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蒸汽发生器及其带有该蒸汽发生器的蒸汽清洁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56790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8 02: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蒸汽发生器及其带有该蒸汽发生器的蒸汽清洁机,包括锅炉主体、锅炉外壳,锅炉主体包括连接板、加热环,加热环内壁与锅炉外壳底部之间形成有第一汽化腔;加热环外壁与锅炉外壳之间形成第二汽化腔,连接板上设置有出气管、进水管;加热环外壁设置有多圈环形槽,每层环形槽上开设有流通槽,相邻环形槽的流通槽开设在加热环的相对两侧;加热环末端开设有连通孔。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通过对加热环外侧和内侧空间的二次利用,提高对电热管热量的利用率;通过延长对液态水在第一汽化腔和第二汽化腔的流通路径,以提高液态水与设备的接触面积和接触时间,有效提高了发生器的汽化效率,进而实现完全汽化。

A steam generator and a steam cleaner with the steam generator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steam generator and a steam cleaner with the steam generator, including a boiler main body and a boiler shell, the boiler main body includes a connecting plate and a heating ring, a first vaporizing cavity is formed between the inner wall of the heating ring and the bottom of the boiler shell, a second vaporizing cavity is formed between the outer wall of the heating ring and the boiler shell, an air outlet pipe and an water inlet pipe are arranged on the connecting plate, and a heating ring is formed between the outer wall of the heating ring and the boiler shell The outer wall of the ring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ring grooves, each layer of ring grooves is provided with a circulation groove, and the circulation grooves of the adjacent ring grooves are arranged on the opposite sides of the heating ring; the end of the heating ring is provided with a communication hole. The invention has the following advantages and effects: through the secondary utilization of the outer and inner space of the heating ring,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the heat of the electric heating pipe is increased; by extending the flow path of the liquid water in the first and second vaporization cavities, the contact area and contact time of the liquid water and the equipment are increased, the vaporization efficiency of the generator is effectively improved, and then the complete vaporization is realiz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蒸汽发生器及其带有该蒸汽发生器的蒸汽清洁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蒸汽清洁设备的
,特别涉及一种蒸汽发生器及其带有该蒸汽发生器的蒸汽清洁机。
技术介绍
