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反应釜的进料除尘和排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66597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8 06: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反应釜的进料除尘和排料装置,包括粉料仓、反应釜本体、过滤装置、抽风装置和中央除尘管道,所述的反应釜本体上插设有进料管和抽气管,所述的进料管位于反应釜本体外侧的一端可以与粉料仓连接,所述的抽气管位于反应釜本体外侧的一端与过滤装置相连,抽气管位于反应釜本体内的一端上固定安装有过滤筛网,所述的过滤装置与抽风装置相连,所述的抽风装置与中央除尘管道相连,在过滤装置上开设有排料口。能够在上料时能将小颗粒粉尘过滤掉,使粉尘不易混入反应釜内物料中,降低制造出残次品的概率。

A feed dedusting and discharging device for reacto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feed dedusting and discharging device for a reaction kettle, which comprises a powder bin, a reaction kettle body, a filtering device, an air exhausting device and a central dedusting pipe. The reaction kettle body is inserted with a feed pipe and an air exhausting pipe. The end of the feed pipe at the outer side of the reaction kettle body can be connected with the powder bin, and the air exhausting pipe is at the outer side of the reaction kettle body One end of the suction pipe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lter device, the suction pipe is located on one end of the reactor body, and is fixedly installed with a filter screen, the filter device is connected with the suction device, the suction device is connected with the central dust removal pipe, and a discharge port is arranged on the filter device. It can filter out small particles of dust when feeding, so that the dust is not easy to mix into the materials in the reactor, reducing the probability of producing defective produc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反应釜的进料除尘和排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乳化剂生产制造设备的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反应釜的进料除尘和排料装置。
技术介绍
乳化剂是指能够改善乳化体系中各种构成之间的表面张力,形成均匀分散体或乳化体的物质,也称表面活性剂,或者称为使互不相溶的液质转为均匀分散相的物质,添加少量的剂量即可显著降低油水两相界面张力,产生乳化效果的添加剂。现有的制造乳化剂的粉料大多是通过真空抽料机来进行上料,在上料的过程中,粉料内往往会混入空气中的一些细小的粉尘等杂质。粉尘被混入反应釜内并与其中的物料混合的话,会影响制造出来的产品质量,提高了制造出来的产品出现残次品的概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在上料时将小颗粒粉尘过滤掉的用于反应釜的进料除尘和排料装置。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用于反应釜的进料除尘和排料装置,包括粉料仓、反应釜本体、过滤装置、抽风装置和中央除尘管道,所述的反应釜本体上插设有进料管和抽气管,所述的进料管位于反应釜本体外侧的一端可以与粉料仓连接,所述的抽气管位于反应釜本体外侧的一端与过滤装置相连,抽气管位于反应釜本体内的一端上固定安装有过滤筛网,所述的过滤装置与抽风装置相连,所述的抽风装置与中央除尘管道相连,在过滤装置上开设有排料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开启抽风装置,将反应釜本体内气体抽出,从而使进料管吸取粉料仓内的颗粒物料,并沿着进料管进入反应釜本体内。通过预先设置好过滤筛网上网孔的大小,可以将反应釜本体内的大于过滤筛网的颗粒物料拦下,使其落入反应釜本体内;而颗粒小于该网孔的颗粒物料和粉尘被抽气管抽走,进入过滤装置内。在经过过滤装置的过滤后,颗粒较大的颗粒物料会落下,而更为细小的粉尘则会被抽风装置抽走,并最终送至中央除尘管道内。在运行一段时间后,可以将排料口处的物料收集起来重新加工,再加入粉料仓内。能够在上料时很好的将小颗粒粉尘过滤掉,使粉尘不易混入反应釜内,降低制造出残次品的概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粉料仓上连接有第一连通管,第一连通管的横截面大小小于进料管的横截面大小,所述的进料管位于反应釜本体外侧的一端上固定安装有夹持装置,所述的夹持装置可以夹持住第一连通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方便的将第一连通管的一端嵌入进料管或从进料管内取出,从而能够简单的控制反应釜是否进行进料。因为在反应釜本体内进行反应的时候会产生大量的废气,需要不断的进行抽风,并不能通过开启或关闭抽风机,来控制是否进行进料。夹持装置将第一连通管的位置限制住,在将第一连通管从进料管内拔出的时候,能够将第一连通管的位置固定。在需要将第一连通管插入进料管的时候,能够方便的将第一连通管插入进料管内。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进料管在反应釜本体内侧的一端位于抽气管在反应釜本体内侧的一端的正上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颗粒物料沿着进料管进入反应釜本体内的时候,颗粒物料会直接落在抽气管管口的过滤筛网上,便于在上料时,将小颗粒粉尘吸入抽气管内,使小颗粒粉尘不易混入反应釜内,降低制造出残次品的概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抽风装置为三叶罗茨风机。