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项赛赛专利>正文

一种分层缠绕轮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65451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8 01: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缠绕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层缠绕轮装置,它包括底座、固定板、环形电机、多级伸缩环、第三缠绕筒、第二缠绕筒、固定杆、第二导键、第一缠绕套、第一挡盘等,其中分层缠绕轮在缠绕钢丝绳时可以通过将钢丝绳不同的缠绕到第一缠绕套、第二缠绕筒和第三缠绕筒上,进而避免了传统缠绕轮在缠绕钢丝绳时出现的多层缠绕后,钢丝绳之间会产生挤压摩擦,造成钢丝绳磨损;相对地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分层缠绕轮延长了钢丝绳的使用寿命。

A layered winding wheel device

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winding wheel, in particular to a layered winding wheel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base, a fixed plate, an annular motor, a multi-stage expansion ring, a third winding drum, a second winding drum, a fixed rod, a second guide key, a first winding sleeve, a first stop plate, etc., wherein the layered winding wheel can be wound to a first winding sleeve and a second winding sleeve by winding different wire ropes On the second winding drum and the third winding drum, the multi-layer winding of the traditional winding wheel during the winding of the steel wire rope is avoided, and the extrusion friction between the steel wire ropes will occur, which will cause the wear of the steel wire rope; the multi-layer winding wheel of the invention relatively extends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steel wire rop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层缠绕轮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缠绕轮
,尤其涉及一种分层缠绕轮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传统的钢丝绳、电缆或者导线在被缠绕轮、缠绕盘或者绞盘缠绕的过程中,以缠绕轮缠绕钢丝绳为例:在缠绕轮的第一层被缠绕满钢丝绳后,在缠绕轮的继续缠绕下,缠绕轮会把钢丝绳缠绕在第二层上,并以此类推。但是在钢丝绳多层缠绕后,钢丝绳之间会产生挤压摩擦,造成钢丝绳磨损,降低了钢丝绳的使用寿命。另外多层缠绕也容易造成钢丝绳的排列混乱,使钢丝绳不容易顺畅的释放。为了避免钢丝绳多层缠绕造成的危害,所以就需要设计一种分层缠绕的缠绕轮。