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启动静液压驱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63503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6 14: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软启动静液压驱动系统,包括电机1、变量泵2、马达3、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减压溢流阀、电磁换向阀、初始阻尼孔、并流阻尼孔、液控换向阀、蓄能器;电机与变量泵联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有如下技术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一是控制简单且稳定可靠,软启动性能较好;二是优化了已有技术在控制油升压后期升压速率降低的问题,可使控制油压力及系统速度及时达到预定目标值;三是安全保护齐全。减压溢流阀使用目的为限制控制系统的压力,为一体式结构;但为实现这一目的,可将减压溢流阀更换为单独的溢流阀、减压阀或只采用其中一种阀。

A soft start hydrostatic drive system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soft start hydrostatic drive system, which comprises a motor 1, a variable displacement pump 2, a motor 3 and a control system. The control system comprises a pressure relief valve, a electromagnetic directional valve, an initial damping hole, a parallel flow damping hole, a hydraulic control directional valve and an accumulator; the motor is connected with the variable displacement pump. The invention has the following technical effects: first, the control is simple, stable and reliable, and the soft start performance is good; second, the problem that the pressure rise rate of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is reduced in the later period of controlling the oil pressure rise can make the control oil pressure and the system speed reach the predetermined target value in time; third, the safety protection is complete. The purpose of the relief valve is to limit the pressure of the control system, which is an integrated structure; however, to achieve this purpose, the relief valve can be replaced by a separate relief valve, a relief valve or only one of the valv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软启动静液压驱动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静液压驱动系统。
技术介绍
传统的静液压驱动装置中通过电比例阀或比例手柄调节变量机构的控制油压力,使得变量泵斜盘倾角的改变,对变量泵排量及输出流量的软调节,实现系统的软启动。但这种控制方式由于在复杂作业环境中的可靠性和控制成本较高,通用性存在限制。前期已有技术通过在闭式变量泵的变量机构控制油路中利用蓄能器特性调节控制油压稳步上升,实现了软启动效果,但利用该方法时出现了控制油压和系统速度无法及时达到预定目标值的状况,存在一定的技术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软启动静液压驱动系统,在变量泵控制油路升压后期通过自动并流的方式增大供油量,使得控制油压及系统速度及时达到目标值。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软启动静液压驱动系统,包括电机1、变量泵2、马达3、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减压溢流阀、电磁换向阀、初始阻尼孔、并流阻尼孔、液控换向阀、蓄能器;电机与变量泵联接;变量泵高压油口A口、B口与马达油口A口、B口相连,变量泵的补油泵出油口Ps口与减压溢流阀的P口相连,变量泵的变量调节机构的控制口X2口与蓄能器、液控换向阀出口A口、初始阻尼孔出口相连,变量泵的补油泵进油中S口、回油口T2口、控制口X1口接油箱T;减压溢流阀的溢流口T口接油箱T,减压溢流阀出油口A口与电磁换向阀的P口相连,电磁换向阀的T口接油箱T,电磁换向阀的B口与初始阻尼孔入口和并流阻尼孔入口相连;并流阻尼孔出口与液控换向阀入口P口相连。