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置保温复合填充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3658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6 14: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内置保温复合填充墙,包括构造层、保温层、钢筋焊网以及连接件,其中,构造层包括第一构造层和第二构造层,钢筋焊网包括第一钢筋焊网和第二钢筋焊网,保温层包括第一保温层,第一保温层布置在第一构造层和第二构造层之间,第一钢筋焊网布置在第一构造层内,第二钢筋焊网布置在所述第二构造层内。连接件穿过保温层,且连接件第一端与第一钢筋焊网连接,连接件第二端与第二钢筋焊网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保温内置于墙体中间,避免了保温板着火、脱落等风险;与传统钢筋焊接网架板相比,取消了腹丝,采用连接件进行构造层和结构层的连接,减少冷桥的产生,进而减小保温板的厚度;实现保温与建筑同寿命。

A composite infilled wall with built-in insulation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built-in heat preservation composite infilled wall, which comprises a structural layer, a heat preservation layer, a steel bar welded mesh and a connecting piece, wherein the structural layer comprises a first structural layer and a second structural layer, the steel bar welded mesh comprises a first steel bar welded mesh and a second steel bar welded mesh, the heat preservation layer comprises a first heat preservation layer, the first heat preservation layer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first structural layer and the second structural layer, and the first steel bar The welding mesh is arranged in the first structural layer, and the second reinforcement welding mesh is arranged in the second structural layer. The connector passes through the insulating layer, and the first end of the connector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steel welded mesh, and the second end of the connector is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steel welded mesh.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heat preservation built in the middle of the wall, avoiding the risks of the heat preservation board such as fire and falling off;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steel bar welded grid plate, the web wire is cancelled, and the connection piece is used to connect the structural layer and the structural layer, so as to reduce the generation of the cold bridge, thereby reducing the thickness of the heat preservation board; the same service life of the heat preservation and the building is realiz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置保温复合填充墙
本技术属于建筑外墙保温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置保温复合填充墙。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住宅的需求量、能源的消耗量也随之大幅增加,特别是建筑能耗,由占全国总能耗的1/3,建筑节能已经成为国家重大战略问题。给建筑施加保温措施是实现建筑节能的有效途径之一。目前我国的建筑外墙填充墙部位,较多还是采用砌块进行砌筑,然后采用外贴外保温的方式。该种方式墙体整体性能较差,在地震作用下容易出现砌筑砂浆层的滑移破坏,同时砌筑砂浆在风干过程中容易出现收缩现象,从而产生裂缝;砌块的砌筑费时费力,人工成本高,效率低下;此外,外贴保温容易产生空鼓、裂缝,具有渗水、脱落等安全隐患,外贴保温使用寿命短,与建筑物的使用年限不匹配,导致后期产生大量建筑垃圾,维护成本高。现有技术中填充墙部位也有采用夹芯钢筋焊接网架板的,该技术是由外侧网片、穿过保温板的腹丝、内侧网片,通过焊接组成的空间立体结构,虽然该结构在保温一体化技术中整体较好,但由于其腹丝穿透保温板,造成冷桥点增多,为达到同等保温效果,保温板厚度需加厚,在北方寒冷和严寒地区厚度更大,且腹丝带来的生产人工成本,混凝土成本等增加,焊点易开裂,放置模板垫块造成的现场施工工序复杂化,施工质量难以保证,限制了其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内置保温复合填充墙,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内置保温复合填充墙,包括构造层、保温层、钢筋焊网以及连接件,其中,所述构造层包括第一构造层和第二构造层,所述钢筋焊网包括第一钢筋焊网和第二钢筋焊网,所述保温层包括第一保温层,所述第一保温层布置在所述第一构造层和所述第二构造层之间,所述第一钢筋焊网布置在所述第一构造层内,所述第二钢筋焊网布置在所述第二构造层内。所述连接件穿过所述保温层,且所述连接件第一端与所述第一钢筋焊网连接,所述连接件第二端与所述第二钢筋焊网连接。优选地,所述保温层包括第一保温层、第二保温层和第三保温层,所述第二保温层和所述第三保温层设置在所述第一保温层两侧。优选地,所述第一保温层和第二保温层之间设置有第一粘结层,所述第一保温层和第三保温层之间设置有第二粘结层。优选地,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和第三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穿过所述保温层,其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其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一钢筋焊网连接,所述第三连接件与所述第二钢筋焊网连接。优选地,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和第三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限位器,所述第一限位器上设置有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连接杆,所述第三连接件包括第二限位器,所述第二限位器设置有连接孔,所述第一限位器和所述第二限位器上设置有穿丝孔,所述第一、二限位器面向所述保温层一侧设置有第二凹槽,用于放置焊接丝;所述焊接丝通过所述穿丝孔穿过所述第一限位器和第二限位器,并安置于所述第二凹槽中。