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臭氧电解室电解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0831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0 17: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臭氧电解室电解结构,包括阴极片、阳极片以及设置于所述阴极片和阳极片之间的膜片,所述膜片一侧面与所述阴极侧面平行相对,所述膜片另一侧面与所述阳极片侧面平行相对,所述阴极片和/或所述阳极片表面设有通孔,所述阴极片和所述阳极片设有的通孔相互错开且轴向投影不重叠,所述膜片表面设有通孔与所述阴极片或所述阳极片表面设有的通孔轴向相对,所述阴极片和所述阳极片通过流经两者的水体电连接。相对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具有结构简易、消毒高效等优点,可有效旨在降低臭氧水电解池制造成本以及提高臭氧水产生效率和杀菌净化能力。

An electrolytic structure of ozone cell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ozone electrolysis chamber electrolysis structure, which comprises a cathode sheet, an anode sheet and a diaphragm arranged between the cathode sheet and the anode sheet. One side of the diaphragm is parallel to the cathode side, the other side of the diaphragm is parallel to the anode sheet side, the cathode sheet and / or the anode sheet surface is provided with through holes, the cathode sheet and the anode sheet The through-hole provided by the pole piece is staggered with each other and the axial projection does not overlap. The through-hole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diaphragm is axially opposite to the through-hole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cathode piece or the anode piece. The cathode piece and the anode piece are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hrough the water flowing through the two. Compared with the prior art, the technical scheme of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high disinfection efficiency, etc., which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manufacturing cost of the ozone water and electricity dissolving pool and improve the generation efficiency of ozone water and the sterilization and purification 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臭氧电解室电解结构
本技术涉及臭氧水制备
,特别涉及一种臭氧电解室电解结构。
技术介绍
电解池通常用于生产各种化学品,而电解池的其中应用之一为生产臭氧,由于臭氧能够有效杀灭病原体和细菌,因此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消毒剂。与此同时,现有技术已经将电解池应用于产生臭氧水,并利用臭氧水进行医疗护理消毒、家居卫生清洁消毒、种植养殖业消毒以及污水处理等众多领域。中国专利(申请号201010216252.X)公开了导电金刚石电极及使用该导电金刚石电极的臭氧生成器,该导电金刚石电极包括:在导电金刚石电极的整个表面设置多个凹凸结构的基板,以及涂覆在基板表面的金刚石膜,其中凹凸结构中的每个凸部宽度在0.2~1mm范围内,该专利技术方案的硅基底材料属于非标产品,因此存在采购成本高、加工生产难度大以及整体制造成本高等缺陷。另外,中国专利(申请号201080066520.2)公开了膜-电极组件、使用该膜-电极组件的电解池、制备臭氧水的方法和装置、消毒方法以及废水或废液的处理方法,但是该专利使用阴极、阳极、交换膜上的相同位置且通孔分布相同的电解室结构,因此存在难以使水充分与电极接触、制备的臭氧水难以及时排出、电解室内容易发生逆反应等缺陷,因此最终导致的臭氧浓度偏低。中国专利(申请号201710333784.3)公开了一种臭氧发生器喷头,其内部设置有若干个相互独立的电解腔,并且每个电解腔中部位置均设有正极电解腔,而正极电解腔的两侧分别设有负极电解腔,并且电解腔内部设置有两个阴极、两个LCD段子、两个PEM膜片、两个金刚石片以及隔板等部件,但是该专利由于电极紧密贴合PEM膜片,因此难以使电解产生的臭氧水进行流动,因此散热性能较差,无法提高单位面积产生的臭氧水浓度。上述的三项专利存在流量不可调、无法产生超级纳米气泡、制备的臭氧水浓度相对偏低、消毒和降解有机物效果不够高效以及使用成本较高等缺陷,另外还存在电解室供水量不足时容易出现烧坏电极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结构简易、消毒高效的臭氧电解室电解结构,旨在降低臭氧水电解池制造成本以及提高臭氧水产生效率和杀菌净化能力。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臭氧电解室电解结构,包括阴极片、阳极片以及设置于所述阴极片和阳极片之间的膜片,所述膜片一侧面与所述阴极侧面平行相对,所述膜片另一侧面与所述阳极片侧面平行相对,所述阴极片和/或所述阳极片表面设有通孔,所述阴极片和所述阳极片设有的通孔相互错开且轴向投影不重叠,所述膜片表面设有通孔与所述阴极片或所述阳极片表面设有的通孔轴向相对,所述阴极片和所述阳极片通过流经两者的水体电连接。优选地,所述阴极片和所述阳极片电解产生臭氧水时在电极表面生成纳米气泡并经所述膜片高频振动而形成直径为1nm~100um的超级纳米气泡。优选地,所述阴极片或所述阳极片的端面设有弹性部件,所述弹性部件的一弹性作用端抵于所述阴极片端面或所述阳极片端面,所述弹性部件的另一弹性作用端抵于电解室内壁。优选地,所述弹性部件可为弹簧、塔簧、弹片的任意一种。优选地,所以阴极片或阳极片的端面可朝向进水端或出水端。