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运输乏核燃料的容器的冲击限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51111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6 18: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运输乏核燃料的容器的冲击限制器,其由设置在容器(3)的每个端部处的各自为圆柱形的元件(1、2)形成,每个圆柱形的元件包括:由衬圈(14)界定的第一管状区域,所述衬圈在盖子围绕容器(3)的相应底座并且在衬圈周围配有蜂窝结构保护体(18),保护体从容器(3)的边缘略微凸出;以及由聚氨酯填料(17)组成的第二保护区域,第二保护区域从容器(3)的相应底座轴向地凸出,两个区域由刚性的外壳(13)包封。两个限制器具有在内部设置有盘(15)的轴向孔(20),所述盘与衬圈(14)平行并且通过一系列间隔管(16)与管状衬圈(14)间隔开,借助于所述一系列间隔管,该盘通过螺栓固定于容器(3)盖子(4)和底部(5)。

Shock limiters for containers used to transport spent nuclear fuel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n impact limiter of a container for transporting spent nuclear fuel, which is formed by cylindrical elements (1, 2) arranged at each end of the container (3), each cylindrical element includes: a first tubular area defined by a liner ring (14), the liner ring surrounds the corresponding base of the container (3) on the cover and is provided with a honeycomb structure protector (18) around the liner ring to protect The protector protrudes slightly from the edge of the container (3); and a second protection area composed of polyurethane packing (17), the second protection area protrudes axially from the corresponding base of the container (3), and the two areas are sealed by a rigid shell (13). The two limiters have an axial hole (20) internally provided with a disc (15), the disc is parallel to the lining ring (14) and is separated from the tubular lining ring (14) by a series of spacing tubes (16), and the disc is fixed on the cover (4) and the bottom (5) of the container (3) by means of the series of spacing tub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运输乏核燃料的容器的冲击限制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容器的冲击限制器,所述容器用于在运输所述容器离开核设施到集中临时存储设施或到任何其他的授权目的地期间运输乏核燃料。
技术介绍
