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音箱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4848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6 17: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音箱面板,包括沿竖直方向延伸设置的框体,所述框体包括依次首尾相连的前面板、右侧板、后面板、左侧板,所述前面板、右侧板、后面板、左侧板之间形成贯穿通道,所述前面板沿竖直方向设置有不少于一个的喇叭孔,所述贯穿通道内沿竖直方向设置有左隔板与右隔板,所述贯穿通道内设置有第一加强筋、第二加强筋、第三加强筋、第四加强筋,所述前面板的左侧沿竖直方向设置有第一凸条,所述前面板的右侧沿竖直方向设置有第二凸条,所述后面板的左侧沿竖直方向设置有第三凸条,所述后面板的右侧沿竖直方向设置有第四凸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提高了整体结构的稳定性、承重能力,还将内部空间合理配置,方便安装音箱内部电器元件。

A kind of speaker panel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speaker panel, which includes a frame extending in a vertical direction. The frame includes a front panel, a right panel, a back panel and a left panel which are connected end to end in turn. A through channel is formed between the front panel, a right panel, a back panel and a left panel. The front panel is provided with at least one speaker hole in a vertical direction, and the through channel is vertical The straight direction is provided with a left partition board and a right partition board, the through passag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reinforcing bar, a second reinforcing bar, a third reinforcing bar and a fourth reinforcing bar, the left side of the front panel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convex bar along the vertical directi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front panel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 convex bar along the vertical direction, the left side of the rear panel is provided with a third convex bar along the vertical direction, and the rear panel is provided with a third convex bar along the vertical directi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loudspeaker box is provided with a fourth convex bar along the vertical direction. The utility model not only improves the stability and bearing capacity of the overall structure, but also reasonably configures the internal space to facilitate the installation of the internal electrical components of the loudspeaker box.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音箱面板
本技术涉及一种音箱零件,尤其涉及一种音箱面板。
技术介绍
传统的音箱面板为普通的矩形框体,内部为中空结构,中部并没有支撑受力件,而很多的用户有在音箱上放置物品的习惯,如放置的物品较重,则容易对音箱面板造成损坏,音箱在工作时会产生热量,传统的音箱是将喇叭与内部的排线放置于同一个空腔内,如果喇叭的发热严重,容易对内部排线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需要一种音箱面板,整体结构更加稳固,承重能力更强。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音箱面板,包括沿竖直方向延伸设置的框体,所述框体包括依次首尾相连的前面板、右侧板、后面板、左侧板,所述前面板、右侧板、后面板、左侧板之间形成贯穿通道,所述前面板沿竖直方向设置有不少于一个的喇叭孔,所述贯穿通道内沿竖直方向设置有左隔板与右隔板,所述贯穿通道内的左前内角、右前内角、左后内角、右后内角沿竖直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加强筋、第二加强筋、第三加强筋、第四加强筋,所述左隔板的一侧连接于所述第一加强筋,所述左隔板的另一侧连接于所述后面板,所述右隔板的一侧连接于所述第二加强筋,所述右隔板的另一侧连接于所述后面板,所述前面板的左侧沿竖直方向设置有第一凸条,所述前面板的右侧沿竖直方向设置有第二凸条,所述后面板的左侧沿竖直方向设置有第三凸条,所述后面板的右侧沿竖直方向设置有第四凸条。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凸条的右侧面沿竖直方向设置有第一直槽,所述第二凸条左侧面正对于所述第一直槽的位置设置有第二直槽。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凸条的右侧面沿竖直方向设置有第三直槽,所述第四凸条左侧面正对于所述第三直槽的位置设置有第四直槽。进一步的,所述左隔板、右隔板的表面均设置有不少于一个的走线孔。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凸条、第二凸条的前侧面均设置有不少于一个的第一螺孔。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凸条、第四凸条的后侧面均设置有不少于一个的第二螺孔。