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段起皱混色纺纱线及其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655782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8 01:53
一种分段起皱混色纺纱线及其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饰纱和固纱经差动纺细纱机工序、络筒工序、并线工序和倍捻工序后获得;所述饰纱为采用至少包括高收缩纤维制备获得的粗纱;所述固纱为若干种第二纤维混纺后获得的粗纱;所述高收缩纤维为高收缩腈纶纤维或高收缩涤纶纤维中的一种或两种。本申请上述方法中获得的分段起皱混色纺纱线中的高收缩纤维是分段附在纱线的表面,在后道工序热定型处理后,纤维会收缩,整个纱线就会分段收缩,所述织物会因为纱线每段的收缩程度的不同而呈现出起皱效果,同时织物富有弹性。

A kind of segmented crinkle blended yarn and its production method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section wrinkle mixed color spinning line and a production method thereof,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the decoration yarn and the fixation yarn are obtained through the differential spinning frame process, the winding process, the doubling process and the double twisting process; the decoration yarn is the roving prepared by at least including the high shrinkage fiber; the fixation yarn is the roving obtained by mixing several second fibers; the high shrinkage fiber is the high shrinkage nitrile One or two of the fibers of nylon or high shrinkage polyester. The high shrinkage fiber in the segmented wrinkle mixed color spinning yarn obtained in the above method of the application is attached to the surface of the yarn in sections. After the heat setting treatment in the later process, the fiber will shrink, and the whole yarn will shrink in sections. The fabric will show wrinkle effect because of the different degree of shrinkage of each section of the yarn, and the fabric is elastic at the same ti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段起皱混色纺纱线及其生产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纱线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分段起皱混色纺纱线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织物风格是人的感觉器官对织物所作的综合评价,它是织物所固有的物理机械性能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所产生的综合效应,是一种受物理、生理和心理因素共同作用而得到的评价结果。起皱织物是一种特殊风格的织物,其与一般的织物相反,并不具有布面光滑、平整、挺括的特点,而是布面上各部分呈现出分布错综的小颗粒,布面不平整,织物表面具有不规则的皱条或皱纹,具有皱缩不平的特殊效应。起皱织物手感滑糯、松软、轻薄;穿着舒适、美观大方。现有技术中对于起皱织物的研究并不多,并且其制备方法较为复杂,不易于规模化形成特殊风格的织物。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段起皱混色纺纱线及其生产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获得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分段起皱混色纺纱线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饰纱和固纱经差动纺细纱机工序、络筒工序、并线工序和倍捻工序后获得;所述饰纱为采用至少包括高收缩纤维制备获得的粗纱;所述固纱为若干种第二纤维混纺后获得的粗纱;所述高收缩纤维为高收缩腈纶纤维或高收缩涤纶纤维中的一种或两种。优选地,所述饰纱中还可以含有第一纤维。第一纤维和第二纤维选自天然纤维、再生纤维素纤维、再生蛋白质纤维或合成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第一纤维与第二纤维的色彩可以相同或不同。优选地,以饰纱的总质量为基准计,高收缩纤维的质量至少为50wt%。更优选地,饰纱全部采用高收缩纤维。高收缩纤维是相对于常规收缩率的纤维而言,常规纤维受热后,收缩率最高通常不超过10%,而高收缩纤维的收缩率一般在20%以上,甚至高达35%~45%。更优选地,本申请中,所述高收缩纤维为1.5D和38mm的腈纶纤维、2.0D~2.5D和51mm的腈纶纤维或3.0D和65mm的腈纶纤维。在实际生产中,根据产品颜色要求,分别搭配好饰纱和固纱中不同颜色纤维的比例。优选地,所述差动纺细纱机工序为在差动纺细纱机上纺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通过改变差动纺细纱机上罗拉的传动速度的快慢,从而生产出沿纱线轴线方向A-B-A-B-A-B结构的纱线、A-AB-A–AB-A–AB结构的纱线,以及AB-BA-AB-BA-AB-BA等结构的纱线。