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邝社木专利>正文

瀑布型水龙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5204 阅读:2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瀑布型水龙头,包括手柄(1),手柄(1)轴向穿过压紧螺母(4)与冷热水阀芯(6)上的开关杆(5)相连,压紧螺母(4)螺纹连接有阀芯套(9),并压紧定位后的冷热水阀芯(6)于阀芯套(9)内,阀芯套(9)的底端设有与冷热水阀芯(6)相配合的进水通孔(15)和出水通孔(12),阀芯套(9)套装于立柱(16)的内孔(18)中,其特征在于:阀芯套(9)外圆与立柱内孔之间留有供水流通过的间隙(11),阀芯套(9)底端的出水通孔(12)贯穿侧壁并与上述的间隙(11)相连通,阀芯套(9)外圆套装有空心圆盘(7),并通过其上端面的圆盘锁螺母(8)锁紧在阀芯套(9)外圆处,空心圆盘(7)与圆盘锁螺母(8)和立柱(16)的接合面处分别置有密封圈,其内腔通过环形开口(19)与上述的间隙(11)相连通,外圆侧壁处有一细长的出水口(14)。(*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水龙头,特别是一种水在高、中、低压时也能成瀑布形状并柔和地流出,且冷、热水进水通孔由一个阀芯同时控制的水龙头。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水龙头的出水口通常为圆形,水流出时成柱状,水流也较快,这种水龙头用于浴室时,由于其辐射面积小,水流较快易飞溅,给使用者带来很多不便。也有些水龙头采用出水口朝上,使水往上散开后再回落,成瀑布形状,以扩大水的辐射面积并使水变得更加柔和,但该种水龙头在水压过高时水往往会散得太开,不仅达不到瀑布效果,而且常给使用者造成不便并产生浪费;另外,其冷、热水进水通孔分别由不同的阀芯控制,故调节水温时需操作不同的手柄,很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在水压过高时也能使水成瀑布形状并柔和地流出,且调节水温方便的水龙头。本技术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瀑布型水龙头,包括手柄,手柄轴向穿过压紧螺母与冷热水阀芯上的开关杆相连,压紧螺母螺纹连接有阀芯套,并压紧定位后的冷热水阀芯于阀芯套内,阀芯套的底端设有与冷热水阀芯相配合的进水通孔和出水通孔,进水通孔为两个,分别为冷、热水进水通孔,且由冷热水阀芯同时控制;阀芯套套装于立柱的内孔中,阀芯套外圆与立柱内孔之间留有供水流通过的间隙,阀芯套底端的出水通孔贯穿侧壁与上述的间隙相连通,阀芯套外圆套装有空心圆盘,并通过其上端面的圆盘锁螺母锁紧在阀芯套外圆处,空心圆盘与圆盘锁螺母和立柱的接合面处分别置有密封圈,其内腔通过环形开口与上述的间隙相连通,外圆侧壁处有一细长的出水口。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水龙头的出水口位于空心圆盘的外圆侧壁处,并为细长形状,且冷、热水进水通孔由一个阀芯同时控制;从而水在高、中、低压时也能成瀑布形状并柔和地流出,不会飞溅,给使用者以美的享受,同时水温的调节也非常方便。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部分零件的立体拆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组装后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考图1、图2、图3,瀑布型水龙头,瀑布型水龙头包括手柄1,手柄1依次轴向穿过活动盖2、装饰盖3和压紧螺母4,与冷热水阀芯6上的开关杆5相连,手柄1由上端的玻璃球和下端成喇叭状的金属杆组成,表面光滑,运转灵活,造型美观且不伤手;活动盖2和装饰盖3之间还设有橡胶圈,可防止两者之间由于今常磨擦而划伤;如图3所示,装饰盖3在保护压紧螺母4、冷热水阀芯6和圆盘锁螺母8的同时,也使得整个水龙头显得结构更加紧凑、造型更加美观。压紧螺母4螺纹连接有阀芯套9,并压紧定位后的冷热水阀芯6于阀芯套9内,阀芯套9的底端设有与冷热水阀芯6相配合的进水通孔15和出水通孔12,阀芯套9套装于立柱16的内孔18中,阀芯套9外圆与立柱内孔之间留有供水流通过的间隙11,阀芯套9底端的出水通孔12贯穿侧壁与上述的间隙11相连通,阀芯套9外圆套装有空心圆盘7,并通过其上端面的圆盘锁螺母8使之锁紧在阀芯套9的外圆处,空心圆盘7的内圆壁上有与阀芯套9外圆侧壁相接触的定位凸起20,使其安装后不能径向移动,凸起20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之间留有供水流通过的间隙;空心圆盘7与圆盘锁螺母8和立柱16的接合面处分别置有密封圈,保证了水不会从空心圆盘7的上下端面处渗出,也可通过在接合面处涂上胶水或设有防水槽等一些常用的方法和结构来达到防止水渗出的目的;空心圆盘7内腔通过环形开口19与上述的间隙11相连通,为水流提供通道,其外圆侧壁处有一细长的出水口(14)。