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火谋专利>正文

上下出水水龙头的换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66046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上下出水水龙头的换向装置,包括安装固定在水龙头上的阀座,阀座内安装有阀杆和阀芯,阀杆内设有出水孔,所述阀座上连接固定有阀盖,阀盖上螺纹连接有上出水盖,阀盖与上出水盖之间形成储水腔,阀杆的出水孔与储水腔连通,阀杆上连接固定有拨动杆,拨动杆与阀盖可相对转动;该装置可以避免在调节上出水流量和喷射高度时,发生出水方向改变的误动作。(*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上下出水水龙头的换向装置
技术介绍
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05年1月19日授权公告了一个名称为“上下出水水龙头”、专利号为“ZL200420002663.9”的技术专利,该专利公开了“一种上下出水水龙头,包括主把手和主阀体,主阀体上安装有双出水口换向阀,双出水口换向阀包括安装在主阀体上的阀座,阀座下部的侧壁上分别设有与主导水管相连通的左、右进水口,腔室内设有换向阀芯,在换向阀芯内具有上、下引水管,其中上引水管与右进水口可调地相通,下引水管与左进水口可调地相通,下引水管的出水口与腔室底部相连通,换向阀芯的上端设有转阀杆,转阀杆的外侧壁上安装有手动轮,手动轮内具有蓄水腔,蓄水腔的顶部设有带至少一个喷水孔的上出水盖,转阀杆内具有引水管,引水管的进水口与上引水管相连通,出液口与主导水管的下出水口相连通。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节约洗脸用水,提高洗脸效果,使用方便、卫生的上下出水水龙头。”上述专利产品可以通过拨杆来带动手动轮、手动轮带动阀杆、阀杆带动阀芯、使阀芯进行换向,以实现上出水或下出水,并且在上出水时还可以通过转动上出水盖来调节水的流量和压力,以达到调节水流喷射高度的目的。但是,由于在通过拨动拨杆进行换向时,手动轮、阀杆、阀芯等同时一起转动,而上出水盖又是通过螺纹连接在手动轮的上部,所以用户在转动上出水盖调节上出水流量和喷射高度时,往往会使手动轮产生联动,而使出水方向改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上下出水水龙头的换向装置,该装置可以避免在调节上出水流量和喷射高度时,发生出水方向改变的误动作。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上下出水水龙头的换向装置,包括安装固定在水龙头上的阀座,阀座内安装有阀杆和阀芯,阀杆内设有出水孔,所述阀座上连接固定有阀盖,阀盖上螺纹连接有上出水盖,阀盖与上出水盖之间形成储水腔,阀杆的出水孔与储水腔连通,阀杆上连接固定有拨动杆,拨动杆与阀盖可相对转动。本技术详细的技术方案之一是一种上下出水水龙头的换向装置,包括安装固定在水龙头上的阀座,阀座内安装有阀杆和阀芯,阀杆内设有出水孔,所述阀座上连接固定有阀盖,阀盖上螺纹连接有上出水盖,阀盖与上出水盖之间形成储水腔,阀杆的出水孔与储水腔连通,阀杆上连接固定有拨动杆,拨动杆与阀盖可相对转动;所述阀盖的纵截面呈U形,上端口固定有盖板,下端与阀座固定,阀杆向上穿过盖板,阀杆的底部外圆周设有直齿,直齿外套有内齿圈与阀杆周向固定,拨动杆连接固定在内齿圈的侧壁,阀盖侧壁设有开口,拨动杆伸出开口。本技术详细的技术方案之二是一种上下出水水龙头的换向装置,包括安装固定在水龙头上的阀座,阀座内安装有阀杆和阀芯,阀杆内设有出水孔,所述阀座上连接固定有阀盖,阀盖上螺纹连接有上出水盖,阀盖与上出水盖之间形成储水腔,阀杆的出水孔与储水腔连通,阀杆上连接固定有拨动杆,拨动杆与阀盖可相对转动;所述阀盖为上下开口的圆筒状,上端口固定有盖板,下端与阀座固定,阀杆向上穿过盖板,阀杆的底部外圆周设有直齿,直齿外套有内齿圈与阀杆周向固定,拨动杆连接固定在内齿圈的侧壁,阀盖的侧壁设有开口,拨动杆伸出开口。本技术详细的技术方案之三是一种上下出水水龙头的换向装置,包括安装固定在水龙头上的阀座,阀座内安装有阀杆和阀芯,阀杆内设有出水孔,所述阀座上连接固定有阀盖,阀盖上螺纹连接有上出水盖,阀盖与上出水盖之间形成储水腔,阀杆的出水孔与储水腔连通,阀杆上连接固定有拨动杆,拨动杆与阀盖可相对转动;所述阀盖为套在阀杆上的圆盘,阀杆向上穿过阀盖,阀杆的底部外圆周设有直齿,直齿外套有内齿圈与阀杆周向固定,内齿圈的两侧设有弧形孔,阀盖上设有两根螺钉向下分别穿过弧形孔与阀座连接固定,拨动杆连接固定在内齿圈的侧壁。