用于蒸汽清洁设备的蒸汽锅炉传统包括两种类型:一种为即热型蒸汽锅炉,此类蒸汽锅炉通常具有较小的汽化室,在使用时,蒸汽锅炉的供水源是分成小股水流逐次进入到锅炉内并瞬间转化成蒸汽的;另一种为预热型蒸汽锅炉,此类蒸汽锅炉具有较大的汽化室,在使用时,需要预先向汽化室内通入足够的供水,而后加热一段时间直至汽化室内已经产生足够的蒸汽再开始使用。现有的蒸汽发生器中,大多都只有单一的汽化腔,有些汽化腔是直通式汽化腔,还有一些是依靠隔板形成的折弯状汽化腔或迷宫式汽化腔。对于直通式汽化腔来说,水快速从汽化腔的上部流到下部,该汽化腔很难实现水的充分汽化,即使提高蒸汽发生器的加热功率也不能保证水能百分之百汽化,而且提高加热功率会造成能源浪费和安全隐患。对于设有折弯式状汽化腔或迷宫式汽化腔的蒸汽发生器来说,流体依然只有一条通路,其在快速经过汽化腔后,也很难实现完全汽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蒸汽发生器,具有液态水二次汽化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蒸汽发生器,包括锅炉主体、套设在所述锅炉主体外的锅炉外壳,所述锅炉主体包括与所述锅炉外壳连接的连接板、位于所述锅炉外壳内且埋设有电热管的加热环,所述加热环外壁与所述锅炉外壳之间形成第二汽化腔,所述加热环内壁与所述锅炉外壳底部之间形成有第一汽化腔;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汽化腔连通的出气管、与所述第一汽化腔连通的进水管;所述加热环外壁与所述锅炉外壳内壁相抵接且设置有多圈的环形槽,所述加热环在上开设有流通槽连通相邻环形槽的流通槽,相邻所述环形槽的流通槽开设在所述加热环的相对两侧;所述加热环末端抵接在所述锅炉外壳底壁上且开设有与所述第一汽化腔连通的连通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液态水通过进水管进入到加热管内壁的第一汽化腔内进入预热,同时汽化一部分,部分蒸汽以及被预热的液态水通过连通孔进入到加热环外部的第二汽化腔内。加热环外壁设置的多圈环形槽将第二汽化腔分割成多个独立的腔室,同时各个环形槽之间通过流通槽连通。由于相邻的流通槽分别设置在加热环的两侧,因而当液态水进入到第二汽化腔时,液态水经过第一层的独立腔室,而后流经到另一侧的流通槽后进入到下一个腔室,液态水分离成两股后在另一侧的流通槽汇合进入到下一个腔室。液态水往复通过环形槽和流通槽,延长了液态水在第二汽化腔的流通路径,进而增加加热环对液态水的加热汽化程度,通过两个腔室实现对电热管的热能的利用,实现加热管内外两侧的二次汽化,提高液态水的汽化效果。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热环内壁上插接有导流螺杆,所述导流螺杆外壁设置的导流板侧壁抵接于所述加热环内壁,所述第一汽化腔为螺旋腔室。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汽化腔内插接有一根导流螺杆,而导流螺杆外侧壁与加热环内壁相抵接,进而使第一汽化腔形成一个单方向的螺旋腔室。该导流螺杆进一步延长了液态水从进水管进入到在第一汽化腔内后的流动路径以及加热环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整个发生器的汽化效率,提高第一汽化腔的汽化效率以及对液态水的加热效果。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热环末端开设有呈蜗状线分布的导流槽;所述导流槽前端与所述连通孔连通,所述导流槽与所述第一汽化腔连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热环末端设置的导流槽能够连通第一汽化腔和第二汽化腔。同时通过导流槽本身的蜗状线分布,能够对液态水进行改向,便于液态水以及蒸汽能够直接流入到第二汽化腔的腔室内,使得整体流向更为流畅快速。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流螺杆前端插接在所述连接板开设的定位孔上,所述导流螺杆末端设置有凸块,所述加热环末端设置有供所卡接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流螺杆前端插接在定位孔上,末端的凸块卡接在卡接槽上,因而便于导流螺杆在第一汽化腔内的安装定位,以及能够确保导流螺杆的出口和导流槽的出口能始终相对;且通过相对定位设置,降低了导流螺杆的安装难度。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密封圈,所述锅炉外壳上端设置有贴紧于所述连接板和所述密封圈的法兰环,所述连接板与所述法兰环之间通过螺栓固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板与锅炉外壳的法兰环进行相对固定,以实现形成第二汽化腔和第一汽化腔。连接板与法兰环之间设置的螺栓能够确保两者之间的密封性,确保发生器稳定运行。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锅炉本体和所述锅炉外壳外侧设置有隔热罩。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隔热罩的设置一方面能够避免电热管的热量的逃逸,进行保温隔热,另一方面也避免发生器的热量影响其余设备的使用。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隔热罩包括相对插接固定的隔热上壳和隔热下壳,所述隔热上壳和所述隔热下壳之间设置有供所述连接板侧壁嵌设的限位槽和供所述锅炉外壳定位的定位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隔热罩由隔热上壳和隔热下壳插接固定而成。在安装时只需将限位槽套设在连接板和法兰盘上,后端的定位槽将锅炉外壳罩设即可。