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油空气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35011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6 14: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无油空气泵,包括泵壳、驱动轴、轴承座、散热风叶和压缩叶轮,所述轴承座、散热风叶和压缩叶轮设置于所述驱动轴上,所述泵壳构成用以容纳所述压缩叶轮的压缩腔室、以及用以容纳所述轴承座和散热风叶的散热腔室,所述散热风叶与所述轴承座相对,并可在转动时产生吹向所述轴承座的气流。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泵壳分隔成多个独立腔室,并将压缩叶轮与轴承座分设于两个不同的腔室内,减小空气压缩时产生的热量对于轴承影响,并进一步在轴承座所在腔室内安装散热风叶,通过驱动轴带动散热风叶旋转并产生空气对流,对散热腔室的轴承进行散热,实现空气泵轴承的自冷。

Oil free air pump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oil-free air pump, which comprises a pump housing, a drive shaft, a bearing housing, a heat dissipation fan blade and a compression impeller. The bearing housing, a heat dissipation fan blade and a compression impeller are arranged on the drive shaft. The pump housing is composed of a compression chamber for accommodating the compression impeller, and a heat dissipation chamber for accommodating the bearing housing and the heat dissipation fan blade. The heat dissipation fan blade and the shaft The bearing seat is opposite to each other and can generate air flow to the bearing seat during rotation. In the invention, the pump shell is divided into several independent chambers, and the compression impeller and the bearing seat are arranged in two different chambers, so as to reduce the influence of the heat generated during air compression on the bearing, and further install the heat dissipating fan in the chamber where the bearing seat is located, rotate the heat dissipating fan through the driving shaft and generate air convection, so as to heat the bearing of the heat dissipating chamber and realize the air Self cooling of air pump bea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油空气泵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械设备设计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分子筛制氧系统供气的带有轴承自冷结构的无油空气泵装置。
技术介绍
采用低压吸附制氧代替传统的高压吸附制氧具有节能、低噪音等优点,同时采用低压吸附制氧技术可以采用无油空气泵代替传统的微油螺杆空压机,不需要系统中再单独设置除油装置,也避免了制氧过程中气源中含油对制氧系统中的分子筛产生的不良影响,从而实现了制氧过程中的气源全无油。传统的无油空气泵在使用时会间断运行或者处于散热条件好的环境中,因此对系统的可靠性要求不高,但用在低压吸附制氧系统中时,由于环境温度高,容易导致轴承损坏。并且由于为医院或养殖行业供氧时的特殊性,不能间断供氧,所以在日常无油空气泵的保养时,需要保养的时间短,在储氧罐的氧气消耗完前完成保养,通常只有2个小时的时间,但是现有的空气泵采用的全密封结构,内部的高温导致轴承容易出现故障,而且轴承也是保养过程中的易损件,更换非常复杂,需要将空气泵从设备上拆下,再依次拆下各级固定螺丝,更换时间达到4小时以上,无法满足制氧系统的使用要求。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用于在高温、高可靠性的制氧系统中使用的带有轴承自冷结构的无油空气泵,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无油空气泵,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轴承过热易损的问题。包括: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无油空气泵,包括:泵壳、驱动轴、轴承座、散热风叶和压缩叶轮,所述轴承座、散热风叶和压缩叶轮设置于所述驱动轴上,所述泵壳构成用以容纳所述压缩叶轮的压缩腔室、以及用以容纳所述轴承座和散热风叶的散热腔室,所述散热风叶与所述轴承座相对,并可在转动时产生吹向所述轴承座的气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通过将泵壳分隔成多个独立腔室,并将压缩叶轮与轴承座分设于压缩腔室和散热腔室内,使得高温高压的压缩腔室与用于散热的散热腔室分隔设置,减小空气压缩时产生的热量对于轴承影响,并进一步在散热腔室内安装散热风叶,通过驱动轴带动散热风叶旋转并产生空气对流,对散热腔室内的轴承进行散热,实现空气泵轴承的自冷。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无油空气泵的主视图;图2是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无油空气泵的纵截面图;图3是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无油空气泵的轴承座中固定结构的细节图。具体实施方式通过应连同所附图式一起阅读的以下具体实施方式将更完整地理解本专利技术。本文中揭示本专利技术的详细实施例;然而,应理解,所揭示的实施例仅具本专利技术的示范性,本专利技术可以各种形式来体现。因此,本文中所揭示的特定功能细节不应解释为具有限制性,而是仅解释为权利要求书的基础且解释为用于教示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事实上任何适当详细实施例中以不同方式采用本专利技术的代表性基础。