本专利技术设计一种分层缠绕轮装置解决如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分层缠绕轮装置,它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分层缠绕轮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底座、固定板、环形电机、多级伸缩环、第三缠绕筒、第二缠绕筒、固定杆、钢丝绳、第四挡盘、第三挡盘、第二导键、第二键槽、第二挡盘、第一导键、第一键槽、第一缠绕套、外螺纹、第二螺旋引导板、第一螺旋引导板、第一挡盘、针孔、第三螺纹孔、第二缠绕筒孔、第二螺纹孔、第一缠绕套孔、第一螺纹孔、绳套筒、弹性绳、倒针,其中底座上对称地安装有两个固定板;固定杆安装在两个固定板之间,且固定杆位于两个固定板的上侧;环形电机安装在其中一个固定板的侧面上,且环形电机嵌套在固定杆上;多级伸缩环的一端安装在环形电机上,另一端安装有第四挡盘;多级伸缩杆嵌套在固定杆上;第四档盘的盘面中间位置开有第三螺纹孔;第三螺纹孔的内圆面上具有螺纹;固定杆穿过第三螺纹孔;第三缠绕筒的一端安装在第四挡盘远离多级伸缩环的盘面上,另一端安装有第二螺旋引导板;第三缠绕筒的筒底面上开有第二缠绕筒孔;第三缠绕筒嵌套在固定杆上,且固定杆穿过第二缠绕筒孔;第三缠绕筒的内圆面上对称地开有两个第二键槽;第三缠绕筒两端的外圆面上对称沿周向方向均匀地分布有多组针孔。第二缠绕筒的一端安装有第三挡盘,另一端安装有第一螺旋引导板;第三挡盘的盘面中间位置开有第二螺纹孔;第二螺纹孔的内圆面上具有螺纹;第三挡盘的外圆面上对称地安装有两个第二导键;第二缠绕筒的筒底面上开有第一缠绕套孔;第二缠绕筒的内圆面上对称地开有两个第一键槽;第二缠绕筒两端的外圆面上对称沿周向方向均匀地分布有多组针孔;第二缠绕筒嵌套在固定杆上;固定杆穿过第二螺纹孔和第一缠绕套孔;第三挡盘位于第三缠绕筒中且滑动于第三缠绕筒中;两个第二导键分别位于两个第二键槽中;第二导键滑动于第二键槽中。第一缠绕套的一端安装有第一挡盘,另一端安装有第二挡盘;第一缠绕套两端的外圆面上对称沿周向方向均匀地分布有多组针孔;第二挡盘的盘面中间位置开有第一螺纹孔;第一螺纹孔的内圆面上具有螺纹;第二挡盘的外圆面上对称地安装有两个第二导键;第一挡盘上具有杆孔;第二缠绕筒嵌套在固定杆上;固定杆穿过第一螺纹孔和第一挡盘上的杆孔;第二挡盘位于第二缠绕筒中且滑动于第二缠绕筒中;两个第一导键分别位于两个第一键槽中;第一导键滑动于第一键槽中。位于第一缠绕套处的固定杆外圆面上具有一段外螺纹;第一螺纹孔上的内螺纹与固定杆上的外螺纹相配合;第二螺纹孔上的内螺纹与固定杆上的外螺纹相配合;第三螺纹孔上的内螺纹与固定杆上的外螺纹相配合。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它是由多组钢丝绳组合首尾连接而成,对于任意一个钢丝绳组合,钢丝绳组合包括第一钢丝绳、绳套筒、弹性绳、倒针,其中第一钢丝绳的首尾两端分别安装有两个绳套筒,每一个绳套筒的外圆面上均匀地分布有多个倒针,倒针与针孔相配合,弹性绳的首端安装在第一钢丝绳上末端的绳套筒上;每一组钢丝绳组合中的弹性绳的末端与相邻另一组钢丝绳组合中的第一钢丝绳首端的绳套筒相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第一组钢丝绳组合的第一钢丝绳首端通过倒针插入在第一缠绕套上靠近第一挡盘的针孔中。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第三缠绕筒中内筒直径等于第三挡盘的直径;第三缠绕筒上的第二缠绕筒孔直径大于第二缠绕筒外筒面的直径;第二螺旋引导板的内螺旋弧形板面与第二缠绕筒的外筒面之间具有间隙。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第二缠绕筒中内筒直径等于第二挡盘的直径;第二缠绕筒上的第一缠绕套孔直径大于第一缠绕套外圆面的直径;第一螺旋引导板的内螺旋弧形板面与第一缠绕套的外圆面之间具有间隙。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当多级伸缩环未旋转时,第二挡盘上第一螺纹孔的内螺纹与固定杆上外螺纹的一端相螺纹配合;第三挡盘上第二螺纹孔的内螺纹与固定杆上外螺纹未产生螺纹配合;第四挡盘上第三螺纹孔的内螺纹与固定杆上外螺纹未产生螺纹配合。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第一钢丝绳的长度为L1;第一缠绕套的最大缠绕钢丝绳的长度、第二缠绕筒的最大缠绕钢丝绳的长度和第三缠绕筒的最大缠绕钢丝绳的长度均为L2;L1等于0.95倍的L2。本专利技术中环形电机可以经多级伸缩环带动第四挡盘旋转;多级伸缩环可以保证,在第四挡盘轴向移动的过程中,多级伸缩环可以通过伸缩来适应第四挡盘的移动,同时还能带动第四挡盘旋转。第四挡盘可以带动第三缠绕筒旋转;第三缠绕筒可以经第二导键带动第三挡盘旋转;第三挡盘可以带动第二缠绕筒旋转;第二缠绕筒可以经第一导键带动第二挡盘旋转;第二挡盘可以带动第一缠绕套旋转;第一缠绕套可以带动第一挡盘旋转。