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板上还设置有温控器和热保护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温控器对环境温度进行采样监控,当环境温度高于控制设定值时控制电路启动,达到超限报警温度点时,进行报价,另一方面通过热保护器二次保护,当热保护器受高温发生形变,整体电路断开,避免发生器损坏,提高使用的安全性。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化效果好的蒸汽清洁机。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蒸汽清洁机,包括上述的蒸汽发生器。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对加热环外侧和内侧空间的二次利用,提高对电热管热量的利用率;通过延长对液态水在第一汽化腔和第二汽化腔的流通路径,以提高液态水与设备的接触面积和接触时间,有效提高了发生器的汽化效率,进而实现完全汽化。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一中的锅炉主体和锅炉外壳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一中的锅炉外壳和隔热罩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一中的蒸汽发生器的剖面视图;图4是实施例一中的锅炉主体的结构示意图一;图5是实施例一中的锅炉主体的结构示意图二,用以体现导流螺杆的结构;图6是实施例一中的锅炉主体的结构示意图三,用以凸出定位孔;图7是实施例二中的蒸汽清理机的示意图。图中:1、锅炉主体;2、锅炉外壳;3、连接板;4、加热环;5、电热管;6、第二汽化腔;7、第一汽化腔;8、出气管;9、进水管;10、环形槽;11、流通槽;12、连通孔;13、导流螺杆;14、导流板;15、导流槽;16、定位孔;17、凸块;18、卡接槽;19、密封圈;20、法兰环;21、螺栓;22、隔热罩;23、隔热上壳;24、隔热下壳;25、限位槽;26、定位槽;27、环形凸条;28、环形凹槽;29、温控器;30、热保护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蒸汽发生器,包括锅炉主体(1)、套设在所述锅炉主体(1)外的锅炉外壳(2),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炉主体(1)包括与所述锅炉外壳(2)连接的连接板(3)、位于所述锅炉外壳(2)内且埋设有电热管(5)的加热环(4),所述加热环(4)内壁与所述锅炉外壳(2)底部之间形成有第一汽化腔(7),所述加热环(4)外壁与所述锅炉外壳(2)之间形成第二汽化腔(6);/n所述连接板(3)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汽化腔(6)连通的出气管(8)、与所述第一汽化腔(7)连通的进水管(9);/n所述加热环(4)外壁与所述锅炉外壳(2)内壁相抵接且设置有多圈的环形槽(10),所述加热环(4)在上开设有流通槽(11)连通相邻环形槽(10)的流通槽(11),相邻所述环形槽(10)的流通槽(11)开设在所述加热环(4)的相对两侧;/n所述加热环(4)末端抵接在所述锅炉外壳(2)底壁上且开设有与所述第一汽化腔(7)连通的连通孔(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蒸汽发生器,包括锅炉主体(1)、套设在所述锅炉主体(1)外的锅炉外壳(2),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炉主体(1)包括与所述锅炉外壳(2)连接的连接板(3)、位于所述锅炉外壳(2)内且埋设有电热管(5)的加热环(4),所述加热环(4)内壁与所述锅炉外壳(2)底部之间形成有第一汽化腔(7),所述加热环(4)外壁与所述锅炉外壳(2)之间形成第二汽化腔(6);
所述连接板(3)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汽化腔(6)连通的出气管(8)、与所述第一汽化腔(7)连通的进水管(9);
所述加热环(4)外壁与所述锅炉外壳(2)内壁相抵接且设置有多圈的环形槽(10),所述加热环(4)在上开设有流通槽(11)连通相邻环形槽(10)的流通槽(11),相邻所述环形槽(10)的流通槽(11)开设在所述加热环(4)的相对两侧;
所述加热环(4)末端抵接在所述锅炉外壳(2)底壁上且开设有与所述第一汽化腔(7)连通的连通孔(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环(4)内壁上插接有导流螺杆(13),所述导流螺杆(13)外壁设置的导流板(14)侧壁抵接于所述加热环(4)内壁,所述第一汽化腔(7)为螺旋腔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环(4)末端开设有呈蜗状线分布的导流槽(15);所述导流槽(15)前端与所述连通孔(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劼胡棉飞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环海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