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为三叶罗茨风机其结构较为稳定,无需润滑,能够很好的适用于抽取带有大量小颗粒粉尘的气体。其结构简单,使用和维护都很方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过滤装置为旋风分离机,所述的抽气管与过滤装置连接处的位于旋风分离机中间的位置,过滤装置与抽风装置之间通过第二连通管连接,第二连通管与过滤装置连接处位于过滤装置的顶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小颗粒粉尘和颗粒物料沿着抽气管进入过滤装置时,小颗粒粉尘被向上吸走,而颗粒物料因为重量较重,会落入过滤装置的底部。能够降低出现颗粒物料被吸至抽风装置内的情况,很好的保护了抽风装置,提高了抽风装置的使用寿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过滤装置底端设置呈漏斗状,所述的排料口设置在过滤装置的最底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在颗粒物料被过滤装置过滤掉的时候,颗粒物料直接沿着过滤装置的底面从排料口滑出,在收集时在排料口处放置容器,即可方便的进行收集。收集到的颗粒物料在加工后重新利用,降低了生产成本。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过滤装置底端上固定设置有环形的挂接边,所述的排料口位于挂接边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在采用收集袋收集颗粒物料的时候,将收集袋的边缘固定在挂接边上,使收集袋能够被固定的更加稳固,不易出现物料漏出的现象。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第一连通管和第二连通管均为波纹管制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为该设备在运行的时候会出现振动,而波纹管具有伸展性,可以很好的缓冲振动,使各个装置之间能够连接的更为稳固。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在上料时能将小颗粒粉尘过滤掉,使粉尘不易混入反应釜内物料中,降低制造出残次品的概率;2、可以收集被过滤装置过滤下来的颗粒物料,便于进行回收利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反应釜内部进料管和抽气管的位置示意图;图3是过滤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粉料仓;11、反应釜本体;12、过滤装置;13、抽风装置;14、中央除尘管道;2、第一连通管;21、进料管;22、夹持装置;23、抽气管;24、过滤筛网;3、挂接边;31、第二连通管;32、排料口。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反应釜的进料除尘和排料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粉料仓1、反应釜本体11、过滤装置12、作为抽风装置13的三叶罗茨风机和中央除尘管道14。如图1和图2所示,粉料仓1上连接有第一连通管2,第一连通管2为波纹管。在反应釜本体11上插设有进料管21,进料管21位于反应釜本体11外侧的一端上固定安装有作为夹持装置22的管道夹具。第一连通管2的横截面大小小于进料管21的横截面大小,第一连通管2可以插嵌在进料管21内,在第一连通管2未插入进料管21内的时候,可以通过管道夹具夹持住第一连通管2。在反应釜本体11上还插设有抽气管23,抽气管23位于反应釜本体11内的一端上固定安装有过滤筛网24。抽气管23在反应釜本体11内的一端位于进料管21在反应釜本体11内的一端的正下方。通过这样的设置,可以通过将第一连通管2插入进料管21内,来将粉料仓1内的物料吸入反应釜本体11内。夹持装置22可以在不需要第一连通管2插入进料管21内的时候,限制住进料管21的位置。在需要将第一连通管2插入进料管21的时候,能够方便的将第一连通管2插入进料管21内。当粉料箱内的颗粒物料进入反应釜本体11内时,会直接落在抽气管23管口处的过滤筛网24上。大颗粒的颗粒物料会被过滤筛网24过滤下,更为细小的小颗粒粉尘则会被吸入抽气管23内。可以使小颗粒粉尘不易混入反应釜内,降低制造出残次品的概率。如图1和图3所示,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反应釜的进料除尘和排料装置,包括粉料仓(1)、反应釜本体(11)、过滤装置(12)、抽风装置(13)和中央除尘管道(1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应釜本体(11)上插设有进料管(21)和抽气管(23),所述的进料管(21)位于反应釜本体(11)外侧的一端可以与粉料仓(1)连接,所述的抽气管(23)位于反应釜本体(11)外侧的一端与过滤装置(12)相连,抽气管(23)位于反应釜本体(11)内的一端上固定安装有过滤筛网(24),所述的过滤装置(12)与抽风装置(13)相连,所述的抽风装置(13)与中央除尘管道(14)相连,在过滤装置(12)上开设有排料口(3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反应釜的进料除尘和排料装置,包括粉料仓(1)、反应釜本体(11)、过滤装置(12)、抽风装置(13)和中央除尘管道(1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应釜本体(11)上插设有进料管(21)和抽气管(23),所述的进料管(21)位于反应釜本体(11)外侧的一端可以与粉料仓(1)连接,所述的抽气管(23)位于反应釜本体(11)外侧的一端与过滤装置(12)相连,抽气管(23)位于反应釜本体(11)内的一端上固定安装有过滤筛网(24),所述的过滤装置(12)与抽风装置(13)相连,所述的抽风装置(13)与中央除尘管道(14)相连,在过滤装置(12)上开设有排料口(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反应釜的进料除尘和排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粉料仓(1)上连接有第一连通管(2),第一连通管(2)的横截面大小小于进料管(21)的横截面大小,所述的进料管(21)位于反应釜本体(11)外侧的一端上固定安装有夹持装置(22),所述的夹持装置(22)可以夹持住第一连通管(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反应釜的进料除尘和排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料管(21)在反应釜本体(11)内侧的一端位于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赤仁谭志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舜雅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