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贺清专利>正文

船壳粘附物水下清理作业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5424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8 01:07
一种船壳粘附物水下清理作业舱及装置,是以水下作业舱为主体配以清理作业装置而构成的一种船用装备。其特点是:将清理作业人员由水中改换到“室”内。作业人员在舱内操控作业装置,以实现大幅提升清理作业的效率及质量;该装备并可用于割网、探查等其它水下作业任务。船壳粘附物水下清理作业舱,首选为大型船舶随船附带,自备自用的配套装备。作业舱与应用船成母子关系:既由母船携带,由母船供给。作业舱也可以另行配置伴随协作船与作业舱构成独立的作业体系,以流动作业为其他船舶提供清垢服务。作业舱主要功能装置分为四个系统:推进、作业、操纵及潜浮。其主要装置有:推进器、侧推器、喷头、喷枪、球型万向轴、高压水泵等。

Hull adherent underwater cleaning cabin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underwater cleaning operation cabin and a device for the adherent of the hull, which is a marine equipment composed of an underwater operation cabin as the main body and a cleaning operation device. It is characterized by: changing the cleaning workers from water to \room\. The operator controls the operation device in the cabin to greatly improve the efficiency and quality of cleaning operation; the equipment can also be used for other underwater operation tasks such as mesh cutting, exploration, etc. For the underwater cleaning operation cabin of hull adherents, the first choice is the supporting equipment attached to the large ship and provided for its own use. Operation cabin and application ship form mother child relationship: both carried by the mother ship and supplied by the mother ship. The operation cabin can also be equipped with an independent operation system consisting of a cooperative ship and an operation cabin, so as to provide scale cleaning services for other ships through mobile operation. The main functional devices of the operation cabin are divided into four systems: propulsion, operation, control and submarine floating. The main devices are: propeller, side thruster, nozzle, spray gun, ball type cardan shaft, high-pressure water pump, et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船壳粘附物水下清理作业舱
船壳清理装备技术背景大型船舶在经长时段的航行或驻泊后,在其吃水线以下的船体外壳上会结成一层厚厚的超粗糙的粘附垢层。这些垢层是由贝类、藻类的附着所构成,且紧密而牢固。尤其是在水温较高的海域,船壳附着海生物的速度非常快。这类粘附不仅是船壳,而且螺旋桨、舵叶等都有粘附,这种粗糙的垢层,直接导致船体的阻力增加,致使航速减慢且耗油增大。船壳粘附是有史以来影响航运经济效益的难解顽症,为了消除船壳的粘附,历年来船舶业界的专家曾采用过:电击法、毒杀法、进船坞人工铲除清理法以及水下机器人清理等等,但都相应存有:彻底性、限制性、经济性及适用性的各类缺欠。当前,美德日等发达国家采用一种水下高压水喷射或空化射流的清除方法,这类方法是由潜水员手持器械水下作业。这种方法虽较前者若干方法有其先进性,但问题是,若高压射流要达到高效的作用效果时,必然会产生相应的反冲后座力,且潜水员是处于无束漂荡的自由状态,尤其是遇到个别的点位粘附牢固时,要达到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准确定位稳固实施应是不大可能。因此说,由潜水员水下手工作业的这种方式,除潜水员水下作业的持续时间不会较长外,且这种清除的效果和作业的效率方面应不会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为改变潜水员水下清理作业的模式。专利技术一种船壳粘附物水下清理作业舱。该技术是以水下作业舱为主体配以清理作业装置而构成的一种船用装备。其特点是:将水下清理作业人员由水中改换到“室”内。作业人员在舱内操控作业装置,以实现大幅提升清理作业的效率及质量;该装备除用于清理外并可用于割网、探查等其它水下作业任务。船壳粘附物水下清理作业舱(以下简称:作业舱),首选为大型船舶随船附带,自备自用的配套装备。作业舱与应用船成母子关系:既由母船携带,由母船供给;作业舱也可以另行配置专用协作船与其构成独立的作业体系,以流动作业的模式为其他船舶提供清理船壳粘附等服务。作业舱属一种小型潜水器,内设操作舱、设备舱及压水舱三个舱间。作业舱的推进及作业全部采用电力,但其自身不设发动机以及发电、压气设备,其电源、气源由母船或专用协作船提供。