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遥控折叠棱镜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642326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6 16: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遥控折叠棱镜装置,包括若干折射棱镜座和远程控制端,若干折射棱镜座直线排列且等高设置;折射棱镜座包括本地控制器、折射棱镜、驱动模块、位置检测模块、本地无线传输模块和本地电源模块,本地控制器与驱动模块、位置检测模块和本地无线传输模块信号连接,本地电源模块分别与本地控制器、驱动模块、位置检测模块和本地无线传输模块电性连接;驱动模块还与折射棱镜连接;本地无线传输模块与远程控制端信号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远程控制端来实现对折射棱镜的遥控控制,无需操作人员现场调整折叠棱镜姿态;折射棱镜座与远程控制端的通信基于LoRa无线传输模块,组建成本低,信号质量高,可完整覆盖整个比长基线场地。

A remote control folding prism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remote control folding prism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plurality of refraction prism bases and remote control ends, and a plurality of refraction prism bases are arranged in a straight line and set at the same height; the refraction prism bases include a local controller, a refraction prism, a driving module, a position detection module, a local wireless transmission module and a local power supply module, a local controller and a driving module, a position detection module and a The local wireless transmission module is connected with the signal, and the local power module is respectively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local controller, the driving module, the position detection module and the local wireless transmission module; the driving module is also connected with the refraction prism; the local wireless transmission module is connected with the signal at the remote control end. The utility model realizes the remote control of the refracting prism through the remote control end, without the need for the operator to adjust the posture of the folding prism on site;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refracting prism base and the remote control end is based on the Lora wireless transmission module, which has low construction cost, high signal quality and can completely cover the whole specific length baseline si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遥控折叠棱镜装置
本技术涉及计量器具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遥控折叠棱镜装置。
技术介绍