上述的进水通孔15有两个,分别供冷水和热水进入,由于两个进水通孔都设在阀芯套9底部,由冷热水阀芯6同时控制,使用时水的冷暖调节非常方便,且显得结构紧凑,外形美观。阀芯套9底部设有与冷热水阀芯6上的凸起圆台17相对应的定位孔13,通过定位孔13和凸起圆台17的配合可以在安装时很方便地确定两者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且安装后两者之间不可相对转动,使阀芯套9上的进水通孔15和出水通孔12与冷热水阀芯6上与之相对应的结构的相对位置不变,为水龙头的正常工作提供保障。当然,两者之间的定位也可通过在其相对应的侧壁上分别设有肋条和凹槽或使冷热水阀芯6直接固定于阀芯套9内等方法来实现,只要能达到安装后两者之间不会相对旋转就行。立柱16的上端面处有限位凹槽10,空心圆盘7和立柱16之间的密封圈置于限位凹槽10内,防止了密封圈直接与阀芯套9的侧壁相接触,使水无法沿阀芯套9的侧壁流入空心圆盘7内。水龙头的出水口位于空心圆盘的侧壁处,且为细长形状,使水在压力较高的情况下也能以瀑布的形状柔和地流出,不会飞溅,使用方便,同时给使用者以美的享受。权利要求1.瀑布型水龙头,包括手柄(1),手柄(1)轴向穿过压紧螺母(4)与冷热水阀芯(6)上的开关杆(5)相连,压紧螺母(4)螺纹连接有阀芯套(9),并压紧定位后的冷热水阀芯(6)于阀芯套(9)内,阀芯套(9)的底端设有与冷热水阀芯(6)相配合的进水通孔(15)和出水通孔(12),阀芯套(9)套装于立柱(16)的内孔(18)中,其特征在于阀芯套(9)外圆与立柱内孔之间留有供水流通过的间隙(11),阀芯套(9)底端的出水通孔(12)贯穿侧壁并与上述的间隙(11)相连通,阀芯套(9)外圆套装有空心圆盘(7),并通过其上端面的圆盘锁螺母(8)锁紧在阀芯套(9)外圆处,空心圆盘(7)与圆盘锁螺母(8)和立柱(16)的接合面处分别置有密封圈,其内腔通过环形开口(19)与上述的间隙(11)相连通,外圆侧壁处有一细长的出水口(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瀑布型水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水通孔(15)有两个,分别为冷、热水进水通孔,且由冷热水阀芯6同时控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瀑布型水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芯套(9)底部有定位孔(13)与冷热水阀芯(6)上的凸起圆台(17)相对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瀑布型水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6)的上端面处有限位凹槽(10),所述的密封圈置于限位凹槽(10)内。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瀑布型水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圆盘(7)的内圆壁上有与阀芯套(9)外圆侧壁相接触的定位凸起(20)。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瀑布型水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柄(1)由上端的玻璃球和下端成喇叭状的金属杆组成。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瀑布型水龙头;包括手柄、压紧螺母、冷热水阀芯、阀芯套、立柱,阀芯套的底端设有与冷热水阀芯相配合的冷、热水进水通孔和出水通孔,出水通孔贯穿阀芯套侧壁,阀芯套套装于立柱的内孔中,两者之间留有间隙,阀芯套外圆套装有空心圆盘,并通过圆盘锁螺母锁紧在阀芯套外圆处,其内腔通过环形开口与上述的间隙相连通,外圆侧壁处有一细长的出水口。水在高、中、低压时也能成瀑布形状并柔和地流出,同时水温的调节也非常方便。本技术广泛应用于浴室等各种用水场所。文档编号F16K47/00GK2653245SQ20032011824公开日2004年11月3日 申请日期2003年11月14日 优先权日2003年11月14日专利技术者邝社木, 李华盛 申请人:邝社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邝社木李华盛
申请(专利权)人:邝社木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