作业舱设有四个功能系统:推进、作业、潜浮及操纵。其主要功能装置有:小型螺旋桨式推进器及侧推器、喷头、喷枪、球型万向轴、高压水泵、潜浮相关机构及操作键盘。之外,还包括相关附件及装置:进出口的舱盖、作业观查窗、照明灯、监视探头、监视图像显示屏、防撞墩及舱室换气装置。作业舱及装置的基本模式:作业舱的格局构造及部分装置的布设作业舱的舱室分为上下两层,上层是人员操作舱及设备舱。操作舱设在前段,设备舱设在后段,之间由隔舱板分隔。下层是压水舱。操作舱的顶部设有一个人员进出的舱口。操作舱的在正前方及相临的左右两侧各设一个作业观查窗。每个观查窗的窗外各设有作业照明灯及作业监视探头。作业舱舱外的顶部设有四个防撞墩;电源的总控及分路装置、气源的总控及分配装置、高压水泵、推进器电机、电源气源及排气的管线的进出口及舱内换气强排装置均设在设备舱。推进装置推进装置采用电动小型螺旋浆式的推进器,共设三台,其中艉部末端的左右两侧各一台,用于推进或倒车。艏部横向设置一台,用于侧推转向。该作业舱不设艉舵,其转向由艏部侧推器实现,必要时采用艉部一侧的推进器单推(单倒)以产生偏推效果来配合支持。作业装置该清理作业是以高压水体抵近铲除的方式,其作业器具设为两型三具:其中喷头两具、喷枪一具。分别设置在艏部壳外的顶端及左右两侧。喷头是由若干个喷嘴组合一列的作业器具,作用幅面较宽。其设在顶端的喷头用于清理船底的粘附,设在右侧的喷头用于清理舷侧立面的粘附。喷枪是单个或不超过两个喷嘴的作业器具,作用面较窄,设在左侧。喷枪是喷头的助理装置,专门处置喷头难以完成的异形构造或曲面部位。喷枪并有多功能的用途,除清理作业外还能完成其它水下任务,如:将喷嘴卸下换成割刀可以拆解缠绕螺旋浆的鱼网等;喷射作业的高压水是由舱内的高压水泵就地提取的海水。操纵装置除徒手操作的之外其余全部采用手操电控的自动模式。操控的操作装置为桌面键盘式,操作键为手扳/手按式键位;各类仪表及联络对讲等也设在该桌面。潜浮装置该作业舱仅设有用于下潜上浮的压水舱及相关装置,其升浮排水所用气源由管道引入。该专利技术的宗旨是:探索一种清除船壳粘附的新方法。附图说明图1是作业舱剖视构造及装置布置示意图图2是作业舱左侧外立面及装置布置示意图图3是作业舱右侧外立面及装置布置示意图图4是作业舱顶面俯视及装置布置示意图图5是侧推器和推进器平面布置示意图图6是喷头构造及安装关系示意图(本图以喷头设在顶部的为例)图7是球型万向轴构造剖面及与安装关系示意图图8是喷枪构造及与球型万向轴的应用关系示意图图中所注:1.舱壳2.操作舱3.设备舱4.舱盖5.舱门6.舱室底板7.压水舱8.防撞墩9.喷头10.喷头支座11.作业观察窗12.照明灯13.监视探头14.显示屏15.操作键盘16.空气出口17.侧推器18.侧推电机19舱室.换气装置20.管线进出口21.高压水泵22.吸水管23.取水口24.电机25.弧形凹槽26.推进器27.球型万向轴28.隔舱板29.侧推器涵道30.左支座31.右支座32.分水器33.分水管34.喷嘴35.蜗轮片36.蜗杆37.手轮38.球体39.密封紧固装置40.环形轴瓦41.过孔42.可回转密封接头43.供水管道44.喷枪45.圆口喷嘴46.枪杆47.高压水管具体实施方式1、作业舱壳体构造及相关附件的设置1.1作业舱的舱壳(1)以长方体为基形,舱身主体上下左右四面均为平板形,平板板面略带适度外凸的弧面,所有过渡的折角边均为圆弧状,圆弧半径约100mm,前后端的外形构造的应兼顾整体形态美观而设定。舱壳(1)的耐压等级以最大潜深25m考虑。舱壳(1)外贴一层橡胶类的柔性敷裹层以避免在作业穿梭时刮伤对方船体的漆面。1.2操作舱(2)的空间操作舱(2)的纵向长度约不小于2500mm,宽度约不小于2000mm,高度约2200mm。舱内定员以两人为宜。其活动空间以满足使用喷枪(44)等的手持操作为准。1.3设备舱(3)的空间设备舱(3)的纵向长度约1500mm,宽度与操作舱(2)同宽。所有电控装置、给气装置、高压水泵(21)、换气强排装置(19)及大部分供水管道(43)等均安装在其内。1.4隔舱板(28)设备舱(3)与操作舱(2)用隔舱板(28)分隔,隔舱板(28)设有舱门(5),操作或检修时打开舱门(5),设备舱(3)与操作舱(2)直通;人员进出舱室的爬梯设在隔舱板(28)操作舱(2)的一侧。1.5压水舱(7)占用作业舱的全部底层,其舱积容量,根据下沉配重的需要而定。压水舱(7)应考虑设有随机配重调平的机制,既在艏部舱段设有专门增加上升浮力的舱格,因启用顶部喷头(9)清理船底作业时,若喷射强度较大时就会生成较强的反冲后座力,或使作业舱艏部产生较为严重的纵倾。1.6进出舱口及舱盖(4)出入舱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船壳粘附物水下清理作业舱(以下简称:作业舱),其特征是:属一种小型潜水器,作业舱内分别设有操作舱(2)、设备舱(3)及压水舱(7)共三个舱间,作业舱的推进及作业全部采用电力,但其自身不设发动机及发电、压气设备,其电源、气源由母船或专用协作船提供,作业舱设有推进,作业、潜浮及操纵四个功能系统,其主要功能装置有,小型螺旋桨式推进器(26)及侧推器(17),喷头(9)、喷枪(44)、球型万向轴(27)、高压水泵(21)、潜浮相关机构及操作键盘(15),还包括相关附件及装置:进出口的舱盖(4),作业观查窗(11),作业的照明灯(12),作业的监视探头(13),监视图像显示屏(14),顶部的防撞墩(8)及舱室换气装置(1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船壳粘附物水下清理作业舱(以下简称:作业舱),其特征是:属一种小型潜水器,作业舱内分别设有操作舱(2)、设备舱(3)及压水舱(7)共三个舱间,作业舱的推进及作业全部采用电力,但其自身不设发动机及发电、压气设备,其电源、气源由母船或专用协作船提供,作业舱设有推进,作业、潜浮及操纵四个功能系统,其主要功能装置有,小型螺旋桨式推进器(26)及侧推器(17),喷头(9)、喷枪(44)、球型万向轴(27)、高压水泵(21)、潜浮相关机构及操作键盘(15),还包括相关附件及装置:进出口的舱盖(4),作业观查窗(11),作业的照明灯(12),作业的监视探头(13),监视图像显示屏(14),顶部的防撞墩(8)及舱室换气装置(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船壳粘附物水下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贺清
申请(专利权)人:李贺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