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响及播音灯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4848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6 17: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音响及播音灯具。音响包括壳体、设于壳体的内部的发声装置、以及设于壳体上的至少一个减震结构;减震结构包括与壳体相连的弹性件、以及与弹性件相连的抵接件;壳体的内部开设有安装槽,发声装置位于安装槽内,壳体开设有与发声装置相对应的出声孔。抵接件与连接槽的内壁相抵接,抵接件通过弹性件与音响的壳体相连,因此弹性件对音响的壳体施加有弹性压力,减少甚至避免音响整体相对固定条上下运动,也即减少了音响整体相对固定条上下运动时外壳对连接槽的内壁的撞击产生的噪音,进而减少了音响整体使用时产生的噪声,确保了音响使用时的音效。

Audio and broadcast lamp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ound and broadcasting lamp. The sound system comprises a shell, an acoustic device arranged inside the shell, and at least one shock absorption structure arranged on the shell; the shock absorption structure comprises an elastic part connected with the shell and an butting part connected with the elastic part; the shell is internally provided with a mounting groove, the acoustic device is located in the mounting groove, and the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n acoustic outlet corresponding to the acoustic device. The butt joint is connected with the inner wall of the connecting groove. The butt joint is connected with the sound shell through the elastic part. Therefore, the elastic part exerts elastic pressure on the sound shell to reduce or even avoid the sound whole moving up and down relative to the fixed strip. That is to say, it reduces the noise caused by the shell hitting the inner wall of the connecting groove when the sound whole moves up and down relative to the fixed strip, thus reducing the sound whole The noise produced in use ensures the sound effect of the sound when it is us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音响及播音灯具
本技术涉及播音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音响及及播音灯具。
技术介绍
音响通过发声装置产生的声波进行发声,因此发声装置发声时会导致音响整体的震动。当音响与灯具等设备通过连接部件组合成整体或者将音响安装于墙体等使用环境内时,音响在发声状态下振动,容易导致音响和灯具壳体结构或其他安装面之间的高频碰撞,进而产生噪声,影响播音效果,在照明设备中,严重时还会带动灯具振动,影响照明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音响,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音响与灯具等设备通过连接部件组合成整体或者将音响安装于墙体等使用环境内时,音响在发声状态下容易产生噪声的问题。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音响,包括壳体、设于所述壳体的内部的发声装置、以及设于所述壳体上的至少一个减震结构;所述减震结构包括与所述壳体相连的弹性件以及与所述弹性件相连的抵接件,所述抵接件相对所述壳体的表面凸出;所述壳体的内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发声装置位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壳体开设有与所述发声装置相对应的出声孔。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开设有减震孔,所述弹性件与所述减震孔的内壁相连。进一步地,所述抵接件为顶端位于所述减震孔的外部的柱体,所述弹性件与所述抵接件的侧表面或者底端相连。进一步地,所述减震孔为长孔,所述弹性件为与所述减震孔的内壁相连的弹性臂;和/或,所述弹性臂与所述壳体为一体件。进一步地,所述减震孔为圆孔,所述弹性件为与所述减震孔的内壁相连的压缩弹簧。进一步地,所述抵接件为顶端位于所述减震孔的外部的柱体,所述弹性件与所述抵接件的侧表面或者底端相连。进一步地,所述抵接件上设有柔性摩擦层。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外壳、以及与所述第一外壳可拆卸连接的第二外壳;所述出声孔开设于所述第一外壳,所述安装槽开设于所述第二外壳,所述减震结构设于所述第二外壳背向所述第一外壳的一侧。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槽的内壁设有多个加强筋。进一步地,所述发声装置与所述第一外壳固定连接,所述发声装置与所述第二外壳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减震结构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减震结构相对所述音响的长轴线对称设置。