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血管储存和移出装置及移出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654476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8 01: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医疗采血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血管储存和移出装置及移出方法。所述一种采血管储存和移出装置,包括:储存装置、移出装置、承接架;所述储存装置为圆形,移出装置沿储存装置外周侧设置,承接架一端呈切线方向设置在储存装置外周侧靠近移出装置一端设置;该采血管储存和移出装置,把采血管储存装置和移出装置巧妙的组合在一起,并结合移出方法使真空采血管自动由采血管储存装置中移出,避免了掉落、碰撞等现象造成真空采血管的损伤及污染,提升了工作效率,降低了使用成本。

A device and method for storage and removal of blood vessels

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medical blood collection, in particular to a blood collection storage and removal device and a removal method. The storage and removal device of the blood collecting vessel includes a storage device, a removal device and a receiving frame; the storage device is round, and the removal device is arranged along the peripheral side of the storage device, and one end of the receiving frame is arranged at the peripheral side of the storage device in a tangent direction near the one end of the removal device; the storage and removal device of the blood collecting vessel skillfully stores the storage device and the removal device of the blood collecting vessel Combined with the removal method, the vacuum blood collection vessel can be automatically removed from the blood collection vessel storage device, avoiding the damage and pollution of the vacuum blood collection vessel caused by dropping, collision and other phenomena, improving the working efficiency and reducing the use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采血管储存和移出装置及移出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采血
,具体涉及一种采血管储存和移出装置及移出方法。
技术介绍
在医院、体检中心等血液检测部门中,均使用真空管采血管进行采血,大量的真空采血管在使用过程中,需要移动、注标和分配,是一个相对复杂繁琐的工作,此工作现阶段大多由人工来完成。工作人员把真空采血管由储存装置拿出时,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容易发生掉落、碰撞等现象,造成工作效率低下,浪费了患者及体检者的时间;同时,掉落及碰撞会造成真空采血管损伤及污染,需要更换新的真空采血管,增加了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正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做出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血管储存和移出装置及移出方法,该采血管储存和移出装置,把采血管储存装置和移出装置巧妙的组合在一起,并结合移出方法使真空采血管自动由采血管储存装置中移出,避免了掉落、碰撞等现象造成真空采血管的损伤及污染,提升了工作效率,降低了使用成本。为实现所述目的的一种采血管储存和移出装置,包括:储存装置、移出装置、承接架;所述储存装置为圆盘形,移出装置沿储存装置外周侧设置,承接架一端呈切线方向设置在储存装置外周侧靠近移出装置一端;所述储存装置包括:壳体、储存腔、导向板、弧形通路、发条、拨片、弧形通孔、采血管移出口;所述壳体为圆桶状,其内部形成有上方开口的圆形储存腔,导向板沿壳体内侧壁靠近移出装置一侧竖立设置,导向板与壳体内侧壁之间形成有弧形通路,该弧形通路的宽度略大于采血管a管体直径,所述发条与壳体同轴设置在储存腔底部,其外侧端设置有拨片,该拨片一侧与发条外侧一端端面呈90度垂直连接,另一端朝向壳体内侧壁延伸设置,该弧形通孔与导向板对应开设在壳体侧壁上,采血管出口由内向外呈切线开设在壳体侧壁上,其一端与弧形通路相连通,另一端向外延伸与承接架相连接;所述移出装置由皮带、传动辊、从动辊及伺服电机构成,该皮带通过设置在壳体外周侧的传动辊和从动辊支撑,呈弧形竖立设置在壳体外周侧,其内侧由弧形通孔内穿过,略伸入储存腔设置,该伺服电机设置在传动辊下方;所述承接架为两根相互平行的圆杆,该两根圆杆一端分别与采血管出口一端两侧相连接,另一端向外延伸设置,两根圆杆之间的间距略大于采血管管体之间,小于采血管管帽直径。进一步地,所述导向板一端与采血管出口一侧相连接,另一端设置有朝向储存腔中心倾斜的挡板。进一步地,所述发条通过固定柱固定,悬置于储存腔底部上方。进一步地,所述弧形通孔的长度略大于皮带长度设置。进一步地,所述皮带为可拉伸的弹性皮带。进一步地,所述皮带表面设置有多个弧形凹槽。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采血管移出方法,依据上述技术方案,该移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发条收缩的状态下,可将更多的采血管竖直放置在储存腔内;(2)发条伸展,其外端设置的拨片,带动储存腔内的采血管移动,通过导向板一端设置的挡板引导,进入弧形通路;(3)进入弧形通路的采血管与皮带接触,皮带上设置的弧形凹槽会卡住采血管管体,并通过皮带的弹性把采血管挤向导向板,对采血管形成夹持;(4)伺服电机带动皮带旋转,进而带着采血管沿弧形通路朝向采血管出口移动,并最终从采血管出口移出;(5)从储存腔移出的采血管由承接架承接,输送至下一个工位。有益效果:1、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储存装置可放置大量的采血管,并实现了采血管的储存及移出自动化,有效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避免了因人为产生掉落、碰撞等现象造成真空采血管的损伤及污染,提升了工作效率,降低了使用成本。