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无油空气泵,包括:泵壳、驱动轴、轴承座、散热风叶和压缩叶轮,所述轴承座、散热风叶和压缩叶轮设置于所述驱动轴上,所述泵壳构成用以容纳所述压缩叶轮的压缩腔室、以及用以容纳所述轴承座和散热风叶的散热腔室,所述散热风叶与所述轴承座相对,并可在转动时产生吹向所述轴承座的气流。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驱动轴是整个机构的动力源,轴承座用于固定支撑驱动轴,散热风叶用于对轴承座进行散热,压缩叶轮用于对空气进行压缩提供压缩空气。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驱动轴工作过程中,会带动压缩叶轮压缩空气,产生大量的热,然后经过驱动轴传递到前端轴承座上,因为轴承的润滑油使用温度有上限要求,当达到上限温度时,润滑油会挥发损耗,最终导致轴承失去润滑作用而损坏,因此设计多个独立的腔室,分别将压缩叶轮与轴承座安装在不同的腔室内,并在轴承座所在的腔室安装小型的散热风叶,并通过驱动轴的旋转产生空气对流,对前端的轴承座进行散热。进一步的,所述散热风叶设置于压缩叶轮和轴承座之间,所述散热风叶在驱动轴带动下转动时,能产生吹向轴承座的气流。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轴贯穿所述压缩腔室,所述驱动轴一端延伸于所述散热腔室内。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轴与所述散热腔室、压缩腔室的连接处还设置有第一密封件。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密封件的安装实现了具有散热功能的散热腔室与高温高压的压缩腔室之间的隔离。进一步的,所述轴承座包括固定设于散热腔室内的固定结构以及设于固定结构内的轴承。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固定结构用于固定轴承。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结构中部开设有供驱动轴穿过的通孔;所述固定结构设有相对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端面上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通孔同轴设置,所述轴承置于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第二端面上内凹形成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通孔同轴设置。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凹槽内设有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二密封件用于防止轴承上的润滑油泄露。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密封件、第二密封件可以为密封圈。进一步的,还包括轴承帽和固定螺丝,所述轴承帽通过所述固定螺丝将所述轴承固定于所述第一凹槽内。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轴承帽的边缘能覆盖所述轴承的内圈,所述固定螺丝穿过轴承帽中心,与驱动轴螺纹连接,将轴承帽固定于轴承座上,同时,轴承帽压缩轴承于轴承座内。进一步的,还包括一电机腔室,所述压缩腔室设于所述电机腔室与散热腔室之间,所述电机腔室与压缩腔室之间通过第一密封件分隔设置。进一步的,所述电机腔室内设有电机,所述电机连接于所述驱动轴,为其旋转提供驱动力。实施例1:参考图1、图2以及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无油空气泵,包括泵壳1,驱动轴2,轴承3,散热风叶4,压缩叶轮5,固定结构6,轴承帽7,固定螺丝8,第二密封件9以及第一密封件10。泵壳1具有一中空腔室,中空腔室包括用于散热的散热腔室11和用于压缩空气的压缩腔室12。驱动轴2设于泵壳1的中空腔室内,贯穿压缩腔室12并且一端延伸于散热腔室11内,驱动轴2与散热腔室11和压缩腔室12的连接处安装有第一密封件10,第一密封件10使得散热腔室11和压缩腔室12完全阻隔开,第一密封件10可以为密封圈。轴承3设于位于散热腔室11内的驱动轴2上,用于固定和支撑驱动轴2。散热风叶4与驱动轴2连接设置,散热风叶4安装于散热腔室1内、轴承3与散热腔室、压缩腔室共同的腔室壁之间,散热风叶4在驱动轴2的带动下能产生吹向轴承3的气流,用于对轴承3进行散热。压缩叶轮5为与驱动轴2连接的压缩片,压缩叶轮5设于压缩腔室12内,用于对空气进行压缩提供压缩空气。固定结构6固定设于散热腔室11内,用于固定轴承4。参考图3所示,固定结构6的中部开设有供驱动轴2穿过的通孔61,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油空气泵,其特征在于,包括泵壳、驱动轴、轴承座、散热风叶和压缩叶轮,所述轴承座、散热风叶和压缩叶轮设置于所述驱动轴上,/n所述泵壳构成用以容纳所述压缩叶轮的压缩腔室、以及用以容纳所述轴承座和散热风叶的散热腔室,/n所述散热风叶与所述轴承座相对,并可在转动时产生吹向所述轴承座的气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油空气泵,其特征在于,包括泵壳、驱动轴、轴承座、散热风叶和压缩叶轮,所述轴承座、散热风叶和压缩叶轮设置于所述驱动轴上,
所述泵壳构成用以容纳所述压缩叶轮的压缩腔室、以及用以容纳所述轴承座和散热风叶的散热腔室,
所述散热风叶与所述轴承座相对,并可在转动时产生吹向所述轴承座的气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油空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风叶设置于压缩叶轮和轴承座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油空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轴贯穿所述压缩腔室,所述驱动轴一端延伸于所述散热腔室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油空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轴与所述散热腔室、压缩腔室的连接处还设置有第一密封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油空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包括固定设于散热腔室内的固定结构以及设于固定结构内的轴承。


6.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立刚刘应书张智勇徐源泉于晓龙李子宜
申请(专利权)人:威海东兴电子有限公司威海柏林圣康空氧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