本技术的优点是1.本技术的上出水盖通过螺纹连接在阀盖上,阀盖固定在阀座上,阀座固定在水龙头上,而拨动杆连接固定在内齿圈上,内齿圈套在阀杆上固定,所以转动上出水盖时,不会联动拨动杆和内齿圈,不会出现改变出水方向的误动作。2.本技术比现有技术设计更合理、结构更简单,性能更可靠。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A-A剖面图。其中1阀座;2阀杆;3阀芯;4出水孔;5阀盖;6上出水盖;7储水腔;8拨动杆;9盖板;10直齿;11内齿圈;12开口;13弧形孔;14螺钉。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一种上下出水水龙头的换向装置,包括安装固定在水龙头上的阀座1,阀座1内安装有阀杆2和阀芯3,阀杆2内设有出水孔4,所述阀座1上连接固定有阀盖5,阀盖5的纵截面呈U形,上端口固定有盖板9,下端与阀座1固定,阀杆2向上穿过盖板9,阀杆2的底部外圆周设有直齿10,直齿10外套有内齿圈11与阀杆2周向固定,内齿圈11的侧壁连接固定有拨动杆8,阀盖5的侧壁设有开口12,拨动杆8伸出开口12,阀盖5上螺纹连接有上出水盖6,阀盖5与上出水盖6之间形成储水腔7,阀杆2的出水孔4与储水腔7连通。实施例二如图2所示,一种上下出水水龙头的换向装置,包括安装固定在水龙头上的阀座1,阀座1内安装有阀杆2和阀芯3,阀杆2内设有出水孔4,所述阀座1上连接固定有阀盖5,阀盖5为上下开口的圆筒状,上端口固定有盖板9,下端与阀座1固定,阀杆2向上穿过盖板9,阀杆2的底部外圆周设有直齿10,直齿10外套有内齿圈11与阀杆2周向固定,内齿圈11的侧壁连接固定有拨动杆8,阀盖5的侧壁设有开口12,拨动杆8伸出开口12,阀盖5上螺纹连接有上出水盖6,阀盖5与上出水盖6之间形成储水腔7,阀杆2的出水孔4与储水腔7连通。实施例三如图3所示,一种上下出水水龙头的换向装置,包括安装固定在水龙头上的阀座1,阀座1内安装有阀杆2和阀芯3,阀杆2内设有出水孔4,所述阀座1上连接固定有阀盖5,阀盖5为套在阀杆2上的圆盘,阀杆2向上穿过阀盖5,阀杆2的底部外圆周设有直齿10,直齿10外套有内齿圈11与阀杆2周向固定,内齿圈11的两侧设有弧形孔13,阀盖5上设有两根螺钉14向下分别穿过弧形孔13与阀座1连接固定,内齿圈11的侧壁上连接固定有拨动杆8,阀盖5上螺纹连接有上出水盖6,阀盖5与上出水盖6之间形成储水腔7,阀杆2的出水孔4与储水腔7连通。本技术的上出水盖6通过螺纹连接在阀盖5上,阀盖5固定在阀座1上,阀座1固定在水龙头上,而拨动杆8连接固定在内齿圈11上,内齿圈11套在阀杆2上固定,所以转动上出水盖6时,不会联动拨动杆8和内齿圈11,不会出现改变出水方向的误动作;本技术比现有技术设计更合理、结构更简单,性能更可靠。权利要求1.一种上下出水水龙头的换向装置,包括安装固定在水龙头上的阀座(1),阀座(1)内安装有阀杆(2)和阀芯(3),阀杆(2)内设有出水孔(4),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1)上连接固定有阀盖(5),阀盖(5)上螺纹连接有上出水盖(6),阀盖(5)与上出水盖(6)之间形成储水腔(7),阀杆(2)的出水孔(4)与储水腔(7)连通,阀杆(2)上连接固定有拨动杆(8),拨动杆(8)与阀盖(5)可相对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下出水水龙头的换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盖(5)的纵截面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上下出水水龙头的换向装置,包括安装固定在水龙头上的阀座(1),阀座(1)内安装有阀杆(2)和阀芯(3),阀杆(2)内设有出水孔(4),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1)上连接固定有阀盖(5),阀盖(5)上螺纹连接有上出水盖(6),阀盖(5)与上出水盖(6)之间形成储水腔(7),阀杆(2)的出水孔(4)与储水腔(7)连通,阀杆(2)上连接固定有拨动杆(8),拨动杆(8)与阀盖(5)可相对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火谋
申请(专利权)人:李火谋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