优选地,所述臭氧电解室电解结构的水路流动方向为,水体从进水端进入电解室内部,再经进水端的电极片的通孔而进入至进水端的电极片与膜片之间间隙,再经膜片与出水端的电极片间隙向外流向出水端,或经出水端的电极片的通孔向出水端流动。优选地,所述阴极片和所述阳极片可为膜、板、网状结构。优选地,所述阴极片、所述阳极片以及所述膜片的外形轮廓可为圆形、三角形、矩形、梯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菱形以及不规则形状的任意一种,所述阴极片和/或所述阳极片表面设有的通孔可为圆形、三角形、矩形、梯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菱形以及不规则形状的任意一种。优选地,所述阴极片可为不锈钢、碳素材料、各种金属材料、金属氧化物、非金属导电材料以及复合材料中的任意一种;所述膜片为质子交换膜;所述阳极片材料为金刚石、铂、钛、电解水电极耐磨材料、或导电陶瓷,半导体,碳素材料、石墨材料以及其它金属材料。本技术技术方案相对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技术方案采用单片式的电解结构,通过将阴极片表面的通孔和阳极片表面设置的通孔以相互错位且相距一定距离,这样使得经过阴极片进行初步电解后的水体,再被阳极片电解产生臭氧水,通过上述结构能够有效促进水体与电解液的表面接触面积,不仅能够促进电解效率并且能够制备浓度较高的臭氧水,使电解产物尽快周向排出而不会产生抑制作用,并且本技术技术方案通过将阳极片选择为单片式结构,因此相对现有技术的双片式结构能够降低生产成本。本技术技术方案通过采用在电极片端面设置弹簧,使得弹簧在不同水压条件下自动调整电极片与膜片之间间隙,这样可提高或降低出水量,使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电解室电解结构能够在不同的进水量,也能正常工作而不损坏电极,有效保护电极且延长使用寿命,还可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另外,可通过选择使用不同规格型号的弹簧,从而适应性地调整电极片与膜片之间间隙以调整制备的臭氧水浓度。与此同时,弹簧可根据水量的情况而对电极片压紧或放松,这样就算是供水量较小也能使得电极片间隙维持在相对恒定间距,有效防止因电解室供水量不足而容易出现烧坏电极情况。本技术技术方案通过电解产生臭氧水时,在电极片表面产生纳米气泡,再通过膜片在水压作用下发生高频振动不断打碎臭氧气气泡,从而形成极易溶于水体且孔径在1nm~100um的超级纳米气泡并迅速排出,这样能够有效降解水体中的有机物,进而有效发挥臭氧水的消毒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臭氧电解室电解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臭氧电解室电解结构的工作原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2臭氧电解室电解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2臭氧电解室电解结构的工作原理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3臭氧电解室电解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4臭氧电解室电解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5臭氧电解室电解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6臭氧电解室电解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7臭氧电解室电解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8臭氧电解室电解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9臭氧电解室电解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技术实施例10臭氧电解室电解结构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臭氧电解室电解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阴极片、阳极片以及设置于所述阴极片和阳极片之间的膜片,所述膜片一侧面与所述阴极侧面平行相对,所述膜片另一侧面与所述阳极片侧面平行相对,所述阴极片和/或所述阳极片表面设有通孔,所述阴极片和所述阳极片设有的通孔相互错开且轴向投影不重叠,所述膜片表面设有通孔与所述阴极片或所述阳极片表面设有的通孔轴向相对,所述阴极片和所述阳极片通过流经两者的水体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臭氧电解室电解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阴极片、阳极片以及设置于所述阴极片和阳极片之间的膜片,所述膜片一侧面与所述阴极侧面平行相对,所述膜片另一侧面与所述阳极片侧面平行相对,所述阴极片和/或所述阳极片表面设有通孔,所述阴极片和所述阳极片设有的通孔相互错开且轴向投影不重叠,所述膜片表面设有通孔与所述阴极片或所述阳极片表面设有的通孔轴向相对,所述阴极片和所述阳极片通过流经两者的水体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臭氧电解室电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极片和所述阳极片电解产生臭氧水时在电极片表面生成纳米气泡并经所述膜片高频振动而形成直径为1nm~100um的超级纳米气泡。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臭氧电解室电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极片或所述阳极片的端面设有弹性部件,所述弹性部件的一弹性作用端抵于所述阴极片端面或所述阳极片端面,所述弹性部件的另一弹性作用端抵于电解室内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臭氧电解室电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件可为弹簧、塔簧、弹片的任意一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臭氧电解室电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以阴极片或阳极片的端面可朝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裕富钟建华张文英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德百顺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