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头端子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4704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6 17: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双头端子机,包括工作台、横梁、环套、张紧轮和传输板,所述工作台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组打端组件,所述横梁通过螺栓活动连接于工作台的前侧,所述环套固定连接于横梁正表面的右侧,所述工作台右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的顶部活动连接有线辊,所述传输板固定连接于工作台的顶部,工作台的前侧固定连接有轮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横梁、第一辅助板和第二辅助板的配合,增加了电线传输路程中的辅助支撑效果,通过第一辅助轮、第二辅助轮和张紧轮的配合,方便了电线传输的张紧,避免了电线因重力下坠而影响传输,通过第一压辊和、第二压辊、伺服电机和步进电机的配合,增加了电线传输的动力。

Double head terminal machin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ouble head terminal machine, which comprises a workbench, a crossbeam, a ring sleeve, a tension wheel and a transmission board. The top of the workbench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wo groups of end beating components. The crossbeam is movably connected with the front side of the workbench through bolts, the ring sleeve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right side of the front surface of the crossbeam, the bottom of the right side of the workbench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placement board, and the placement board The top of the worktable is movably connected with a wire roller, the transmission board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top of the worktable, and the front side of the worktable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wheel frame. The utility model increases the auxiliary support effect in the transmission route of the electric wire through the cooperation of the crossbeam, the first auxiliary board and the second auxiliary board, facilitates the tension of the electric wire transmission through the cooperation of the first auxiliary wheel, the second auxiliary wheel and the tensioning wheel, avoids the influence of the transmission of the electric wire due to the gravity falling, and the cooperation of the first pressing roller and the second pressing roller, the servo motor and the step motor It increases the power of wire transmiss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头端子机
本技术涉及双头端子机
,具体为双头端子机。
技术介绍
端子机指的是电线加工要用到的一种机器,它把五金头打压至电线端,然后再做导通,打出来的端子不用焊接就能连,方便使用,端子机可以分类为全自动端子机、连剥带打端子机、超静音端子机、气动端子机、接线端子机、电脑线自动剥皮打端机、插针机端子机、金线端子机等,双头端子机时端子机的一种,在双头端子机使用时,需要对电线进行传输送料,现有的双头端子在电线的传输送料过程中,因对电线的夹持和绷紧不够好,导致传输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双头端子机,具备电线传输送料稳定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双头端子机在使用时对电线的传输送料不稳定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头端子机,包括工作台、横梁、环套、张紧轮和传输板,所述工作台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组打端组件,所述横梁通过螺栓活动连接于工作台的前侧,所述环套固定连接于横梁正表面的右侧,所述工作台右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的顶部活动连接有线辊,所述传输板固定连接于工作台的顶部,所述工作台的前侧固定连接有轮架。优选的,所述张紧轮通过转轴活动连接在轮架的顶部,所述横梁的前侧自左向右依次通过螺栓活动连接有第一辅助板和第二辅助板,所述第一辅助板的顶部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第一辅助轮,所述第二辅助板的前侧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第二辅助轮。优选的,所述传输板顶部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尾板,所述尾板的前侧固定连接有线套,所述尾板的前侧开设有通孔,所述传输板的顶部从前至后依次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第一压辊和第二压辊,所述第一压辊和第二压辊均设置有两组。优选的,所述传输板的底部从前至后依次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和步进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一压辊的转轴固定连接,所述步进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二压辊的转轴固定连接,所述伺服电机和步进电机均设置有两组。优选的,所述传输板顶部的后侧通过销杆铰接有夹紧杆,所述夹紧杆设置有两组,所述夹紧杆相背离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通过挡板与传输板的顶部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环套的内腔固定连接有支撑管,所述支撑管内腔的右侧通过圆销铰接有压杆,所述压杆设置有两组,所述压杆相背离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支撑管的内表面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辅助轮和第二辅助轮均设置有奇数组,且不少于五组,所述第一辅助轮和第二辅助轮均采用Z字形排列安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横梁、第一辅助板和第二辅助板的配合,增加了电线传输路程中的辅助支撑效果,通过第一辅助轮、第二辅助轮和张紧轮的配合,方便了电线传输的张紧,避免了电线因重力下坠而影响传输,通过第一压辊和、第二压辊、伺服电机和步进电机的配合,增加了电线传输的动力,夹紧杆和第一弹簧的配合,保证了电线在打端切断前的稳定,通过压杆和第二弹簧的配合,方便了电线从线辊上脱落后的牵引力和电线的支撑力。