第三缠绕筒上的第二缠绕筒孔直径大于第二缠绕筒外筒面的直径,第二螺旋引导板的内螺旋弧形板面与第二缠绕筒的外圆面之间具有间隙的设计在于,在第二缠绕筒缠绕钢丝绳后,第二缠绕筒在进入第三缠绕筒中时,被缠绕在第二缠绕筒上的钢丝绳不会与第二螺旋引导板和第二缠绕筒孔产生干涉。第二缠绕筒上的第一缠绕套孔直径大于第一缠绕套外圆面的直径,第一螺旋引导板的内螺旋弧形板面与第一缠绕套的外圆面之间具有间隙的设计在于,在第一缠绕套缠绕钢丝绳后,第一缠绕套在进入第二缠绕筒中时,被缠绕在第一缠绕套上的钢丝绳不会与第一螺旋引导板和第一缠绕套孔产生干涉。位于第一缠绕套处的固定杆外圆面上具有一段外螺纹;第一螺纹孔上的内螺纹与固定杆上的外螺纹相配合;第二螺纹孔上的内螺纹与固定杆上的外螺纹相配合;第三螺纹孔上的内螺纹与固定杆上的外螺纹相配合的设计在于:第一,当多级伸缩环未旋转时,第二挡盘上第一螺纹孔的内螺纹与固定杆上外螺纹的一端相螺纹配合;第三挡盘上第二螺纹孔的内螺纹与固定杆上外螺纹未产生螺纹配合;第四挡盘上第三螺纹孔的内螺纹与固定杆上外螺纹未产生螺纹配合。第二,当第二挡盘旋转时,在第一螺纹孔的内螺纹与固定杆上外螺纹通过螺纹啮合的配合下,第二挡盘向第一挡盘的方向轴向移动。第三,当第二挡盘轴向移动到与第二缠绕筒的筒底接触后,第二挡盘拉动第二缠绕筒向第一挡盘的方向轴向移动,第三挡盘跟随第二缠绕筒移动,直到第三挡盘上第二螺纹孔的内螺纹与固定杆上外螺纹产生螺纹配合,此时第二挡盘上第一螺纹孔的内螺纹与固定杆上外螺纹脱离螺纹配合,进而第二挡盘、第一缠绕套和第一挡盘不再轴向移动。第四,当第三挡盘旋转时,在第二螺纹孔的内螺纹与固定杆上外螺纹通过螺纹啮合的配合下,第三挡盘向第一挡盘的方向轴向移动。第五,当第三挡盘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层缠绕轮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底座(1)、固定板(2)、环形电机(3)、多级伸缩环(4)、第三缠绕筒(5)、第二缠绕筒(6)、固定杆(7)、钢丝绳、第四挡盘(9)、第四挡盘(10)、第二导键(12)、第二键槽(13)、第二键槽(14)、第一导键(15)、第一键槽(16)、第一缠绕套(17)、外螺纹(18)、第二螺旋引导板(19)、第一螺旋引导板(20)、第一挡盘(21)、针孔(22)、第三螺纹孔(23)、第二缠绕筒孔(24)、第二螺纹孔(25)、第一缠绕套孔(26)、第一螺纹孔(27)、绳套筒(28)、弹性绳(29)、倒针(30),其中底座(1)上对称地安装有两个固定板(2);固定杆(7)安装在两个固定板(2)之间,且固定杆(7)位于两个固定板(2)的上侧;环形电机(3)安装在其中一个固定板(2)的侧面上,且环形电机(3)嵌套在固定杆(7)上;多级伸缩环(4)的一端安装在环形电机(3)上,另一端安装有第四挡盘(9);多级伸缩杆嵌套在固定杆(7)上;第四档盘的盘面中间位置开有第三螺纹孔(23);第三螺纹孔(23)的内圆面上具有螺纹;固定杆(7)穿过第三螺纹孔(23);第三缠绕筒(5)的一端安装在第四挡盘(9)远离多级伸缩环(4)的盘面上,另一端安装有第二螺旋引导板(19);第三缠绕筒(5)的筒底面上开有第二缠绕筒孔(24);第三缠绕筒(5)嵌套在固定杆(7)上,且固定杆(7)穿过第二缠绕筒孔(24);第三缠绕筒(5)的内圆面上对称地开有两个第二键槽(13);第三缠绕筒(5)两端的外圆面上对称沿周向方向均匀地分布有多组针孔(22);/n第二缠绕筒(6)的一端安装有第四挡盘(10),另一端安装有第一螺旋引导板(20);第四挡盘(10)的盘面中间位置开有第二螺纹孔(25);第二螺纹孔(25)的内圆面上具有螺纹;第四挡盘(10)的外圆面上对称地安装有两个第二导键(12);第二缠绕筒(6)的筒底面上开有第一缠绕套孔(26);第二缠绕筒(6)的内圆面上对称地开有两个第一键槽(16);第二缠绕筒(6)两端的外圆面上对称沿周向方向均匀地分布有多组针孔(22);第二缠绕筒(6)嵌套在固定杆(7)上;固定杆(7)穿过第二螺纹孔(25)和第一缠绕套孔(26);第四挡盘(10)位于第三缠绕筒(5)中且滑动于第三缠绕筒(5)中;两个第二导键(12)分别位于两个第二键槽(13)中;第二导键(12)滑动于第二键槽(13)中;/n第一缠绕套(17)的一端安装有第一挡盘(21),另一端安装有第二键槽(14);第一缠绕套(17)两端的外圆面上对称沿周向方向均匀地分布有多组针孔(22);第二键槽(14)的盘面中间位置开有第一螺纹孔(27);第一螺纹孔(27)的内圆面上具有螺纹;第二键槽(14)的外圆面上对称地安装有两