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装饰装修用框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36907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6 15: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室内装饰装修用框架,由架板和载板构成,所述架板位于载板上,所述架板包括上架板和下架板,所述上架板和下架板之间通过衔接柱连接,所述上架板的侧端板体上设有工具箱,所述载板底部设有滑轮和电瓶,所述滑轮上设有刹片,所述电瓶通过螺丝与载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载板的承载面上设有升降柱和升降架,所述升降架的架体与下架板固定连接。本框架由升降结构的架板构成,同时框架的升降都是通过红外线设备进行远程控制,在使用本框架时,只需一人即可控制,同时,本升降架的升降高度可通过升降控制器进行自由控制,可根据粉刷的墙角位置以及电子设备固定的位置进行相对应的调节,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Frame for interior decoration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rame for interior decoration, which is composed of a frame plate and a carrier plate, the frame plate is located on the carrier plate, the frame plate includes an upper frame plate and a lower frame plate, the upper frame plate and the lower frame plate are connected by a connecting column, the side end plate body of the upper frame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tool box, the bottom of the carrier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pulley and a battery, the pulley is provided with a brake plate, and the battery is connected The screw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bottom surface of the carrier plate, the bearing surface of the carrier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lifting column and a lifting frame, and the frame body of the lifting frame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lower frame plate. The frame is composed of the frame plate of the lifting structure. At the same time, the lifting of the frame is controlled remotely by infrared equipment. When using the frame, only one person is needed to control it. At the same time, the lifting height of the lifting frame can be freely controlled by the lifting controller, and the corresponding adjustment can be made according to the corner position of the powder brush and the fixed position of the electronic equipment. The operation is simple, Easy to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室内装饰装修用框架
本技术涉及室内装修设备
,具体为室内装饰装修用框架。
技术介绍
室内的装饰和装修主要包括墙体的粉刷和设备的安装,在墙体粉刷的过程中传统的滚刷将不能对于边角的墙体进行粉刷,此时需要人工通过小型的刷体进行粉刷,因此,需要人工需要采用架体来进行作业,同时对于挂置结构的电子设备来说也需要采用架体。目前使用的架体多为架梯和拼接架,人工在粉刷墙角以及固定挂置结构的电子设备时,由于身体的来回移动,容易造成架梯支撑不稳以及拼接架架体之间连接松动的情况,同时拼接架需要人工进行架体的连接,易造成时间花费过长、耽误工作进程。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室内装饰装修用框架,解决了人工在粉刷墙角以及固定挂置结构的电子设备时,由于身体的来回移动,容易造成架梯支撑不稳以及拼接架架体之间连接松动的情况,同时拼接架需要人工进行架体的连接,易造成时间花费过长、耽误工作进程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室内装饰装修用框架,由架板和载板构成,所述架板位于载板上,所述架板包括上架板和下架板,所述上架板和下架板之间通过衔接柱连接,所述上架板的侧端板体上设有工具箱,所述载板底部设有滑轮和电瓶,所述滑轮上设有刹片,所述电瓶通过螺丝与载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载板的承载面上设有升降柱和升降架,所述升降架的架体与下架板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架上设有升降控制器,所述升降控制器外部设有红外线接收端头,所述升降控制器内部设有红外线接收器和控制主板,所述控制主板通过连接线分别与升降架、电瓶和红外线接收器连接。优选的,所述控制主板为PCB电路板,所述控制主板上设有智能芯片、电源连接端头和I/O连接端头,所述智能芯片、电源连接端头和I/O连接端头均固定于控制主板上的电路连接槽内,所述智能芯片通过连接线与I/O连接端头连接,所述智能芯片内设有升降控制模块和信息解析模块。优选的,所述升降柱位于载板的四端角上,所述升降柱为液压柱,所述升降柱由延伸柱和固定柱构成,所述固定柱通过螺丝固定于载板上,所述延伸柱一端通过螺丝与下架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延伸柱另一端嵌合于固定柱内部。优选的,所述上架板和下架板的板体大小相同,所述上架板和下架板的板体上均设有橡胶膜套。优选的,所述红外线接收器与红外线接收端头的位置对应,所述红外线接收器通过红外线与红外线控制器远程连接。(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室内装饰装修用框架。