根据现有计量规定,全站仪的检定需要在比长基线场上进行,在比长基线场上大于1000米的地面上位于同一直线方向设置多个距离不等的观测墩并顺序编号,观测墩数量不少于7个,其间距通过标定后至少可以组合成21段标准距离,检定时,将全站仪安置在一个观测墩上,在其余的观测墩上放置折射棱镜。用全站仪照准棱镜进行测量,获得多个观测值,通过将观测值与标准距离进行比较,可计算全站仪的长度计量指标。在测距仪检定工作中,需要重复多次架设棱镜,目前计量机构在实际工作中,大多是人工架设棱镜,需要至少3个人架设棱镜,效率较低,也容易给观测带来人为误差,影响了长度计量和校准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能实现棱镜位置自动调整调整的遥控折叠棱镜装置。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遥控折叠棱镜装置,包括若干折射棱镜座(1)和远程控制端(2),若干折射棱镜座(1)直线排列且等高设置;所述折射棱镜座(1)包括本地控制器(11)、折射棱镜(12)、驱动模块(13)、位置检测模块(14)、本地无线传输模块(15)和本地电源模块(16),本地控制器(11)与驱动模块(13)、位置检测模块(14)和本地无线传输模块(15)信号连接,本地电源模块(16)分别与本地控制器(11)、驱动模块(13)、位置检测模块(14)和本地无线传输模块(15)电性连接;驱动模块(13)还与折射棱镜(12)连接;本地无线传输模块(15)与远程控制端(2)信号连接;位置检测模块(14)用于检测折射棱镜(12)位置,并向本地控制器(11)发出位置信号;本地控制器(11)用于接收位置检测模块(14)反馈的位置信号,并通过驱动模块(13)带动折射棱镜(12)转动;本地控制器(11)还通过本地无线传输模块(15)与远程控制端(2)进行远程通信;远程控制端(2)用于向本地控制器(11)发出控制指令,使本地控制器(11)调整当前折射棱镜座(1)的折射棱镜(12)的位置。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本地控制器(11)为STM32F103C8T6单片机;本地控制器(11)的引脚20与电阻R1一端电性连接,电阻R1另一端接地;本地控制器(11)的引脚41分别与电阻R2的一端和电容C1的一端电性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与3.3V电源电性连接,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引脚34与电阻R3的一端电性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与3.3V电源电性连接;引脚37与电阻R4一端电性连接,电阻R4另一端接地;引脚6分别与晶振Y1的一端和电容C2的一端并联,引脚5分别与电容C3的一端和晶振Y1的另一端并联,电容C2的另一端与电容C3的另一端并联后接地;引脚44与电阻R5一端电性连接,电阻R5另一端接地;引脚7分别与电容C4的一端和电阻R6的一端并联,电容C4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6的另一端与3.3V电源电性连接;引脚24、引脚36、引脚48和引脚9并联后与3.3V电源电性连接;引脚23、引脚35、引脚47和引脚8并联后接地,3.3V电源与接地端之间并联有耦合电容器C5、C6、C7和C8。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驱动模块(13)包括直流电机M和电机驱动芯片,电机驱动芯片分别与本地控制器(11)和直流电机M电性连接;电机驱动芯片为L298N;本地控制器(11)的引脚26与电阻R7的一端电性连接,电阻R7的另一端分别与三极管Q1的基极、电阻R8的一端和发光二极管LED1的正极并联,电阻R8的另一端和发光二极管LED1的负极、三极管Q1的发射极和二极管D1的正极并联后接地,三极管Q1的集电极分别与二极管D1的负极、电阻R9的一端和电机驱动芯片L298N的引脚6并联,电阻R9的另一端与3.3V电源电性连接;本地控制器(11)的引脚27与电阻R10的一端电性连接,电阻R10的另一端分别与三极管Q2的基极、电阻R11的一端和发光二极管LED2的正极并联,电阻R11的另一端和发光二极管LED2的负极、三极管Q2的发射极和二极管D2的正极并联后接地,三极管Q2的集电极分别与二极管D2的负极、电阻R12的一端和电机驱动芯片L298N的引脚5并联,电阻R12的另一端与3.3V电源电性连接;本地控制器(11)的引脚28与电阻R13的一端电性连接,电阻R13的另一端分别与三极管Q3的基极、电阻R14的一端和发光二极管LED3的正极并联,电阻R14的另一端和发光二极管LED3的负极、三极管Q3的发射极和二极管D3的正极并联后接地,三极管Q3的集电极分别与二极管D3的负极、电阻R15的一端和电机驱动芯片L298N的引脚7并联,电阻R15的另一端与3.3V电源电性连接;电机驱动芯片L298N的引脚8、引脚1和引脚15并联后接地;电机驱动芯片L298N的引脚9与5V电源电性连接;电机驱动芯片L298N的引脚2与二极管D5的正极、二极管D7的负极和直流电机M的一端并联,电机驱动芯片L298N的引脚3与二极管D6的正极、二极管D8的负极和直流电机M的另一端并联,二极管D7的正极与二极管D8的正极电性连接;电机驱动芯片L298N的引脚4分别与二极管D5的负极、二极管D6的负极和电阻R16的一端并联,电阻R16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17的一端、电容C9的一端、二极管D4的负极和本地控制器(11)的引脚12并联;二极管D4的正极、电容C9的另一端和电阻R17的另一端并联后接地。