其中所述向A-B-A-B-A-B结构的纱线是指一段由粗纱A构成的纱线和由粗纱B构成的纱线的交替循环所构成的纱线;所述A-AB-A–AB-A–AB结构的纱线是指一段由粗纱A构成的纱线和一段由粗纱AB构成的纱线的交替循环所构成的纱线,所述的一段由粗纱AB构成的纱线中既含有纱线A又纱线B。所述纱线A为固纱,所述纱线B为饰纱。细纱工序获得的细纱的干定量为1.48~7.38克/100米。细纱工序的牵伸倍数为15~35倍。细纱工序的捻度为283~730T/m。细纱机的锭速为9000~14000r/min。优选地,络筒工序在自动络筒机上进行,以络成锥形筒纱。自动络筒机的型号为AutoConer-338。络纱速度为1000~1600m/min。优选地,并线工序为在并线机上进行合股。优选地,倍捻工序为加捻,捻度为(155-400)T/m。优选地,织成织物时,织物密度为一般织物密度的0.72~0.80倍。所述饰纱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中的多种:a)将第一纤维进行可纺性处理;b)混料:将第一纤维与高收缩纤维混料;c)清花:进一步的混合并定量成卷获得棉卷;d)梳棉:在梳棉机上梳理成条获得生条;e)并条:在并条机上进行三道并合牵伸获得条子;f)粗纱:在粗纱机上牵伸成粗纱。如饰纱全部为高收缩纤维,则无需经过混料。步骤c)中,棉卷干定量为340~450克/米。步骤c)中,棉卷长度为30~36米。步骤d)中,生条干定量为18~24克/5米。步骤d)中,梳棉机上道夫速度为15~22转/分。步骤d)中,盖板与锡林针布间隔距从进口到出口五点依次配置为(14,12,10,10,12)。并条的作用是使得纤维条定量一致,条干均匀,纤维平行顺直。步骤e)中,条子的干定量为13~20克/5米。并条中并合数为6~8根。并条中牵伸倍数为6~10倍。并条中,并条机的车速为260~400m/min。在粗纱工序中加上一定的捻度,以使得粗纱具有一定的抱合力。步骤f)中,粗纱干定量为5~6.5克/10米。牵伸倍数为5~10倍。粗纱的捻系数为70~100。粗纱机的锭速为700~1000r/min。优选地,所述固纱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中的多种:a1)将第二纤维进行可纺性处理;b1)混料:将第二纤维混料;c1)清花:进一步的混合并定量成卷获得棉卷;d1)梳棉:在梳棉机上梳理成条获得生条;e1)并条:在并条机上进行三道并合牵伸获得条子;f1)粗纱:在粗纱机上牵伸成粗纱;步骤c1)中,棉卷干定量为340~450克/米。步骤c1)中,棉卷长度为30~36米。步骤d1)中,生条干定量为18~24克/5米。步骤d1)中,梳棉机上道夫速度为15~22转/分。步骤d1)中,盖板与锡林针布间隔距从进口到出口五点依次配置为(10,9,8,8,9)或(14,12,10,10,12)。并条的作用是使得纤维条定量一致,条干均匀,纤维平行顺直。步骤e1)中,条子的干定量为13~20克/5米。并条中并合数为6~8根。并条中牵伸倍数为6~10倍。并条中,并条机的车速为260~400m/min。在粗纱工序中加上一定的捻度,以使得粗纱具有一定的抱合力。步骤f1)中,粗纱干定量为5~6.5克/10米。牵伸倍数为5~10倍。粗纱的捻系数为70~100。粗纱机的锭速为700~1000r/min。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由上述所述分段起皱混色纺纱线的生产方法制备获得的分段起皱混色纺纱线。优选地,所述分段起皱混色纺纱线为单纱或股线;单纱捻度为283~730T/m,股线捻度为155~400T/m。一种起皱织物,采用如上述所述的起皱混色纺纱线织造成布后再经热定型处理后获得。优选地,热定型温度至少为80℃。优选地,热定型时间为10min以上。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分段起皱混色纺纱线及其生产方法,包括未经染色的高收缩纤维与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经染色的其他纤维,经过特殊的纺纱工艺和设备,纺出高收缩纤维在纱线的表面分段分布,此种纱线经过织出的布经过一定温度和压力的蒸汽作用下,纱线上有高收缩纤维分布的纤维段在高收缩纤维的作用下进行收缩变粗变短,没有含有高收缩纤维段的纱线没有变化,所以布面因为纱线的每段的收缩程度的不同就能得到起皱效果的织物,通过这种工艺达到传统通过织物后整理获得织物起皱的效果。本申请上述方法中获得的分段起皱混色纺纱线中的高收缩纤维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段起皱混色纺纱线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n将饰纱和固纱经差动纺细纱机工序、络筒工序、并线工序和倍捻工序后获得;所述饰纱为采用至少包括高收缩纤维制备获得的粗纱;所述固纱为若干种第二纤维混纺后获得的粗纱;所述高收缩纤维为高收缩腈纶纤维或高收缩涤纶纤维中的一种或两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段起皱混色纺纱线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饰纱和固纱经差动纺细纱机工序、络筒工序、并线工序和倍捻工序后获得;所述饰纱为采用至少包括高收缩纤维制备获得的粗纱;所述固纱为若干种第二纤维混纺后获得的粗纱;所述高收缩纤维为高收缩腈纶纤维或高收缩涤纶纤维中的一种或两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纤维选自天然纤维、再生纤维素纤维、再生蛋白质纤维或合成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以饰纱的总质量为基准计,高收缩纤维的质量至少为50wt%。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饰纱中还包括第一纤维,所述第一纤维选自天然纤维、再生纤维素纤维、再生蛋白质纤维或合成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差动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练向阳宋祖龙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华孚色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