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携带的充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47662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6 17: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携带的充电器,包括充电壳体,所述充电壳体的前表面开设有收纳槽,所述收纳槽的内侧表面活动安装有电源插头,所述充电壳体的后表面开设有充电接线口,所述充电壳体的表面位于充电接线口的一侧活动安装有防尘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便于携带的充电器,能够使得插入后更加紧固,防止因为插座咬合不紧容易脱落导致充电无法插入接电的麻烦,还可以在不使用时将防尘帽塞入到充电接线口中,并通过二号橡胶块上的橡胶卡块塞入到固定孔中,从而可实现密封,这样便可防止在携带放入包中时灰尘的进入而导致接触不良,并且可防止内部接片长期暴露空气中导致氧化生锈,从而可提高其使用寿命。

A portable charg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ortable charger, which includes a charging shell, the front surface of the charging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 storage tank, the inner surface of the storage tank is movably installed with a power plug, the rear surface of the charging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 charging connection port, and the surface of the charging shell is movably installed with a dust cap on one side of the charging connection port. The portable charger of the utility model can make the plug-in more secure, prevent the trouble that the charging can not be inserted into the power connection because the socket is not tight and easy to fall off, and can also plug the dust cap into the charging connection port when not in use, and can be inserted into the fixing hole through the rubber block on the No. 2 rubber block, so as to achieve sealing, so as to prevent Prevent the dust from entering into the bag when it is carried and put into the bag, and prevent the internal connector from being oxidized and rusted due to long-term exposure to the air, so as to improve its service lif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携带的充电器
本技术涉及充电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于携带的充电器。
技术介绍
充电器为一种用于对手机等一些需要进行充电设备提供稳定电源的设备,由充电壳体和防滑槽等组成,其使用携带起来可通过折叠收缩等方式减小体积,从而使得携带起来十分方便,具备较好的供电效果,且生产成本较低,广泛应用于各个供电领域;然而现阶段使用的充电器在使用时电源插头很容易因为插孔的松动导致脱落不紧,从而带来充电烦恼,而且充电接线口很容易因为放入包中携带混入杂物导致接触不良,还会导致接片暴露空气导致腐蚀生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携带的充电器,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便于携带的充电器,包括充电壳体,所述充电壳体的前表面开设有收纳槽,所述收纳槽的内侧表面活动安装有电源插头,所述充电壳体的后表面开设有充电接线口,所述充电壳体的表面位于充电接线口的一侧活动安装有防尘帽,所述充电接线口的表面接触连接有螺旋导线,所述螺旋导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安装有USB接头。优选的,所述电源插头的内侧表面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内侧表面固定安装有连接片,所述连接片的表面外侧中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帽,所述连接片的表面内侧中部固定安装有回位弹簧。优选的,所述回位弹簧的另一端与固定槽的内侧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电源插头通过回位弹簧挤压连接片使固定帽与插孔内壁固定。优选的,所述防尘帽的一端表面固定安装有一号橡胶块,所述防尘帽的另一端表面固定安装有二号橡胶块,所述一号橡胶块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橡胶轴。优选的,所述防尘帽通过橡胶轴和一号橡胶块与充电壳体活动连接,所述二号橡胶块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橡胶卡块,所述防尘帽通过二号橡胶块和橡胶卡块与充电壳体固定。优选的,所述充电壳体的两侧表面固定安装有防滑槽,所述充电壳体的后表面位于充电接线口的一侧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充电壳体的后表面位于充电接线口的另一侧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充电壳体通过固定孔和橡胶卡块与二号橡胶块固定,所述充电壳体通过安装槽和橡胶轴与一号橡胶块活动连接。