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播音灯具,包括照明装置、前述的音响、以及用于连接所述照明装置与所述音响的固定条;所述固定条开设有连接槽,所述照明装置与所述音响的边缘均伸入所述连接槽,所述抵接件与所述连接槽的内壁相抵接。本技术提供的音响的有益效果:当音响通过开设有连接槽的固定条与照明装置安装固定于一体时,音响伸入连接槽内,将抵接件与所述连接槽的内壁相抵接;音响处于工作状态下发出声波时,音响整体具有相对固定条上下运动的趋势,但由于抵接件与连接槽的内壁相抵接,抵接件通过弹性件与音响的壳体相连,因此弹性件对音响的壳体施加有弹性压力,减少甚至避免音响整体相对固定条上下运动,也即减少了音响整体相对固定条上下运动时外壳对连接槽的内壁的撞击产生的噪音,进而减少了音响整体使用时产生的噪声,确保了音响使用时的音效。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中音响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图1中音响的分解图;图4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播音灯具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3中播音灯具的分解图;图6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中音响的边缘位于连接槽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400、音响;500、照明装置;600、固定条;6001、连接槽;1、壳体;101、安装槽;102、出声孔;103、第一外壳;104、第二外壳;105、加强筋;106、减震孔;2、发声装置;3、减震结构;301、弹性件;302、抵接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如图1-图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音响400,包括壳体1、设于壳体1的内部的发声装置2、以及设于壳体1上的至少一个减震结构3;减震结构3包括与壳体1相连的弹性件301、以及与弹性件301相连的抵接件302;抵接件302相对于壳体1的表面凸出,壳体1的内部开设有安装槽101,发声装置2位于安装槽101内,壳体1开设有与发声装置2相对应的出声孔102。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如图4-图6所示,当音响400通过开设有连接槽6001的固定条600与照明装置500安装固定于一体时,音响400伸入连接槽6001内,将抵接件302与连接槽6001的内壁相抵接。音响400上的减震结构3的抵接件302与连接槽6001的内壁相抵接,当音响400处于工作状态下发出声波时,音响400整体具有相对固定条600上下运动的趋势,但由于抵接件302与连接槽6001的内壁相抵接,抵接件302通过弹性件301与音响400的壳体1相连,因此弹性件301对音响400的壳体1施加有弹性压力,即音响自身产生的振动通过弹性件301得以缓冲,减少甚至避免音响400整体相对固定条600上下运动,也即减少了音响400整体相对固定条600上下运动时外壳对连接槽6001的内壁的撞击产生的噪音,进而减少了音响400整体使用时产生的噪声,确保了音响400使用时的音效。当音响400直接安装于墙面等安装环境时,可将抵接件302与墙面等安装环境上的孔或槽的内壁相抵接,以减少音响400整体相对墙面等使用环境的运动,减少音响400外壳对墙面等使用环境的撞击,进而减少了音响400整体使用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音响,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设于所述壳体的内部的发声装置、以及设于所述壳体上的至少一个减震结构;所述减震结构包括与所述壳体相连的弹性件以及与所述弹性件相连的抵接件,所述抵接件相对所述壳体的表面凸出;所述壳体的内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发声装置位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壳体开设有与所述发声装置相对应的出声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音响,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设于所述壳体的内部的发声装置、以及设于所述壳体上的至少一个减震结构;所述减震结构包括与所述壳体相连的弹性件以及与所述弹性件相连的抵接件,所述抵接件相对所述壳体的表面凸出;所述壳体的内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发声装置位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壳体开设有与所述发声装置相对应的出声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响,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开设有减震孔,所述弹性件与所述减震孔的内壁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音响,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件为顶端位于所述减震孔的外部的柱体,所述弹性件与所述抵接件的侧表面或者底端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音响,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孔为长孔,所述弹性件为与所述减震孔的内壁相连的弹性臂;所述弹性臂与所述壳体为一体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音响,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孔为圆孔,所述弹性件为与所述减震孔的内壁相连的压缩弹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师龙林建宗方翔陈云伟艾金明钟军平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立达信照明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