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位置检测模块(14)包括第一NPN接近开关、第二NPN接近开关、第一光耦开关和第二光耦开关;第一NPN接近开关的引脚3分别与电阻R18的一端和5V电源并联,第一NPN接近开关的引脚2分别与电阻R18的另一端和电阻R19的一端并联,电阻R19的另一端与第一光耦开关的引脚1电性连接,第一NPN接近开关的引脚1与第一光耦开关的引脚2连接后接地,第一光耦开关的引脚4接地,第一光耦开关的引脚5分别与本地控制器(11)的引脚10和电阻R20的一端并联,电阻R20的另一端与3.3V电源电性连接;第二NPN接近开关的引脚3与电阻R21的一端和5V电源并联,第二NPN接近开关的引脚2分别与电阻R21的另一端和电阻R22的一端并联,电阻R22的另一端与第二光耦开关的引脚1电性连接;第二NPN接近开关的引脚1与第二光耦开关的引脚2连接后接地,第二光耦开关的引脚4接地,第二光耦开关的引脚5分别与本地控制器(11)的引脚11和电阻R23的一端并联,电阻R23的另一端与3.3V电源电性连接。再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本地无线传输模块(15)为AS32-TTL-100数据传输模块;本地无线传输模块(15)的引脚1、引脚2、引脚3、引脚4和引脚5分别与本地控制器(11)的引脚45、引脚46、引脚21、引脚22和引脚25电性连接,本地无线传输模块(15)的引脚6与3.3V电源电性连接;本地无线传输模块(15)的引脚7接地。再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本地电源模块(16)包括5V稳压芯片和第一3.3V稳压芯片;5V稳压芯片为AMS1117-5;5V稳压芯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遥控折叠棱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折射棱镜座(1)和远程控制端(2),若干折射棱镜座(1)直线排列且等高设置;所述折射棱镜座(1)包括本地控制器(11)、折射棱镜(12)、驱动模块(13)、位置检测模块(14)、本地无线传输模块(15)和本地电源模块(16),本地控制器(11)与驱动模块(13)、位置检测模块(14)和本地无线传输模块(15)信号连接,本地电源模块(16)分别与本地控制器(11)、驱动模块(13)、位置检测模块(14)和本地无线传输模块(15)电性连接;驱动模块(13)还与折射棱镜(12)连接;本地无线传输模块(15)与远程控制端(2)信号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遥控折叠棱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折射棱镜座(1)和远程控制端(2),若干折射棱镜座(1)直线排列且等高设置;所述折射棱镜座(1)包括本地控制器(11)、折射棱镜(12)、驱动模块(13)、位置检测模块(14)、本地无线传输模块(15)和本地电源模块(16),本地控制器(11)与驱动模块(13)、位置检测模块(14)和本地无线传输模块(15)信号连接,本地电源模块(16)分别与本地控制器(11)、驱动模块(13)、位置检测模块(14)和本地无线传输模块(15)电性连接;驱动模块(13)还与折射棱镜(12)连接;本地无线传输模块(15)与远程控制端(2)信号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遥控折叠棱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地控制器(11)为STM32F103C8T6单片机;本地控制器(11)的引脚20与电阻R1一端电性连接,电阻R1另一端接地;本地控制器(11)的引脚41分别与电阻R2的一端和电容C1的一端电性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与3.3V电源电性连接,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引脚34与电阻R3的一端电性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与3.3V电源电性连接;引脚37与电阻R4一端电性连接,电阻R4另一端接地;引脚6分别与晶振Y1的一端和电容C2的一端并联,引脚5分别与电容C3的一端和晶振Y1的另一端并联,电容C2的另一端与电容C3的另一端并联后接地;引脚44与电阻R5一端电性连接,电阻R5另一端接地;引脚7分别与电容C4的一端和电阻R6的一端并联,电容C4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6的另一端与3.3V电源电性连接;引脚24、引脚36、引脚48和引脚9并联后与3.3V电源电性连接;引脚23、引脚35、引脚47和引脚8并联后接地,3.3V电源与接地端之间并联有耦合电容器C5、C6、C7和C8。