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物珠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62132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8 04: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用于生产聚合物珠的工艺,所述聚合物珠具有多孔聚合物基质,在所述多孔聚合物基质中分布有固体颗粒材料;所述工艺包括:(i)提供具有分散相和连续相的分散体,所述分散相包含:(a)可聚合单体组合物,(b)固体颗粒材料,(c)非聚合物致孔剂;以及(d)没有聚合物致孔剂;其中所述可聚合单体组合物包含:(e)至少一种单烯属不饱和单体,和(f)至少一种交联单体,所述至少一种交联单体具有被至少4个连续的非环原子隔开的至少两个烯属不饱和基团;以及(ii)在所述非聚合物致孔剂和固体颗粒材料的存在下使所述可聚合单体组合物聚合,以形成所述珠的所述多孔聚合物基质。

Polymer bead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process for producing polymer beads having a porous polymer matrix in which a solid particle material is distributed; the process comprises: (I) providing a dispersion having a dispersion phase and a continuous phase, the dispersion phase comprising: (a) a polymerizable monomer composition, (b) a solid particle material, (c) a nonpolymer porogen, and (d) There is no polymer porogen; wherein the polymerizable monomer composition comprises: (E) at least one monoolefinic unsaturated monomer, and (f) at least one cross-linked monomer, wherein the at least one cross-linked monomer has at least two olefinic unsaturated groups separated by at least four consecutive acyclic atoms; and (II) in the presence of the non polymer porogen and solid particle material, the polymerizable monomer composition can The polymerizing monomer composition polymerizes to form the porous polymer matrix of the bea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聚合物珠及其应用专利
本专利技术总体上涉及聚合物珠、其制备工艺及其应用。聚合物珠特别适合用于从水中移除不合意的污染物,并且因此在本文中参照该应用来描述本专利技术将是方便的。然而,应当理解,聚合物珠还可以用于其他应用。专利技术背景在世界的大部分地区,人类不能获得足够的饮用水。因此,重要的研究已经集中到开发用于从水中移除污染物以使其适合饮用的产品和工艺。例如,聚合物珠(polymerbead)已经被应用于处理被溶解有机碳(DOC)污染的水。在这种情况下,水中的DOC可以吸附到聚合物珠的表面上。聚合物珠还可以被提供有离子交换能力,以提供本领域中通常被称为离子交换树脂的产品。为聚合物珠提供离子交换能力可以提高它们的污染物移除效率。在使用中,具有或不具有离子交换能力的聚合物珠可以被填充到柱中,并且污染的水通过柱进行纯化。然而,这种从水中移除污染物的“填充柱”方法在其效率上可能是受限的。应用具有或不具有离子交换能力的聚合物珠的可选择的方法包括将聚合物珠与污染水在罐中搅拌。这种方法允许聚合物珠与污染水具有最大的接触。然而,聚合物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生产聚合物珠的工艺,所述聚合物珠具有多孔聚合物基质,在所述多孔聚合物基质中分布有固体颗粒材料;所述工艺包括:/n(i)提供具有分散相和连续相的分散体,所述分散相包含:/n(a)可聚合单体组合物,/n(b)固体颗粒材料,/n(c)非聚合物致孔剂;以及/n(d)没有聚合物致孔剂;/n其中所述可聚合单体组合物包含:/n(e)至少一种单烯属不饱和单体,和/n(f)至少一种交联单体,所述至少一种交联单体具有被至少4个连续的非环原子隔开的至少两个烯属不饱和基团;以及/n(ii)在所述非聚合物致孔剂和固体颗粒材料的存在下使所述可聚合单体组合物聚合,以形成所述珠的所述多孔聚合物基质。/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209 AU 20179003971.一种用于生产聚合物珠的工艺,所述聚合物珠具有多孔聚合物基质,在所述多孔聚合物基质中分布有固体颗粒材料;所述工艺包括:
(i)提供具有分散相和连续相的分散体,所述分散相包含:
(a)可聚合单体组合物,
(b)固体颗粒材料,
(c)非聚合物致孔剂;以及
(d)没有聚合物致孔剂;
其中所述可聚合单体组合物包含:
(e)至少一种单烯属不饱和单体,和
(f)至少一种交联单体,所述至少一种交联单体具有被至少4个连续的非环原子隔开的至少两个烯属不饱和基团;以及
(ii)在所述非聚合物致孔剂和固体颗粒材料的存在下使所述可聚合单体组合物聚合,以形成所述珠的所述多孔聚合物基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其中所述至少一种交联单体选自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三乙二醇二丙烯酸酯、三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乙二醇二丙烯酸酯、二乙二醇二丙烯酸酯、二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甘油二丙烯酸酯、甘油二甲基丙烯酸酯、1,3-丁二醇二丙烯酸酯和1,3-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3-丙二醇二丙烯酸酯、1,3-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3-戊二醇二丙烯酸酯、1,3-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4-丁二醇二丙烯酸酯、1,4-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六亚甲基二醇二丙烯酸酯、六亚甲基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十亚甲基二醇二丙烯酸酯、十亚甲基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2,2-二羟甲基丙烷二丙烯酸酯、2,2-二羟甲基丙烷二甲基丙烯酸酯、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三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2,2-二(对羟基苯基)丙烷二丙烯酸酯、2,2-二(对羟基苯基)丙烷二甲基丙烯酸酯、2,2,4-三甲基-1,3-戊二醇二丙烯酸酯、2,2,4-三甲基-1,3-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四乙二醇二丙烯酸酯、四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及其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其中所述至少一种交联单体选自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甘油三丙烯酸酯、甘油三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三(2-羟基乙基)异氰脲酸酯三丙烯酸酯、乙氧基化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乙氧基化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丙氧基化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丙氧基化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乙氧基化甘油三丙烯酸酯、乙氧基化甘油三甲基丙烯酸酯、丙氧基化甘油三丙烯酸酯、丙氧基化甘油三甲基丙烯酸酯、乙氧基化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乙氧基化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丙氧基化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丙氧基化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乙氧基化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乙氧基化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丙氧基化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丙氧基化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及其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工艺,其中所述固体颗粒材料是磁性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工艺,其中所述磁性固体颗粒材料选自磁赤铁矿、磁铁矿、二氧化铬、及其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工艺,其中所述非聚合物致孔剂选自甲苯、苯、丁醇、异辛醇、环己醇、十二醇、异戊醇、叔戊醇、甲基异丁基甲醇、乙酸乙酯、乙酸丁酯、正庚烷、异辛烷、二氯乙烷、三氯乙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己二酸二丁酯及其组合。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工艺,其中所述可聚合单体组合物包含一种或更多种官能单体,所述一种或更多种官能单体具有提供或在反应后提供具有离子交换位点的珠的所述聚合物基质的官能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工艺,其中所述离子交换位点是以胺官能团或酸官能团的形式。


9.聚合物珠,所述聚合物珠包含多孔聚合物基质,所述多孔聚合物基质具有分布在其中的固体颗粒材料,所述聚合物基质(i)包含以下的聚合单体残基:(a)至少一种单烯属不饱和单体和(b)至少一种交联单体,所述至少一种交联单体具有被至少4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修·罗伊·雷蒙德
申请(专利权)人:嬴晟运营私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澳大利亚;AU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