2、本技术通过设置放置板,方便了线辊的放置,通过设置传输板,方便了第一压辊和第二压辊的安装,通过设置轮架,方便了张紧轮的安装,通过设置尾板,方便了电线从张紧轮至第一压辊的传输,通过设置支撑管,方便了压杆和第二弹簧的安装。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局部结构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局部结构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局部结构的左视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图2中A的放大图。图中:1工作台、2打端组件、3横梁、4放置板、5线辊、6环套、7第一辅助板、8第一辅助轮、9第二辅助板、10第二辅助轮、11轮架、12张紧轮、13传输板、14尾板、15第一压辊、16第二压辊、17夹紧杆、18第一弹簧、19伺服电机、20步进电机、21支撑管、22压杆、23第二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一种双头端子机,包括工作台1、横梁3、环套6、张紧轮12和传输板13,工作台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组打端组件2,横梁3通过螺栓活动连接于工作台1的前侧,环套6固定连接于横梁3正表面的右侧,工作台1右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放置板4,通过设置放置板4,方便了线辊5的放置,放置板4的顶部活动连接有线辊5,传输板13固定连接于工作台1的顶部,通过设置传输板13,方便了第一压辊15和第二压辊16的安装,工作台1的前侧固定连接有轮架11,通过设置轮架11,方便了张紧轮12的安装;张紧轮12通过转轴活动连接在轮架11的顶部,横梁3的前侧自左向右依次通过螺栓活动连接有第一辅助板7和第二辅助板9,第一辅助板7的顶部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第一辅助轮8,第二辅助板9的前侧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第二辅助轮10,传输板13顶部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尾板14,尾板14的前侧固定连接有线套,尾板14的前侧开设有通孔,传输板13的顶部从前至后依次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第一压辊15和第二压辊16,第一压辊15和第二压辊16均设置有两组,通过设置尾板14,方便了电线从张紧轮12至第一压辊15的传输;传输板13的底部从前至后依次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19和步进电机20,伺服电机19的输出端与第一压辊15的转轴固定连接,步进电机20的输出端与第二压辊16的转轴固定连接,伺服电机19和步进电机20均设置有两组,传输板13顶部的后侧通过销杆铰接有夹紧杆17,夹紧杆17设置有两组,夹紧杆17相背离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18,第一弹簧18的另一端通过挡板与传输板13的顶部固定连接,环套6的内腔固定连接有支撑管21,通过设置支撑管21,方便了压杆22和第二弹簧23的安装,支撑管21内腔的右侧通过圆销铰接有压杆22,压杆22设置有两组,压杆22相背离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23,第二弹簧23的一端与支撑管2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第一辅助轮8和第二辅助轮10均设置有奇数组,且不少于五组,第一辅助轮8和第二辅助轮10均采用Z字形排列安装,通过横梁3、第一辅助板7和第二辅助板9的配合,增加了电线传输路程中的辅助支撑效果,通过第一辅助轮8、第二辅助轮10和张紧轮12的配合,方便了电线传输的张紧,避免了电线因重力下坠而影响传输,通过第一压辊15和、第二压辊16、伺服电机19和步进电机20的配合,增加了电线传输的动力,夹紧杆17和第一弹簧18的配合,保证了电线在打端切断前的稳定,通过压杆22和第二弹簧23的配合,方便了电线从线辊5上脱落后的牵引力和电线的支撑力。使用时,先将线辊5放置在放置板4的顶部,然后将电线穿过环套6,然后依次穿过第一辅助轮8和第二辅助轮10,接着绕过张紧轮12,再穿过第一压辊15和第二压辊1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头端子机,包括工作台(1)、横梁(3)、环套(6)、张紧轮(12)和传输板(13),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组打端组件(2),所述横梁(3)通过螺栓活动连接于工作台(1)的前侧,所述环套(6)固定连接于横梁(3)正表面的右侧,所述工作台(1)右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放置板(4),所述放置板(4)的顶部活动连接有线辊(5),所述传输板(13)固定连接于工作台(1)的顶部,所述工作台(1)的前侧固定连接有轮架(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头端子机,包括工作台(1)、横梁(3)、环套(6)、张紧轮(12)和传输板(13),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组打端组件(2),所述横梁(3)通过螺栓活动连接于工作台(1)的前侧,所述环套(6)固定连接于横梁(3)正表面的右侧,所述工作台(1)右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放置板(4),所述放置板(4)的顶部活动连接有线辊(5),所述传输板(13)固定连接于工作台(1)的顶部,所述工作台(1)的前侧固定连接有轮架(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头端子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轮(12)通过转轴活动连接在轮架(11)的顶部,所述横梁(3)的前侧自左向右依次通过螺栓活动连接有第一辅助板(7)和第二辅助板(9),所述第一辅助板(7)的顶部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第一辅助轮(8),所述第二辅助板(9)的前侧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第二辅助轮(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头端子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板(13)顶部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尾板(14),所述尾板(14)的前侧固定连接有线套,所述尾板(14)的前侧开设有通孔,所述传输板(13)的顶部从前至后依次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第一压辊(15)和第二压辊(16),所述第一压辊(15)和第二压辊(16)均设置有两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阮亮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芯创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