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遥控折叠棱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模块(13)包括直流电机M和电机驱动芯片,电机驱动芯片分别与本地控制器(11)和直流电机M电性连接;电机驱动芯片为L298N;本地控制器(11)的引脚26与电阻R7的一端电性连接,电阻R7的另一端分别与三极管Q1的基极、电阻R8的一端和发光二极管LED1的正极并联,电阻R8的另一端和发光二极管LED1的负极、三极管Q1的发射极和二极管D1的正极并联后接地,三极管Q1的集电极分别与二极管D1的负极、电阻R9的一端和电机驱动芯片L298N的引脚6并联,电阻R9的另一端与3.3V电源电性连接;本地控制器(11)的引脚27与电阻R10的一端电性连接,电阻R10的另一端分别与三极管Q2的基极、电阻R11的一端和发光二极管LED2的正极并联,电阻R11的另一端和发光二极管LED2的负极、三极管Q2的发射极和二极管D2的正极并联后接地,三极管Q2的集电极分别与二极管D2的负极、电阻R12的一端和电机驱动芯片L298N的引脚5并联,电阻R12的另一端与3.3V电源电性连接;本地控制器(11)的引脚28与电阻R13的一端电性连接,电阻R13的另一端分别与三极管Q3的基极、电阻R14的一端和发光二极管LED3的正极并联,电阻R14的另一端和发光二极管LED3的负极、三极管Q3的发射极和二极管D3的正极并联后接地,三极管Q3的集电极分别与二极管D3的负极、电阻R15的一端和电机驱动芯片L298N的引脚7并联,电阻R15的另一端与3.3V电源电性连接;电机驱动芯片L298N的引脚8、引脚1和引脚15并联后接地;电机驱动芯片L298N的引脚9与5V电源电性连接;电机驱动芯片L298N的引脚2与二极管D5的正极、二极管D7的负极和直流电机M的一端并联,电机驱动芯片L298N的引脚3与二极管D6的正极、二极管D8的负极和直流电机M的另一端并联,二极管D7的正极与二极管D8的正极电性连接;电机驱动芯片L298N的引脚4分别与二极管D5的负极、二极管D6的负极和电阻R16的一端并联,电阻R16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17的一端、电容C9的一端、二极管D4的负极和本地控制器(11)的引脚12并联;二极管D4的正极、电容C9的另一端和电阻R17的另一端并联后接地。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遥控折叠棱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检测模块(14)包括第一NPN接近开关、第二NPN接近开关、第一光耦开关和第二光耦开关;第一NPN接近开关的引脚3分别与电阻R18的一端和5V电源并联,第一NPN接近开关的引脚2分别与电阻R18的另一端和电阻R19的一端并联,电阻R19的另一端与第一光耦开关的引脚1电性连接,第一NPN接近开关的引脚1与第一光耦开关的引脚2连接后接地,第一光耦开关的引脚4接地,第一光耦开关的引脚5分别与本地控制器(11)的引脚10和电阻R20的一端并联,电阻R20的另一端与3.3V电源电性连接;第二NPN接近开关的引脚3与电阻R21的一端和5V电源并联,第二NPN接近开关的引脚2分别与电阻R21的另一端和电阻R22的一端并联,电阻R22的另一端与第二光耦开关的引脚1电性连接;第二NPN接近开关的引脚1与第二光耦开关的引脚2连接后接地,第二光耦开关的引脚4接地,第二光耦开关的引脚5分别与本地控制器(11)的引脚11和电阻R23的一端并联,电阻R23的另一端与3.3V电源电性连接。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遥控折叠棱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地无线传输模块(15)为AS32-TTL-100数据传输模块;本地无线传输模块(15)的引脚1、引脚2、引脚3、引脚4和引脚5分别与本地控制器(11)的引脚45、引脚46、引脚21、引脚22和引脚25电性连接,本地无线传输模块(15)的引脚6与3.3V电源电性连接;本地无线传输模块(15)的引脚7接地。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遥控折叠棱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地电源模块(16)包括5V稳压芯片和第一3.3V稳压芯片;5V稳压芯片为AMS1117-5;5V稳压芯片的引脚3分别与二极管D9的负极、电容C10的一端和电容C11的一端并联;二极管D9的正极与12V电源电性连接;5V稳压芯片的引脚2分别与5V电压输出端、电容C12的一端和电容C13的另一端并联;电容C10的另一端、电容C11的另一端、电容C12的另一端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冀彭友志张鑫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地震计量检定与测量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