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限位器,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连接杆,所述第三连接件包括第二限位器,所述第一限位器和所述第二限位器上内置焊接丝。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限位器,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连接杆,所述第三连接件包括第二限位器,所述第一限位器和所述第二限位器紧贴在保温层两侧表面,所述第一限位器上和所述第二限位器上设置有用于放置钢筋焊网的卡槽。优选地,所述第一限位器和第二限位器分别与固定件连接,以将钢筋焊网限位固定。优选地,相邻两保温层接触搭接处做成企口形式,所述第一钢筋焊网和所述第二钢筋焊网外侧加设搭接网片。优选地,所述第一保温层两侧设置第一凹槽。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内置保温复合填充墙,将保温内置于墙体中间,避免了保温板着火、脱落等风险;与传统钢筋焊接网架板相比,取消了腹丝,采用连接件进行构造层和结构层的连接,减少冷桥的产生,进而减小保温板的厚度;实现保温与建筑同寿命。应理解的是,前面的一般描述和下面的详细描述都是示例性的,并且意图在于提供要求保护的技术的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通过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技术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除非明确指出,否则附图不应视为按比例绘制。在附图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组件或步骤。在附图中:图1是示出根据本技术一种内置保温复合填充墙的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焊接丝穿插限位器);图2是示出根据本技术一种内置保温复合填充墙的又一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示出根据本技术一种内置保温复合填充墙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的保温层拼接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示出图1和图2中的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示出根据本技术一种内置保温复合填充墙的又一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焊接丝内置在限位器中)其中,图5a中具有第一保温层;5b中具有由第一保温层、第二保温层、第三保温层构成的复合保温层;图6是示出图5中的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示出根据本技术一种内置保温复合填充墙的又一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限位器与钢筋焊网卡扣连接);图8是示出图7中的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构造层;2-第一钢筋焊网;3-第一保温层;4-第二构造层;5-第二钢筋焊网;6-连接件;7-第一凹槽;8-第二保温层;9-第一粘结层;10-第二粘结层;11-第三保温层;12-搭接网片;13-保温层拼接处;14-第一限位器;15-连接杆;16-穿丝孔;17-第二凹槽;18-第二限位器;19-连接口;20-焊接丝;20-1-U型丝;20-2-直丝;22-固定件;23-卡槽;I-第一连接件;II-第二连接件;III-第三连接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得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为明显,下面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技术的示例实施例。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本技术的全部实施例,应理解,本技术不受这里描述的示例实施例的限制。基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应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在本说明书和附图中,将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大体上相同的元素和功能,且将省略对这些元素和功能的重复性说明。此外,为了清楚和简洁,可以省略对于本领域所熟知的功能和构造的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内置保温复合填充墙,包括构造层1,4、保温层3,8,11、钢筋焊网2,5以及连接件6,其中,所述构造层1,4包括第一构造层1和第二构造层4,所述钢筋焊网2,5包括第一钢筋焊网2和第二钢筋焊网5,所述保温层3,8,11包括第一保温层3,所述第一保温层3布置在所述第一构造层1和所述第二构造层4之间,所述第一钢筋焊网2布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置保温复合填充墙,其特征在于:包括构造层、保温层、钢筋焊网以及连接件,其中,所述构造层包括第一构造层和第二构造层,所述钢筋焊网包括第一钢筋焊网和第二钢筋焊网,所述保温层包括第一保温层,所述第一保温层布置在所述第一构造层和所述第二构造层之间,所述第一钢筋焊网布置在所述第一构造层内,所述第二钢筋焊网布置在所述第二构造层内,所述连接件穿过所述保温层,且所述连接件第一端与所述第一钢筋焊网连接,所述连接件第二端与所述第二钢筋焊网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置保温复合填充墙,其特征在于:包括构造层、保温层、钢筋焊网以及连接件,其中,所述构造层包括第一构造层和第二构造层,所述钢筋焊网包括第一钢筋焊网和第二钢筋焊网,所述保温层包括第一保温层,所述第一保温层布置在所述第一构造层和所述第二构造层之间,所述第一钢筋焊网布置在所述第一构造层内,所述第二钢筋焊网布置在所述第二构造层内,所述连接件穿过所述保温层,且所述连接件第一端与所述第一钢筋焊网连接,所述连接件第二端与所述第二钢筋焊网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保温复合填充墙,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包括第一保温层、第二保温层和第三保温层,所述第二保温层和所述第三保温层设置在所述第一保温层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置保温复合填充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温层和第二保温层之间设置有第一粘结层,所述第一保温层和第三保温层之间设置有第二粘结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保温复合填充墙,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和第三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穿过所述保温层,其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其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一钢筋焊网连接,所述第三连接件与所述第二钢筋焊网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置保温复合填充墙,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鑫郝亮许子晓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土开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