管材模具的出管端结构,包括外成型块1和内成型块2,外成型块1和内成型块2之间设有环形的成型腔3,该成型腔3的直径沿管材出管端逐渐减小,并在末端保持直径不变,塑料胶在压力作用下在成型腔3中自左而右流动,最后在末端形成所需要管材的厚度,在外成型块1的出管端设有用于冷却管材的水套4,该水套4包括中空结构的内座41和外座42,在内座41外壁设有环形水槽43,其外座42套设在内座41外围并将环形水槽43密封,在实际制作时,可将外座42套在内座41外围,再通过在二者的缝隙之间焊接密封,形成具有封闭水腔的水套,便于制作,其外座42通过螺栓与外成型块1连接,便于安装。在外座42外围分别设有与环形水槽43相连通的进水口44和出水口(图中未示出),用于与供水管和排水管连接,形成循环式的水冷套。本技术的管材模具的出管端结构,通过在管材模具的出口端增加带有可循环水冷却的水套,实现对管材的及时冷却,有效避免管材变形和容易附着杂质的问题,提高了产品的质量,确保产品的合格率。在内座41内壁设有光滑的回转面45,该回转面45的直径与成型腔3的出管端直径相适应,使生产出来的管材表面光滑且色泽明亮,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实施例2参阅图3,为本技术的另一个具体实施例,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在外成型块1的出管端可拆卸的设有外变换块5,相应的,在内成型块2的出管端可拆卸的设有内变换块10,外变换块5与内变换块10之间形成变换腔6,变换腔6的直径与成型腔3的直径不同,通过变换块的更换,改变了腔体的直径,可以实现在同一个模具上生产不同规格的管材,扩大了管材模具的适用范围,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其中,外变换块5通过压块7和锁紧螺栓8与外成型块1连接,外变换块5为T形状的结构,压块7与该T形外变换块5的台肩配合,并通过锁紧螺栓8穿过压块7与外成型块1连接,实现对外变换块5的轴向压紧,其内变换块10通过螺柱11和压紧螺母12与内成型块2连接,螺柱11与内成型块2同轴布置,螺柱11一端旋接在内成型块2上,另一端穿过内变换块10,使用压紧螺母12旋接在内变换块10外端的螺柱11上,实现对内变换块10的轴向锁紧,拆装更换方便,同轴精度高。在外成型块1的出管端设有调节螺栓9,该调节螺栓9径向旋接于外成型块1内并与外变换块5接触相连,通过调节螺栓9调节变换腔6与成型腔3之间的对齐度,使塑料胶流动顺畅,有效防止塑料胶卡滞的问题。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不会影响本技术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材模具的出管端结构,包括外成型块(1)和内成型块(2),所述的外成型块(1)和内成型块(2)之间设有环形的成型腔(3),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成型块(1)的出管端设有用于冷却管材的水套(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材模具的出管端结构,包括外成型块(1)和内成型块(2),所述的外成型块(1)和内成型块(2)之间设有环形的成型腔(3),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成型块(1)的出管端设有用于冷却管材的水套(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材模具的出管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套(4)包括中空结构的内座(41)和外座(42),所述的内座(41)外壁设有环形水槽(43),所述的外座(42)套设在内座(41)外围并将环形水槽(43)密封,所述的外座(42)通过螺栓与外成型块(1)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管材模具的出管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座(42)外围分别设有与环形水槽(43)相连通的进水口(44)和出水口。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管材模具的出管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座(41)内壁设有光滑的回转面(45),该回转面(45)的直径与成型腔(3)的出管端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培明扈廷勇陈潘耀蔡建明彭龙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五一管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