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发生电极、电极的制备方法、含有该电极的电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655738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8 01: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臭氧发生电极、电极的制备方法、含有该电极的电解装置。所述电极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准备电极板和催化剂:电极板选用非金属导电材料;催化剂由SnC

Ozone generation electrode, preparation method of electrode, electrolytic device containing the electrod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n ozone generating electrode, a preparation method of the electrode and an electrolytic device containing the electrode. The electrode is prepared by the following methods: preparing the electrode plate and catalyst: the electrode plate is made of non-metallic conductive material; the catalyst is made of SN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臭氧发生电极、电极的制备方法、含有该电极的电解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化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的电极的制备方法,该电极能够产生臭氧,并提供了一种含有该电极的电解装置。
技术介绍
臭氧具有极强的氧化性和易分解性,能够作为污水净化剂、脱色剂、消毒剂等使用,利用臭氧进行杀菌消毒时,速度快、效果好,臭氧本身还原生成氧气。由于臭氧所具有的上述优点,其使用已被广泛认可,是世界公认的绿色消毒剂。但是,由于臭氧在常温下的半衰期为15~30min(分钟),导致臭氧的常规储存较困难且成本较高。目前,生产臭氧常用的方法有电晕法、电解法、紫外线法、核辐射法。其中,电晕法的设备投资较高,运行费用高,所生产的臭氧浓度低;紫外线法耗能高,生成臭氧的浓度低,不适用于大量臭氧的生产;核辐射法投资大、不安全,使用频率很低。电解法生产臭氧主要包括电解空气和电解纯水。电解空气生产臭氧的过程会产生NOx等有毒物质,所需交流电压较高,电解效率低,臭氧入水困难,设备占地面积大,使用成本极高。电解纯水单位产生的臭氧效率最高,电解过程是以固态的贵金属聚合物为电解质,结合阳离子交换模式,通过低压电解的方式获得臭氧,但是该工艺中,控制系统比较复杂,电解效率低,臭氧入水困难,使用成本较高。并且,传统的电解装置中,阴阳极材料均采用金属导电材料,水体中存在的某些物质可能会和金属电极发生反应,不适合长期在强酸、强碱的水体中使用。所以说,电极材料的选择对于电解过程的进行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旨在提出一种新型的臭氧发生电极和电解装置,该电解装置中选用非金属导电材料作为阳极材料,通过在阳极材料上覆盖催化剂,提高电解过程产生臭氧的效率。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极的制备方法,所述电极包括电极板和催化剂,所述电极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准备所述电极板和所述催化剂:所述电极板选用非金属导电材料;所述催化剂通过如下方法制备:取500~1500重量份的SnC2O4加入到反应釜中,向所述反应釜中加入至少150重量份的水并搅拌均匀;将5~8重量份的Sb2O3加入到所述反应釜中,搅拌,通入氧气,并进行加热使得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料;将1~3重量份的Ni(CH3COO)2·4H2O加入所述混合料中,然后向所述反应釜中通入氧气,并进行加热、搅拌,直至所述反应釜中物料呈悬浮状态后停止加热,所述反应釜内的物料沉淀,待沉淀完全后,取上层悬浮液,即得到所述催化剂;B、将所述催化剂涂覆在所述电极板上,在450~780℃温度下对所述电极板进行加热;C、所述步骤B重复进行9~14次,使得所述催化剂在所述电极板上形成均匀的涂覆膜;D、对所述步骤C得到的电极板进行烧结处理,得到所述电极。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步骤A中,向所述反应釜中通入氧气的流量为10~15L/min。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步骤B中,所述加热温度控制为500~700℃。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步骤B重复进行10~12次。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步骤D中,控制所述烧结处理过程的温度为500~1200℃,烧结时间为60~150min。优选的,控制所述烧结处理过程的温度为1000~1200℃,烧结时间为90~150min。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臭氧发生电极,所述臭氧发生电极由上述任一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电极板的电阻率>1×10-8Ω·m。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电极板为导电陶瓷或导电硅。