液控换向阀、控制油口a口与并流阻尼孔、入口相连,液控换向阀、控制油口b口与蓄能器、相连;液控换向阀、的动作由其阀芯两端控制油口a口、控制油口b口压差决定。电磁换向阀的T口与回油阻尼孔的入口相连,回油阻尼孔的出口与油箱T相连。减压溢流阀可以更换为单独的溢流阀或减压阀。变量泵的补油泵出油口Ps口与减压溢流阀的P口之间连接的过滤器。变量泵的变量调节机构控制口X2口接有压力控制器。本专利技术有如下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一是控制简单且稳定可靠,软启动性能较好;二是优化了已有技术在控制油升压后期升压速率降低的问题,可使控制油压力及系统速度及时达到预定目标值;三是安全保护齐全。减压溢流阀使用目的为限制控制系统的压力,为一体式结构;但为实现这一目的,可将减压溢流阀更换为单独的溢流阀、减压阀或只采用其中一种阀。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软启动静液压驱动系统,包括电机1、变量泵2、马达3、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减压溢流阀6、电磁换向阀7、初始阻尼孔10、并流阻尼孔8、液控换向阀9、蓄能器11;电机1与变量泵2联接;变量泵2高压油口A口、B口与马达3油口A口、B口相连,变量泵2的补油泵出油口Ps口与减压溢流阀6的P口相连,变量泵2的变量调节机构的控制口X2口与蓄能器11、液控换向阀9出口A口、初始阻尼孔10出口相连,变量泵2的补油泵进油中S口、回油口T2口、控制口X1口接油箱T;减压溢流阀6的溢流口T口接油箱T,减压溢流阀6出油口A口与电磁换向阀7的P口相连,电磁换向阀7的T口接油箱T,电磁换向阀7的B口与初始阻尼孔10入口和并流阻尼孔8入口相连;并流阻尼孔8出口与液控换向阀9入口P口相连。液控换向阀9控制油口a口与并流阻尼孔10入口相连,液控换向阀9控制油口b口与蓄能器11相连;液控换向阀9的动作由其阀芯两端控制油口a口、控制油口b口压差决定。电磁换向阀7的T口与回油阻尼孔5的入口相连,回油阻尼孔5的出口与油箱T相连。减压溢流阀6可以更换为单独的溢流阀或减压阀。变量泵2的补油泵出油口Ps口与减压溢流阀6的P口之间连接的过滤器4。变量泵2的变量调节机构控制口X2口接有压力控制器12。液控换向阀9的动作由其阀芯两端控制油口a口、b口控制油口压差决定,此压差可人为调定;在控制油升压后期,液控换向阀9动作,左侧油路接通,增大对蓄能器11和变量泵2变量调节机构口X2的供油量;变量泵2的变量调节机构X2控制口接有压力控制器12,当检测控制压力超过设定值时自动控制电机1保护性停机。当静液压驱动系统需运行时,启动电机1,变量泵2的补油泵出油口Ps口输出的压力油进入减压溢流阀6实现减压效果后进入电磁换向阀7的P口;电磁换向阀7通电时,油液从电磁换向阀7的B口流出,分别进入初始阻尼孔10和并流阻尼孔9;此时控制油进入变量泵2变量调节机构的X2口,引起变量泵2排量变化,实现马达3的软启动;在控制油升压前期,由于液控换向阀9两端控制油压力相近,导致左侧油路封闭;当控制油压力达到设定值时,液控换向阀9两端压差降低使得阀芯移位,左侧油路接通,增大了对蓄能器11及变量泵2变量调节机构的X2口的供油量,控制油升压速率得到提升,控制油压力和马达3转速及时达到目标值。当静液压驱动系统停止时,电磁换向阀7断电,蓄能器11及变量泵2的变量调节机构的控制口X2口控制油从初始阻尼孔10经电磁换向阀7的B/T口流回油箱T,在电磁换向阀7的T口与油箱T的油路上设置回油阻尼孔5,控制油降压速率得到进一步精准的控制,使得液压驱动装置停车时有更好的匀减速过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软启动静液压驱动系统,包括电机(1)、变量泵(2)、马达(3)、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包括减压溢流阀(6)、电磁换向阀(7)、初始阻尼孔(10)、并流阻尼孔(8)、液控换向阀(9)、蓄能器(11);电机(1)与变量泵(2)联接;变量泵(2)高压油口A口、B口与马达(3)油口A口、B口相连,变量泵(2)的补油泵出油口Ps口与减压溢流阀(6)的P口相连,变量泵(2)的变量调节机构的控制口X2口与蓄能器(11)、液控换向阀(9)出口A口、初始阻尼孔(10)出口相连,变量泵(2)的补油泵进油中S口、回油口T2口、控制口X1口接油箱T;减压溢流阀(6)的溢流口T口接油箱T,减压溢流阀(6)出油口A口与电磁换向阀(7)的P口相连,电磁换向阀(7)的T口接油箱T,电磁换向阀(7)的B口与初始阻尼孔(10)入口和并流阻尼孔(8)入口相连;并流阻尼孔(8)出口与液控换向阀(9)入口P口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启动静液压驱动系统,包括电机(1)、变量泵(2)、马达(3)、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包括减压溢流阀(6)、电磁换向阀(7)、初始阻尼孔(10)、并流阻尼孔(8)、液控换向阀(9)、蓄能器(11);电机(1)与变量泵(2)联接;变量泵(2)高压油口A口、B口与马达(3)油口A口、B口相连,变量泵(2)的补油泵出油口Ps口与减压溢流阀(6)的P口相连,变量泵(2)的变量调节机构的控制口X2口与蓄能器(11)、液控换向阀(9)出口A口、初始阻尼孔(10)出口相连,变量泵(2)的补油泵进油中S口、回油口T2口、控制口X1口接油箱T;减压溢流阀(6)的溢流口T口接油箱T,减压溢流阀(6)出油口A口与电磁换向阀(7)的P口相连,电磁换向阀(7)的T口接油箱T,电磁换向阀(7)的B口与初始阻尼孔(10)入口和并流阻尼孔(8)入口相连;并流阻尼孔(8)出口与液控换向阀(9)入口P口相连。


2.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连平彭钰峰
申请(专利权)人:湘潭市恒欣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