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50533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6 18:33
作业车具备:车辆主体(1)、进行行进驱动的多个行进装置(2)、将多个行进装置(2)分别升降自如地支承于车辆主体(1)的多个弯折连杆机构(10)、能够分别变更多个弯折连杆机构(10)的姿势的驱动机构(5)、自由旋转自如地支承于多个弯折连杆机构(10)各自的中间弯折部的惰轮(3)。

Operation vehicle

The working vehicle is provided with: the vehicle body (1), a plurality of moving devices (2) for driving, a plurality of bending connecting rod mechanisms (10) for lifting and supporting a plurality of moving devices (2) in the vehicle body (1), a driving mechanism (5) for changing the posture of a plurality of bending connecting rod mechanisms (10) respectively, and a plurality of bending connecting rod mechanisms (10) for freely rotating and supporting \uff09The idler (3) of each intermediate be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作业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适于在凹凸多的路面上行进的作业车。
技术介绍
[1]在以往的作业车中有下述作业车:配备于车辆主体的四角的多个行进车轮分别经由具备两个关节而构成为可屈伸操作的弯折连杆机构而支承于车辆主体,能够通过内装于连杆机构的电动马达的驱动力而连杆机构构成为可屈伸驱动(例如参照JPH09-142347A(专利文献1))。[2]在JPH09-142347A中,在车辆主体上配备多个车轮,多个车轮中位于前后两侧的左右的车轮经由具有两个关节而构成为可屈伸操作的弯折连杆机构而支承于车辆主体,前后中央的车轮以位置固定状态而支承于车辆主体。[3]在JPH09-142347A中,配备于车辆主体的四角的多个行进车轮分别经由具备两个关节而构成为可屈伸操作的弯折连杆机构而支承于车辆主体,构成为通过内装于弯折连杆机构的电动马达的驱动力而能够屈伸驱动。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9-142347号公报(JPH09-142347A)。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1]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作业车,具备:/n车辆主体;/n进行行进驱动的多个行进装置;/n多个弯折连杆机构,将多个前述行进装置分别升降自如地支承于前述车辆主体;/n驱动机构,能够分别地变更多个前述弯折连杆机构的姿势;/n惰轮,自由旋转自如地被支承于多个前述弯折连杆机构各自的中间弯折部。/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329 JP 2017-066386;20170329 JP 2017-066387;201.一种作业车,具备:
车辆主体;
进行行进驱动的多个行进装置;
多个弯折连杆机构,将多个前述行进装置分别升降自如地支承于前述车辆主体;
驱动机构,能够分别地变更多个前述弯折连杆机构的姿势;
惰轮,自由旋转自如地被支承于多个前述弯折连杆机构各自的中间弯折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业车,其特征在于,
前述弯折连杆机构具备:第一连杆,一端部绕横轴芯摆动自如地支承于前述车辆主体;第二连杆,一端部绕横轴芯摆动自如地枢支连结于前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部、且在另一端部处支承有前述行进装置;
前述惰轮被支承于前述第一连杆与前述第二连杆的枢支连结部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作业车,其特征在于,前述驱动机构具备:能够变更前述第一连杆相对于前述车辆主体的摆动姿势的第一液压缸、能够变更前述第二连杆相对于前述第一连杆的摆动姿势的第二液压缸。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作业车,其特征在于,
前述驱动机构能够一边维持前述弯折连杆机构的中间弯折部朝向车体前后方向中间侧弯折的状态一边变更操作前述弯折连杆机构的姿势。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作业车,其特征在于,
前述驱动机构能够将前述弯折连杆机构的姿势变更操作为前述行进装置和前述惰轮的各自位于比车体前后方向外端部更靠车体前后方向外侧的伸展姿势。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作业车,其特征在于,
前述弯折连杆机构、前述行进装置和前述惰轮的各自在前述车辆主体的前后两侧分别各具备左右一对。


7.一种作业车,具备:
车辆主体;
进行行进驱动的多个行进装置;
多个惰轮,与多个前述行进装置的各自对应设置;
支承机构,将多个前述行进装置分别地位置变更自如地支承于前述车辆主体,并且将多个前述惰轮分别地位置变更自如地支承于前述车辆主体;
驱动机构,能够对前述支承机构进行变更操作,
由前述行进装置和与该行进装置对应的前述惰轮构成行进工作部,
前述支承机构在多个前述行进工作部的各自中能够切换为前述行进装置接地的行进状态、前述惰轮接地且与其对应的前述行进装置从地面悬浮的自由移动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作业车,其特征在于,
前述驱动机构能够切换为多个前述行进工作部中的全部的行进工作部为前述行进状态的全部行进状态、多个前述行进工作部中的至少一方为前述行进状态且剩余的行进工作部为前述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川淳一平冈实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久保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