优选的,所述螺旋导线远离USB接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插头,所述充电壳体通过连接插头插入到充电接线口与螺旋导线电性连通,所述电源插头通过转轴与收纳槽的内壁活动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的电源插头,电源插头使得插入后更加紧固,防止因为插座咬合不紧容易脱落导致充电无法插入接电的麻烦,通过设置的防尘帽,防尘帽可以在不使用时将防尘帽塞入到充电接线口中,并通过二号橡胶块上的橡胶卡块塞入到固定孔中,从而可实现密封,这样便可防止在携带放入包中时灰尘的进入而导致接触不良,并且可防止内部接片长期暴露空气中导致氧化生锈,从而可提高其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便于携带的充电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便于携带的充电器的图1中A处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便于携带的充电器的电源插头剖面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便于携带的充电器的充电壳体后视图;图5为本技术一种便于携带的充电器的局部剖面图。图中:1、充电壳体;101、防滑槽;102、固定孔;103、安装槽;2、电源插头;201、固定槽;202、连接片;203、固定帽;204、回位弹簧;3、收纳槽;4、防尘帽;401、一号橡胶块;402、二号橡胶块;403、橡胶轴;5、充电接线口;6、螺旋导线;7、USB接头。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1-5所示,一种便于携带的充电器,包括充电壳体1,所述充电壳体1的前表面开设有收纳槽3,所述收纳槽3的内侧表面活动安装有电源插头2,所述充电壳体1的后表面开设有充电接线口5,所述充电壳体1的表面位于充电接线口5的一侧活动安装有防尘帽4,所述充电接线口5的表面接触连接有螺旋导线6,所述螺旋导线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安装有USB接头7;电源插头2的内侧表面开设有固定槽201,所述固定槽201的内侧表面固定安装有连接片202,所述连接片202的表面外侧中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帽203,所述连接片202的表面内侧中部固定安装有回位弹簧204;回位弹簧204的另一端与固定槽201的内侧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电源插头2通过回位弹簧204挤压连接片202使固定帽203与插孔内壁固定;防尘帽4的一端表面固定安装有一号橡胶块401,所述防尘帽4的另一端表面固定安装有二号橡胶块402,所述一号橡胶块401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橡胶轴403;防尘帽4通过橡胶轴403和一号橡胶块401与充电壳体1活动连接,所述二号橡胶块402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橡胶卡块,所述防尘帽4通过二号橡胶块402和橡胶卡块与充电壳体1固定;充电壳体1的两侧表面固定安装有防滑槽101,所述充电壳体1的后表面位于充电接线口5的一侧开设有固定孔102,所述充电壳体1的后表面位于充电接线口5的另一侧开设有安装槽103,所述充电壳体1通过固定孔102和橡胶卡块与二号橡胶块402固定,所述充电壳体1通过安装槽103和橡胶轴403与一号橡胶块401活动连接;螺旋导线6远离USB接头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插头,所述充电壳体1通过连接插头插入到充电接线口5与螺旋导线6电性连通,所述电源插头2通过转轴与收纳槽3的内壁活动连接。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一种便于携带的充电器,在使用时,首先可将充电器电源插头2从充电壳体1上的收纳槽3内部取出,然后手指放置在防滑槽101中,用力的将电源插头2插入到插孔中,此时在回位弹簧204的作用下挤压连接片202,将固定帽203顶在插孔中,从而使得插入后更加紧固,防止因为插座咬合不紧容易脱落导致充电无法插入接电的麻烦,当接通电源后,内部变压器便可将高压转变为低压从充电接线口5输出到螺旋导线6上,最后可通过USB接头7输出给手机充电,从而可完成充电使用,其中设有防尘帽4可以在不使用时将防尘帽4塞入到充电接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携带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壳体(1),所述充电壳体(1)的前表面开设有收纳槽(3),所述收纳槽(3)的内侧表面活动安装有电源插头(2),所述充电壳体(1)的后表面开设有充电接线口(5),所述充电壳体(1)的表面位于充电接线口(5)的一侧活动安装有防尘帽(4),所述充电接线口(5)的表面接触连接有螺旋导线(6),所述螺旋导线(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安装有USB接头(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携带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壳体(1),所述充电壳体(1)的前表面开设有收纳槽(3),所述收纳槽(3)的内侧表面活动安装有电源插头(2),所述充电壳体(1)的后表面开设有充电接线口(5),所述充电壳体(1)的表面位于充电接线口(5)的一侧活动安装有防尘帽(4),所述充电接线口(5)的表面接触连接有螺旋导线(6),所述螺旋导线(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安装有USB接头(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携带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插头(2)的内侧表面开设有固定槽(201),所述固定槽(201)的内侧表面固定安装有连接片(202),所述连接片(202)的表面外侧中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帽(203),所述连接片(202)的表面内侧中部固定安装有回位弹簧(20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携带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回位弹簧(204)的另一端与固定槽(201)的内侧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电源插头(2)通过回位弹簧(204)挤压连接片(202)使固定帽(203)与插孔内壁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携带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帽(4)的一端表面固定安装有一号橡胶块(401),所述防尘帽(4)的另一端表面固定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行道傅健顺郑艾妮
申请(专利权)人:帝闻电子龙川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