进一步的,所述导电陶瓷为碳化硅陶瓷、二硅化钼陶瓷、氧化钍陶瓷、铬酸镧陶瓷。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电解装置,所述电解装置包括阳极、阴极、电源、电解液,所述阳极与所述电源的正极通过导线连接,所述阴极与所述电源的负极通过导线连接,所述阳极和所述阴极均置于所述电解液中,所述阳极为上述臭氧发生电极。本专利技术将非金属导电材料作为电极,在用于污水处理时,与传统工艺中采用金属导电材料作为电极相比,能够适用于强酸、强碱水体,不会发生电极与水体反应的问题,使得电解处理污水过程更加稳定,成本更低,电极的使用寿命更长。并且,臭氧产量更高,工作效率更高,工业应用前景较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电解装置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更加详细的说明,以便能够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方案以及其各个方面的优点。然而,以下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和实施例仅是说明的目的,而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此,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避免因不必要的细节而模糊了本专利技术,在附图中仅仅示出了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案密切相关的结构和/或处理步骤,而省略了与本专利技术关系不大的其他细节。在不同的应用环境中为了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而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的基础之上,对相关工艺参数进行的改动,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新型的电极,该电极包括电极板和涂覆在电极板上的催化剂。本专利技术同时提供了该所述新型电极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材料准备准备电极板和催化剂:(1)电极板选用非金属导电材料。其中,本专利技术所选用的非金属导电材料的电阻率>1×10-8Ω·m(欧姆·米)。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电极板选用导电陶瓷或导电硅。更优选的,导电陶瓷选用碳化硅陶瓷、二硅化钼陶瓷、氧化钍陶瓷、铬酸镧陶瓷。本专利技术选用的非金属导电材料,兼具如下优势:导电性能较好,可以满足电解过程的导电性能需要;均具有较好的抗腐蚀性和抗氧化性,且耐高温;与催化剂进行结合时,催化剂在上述非金属导电材料上均具有较好的附着能力;该非金属导电材料的强度较大,且韧性好;相比而言,本专利技术选用的非金属导电材料的加工成本较低,且通用性广泛。(2)由图1所示,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取500~1500重量份的SnC2O4加入到反应釜中,向反应釜中加入至少150重量份的水并搅拌均匀。然后,将5~8重量份的Sb2O3加入到反应釜中,搅拌,通入氧气,并进行加热使得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料。再将1~3重量份的Ni(CH3COO)2·4H2O加入上述混合料中,然后再向反应釜中通入氧气,并进行加热、搅拌,直至反应釜中物料呈悬浮状态后停止加热。最后,使反应釜内的物料自然冷却,并静置沉淀,待沉淀完全后,取上层悬浮液,即得到本专利技术所需的催化剂。本专利技术制备的催化剂在0~8℃的环境下,至少能够保存30天。以下是催化剂制备方法的优化步骤:①制备催化剂的原料并不限于SnC2O4、Sb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包括电极板和催化剂,所述电极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nA、准备所述电极板和所述催化剂:/n所述电极板选用非金属导电材料;/n所述催化剂通过如下方法制备:取500~1500重量份的SnC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包括电极板和催化剂,所述电极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准备所述电极板和所述催化剂:
所述电极板选用非金属导电材料;
所述催化剂通过如下方法制备:取500~1500重量份的SnC2O4加入到反应釜中,向所述反应釜中加入至少150重量份的水并搅拌均匀;将5~8重量份的Sb2O3加入到所述反应釜中,搅拌,通入氧气,并进行加热使得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料;将1~3重量份的Ni(CH3COO)2·4H2O加入所述混合料中,然后向所述反应釜中通入氧气,并进行加热、搅拌,直至所述反应釜中物料呈悬浮状态后停止加热,所述反应釜内的物料沉淀,待沉淀完全后,取上层悬浮液,即得到所述催化剂;
B、将所述催化剂涂覆在所述电极板上,在450~780℃温度下对所述电极板进行加热;
C、所述步骤B重复进行9~14次,使得所述催化剂在所述电极板上形成均匀的涂覆膜;
D、对所述步骤C得到的电极板进行烧结处理,得到所述电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向所述反应釜中通入氧气的流量为10~15L/mi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所述加热温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兴余李富昌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庚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