2、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弹性皮带的设置,使皮带内侧对采血管形成挤压,增大皮带与采血管的摩擦力,提升皮带对采血管形成的夹持效果。3、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皮带表面设置有多个弧形凹槽;在移动采血管时,一个弧形凹槽只能卡住一个采血管,使多个采血管彼此隔离,避免采血管在弧形通路内产生碰撞及彼此挤压,影响采血管的移出。4、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发条通过固定柱固定,悬置于储存腔底部上方;悬置的发条不会与储存腔底部产生摩擦,避免造成能量损失。5、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承接架承接的采血管,通过采血管管帽呈有序排列悬挂在两根圆杆之间,有利于后续工序承接。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一种采血管储存和移出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一种采血管储存和移出装置的俯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储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移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一种采血管储存和移出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在以下的描述中阐述了更多的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显然能够以多种不同于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根据实际应用情况做出类似推广、演绎,因此不应以此具体实施例的内容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采血管储存及移出装置,包括:储存装置1、移出装置2、承接架3;所述储存装置1为圆盘形,移出装置2沿储存装置1外周侧设置,承接架3一端呈切线方向设置在储存装置1外周侧靠近移出装置2一端;如图3、图5所示,所述储存装置1包括:壳体11、储存腔12、导向板13、弧形通路14、发条15、拨片16、弧形通孔17、采血管出口18;所述壳体11为圆桶状,其内部形成有上方开口的圆形储存腔12,导向板13沿壳体11内侧壁靠近移出装置2一侧竖立设置,导向板13与壳体11内侧壁之间形成有弧形通路14,该弧形通路14的宽度略大于采血管a管体直径,所述发条15与壳体11同轴设置在储存腔12底部,其外侧端设置有拨片16,该拨片16一侧与发条15外侧一端端面呈90度垂直连接,另一端朝向壳体11内侧壁延伸设置,所述弧形通孔17与导向板13对应开设在壳体1侧壁上,所述采血管出口18由内向外呈切线开设在壳体1侧壁上,其一端与弧形通路14相连通,另一端向外延伸与承接架3相连接;发条15收缩,圆形储存腔12内可竖直放置多个采血管a,发条15伸展,通过拨片16带动采血管a呈顺时针方向移动,进入弧形通路14,最后由采血管出口18移出;如图4、图5所示,所述移出装置2由皮带21、传动辊22、从动辊23及伺服电机24构成,该皮带21通过设置在壳体1外周侧的传动辊22和从动辊23支撑,呈弧形竖立设置在壳体1外周侧,其内侧由弧形通孔14内穿过,略伸入储存腔12设置,该伺服电机24设置在传动辊22下方;伺服电机24通过传动辊22带动皮带21移动,皮带21略伸入储存腔12的一侧与采血管a接触,带动采血管a沿弧形通路14朝向采血管出口18移动,并最终将采血管a从采血管出口18移出;如图5所示,所述承接架3为两根相互平行的圆杆,该两根圆杆一端分别与采血管出口18一端两侧相连接,另一端向外延伸设置,两根圆杆之间的间距略大于采血管a管体直径,小于采血管a管帽直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采血管储存和移出装置,包括:储存装置、移出装置、承接架;/n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存装置为圆盘形,移出装置沿储存装置外周侧设置,承接架一端呈切线方向设置在储存装置外周侧靠近移出装置一端;/n所述储存装置包括:壳体、储存腔、导向板、弧形通路、发条、拨片、弧形通孔、采血管移出口;/n所述壳体为圆桶状,其内部形成有上方开口的圆形储存腔,导向板沿壳体内侧壁靠近移出装置一侧竖立设置,导向板与壳体内侧壁之间形成有弧形通路,该弧形通路的宽度略大于采血管a管体直径,所述发条与壳体同轴设置在储存腔底部,其外侧端设置有拨片,该拨片一侧与发条外侧一端端面呈90度垂直连接,另一端朝向壳体内侧壁延伸设置,所述弧形通孔与导向板对应开设在壳体侧壁上,所述采血管出口由内向外呈切线开设在壳体侧壁上,其一端与弧形通路相连通,另一端向外延伸与承接架相连接;/n所述移出装置由皮带、传动辊、从动辊及伺服电机构成,该皮带通过设置在壳体外周侧的传动辊和从动辊支撑,呈弧形竖立设置在壳体外周侧,其内侧由弧形通孔内穿过,略伸入储存腔设置,该伺服电机设置在传动辊下方;/n所述承接架为两根相互平行的圆杆,该两根圆杆一端分别与采血管出口一端两侧相连接,另一端向外延伸设置,两根圆杆之间的间距略大于采血管管体直径,小于采血管管帽直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血管储存和移出装置,包括:储存装置、移出装置、承接架;
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存装置为圆盘形,移出装置沿储存装置外周侧设置,承接架一端呈切线方向设置在储存装置外周侧靠近移出装置一端;
所述储存装置包括:壳体、储存腔、导向板、弧形通路、发条、拨片、弧形通孔、采血管移出口;
所述壳体为圆桶状,其内部形成有上方开口的圆形储存腔,导向板沿壳体内侧壁靠近移出装置一侧竖立设置,导向板与壳体内侧壁之间形成有弧形通路,该弧形通路的宽度略大于采血管a管体直径,所述发条与壳体同轴设置在储存腔底部,其外侧端设置有拨片,该拨片一侧与发条外侧一端端面呈90度垂直连接,另一端朝向壳体内侧壁延伸设置,所述弧形通孔与导向板对应开设在壳体侧壁上,所述采血管出口由内向外呈切线开设在壳体侧壁上,其一端与弧形通路相连通,另一端向外延伸与承接架相连接;
所述移出装置由皮带、传动辊、从动辊及伺服电机构成,该皮带通过设置在壳体外周侧的传动辊和从动辊支撑,呈弧形竖立设置在壳体外周侧,其内侧由弧形通孔内穿过,略伸入储存腔设置,该伺服电机设置在传动辊下方;
所述承接架为两根相互平行的圆杆,该两根圆杆一端分别与采血管出口一端两侧相连接,另一端向外延伸设置,两根圆杆之间的间距略大于采血管管体直径,小于采血管管帽直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血管储存和移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晓燕王兆兵谢盼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翌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