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增力式磁力驱动阀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6105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阀门,特别是内增力式磁力驱动阀门。内增力式磁力驱动阀门包括阀体(1)、阀芯(2)、阀杆(3)及磁力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力耦合装置的输出轴与阀杆(3)之间设置有减速传动机构(13),所述磁力耦合装置的输出轴与减速传动机构(13)的输入连接,减速传动机构(13)的输出端与阀杆(3)连接。由于在磁力耦合装置的输出轴与阀杆(3)之间设置有减速传动机构(13),磁力传动扭矩能经内置减速机构成倍放大,从而可实现利用较小的磁力传动扭矩解决大扭矩操作的问题,有效地利用磁能。(*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阀门,特别是磁力驱动阀门。
技术介绍
阀门的泄漏主要分为外漏和内漏,外漏最主要的泄漏点就是阀杆与阀体的密封。一直以来,阀门阀盖与阀杆之间的密封采用填料密封、波纹管密封等结构。对于回转杆类阀门如球阀、蝶阀则只能依靠填料密封防止外漏。升降杆类阀门如截止阀、闸阀等虽然可同时采用填料密封和波纹管密封,但在中、高压时密封并不可靠。所以采用磁力驱动形式取代阀杆填料密封彻底解决阀门阀杆处的外泄漏是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的。利用“永磁无接触传动”原理,通过推拉磁路优化设计,把传统阀门的启闭动作改为永磁扭力操作,取消阀杆处的填料密封,阀门启闭机构完全屏蔽在内部,真正达到“零外漏”目的,特别适用于介质为易燃、易爆、有毒的高压管线中。为此,在专利号为89215301.6并于1990年3月21日公告的《阀门》技术专利中公开了一种阀门,该阀门具有由外磁钢、内磁钢、隔离套和联接架组成的磁耦合装置,阀门的启动通过内、外磁钢的磁力传动来实现,磁耦合装置使阀门形成全密封结构,从根本上解决了介质泄漏问题,内衬氟塑料衬里后,又成为全封闭耐腐蚀阀门。但由于该方案中的内磁钢转子与阀杆是采取直接传动连接的方式,这种结构对内、外磁钢转子之间磁耦合力的要求相当高,设计及选材均有较大难度,在球阀、蝶阀等回转杆类大扭矩操作阀门中应用时问题将更加突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适合于各类阀门,可实现利用较小的磁力传动扭矩解决大扭矩操作问题的磁力驱动阀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内增力式驱动阀门,包括阀体、阀芯、阀杆及磁力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力耦合装置的输出轴与阀杆之间设置有减速传动机构,所述磁力耦合装置的输出轴与减速传动机构的输入连接,减速传动机构的输出端与阀杆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在磁力耦合装置的输出轴与阀杆之间设置有减速传动机构,磁力传动扭矩能经内置减速机构成倍放大,从而可实现利用较小的磁力传动扭矩解决大扭矩操作的问题,有效地利用磁能。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本实施例以升降杆类阀门截止阀为例,如图1所示,磁力驱动截止阀仍包括有阀体1、阀杆3和阀瓣即阀芯2,阀杆3的下端与阀瓣联接,磁力驱动截止阀另外还设有连接架4、内磁钢转子支架5和减速传动机构13。连接架4为圆筒状,连接架4内壁上设有与减速传动机构13壳体外径相配的肩阶,肩阶离连接架4上缘距离与减速传动机构13高度相配,减速传动机构13的壳体设有升降螺母6固定轴承座,轴状升降螺母6通过升降螺母6固定轴承座与减速传动机构13的输出端传动连接,轴状升降螺母6下端设有螺孔与阀杆3螺纹连接。连接架4置于阀盖之上并与阀盖密封连接,当然阀盖也可以与连接架4成一体化结构。磁力耦合装置整体设置在连接架4上,磁力耦合装置同样仍包括内磁钢转子总成7、外磁钢转子总成8、隔离套9及机架10,机架10顶部中心设有一个下凹的圆柱形外轴承座贮腔,圆柱形的外磁钢转子总成8通过外轴承座并和电机11输出轴相连,非铁磁性材料制成的隔离套9设置在外磁钢转子总成8与内磁钢转子总成7之间,内磁钢转子总成7大体为圆柱形,内磁钢转子支架5的凹腔中设有内轴承座12,减速传动机构13的输入轴14通过固定的内轴承座12与内磁钢转子连接。