个第二导键(12);第一挡盘(21)上具有杆孔;第二缠绕筒(6)嵌套在固定杆(7)上;固定杆(7)穿过第一螺纹孔(27)和第一挡盘(21)上的杆孔;第二键槽(14)位于第二缠绕筒(6)中且滑动于第二缠绕筒(6)中;两个第一导键(15)分别位于两个第一键槽(16)中;第一导键(15)滑动于第一键槽(16)中;/n位于第一缠绕套(17)处的固定杆(7)外圆面上具有一段外螺纹(18);第一螺纹孔(27)上的内螺纹与固定杆(7)上的外螺纹(18)相配合;第二螺纹孔(25)上的内螺纹与固定杆(7)上的外螺纹(18)相配合;第三螺纹孔(23)上的内螺纹与固定杆(7)上的外螺纹(18)相配合;/n它是由多组钢丝绳组合首尾连接而成,对于任意一个钢丝绳组合,钢丝绳组合包括第一钢丝绳(8)、绳套筒(28)、弹性绳(29)、倒针(30),其中第一钢丝绳(8)的首尾两端分别安装有两个绳套筒(28),每一个绳套筒(28)的外圆面上均匀地分布有多个倒针(30),倒针(30)与针孔(22)相配合,弹性绳(29)的首端安装在第一钢丝绳(8)上末端的绳套筒(28)上;每一组钢丝绳组合中的弹性绳(29)的末端与相邻另一组钢丝绳组合中的第一钢丝绳(8)首端的绳套筒(28)相连接;/n上述第二缠绕筒(6)中内筒直径等于第二键槽(14)的直径;第二缠绕筒(6)上的第一缠绕套孔(26)直径大于第一缠绕套(17)外圆面的直径;第一螺旋引导板(20)的内螺旋弧形板面与第一缠绕套(17)的外圆面之间具有间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层缠绕轮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底座(1)、固定板(2)、环形电机(3)、多级伸缩环(4)、第三缠绕筒(5)、第二缠绕筒(6)、固定杆(7)、钢丝绳、第四挡盘(9)、第四挡盘(10)、第二导键(12)、第二键槽(13)、第二键槽(14)、第一导键(15)、第一键槽(16)、第一缠绕套(17)、外螺纹(18)、第二螺旋引导板(19)、第一螺旋引导板(20)、第一挡盘(21)、针孔(22)、第三螺纹孔(23)、第二缠绕筒孔(24)、第二螺纹孔(25)、第一缠绕套孔(26)、第一螺纹孔(27)、绳套筒(28)、弹性绳(29)、倒针(30),其中底座(1)上对称地安装有两个固定板(2);固定杆(7)安装在两个固定板(2)之间,且固定杆(7)位于两个固定板(2)的上侧;环形电机(3)安装在其中一个固定板(2)的侧面上,且环形电机(3)嵌套在固定杆(7)上;多级伸缩环(4)的一端安装在环形电机(3)上,另一端安装有第四挡盘(9);多级伸缩杆嵌套在固定杆(7)上;第四档盘的盘面中间位置开有第三螺纹孔(23);第三螺纹孔(23)的内圆面上具有螺纹;固定杆(7)穿过第三螺纹孔(23);第三缠绕筒(5)的一端安装在第四挡盘(9)远离多级伸缩环(4)的盘面上,另一端安装有第二螺旋引导板(19);第三缠绕筒(5)的筒底面上开有第二缠绕筒孔(24);第三缠绕筒(5)嵌套在固定杆(7)上,且固定杆(7)穿过第二缠绕筒孔(24);第三缠绕筒(5)的内圆面上对称地开有两个第二键槽(13);第三缠绕筒(5)两端的外圆面上对称沿周向方向均匀地分布有多组针孔(22);
第二缠绕筒(6)的一端安装有第四挡盘(10),另一端安装有第一螺旋引导板(20);第四挡盘(10)的盘面中间位置开有第二螺纹孔(25);第二螺纹孔(25)的内圆面上具有螺纹;第四挡盘(10)的外圆面上对称地安装有两个第二导键(12);第二缠绕筒(6)的筒底面上开有第一缠绕套孔(26);第二缠绕筒(6)的内圆面上对称地开有两个第一键槽(16);第二缠绕筒(6)两端的外圆面上对称沿周向方向均匀地分布有多组针孔(22);第二缠绕筒(6)嵌套在固定杆(7)上;固定杆(7)穿过第二螺纹孔(25)和第一缠绕套孔(26);第四挡盘(10)位于第三缠绕筒(5)中且滑动于第三缠绕筒(5)中;两个第二导键(12)分别位于两个第二键槽(13)中;第二导键(12)滑动于第二键槽(13)中;
第一缠绕套(17)的一端安装有第一挡盘(21),另一端安装有第二键槽(14);第一缠绕套(17)两端的外圆面上对称沿周向方向均匀地分布有多组针孔(22);第二键槽(14)的盘面中间位置开有第一螺纹孔(27);第一螺纹孔(27)的内圆面上具有螺纹;第二键槽(14)的外圆面上对称地安装有两个第二导键(12);第一挡盘(21)上具有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项赛赛
申请(专利权)人:项赛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