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线束扭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66028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8 04: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节线束扭线装置,包括旋转模块以及挤压模块;所述旋转模块包括外端形成容置口的旋转套筒、位于所述容置口外围的一圈导向环以及固定于所述旋转套筒内端的连接轴;所述导向环上沿周向均布有至少两个径向的导向槽,所述旋转套筒上沿周向均布有对应于各个导向槽的插孔;所述挤压模块对应于各个所述插孔沿周向分布有多组,各个所述挤压模块包括互相连接的挤压段和衔接段;所述挤压段的一端插入对应的所述插孔内;所述衔接段的外端与对应的所述导向槽配合,并能够沿着其方向调节径向的位置。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通根据实际需求调节扭线口径的大小。

An adjustable twisting device for wire harnes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adjustable wire harness twist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rotating module and an extrusion module; the rotating module comprises a rotating sleeve with an outer end forming a holding opening, a circle of guide rings around the holding opening and a connecting shaft fixed on the inner end of the rotating sleeve; at least two radial guide grooves are uniformly distributed on the guide rings along the circumference, and the upper edge of the rotating sleeve The peripheral direction is evenly distributed with jacks corresponding to each guide groove; the extrusion module corresponds to each jacks distributed along the peripheral direction with multiple groups, each extrusion module includes mutually connected extrusion section and connection section; one end of the extrusion section is inserted into the corresponding jacks; the outer end of the connection section is matched with the corresponding guide groove, and the radial direction can be adjusted Location. The invention can adjust the size of the torsion wire caliber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dema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线束扭线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线束加工
,特别是一种可调节线束扭线装置。
技术介绍
多股线的线束剥线过程通常包括送线、剥线以及切断等多个环节。目前,公知的用于机加工电线材料剥皮的机械为剥皮机,一般的剥皮机仅具有给电线剥去外皮的功能,如此,对于多股线芯(如铜丝)的电线线束,当线束端头被剥去一段线皮后,其裸露的线芯部分整体抱合性能低,往往会分岔开或者搅乱,给后续的加工带来麻烦,而且影响电线加工的效率和生产的质量。虽然目前市场中也存在专门对线束端头进行扭转处理的扭线机,但是设备体积较大、结构复杂,且成本较高,不利于普及化,且一般扭线机上用于扭线的末端组件为固定式,不能方便且及时地调节实际扭线口径的大小,对于不同规格的多股线(或对于同一多股线加工程序中不同时间段)的扭线口径需求不能加以灵活的变化,造成使用不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鉴于上述和/或现有的线束加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专利技术。因此,本专利技术其中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调节线束扭线装置,其能够根据需求调节扭线口径的大小。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调节线束扭线装置,其包括旋转模块以及挤压模块;所述旋转模块包括外端形成容置口的旋转套筒、位于所述容置口外围的一圈导向环以及固定于所述旋转套筒内端的连接轴;所述导向环上沿周向均布有至少两个径向的导向槽,所述旋转套筒上沿周向均布有对应于各个导向槽的插孔;所述挤压模块对应于各个所述插孔沿周向分布有多组,各个所述挤压模块包括互相连接的挤压段和衔接段;所述挤压段的一端插入对应的所述插孔内;所述衔接段的外端与对应的所述导向槽配合,并能够沿着其方向调节径向的位置。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可调节线束扭线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挤压段和衔接段互相垂直连接,且为一体式。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可调节线束扭线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各个所述挤压段的一端沿径向插入对应的所述插孔内,且插入所述插孔内的端头上设置有有凸棱。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可调节线束扭线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衔接段的外端固定有滑块,所述滑块的横向宽度大于所述衔接段的厚度,所述导向槽的横截面配合于所述衔接段外端的结构;所述滑块嵌入对应的导向槽,并能够沿其径向进行滑动。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可调节线束扭线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还包括滑动模块;所述滑动模块包括套于所述旋转套筒外围的导向套筒、位于所述导向套筒上且对应于各个所述挤压模块的铰接座以及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挤压模块和铰接座进行铰接的联系杆;所述导向套筒上设置有对应于所述挤压段的避让口,所述避让口的轴向长度大于所述挤压段的轴向宽度,且各个所述挤压段的端头依次穿过对应的所述避让口和插孔,伸入所述旋转套筒的内部。