机架10内径及高度均大于外磁钢转子总成8,将外磁钢转子总成8套在其中,机架10下端与隔离套9的凸缘定位肩阶配合连接,内磁钢转子总成7支承在内轴承座12上,并通过隔离套9和连接架4的凸缘端面将内轴承座12支架的凸缘夹紧并密封连接,使由隔离套9和连接架4内腔形成的空间与外界静密封隔离。磁力驱动截止阀中的减速传动机构13为行星式齿轮减速机构,如差动式或谐波式减速机构,也不排除其他类型的减速机构,如链轮式或带轮式减速机构。实施例2本实施例以回旋杆类阀门蝶阀为例,如图2所示,磁力驱动蝶阀仍包括有阀体1、阀杆3和碟板即阀芯2,阀杆3的下端与蝶板连接,磁力驱动蝶阀另外还设有连接架4、内磁钢转子支架5和减速传动机构13,磁力耦合装置整体设置在连接架4上,磁力耦合装置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不再赘述,连接架4为圆筒状,内壁上设有肩阶,肩阶离连接架4上缘距离与减速传动机构13相配,连接架4下凸缘端面与阀体1密封连接,减速传动机构13设置在连接架4内壁肩阶上,磁力耦合装置的输出轴与减速传动机构13的输入连接,减速传动机构13的输出轴与阀杆3直接连接,并通过隔离套9和连接架4的上凸缘端面将内轴承座12支架的凸缘夹紧并密封连接,使由隔离套9和连接架4内腔形成的空间与外界静密封隔离,其中的减速传动机构13为行星式齿轮减速机构,如差动式或谐波式减速机构,也不排除其他类型的减速机构,如链轮式或带轮式减速机构。权利要求1.一种内增力式磁力驱动阀门,包括阀体(1)、阀芯(2)、阀杆(3)及磁力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力耦合装置的输出轴与阀杆(3)之间设置有减速传动机构(13),所述磁力耦合装置的输出轴与减速传动机构(13)的输入连接,减速传动机构(13)的输出端与阀杆(3)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增力式磁力驱动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传动机构(13)为行星式齿轮减速机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增力式磁力驱动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传动机构(13)为链轮式减速机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增力式磁力驱动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传动机构(13)为带轮式减速机构。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阀门,特别是内增力式磁力驱动阀门。内增力式磁力驱动阀门包括阀体(1)、阀芯(2)、阀杆(3)及磁力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力耦合装置的输出轴与阀杆(3)之间设置有减速传动机构(13),所述磁力耦合装置的输出轴与减速传动机构(13)的输入连接,减速传动机构(13)的输出端与阀杆(3)连接。由于在磁力耦合装置的输出轴与阀杆(3)之间设置有减速传动机构(13),磁力传动扭矩能经内置减速机构成倍放大,从而可实现利用较小的磁力传动扭矩解决大扭矩操作的问题,有效地利用磁能。文档编号F16K31/04GK2795571SQ20052007137公开日2006年7月12日 申请日期2005年4月30日 优先权日2005年4月30日专利技术者胡扬伍, 李海鹰, 吴剑武, 陈晓鹏, 钱观良 申请人:温州市工业科学研究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增力式磁力驱动阀门,包括阀体(1)、阀芯(2)、阀杆(3)及磁力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力耦合装置的输出轴与阀杆(3)之间设置有减速传动机构(13),所述磁力耦合装置的输出轴与减速传动机构(13)的输入连接,减速传动机构(13)的输出端与阀杆(3)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扬伍李海鹰吴剑武陈晓鹏钱观良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市工业科学研究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