在核燃料于核反应器中辐射后,核燃料被存储在核电站的水池中,同时其进行衰变和冷却。随后,可将乏核燃料干燥地存储,直到最终将其处置在存储容器或存储及运输容器中,后者被认为是两用容器。目前,高放射性废料在西班牙内未被运输,这是由于所述废料在电站中保留在水池中或容器中。但是,考虑到集中临时存储设施的创建,当将这种类型的废料从核电站运输到该新设施时,也需要使用适当的两用容器以最小化或消除与这种类型的废料的运输相关的风险。金属两用容器通常为包括具有不泄露的闭合系统的圆柱形器皿的容器,所述器皿具有相当厚(约40cm)的壁,其由中子屏蔽件覆盖以提供对在内侧产生的辐射的屏蔽,这通过更外部的慢化层或毒层来实现。容器的中部腔室容纳有含有特定量的乏核燃料元素的不锈钢和铝篮。容器的密封通过双层盖子来实现,最内部的盖子由钢制成并且具有抑制和防护功能,并且同样由钢制成的外部的盖子用于在由于潜在的事故而被冲击的情况下保持结构完整。在电站或存储设施之外运输要求:在运输期间,除了保证容器的密封度以阻止放射性材料泄露之外,还通过阻止运输容器的车辆碰撞或阻止容器从车辆掉出来保护容器不受潜在事故的冲击。为此目的,已经设计了冲击限制器,其包括设置在容器的每个端部上的圆柱形元件。每个冲击限制器包括包封容器的每个端部的一部分的环形区域。这种冲击限制器包括被夹持在刚性内壳和刚性外壳之间的泡沫、木头或蜂窝材料。通常使用的木头的结合由红木(SequoyaSamperviverens)和软木(OchromaPyramidale)组成,其提供了环境不友好的昂贵的设计。此外,其性能对设计温度的在应用规则要求范围内的变化非常敏感。熟知的是,在掉落、碰撞或翻倒的情况中,棱柱或圆柱元件的边缘通常会受损伤。在圆柱形容器的情况中,这些损伤集中在底座的边缘上,由此这些区域应当被特别保护。文献WO95/10839描述了一种装置,其包括与容器的底座相连的两个冲击限制器22和23,所述两个冲击限制器具有非圆形的外周界,优选为八边形。这些元件中的每一个由具有交叉层压波纹的蜂窝材料的第一填料形成,所述第一填料用作在外周表面上的冲击吸收材料72,所述冲击吸收材料侧向地包封容器且包含在环形体28中,所述第一填料在内部限定了开口44,所述开口配合到容器的底座中并且在外部表现出八边形的棱柱结构。在轴向上,其具有从环形体28突出的锥形帽30,锥形帽具有平头锥结构并且其外表面由保护冲击-吸收材料74的外层限定,所述冲击-吸收材料由聚氨酯泡沫形成。WO95/10839的冲击限制器通过螺栓组56附接于容器,所述螺栓组容纳在纵向上延伸穿过限制器22、23的主体而到达容器的管道62内。这些螺栓动态地形成冲击限制器的主体的一部分,通过此,在限制器上有侧向冲击的情况中,其用作为障碍物并且因此螺栓56经受同等程度的所述冲击。由此,在第一次冲击后,固定螺栓可折断并且限制器可分离。对于容器而言,如果其未受保护的底座受到第二次冲击,则这可具有严重的结果。由于冲击限制器必须伴随运输容器穿过公共街道,因此可用于冲击限制器的以穿过隧道、桥梁和其他高速公路、航道,以及铁路特征的空间限制了冲击限制器的整体尺寸。考虑到容器保持有预定容量的乏核燃料,这种限制不应导致对容器充足保护的失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由一对在容器的端部处结合在一起的元件形成冲击限制器的设计,所述冲击限制器能够使在运输期间,由于在掉落事故期间发生的冲击载荷而起作用的加速力衰减,其特殊性在于,该容器意在或者在工厂的ITS(单独的临时存储)设施中或者在将来的CTS(集中临时存储)设施中存储,以及意在联合运输(通过公路、铁路或海路),这通过简单地将这两个冲击限制器螺栓附接到容器的外部盖子上或底部上而无需检修容器。这些冲击限制器中的每一个由经测量在6到8mm之间的不锈钢壳构成,在其内侧设置有聚氨酯泡沫和铝蜂窝结构。第一管状区域由衬圈界定,所述衬圈根据放置在每个端部处的限制器而处于盖子或底部上,围绕着容器的相应底座,并且所述衬圈在环形地具有蜂窝结构保护体,所述保护体从容器的边缘略微凸出。由聚氨酯填料组成的第二保护区域,所述第二保护区域在盖子或底部的上方从容器的相应底座轴向地凸出,所述第二保护区的外径略微大于容器的直径,并且与第一保护区域的外径相一致。在包含在冲击限制器内的能量吸收材料的发生扭曲期间,作用在容器上的冲击载荷会由于被吸收的能量而衰减。额外的设计参量确定了在掉落后,两个冲击限制器必须保持附接于容器。为此目的,前提是:两个限制器具有在内侧设置有盘的轴向孔,所述盘与管状衬圈平行并且通过一系列间隔管与管状衬圈间隔开,管状所述衬圈与容器的盖子和底部接触,所述一系列间隔管处于两个部件中的各自的孔内,且也与存在于容器的盖子和底部中的螺纹孔相匹配,通过所述一系列间隔管,限制器各自通过从存在于此的轴向孔的外侧螺纹连接的螺栓而固定。