进一步的,所述前面板的表面均匀设置有若干个通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一种音箱面板,包括框体,框体内部设有用于容纳音箱电器元件的贯穿通道,左前内角、右前内角、左后内角、右后内角即为贯穿通道的四个内角,四个内角内均设有用于加强内角结构稳定性的加强筋,使得整个框体不容易弯折,前面板上的喇叭孔用于安装喇叭,左隔板、右隔板将将贯穿通道分为三个腔体,前面板、左隔板、右隔板之间形成一个独立的腔体,用于安装喇叭,而两侧则分别设有两个独立的腔体,分别为左隔板、左侧板、后面板形成的腔体,右隔板、右侧板、后面板形成的腔体,这两个腔体均用于布置排线结构,并且左隔板、右隔板加强了整个面板的稳定性,使得整体更加不容易弯曲、承重力更高,第一凸条、第二凸条之间可安装音箱的前盖板,对前盖板起到卡紧作用,安装更加方便,同样的,第三凸条、第四凸条之间可安装音箱的后盖板,对后盖板起到卡紧作用,因此,本技术不仅提高使得整体结构更加稳固,更将内部空间合理配置,使得音箱内部电器元件排布更加合理,还提高了组装其他配件时的效率,更具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前面板正视图。图中:1-框体、2-前面板、3-喇叭孔、4-左隔板、5-右隔板、6-第一加强筋、7-第二加强筋、8-第三加强筋、9-第四加强筋、10-第一凸条、11-第二凸条、12-第三凸条、13-第四凸条、14-第一螺孔、15-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如图1、2所示,一种音箱面板,包括沿竖直方向延伸设置的框体1,所述框体1包括依次首尾相连的前面板2、右侧板、后面板、左侧板,所述前面板2、右侧板、后面板、左侧板之间形成贯穿通道,所述前面板2沿竖直方向设置有不少于一个的喇叭孔3,所述贯穿通道内沿竖直方向设置有左隔板4与右隔板5,所述贯穿通道内的左前内角、右前内角、左后内角、右后内角沿竖直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加强筋6、第二加强筋7、第三加强筋8、第四加强筋9,所述左隔板4的一侧连接于所述第一加强筋6,所述左隔板4的另一侧连接于所述后面板,所述右隔板5的一侧连接于所述第二加强筋7,所述右隔板5的另一侧连接于所述后面板,所述前面板2的左侧沿竖直方向设置有第一凸条10,所述前面板2的右侧沿竖直方向设置有第二凸条11,所述后面板的左侧沿竖直方向设置有第三凸条12,所述后面板的右侧沿竖直方向设置有第四凸条13。由上述可知,本技术提供一种音箱面板,包括框体1,框体1内部设有用于容纳音箱电器元件的贯穿通道,左前内角、右前内角、左后内角、右后内角即为贯穿通道的四个内角,四个内角内均设有用于加强内角结构稳定性的加强筋,使得整个框体1不容易弯折,前面板2上的喇叭孔3用于安装喇叭,左隔板4、右隔板5将将贯穿通道分为三个腔体,前面板2、左隔板4、右隔板5之间形成一个独立的腔体,用于安装喇叭,而两侧则分别设有两个独立的腔体,分别为左隔板4、左侧板、后面板形成的腔体,右隔板5、右侧板、后面板形成的腔体,这两个腔体均用于布置排线结构,并且左隔板4、右隔板5加强了整个面板的稳定性,使得整体更加不容易弯曲、承重力更高,第一凸条10、第二凸条11之间可安装音箱的前盖板,对前盖板起到卡紧作用,安装更加方便,同样的,第三凸条12、第四凸条13之间可安装音箱的后盖板,对后盖板起到卡紧作用,因此,本技术不仅提高使得整体结构更加稳固,更将内部空间合理配置,使得音箱内部电器元件排布更加合理,还提高了组装其他配件时的效率,更具实用性。所述第一凸条10的右侧面沿竖直方向设置有第一直槽,所述第二凸条11左侧面正对于所述第一直槽的位置设置有第二直槽,将音箱的前盖板安装到前面板2时,可将前盖板的两侧边插入到第一直槽、第二直槽内卡紧固定,安装更加方便,避免了前盖板掉落的问题。所述第二凸条11的右侧面沿竖直方向设置有第三直槽,所述第四凸条13左侧面正对于所述第三直槽的位置设置有第四直槽,同样的,将音箱的后盖板安装到前面板2时,可将后盖板的两侧边插入到第一直槽、第二直槽内卡紧固定,安装更加方便,避免了后盖板掉落的问题。所述左隔板4、右隔板5的表面均设置有不少于一个的走线孔,将安装在喇叭孔3上的喇叭的电线从走线孔处引入到左隔板4、右隔板5分别与左侧板、右侧板形成的腔体内,使发热部分与其他电器元件分开,而发热部分的热量则沿着左隔板4、右隔板5上传递,避免局部温度过高的问题。所述第一凸条10、第二凸条11的前侧面均设置有不少于一个的第一螺孔14,留置第一螺孔14方便在音箱前侧安装其他配件。所述第三凸条12、第四凸条13的后侧面均设置有不少于一个的第二螺孔,留置第二螺孔方便在音箱后侧安装其他配件。所述前面板2的表面均匀设置有若干个通孔15,优选的,通孔15设置于喇叭口附近,方便对喇叭的连接安装或加紧固定。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以此限定本技术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音箱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沿竖直方向延伸设置的框体(1),所述框体(1)包括依次首尾相连的前面板(2)、右侧板、后面板、左侧板,所述前面板(2)、右侧板、后面板、左侧板之间形成贯穿通道,所述前面板(2)沿竖直方向设置有不少于一个的喇叭孔(3),所述贯穿通道内沿竖直方向设置有左隔板(4)与右隔板(5),所述贯穿通道内的左前内角、右前内角、左后内角、右后内角沿竖直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加强筋(6)、第二加强筋(7)、第三加强筋(8)、第四加强筋(9),所述左隔板(4)的一侧连接于所述第一加强筋(6),所述左隔板(4)的另一侧连接于所述后面板,所述右隔板(5)的一侧连接于所述第二加强筋(7),所述右隔板(5)的另一侧连接于所述后面板,所述前面板(2)的左侧沿竖直方向设置有第一凸条(10),所述前面板(2)的右侧沿竖直方向设置有第二凸条(11),所述后面板的左侧沿竖直方向设置有第三凸条(12),所述后面板的右侧沿竖直方向设置有第四凸条(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音箱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沿竖直方向延伸设置的框体(1),所述框体(1)包括依次首尾相连的前面板(2)、右侧板、后面板、左侧板,所述前面板(2)、右侧板、后面板、左侧板之间形成贯穿通道,所述前面板(2)沿竖直方向设置有不少于一个的喇叭孔(3),所述贯穿通道内沿竖直方向设置有左隔板(4)与右隔板(5),所述贯穿通道内的左前内角、右前内角、左后内角、右后内角沿竖直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加强筋(6)、第二加强筋(7)、第三加强筋(8)、第四加强筋(9),所述左隔板(4)的一侧连接于所述第一加强筋(6),所述左隔板(4)的另一侧连接于所述后面板,所述右隔板(5)的一侧连接于所述第二加强筋(7),所述右隔板(5)的另一侧连接于所述后面板,所述前面板(2)的左侧沿竖直方向设置有第一凸条(10),所述前面板(2)的右侧沿竖直方向设置有第二凸条(11),所述后面板的左侧沿竖直方向设置有第三凸条(12),所述后面板的右侧沿竖直方向设置有第四凸条(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燮彬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广雅金属橡胶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