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本框架由升降结构的架板构成,同时框架的升降都是通过红外线设备进行远程控制,在使用本框架时,只需一人即可控制,有效的避免了拼接架多人拼接造成时间过长、耽误工作进程的问题,同时,本升降架的升降高度可通过升降控制器进行自由控制,可根据粉刷的墙角位置以及电子设备固定的位置进行相对应的调节,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本框架底部载板以及载板上的升降柱可对整个架板提供稳定的支撑,避免了出现架梯支撑不稳以及拼接架架体之间连接松动的情况。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连接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控制器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控制流程结构示意图。图中,架板-1,载板-2,升降柱-3,升降架-4,电瓶-5,升降控制器-6,上架板-7,下架板-8,衔接柱-9,工具箱-10,红外线接收器-11,控制主板-12,滑轮-1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室内装饰装修用框架,由架板1和载板2构成,所述架板1位于载板2上,所述架板1包括上架板7和下架板8,所述上架板7和下架板8之间通过衔接柱9连接,所述上架板7的侧端板体上设有工具箱10,所述载板2底部设有滑轮13和电瓶5,所述滑轮13上设有刹片,所述电瓶5通过螺丝与载板2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载板2的承载面上设有升降柱3和升降架4,所述升降架4的架体与下架板8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架4上设有升降控制器6,所述升降控制器6外部设有红外线接收端头,所述升降控制器6内部设有红外线接收器11和控制主板12,所述控制主板12通过连接线分别与升降架4、电瓶5和红外线接收器11连接。所述控制主板12为PCB电路板,所述控制主板12上设有智能芯片、电源连接端头和I/O连接端头,所述智能芯片、电源连接端头和I/O连接端头均固定于控制主板12上的电路连接槽内,所述智能芯片通过连接线与I/O连接端头连接,所述智能芯片内设有升降控制模块和信息解析模块。通过控制主板,实现了对升降架的升降控制以及电力的传输。所述升降柱3位于载板2的四端角上,所述升降柱3为液压柱,所述升降柱3由延伸柱和固定柱构成,所述固定柱通过螺丝固定于载板2上,所述延伸柱一端通过螺丝与下架板8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延伸柱另一端嵌合于固定柱内部。升降柱起到辅助支撑作用,确保架板升降过程中的稳定性。所述上架板7和下架板8的板体大小相同,所述上架板7和下架板8的板体上均设有橡胶膜套。在施工人员对墙角粉刷以及设备固定时,提供防滑作用,避免脚部出现打滑的现象。所述红外线接收器11与红外线接收端头的位置对应,所述红外线接收器11通过红外线与红外线控制器远程连接。通过红外线控制器与红外线接收器的远程对接,从而实现了升降远程控制功能。工作原理:在使用本框架时,首先将框架整体推至粉刷位置或设备的固定位置,通过滑轮13上的刹片将滑轮13固定,施工人员将相关的工具放置于上架板7侧端的工具箱10内,施工人员即可坐于上架板7上,通过红外线控制器来控制升降架4的升降,红外线控制器将执行信息传输至升降控制器6内的红外线接收器11内,红外线接收器11将信息传输至控制主板12的智能芯片上,通过智能芯片上的信息解析模块对信息进行解析,解析后的信息将传输至升降控制模块上,由升降控制模块来执行升降架4的升降,在架板1升降至对应高度时,即可进行作业,施工结束后,再次通过红外线控制器,将架板1进行下降即可。本技术的架板1,载板2,升降柱3,升降架4,电瓶5,升降控制器6,上架板7,下架板8,衔接柱9,工具箱10,红外线接收器11,控制主板12,滑轮-13,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本技术解决的问题是人工在粉刷墙角以及固定挂置结构的电子设备时,由于身体的来回移动,容易造成架梯支撑不稳以及拼接架架体之间连接松动的情况,同时拼接架需要人工进行架体的连接,易造成时间花费过长、耽误工作进程的问题,本技术本框架由升降结构的架板1构成,同时框架的升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室内装饰装修用框架,其特征在于:由架板(1)和载板(2)构成,所述架板(1)位于载板(2)上,所述架板(1)包括上架板(7)和下架板(8),所述上架板(7)和下架板(8)之间通过衔接柱(9)连接,所述上架板(7)的侧端板体上设有工具箱(10),所述载板(2)底部设有滑轮(13)和电瓶(5),所述滑轮(13)上设有刹片,所述电瓶(5)通过螺丝与载板(2)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载板(2)的承载面上设有升降柱(3)和升降架(4),所述升降架(4)的架体与下架板(8)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架(4)上设有升降控制器(6),所述升降控制器(6)外部设有红外线接收端头,所述升降控制器(6)内部设有红外线接收器(11)和控制主板(12),所述控制主板(12)通过连接线分别与升降架(4)、电瓶(5)和红外线接收器(11)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室内装饰装修用框架,其特征在于:由架板(1)和载板(2)构成,所述架板(1)位于载板(2)上,所述架板(1)包括上架板(7)和下架板(8),所述上架板(7)和下架板(8)之间通过衔接柱(9)连接,所述上架板(7)的侧端板体上设有工具箱(10),所述载板(2)底部设有滑轮(13)和电瓶(5),所述滑轮(13)上设有刹片,所述电瓶(5)通过螺丝与载板(2)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载板(2)的承载面上设有升降柱(3)和升降架(4),所述升降架(4)的架体与下架板(8)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架(4)上设有升降控制器(6),所述升降控制器(6)外部设有红外线接收端头,所述升降控制器(6)内部设有红外线接收器(11)和控制主板(12),所述控制主板(12)通过连接线分别与升降架(4)、电瓶(5)和红外线接收器(11)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装饰装修用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主板(12)为PCB电路板,所述控制主板(12)上设有智能芯片、电源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文岳程婷裴志华顾倩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中凯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