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可调节线束扭线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各个所述挤压模块通过两根轴向排列且互相平行的联系杆与所述导向套筒连接,所述导向套筒上设置有对应于各个联系杆的铰接座。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可调节线束扭线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各个所述联系杆的一端与所述衔接段铰接,另一端与对应的所述铰接座铰接。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可调节线束扭线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导向套筒的内侧壁上设置有轴向的条形凸起,所述旋转套筒的外侧壁上设置有配合于所述条形凸起的条形凹槽,所述条形凸起嵌入所述条形凹槽内,并能够发生相对滑动。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可调节线束扭线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还包括调节模块;所述调节模块套于所述连接轴上,所述连接轴的外侧表面上具有外螺纹,所述调节模块的内部具有配合于所述连接轴的螺孔;所述调节模块的外围内凹有周向的环形限位槽,所述导向套筒的内端设置有嵌入所述环形限位槽内的限位环。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可调节线束扭线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还包括驱动模块,其与所述连接轴进行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能够对外露的多股线芯进行统一扭转,以提高多股线的整体抱合性能,防止外露线芯的分岔开或者搅乱,提高了电线加工的效率和生产的质量;同时,本专利技术的多股线端部扭线器、体积较小,能够便于放置和携带,占地空间少,还能够通根据实际需求调节扭线口径的大小,对于不同规格的多股线的扭线口径需求能够加以灵活的变化,使用方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图1为可调节线束扭线装置的主体结构图。图2为容置口的结构图。图3为可调节线束扭线装置的爆炸图。图4为可调节线束扭线装置的内部结构图。图5为容置口的内部结构图。图6为可调节线束扭线装置的整体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专利技术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参照图1~6,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调节线束扭线装置,其能够根据需求调节实际扭线口径的大小。所述可调节线束扭线装置包括旋转模块100以及沿其周向分布并连接在旋转模块100上的多个挤压模块200。具体的,旋转模块100包括外端形成容置口101a的旋转套筒101、位于容置口101a外围的一圈导向环102以及固定于旋转套筒101内端的连接轴103。其中,旋转套筒101为内部空心、内端封堵且外端开口的筒状结构,外端的开口即形成容置口101a,用于多股线的伸入。导向环102为容置口101a外围的一圈环形结构,导向环102对应于连接轴103的一侧面上沿周向均布有至少两个径向的导向槽102a(本专利技术优选4个),同时,旋转套筒101上沿周向均布有对应于各个导向槽102a的径向的插孔101b。连接轴103为沿轴向固定于旋转套筒101内端的转轴。本专利技术中的挤压模块200对应于各个插孔101b沿周向分布有多组(数量与插孔101b相同,优选4组),各个挤压模块200结构相同,均包括互相连接的挤压段201和衔接段202。挤压段201的一端插入对应的插孔101b,并伸入旋转套筒101内内;衔接段202的外端与对应的导向槽102a配合(此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节线束扭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旋转模块(100),包括外端形成容置口(101a)的旋转套筒(101)、位于所述容置口(101a)外围的一圈导向环(102)以及固定于所述旋转套筒(101)内端的连接轴(103);所述导向环(102)上沿周向均布有至少两个径向的导向槽(102a),所述旋转套筒(101)上沿周向均布有对应于各个导向槽(102a)的插孔(101b);以及,/n挤压模块(200),其对应于各个所述插孔(101b)沿周向分布有多组,各个所述挤压模块(200)包括互相连接的挤压段(201)和衔接段(202);所述挤压段(201)的一端插入对应的所述插孔(101b)内;所述衔接段(202)的外端与对应的所述导向槽(102a)配合,并能够沿着其方向调节径向的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线束扭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旋转模块(100),包括外端形成容置口(101a)的旋转套筒(101)、位于所述容置口(101a)外围的一圈导向环(102)以及固定于所述旋转套筒(101)内端的连接轴(103);所述导向环(102)上沿周向均布有至少两个径向的导向槽(102a),所述旋转套筒(101)上沿周向均布有对应于各个导向槽(102a)的插孔(101b);以及,
挤压模块(200),其对应于各个所述插孔(101b)沿周向分布有多组,各个所述挤压模块(200)包括互相连接的挤压段(201)和衔接段(202);所述挤压段(201)的一端插入对应的所述插孔(101b)内;所述衔接段(202)的外端与对应的所述导向槽(102a)配合,并能够沿着其方向调节径向的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线束扭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段(201)和衔接段(202)互相垂直连接,且为一体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节线束扭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挤压段(201)的一端沿径向插入对应的所述插孔(101b)内,且插入所述插孔(101b)内的端头上设置有有凸棱。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调节线束扭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段(202)的外端固定有滑块(202a),所述滑块(202a)的横向宽度大于所述衔接段(202)的厚度,所述导向槽(102a)的横截面配合于所述衔接段(202)外端的结构;
所述滑块(202a)嵌入对应的导向槽(102a),并能够沿其径向进行滑动。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可调节线束扭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滑动模块(300);
所述滑动模块(300)包括套于所述旋转套筒(101)外围的导向套筒(301)、位于所述导向套筒(301)上且对应于各个所述挤压模块(200)的铰接座(302)以及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爱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艮德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