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包含聚氨酯填料并且处于容器外侧的保护区域在轴向上具有凸起,所述凸起的外径略微大于在盖子或底部周围的限制器的外径,并且等于或略微大于容器的直径。该凸起具有倒锥形内部的开口,所述开口的较小的底延伸到孔内,所述孔容纳了在容器的盖子和底部上的限制器的固定系统。该凸起的目的是产生在不同水平的多个冲击表面,以使得如果容器以底座或盖子掉落,则所述多个冲击表面可显著地减小在其底座或盖子上的直接冲击,甚至即使所述多个冲击表面失效,也是如此。附图说明为了补充所进行的描述并且为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特征,本说明书附有一组附图,这些附图通过示出且非限制的方式表示了以下内容:图1显示了具有容器(3)的部分截面的整体透视图,在所述容器(3)上附接有两个冲击限制器:(1)在容器的盖子(4)上,以及(2)在容器的底部(5)上。图2显示了冲击限制器的透视图,其具有直径截面以显示其内部结构细节。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如上述谈到的附图所示,用于运输乏核燃料的容器(3)的冲击限制器由两个圆柱形元件(1、2)构成,所述圆柱元件为管状,设置在容器(3)的每个端部处以使由掉落导致的冲击力衰减,所述掉落可在通常的运输条件下发生或在假设的事故条件下发生。冲击限制器必须保证不超过被认为是容器的设计极限的冲击力。每个冲击限制器由通过不锈钢制备的外壳(13)组成,所述外壳在下方由衬圈(14)界定并且在盖子(4)或底部(5)上方,围绕着容器(3)的相应底座。在内侧,其包括从容器(3)的边缘略微凸出的第一蜂窝填料(18)和在盖子(4)或底部(5)上方,从容器(3)相应底座轴向凸出的第二聚氨酯填料(17)。在外部,限制器的主体的直径略微大于容器(3)的直径。壳(13)由通过奥氏体不锈钢板制成的外衬圈形成,其构成了包含聚氨酯泡沫包封体。与容器接触的盘(15)和内衬圈(14)由碳钢板制成并且限定了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运输乏核燃料的容器的冲击限制器,该类型的冲击限制器由设置在容器(3)的每个端部处的各自为圆柱形的元件(1、2)形成,每个所述元件包括:/n-由衬圈(14)界定的第一管状区域,所述衬圈在盖子(4)或底部(5)的上方围绕所述容器(3)的相应底座,并且在所述衬圈周围配有蜂窝结构的保护体(18),所述保护体从所述容器(3)的边缘略微凸出;以及/n-由聚氨酯填料(17)组成的第二保护区域,所述第二保护区域在所述盖子(4)或所述底部(5)的上方从所述容器(3)的相应底座轴向地凸出,所述第二保护区域的外径略微大于所述容器(3)的外径且与第一保护区域的外径相一致,两个区域由刚性的外壳(13)包封;/n其特征在于,具有在内部设置有盘(15)的轴向孔(20),所述盘与管状的所述衬圈(14)平行并且通过一系列间隔管(16)与管状的所述衬圈(14)间隔开,所述一系列间隔管处于存在于两个部件(14、15)中的各自的孔内,且与存在于所述容器(3)的所述盖子(4)和所述底部(5)内的螺纹孔相匹配,借助于所述一系列间隔管,所述限制器各自通过从所述限制器的轴向孔(20)的外侧螺纹连接的螺栓而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用于运输乏核燃料的容器的冲击限制器,该类型的冲击限制器由设置在容器(3)的每个端部处的各自为圆柱形的元件(1、2)形成,每个所述元件包括:
-由衬圈(14)界定的第一管状区域,所述衬圈在盖子(4)或底部(5)的上方围绕所述容器(3)的相应底座,并且在所述衬圈周围配有蜂窝结构的保护体(18),所述保护体从所述容器(3)的边缘略微凸出;以及
-由聚氨酯填料(17)组成的第二保护区域,所述第二保护区域在所述盖子(4)或所述底部(5)的上方从所述容器(3)的相应底座轴向地凸出,所述第二保护区域的外径略微大于所述容器(3)的外径且与第一保护区域的外径相一致,两个区域由刚性的外壳(13)包封;
其特征在于,具有在内部设置有盘(15)的轴向孔(20),所述盘与管状的所述衬圈(14)平行并且通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阿方索·阿尔瓦米兰达·莫兰大卫·加里多·奎维多
申请(专利权)人:埃奎普核反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西班牙;E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