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折叠式鱼雷状污水自动修复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3423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6 14: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折叠式鱼雷状污水自动修复器,包括液电混压装置、喷液支杆、喷气支杆和气电发生装置,喷液支杆包括PID滑头b、喷液联杆、活动头、喷液头和喷液孔,喷气支杆包括紫外灯、喷气联杆、气电发生装置、横通气道、PID滑头a、穿锚孔和喷气头,各喷气支杆通过折叠膜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装置小、轻便,易于携带与收纳;装置结构上可以满足多种AOPs技术的组合使用,便于反应控制;装置适合原位自然水体处理,包括天气的影响,也适合集中污水处理,包括恶劣水质的侵蚀;装置采用PID控制,实现半自动化操作;装置既可以作为水处理预处理,亦可以作为深度处理使用;装置采用气喷与液喷使得原料利用率增加,降低操作成本。

A portable and foldable torpedo like sewage automatic repair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ortable and foldable torpedo shaped sewage automatic repairer, which comprises a hydraulic electric mixed pressure device, a liquid spraying rod, a jet supporting rod and a gas electric generating device. The liquid spraying rod comprises a PID sliding head B, a liquid spraying rod, a movable head, a liquid spraying head and a liquid spraying hole. The jet supporting rod comprises an ultraviolet lamp, a jet connecting rod, a gas electric generating device, a cross airway, a PID sliding head, an anchor hole and a spray hole The air head and each air jet strut are connected by a folding film.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that: the device is small, light, easy to carry and store; the device structure can meet the combination use of a variety of AOPs technologies, and is convenient for reaction control; the device is suitable for in-situ natural water treatment, including the influence of weather, and also suitable for centralized sewage treatment, including the erosion of bad water quality; the device adopts PID control, to realize semi-automatic operation; the device can not only As the pretreatment of water treatment, it can also be used as the advanced treatment; the unit adopts gas injection and liquid injection to increase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raw materials and reduce the operation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折叠式鱼雷状污水自动修复器
本技术涉及污水智能修复器
,具体为一种便携折叠式鱼雷状污水自动修复器。
技术介绍
未来行业的发展必须以保护环境为前提。随着社会文明不断进步与发展,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的不断提升,必须对各行业排放的污染物进行有效控制与深度处理。影响环境的污染主要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以及其他污染。水污染对环境影响最为广泛,其中污染废水以生活废水和工业废水为主。工业废水含有多种有毒有害物质,具体包括:含酚废水、含汞废水、含油废水、重金属废水、含氰废水、造纸废水、印染废水、化工废水、冶金废水以及酸碱废水。目前针对水污染的处理方法有:物理方法、物理化学方法、生物方法以及高级氧化技术法。高级氧化技术法(AOPs)包括:臭氧氧化、芬顿氧化、超声波化学氧化、电化学氧化、光催化氧化、等离子体处理以及其联合技术等。AOPs可以直接氧化或间接生成活性自由基而完全降解废水中有机污染物。虽然AOPs被用于处理环境问题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尤其在处理废水方面,但是由于AOPs反应不易控制,反应成本较高,面对处理自然水体时不能原位修复等问题,其实际转化应用处理装置却很少,尤其是便携式装置更是罕见,故限制AOPs实际发展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折叠式鱼雷状污水自动修复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携折叠式鱼雷状污水自动修复器,包括液电混压装置、喷液支杆、喷气支杆和气电发生装置,所述液电混压装置置于下底部,所述液电混压装置上端连接直管,下端连接下PID伸缩器,所述直管内置自旋叶片,所述下PID伸缩器位于连接装置上部,所述连接装置内置活动小杆,所述活动小杆通过小支架与停浮桨叶相连,所述直管上部包裹于上PID伸缩器,所述上PID伸缩器上部与线锚发射器相连,所述线锚发射器内置线锚,所述喷液支杆通过缓冲连接器与线锚发射器相连,所述喷液支杆包括PID滑头b、喷液联杆、活动头、喷液头和喷液孔,所述喷液支杆数量为M,其中M≥3,所述喷液支杆内置PID根据需要自行一节一节延伸形成喷液联杆,节数为Z,其中Z≥1,所述PID滑头b设置在喷液联杆一端,所述喷液联杆另一端通过活动头连接喷液头,所述喷液头内均布多个喷液孔,所述喷气支杆包括紫外灯、喷气联杆、气电发生装置、横通气道、PID滑头a、穿锚孔和喷气头,所述喷气支杆数量为N,其中N≥4,所述喷气支杆可内置PID根据需要自行一节一节延伸形成喷气联杆,节数为Y,其中Y≥1,所述喷气联杆内腔内设置横通气道和气电发生装置,所述气电发生装置穿过横通气道,所述喷气联杆一端设置PID滑头a,所述喷气联杆另一端设置喷气头,所述喷气联杆上设置穿锚孔,所述紫外灯内置于喷气支杆的背面弧状处,所述各喷气支杆通过折叠膜相连,所述折叠膜在各喷气支杆水平展开后成圆形,与水平面相平。优选的,所述停浮桨叶、小支架、活动小杆、喷液支杆和喷气支杆由碳纤维制成,所述直管、竖通气道、自旋叶片和横通气道由聚酯塑料制成,所述折叠膜和线锚聚酯纤维制成,其余硬质外部结构由铝合金制成。优选的,所述喷气头呈360°旋转。优选的,所述连接装置向下弹出活动小杆。优选的,所述缓冲连接器带动喷液支杆旋转。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设计新颖,装置小、轻便,易于携带与收纳;装置结构上可以满足多种AOPs技术的组合使用,便于反应控制;装置适合原位自然水体处理,包括天气的影响,也适合集中污水处理,包括恶劣水质的侵蚀;装置采用PID控制,实现半自动化操作;装置既可以作为水处理预处理,亦可以作为深度处理使用;装置采用气喷与液喷使得原料利用率增加,降低操作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处于停机状态下的结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处于停机状态下的结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处于启动中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喷液支杆(9)的详细说明图;图5是本技术线锚发射器(7)、缓冲连接器(8)与喷液支杆(9)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喷气支杆(10)内面详细说明图;图7是本技术喷气支杆(10)外面详细说明图;图中:(1)停浮桨叶,(2)连接装置,(3)下PID伸缩器,(4)液电混压装置,(5)直管,(6)上PID伸缩器,(7)线锚发射器,(8)缓冲连接器,(9)喷液支杆,(10)喷气支杆,(11)紫外灯,(12)竖通气道,(13)小支架,(14)活动小杆,(15)折叠膜,(16)自旋叶片,(17)喷气联杆,(18)气电发生装置,(19)横通气道,(20)滑头a,(21)穿锚孔,(22)喷气头,(23)滑头b,(24)喷液联杆,(25)活动头,(26)喷液头,(27)喷液孔,(28)线锚。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7,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携折叠式鱼雷状污水自动修复器,包括液电混压装置4、喷液支杆9、喷气支杆10和气电发生装置18,所述液电混压装置4置于下底部,所述液电混压装置4上端连接直管5,下端连接下PID伸缩器3,所述直管5内置自旋叶片16,所述下PID伸缩器3位于连接装置2上部,所述连接装置2内置活动小杆14,所述活动小杆14通过小支架13与停浮桨叶1相连,所述直管5上部包裹于上PID伸缩器6,所述上PID伸缩器6上部与线锚发射器7相连,上PID伸缩器6主负责仪器关闭,向下回缩;所述下PID伸缩器3主负责仪器开启,向上延伸。所述线锚发射器7内置线锚28,所述喷液支杆9通过缓冲连接器8与线锚发射器7相连,所述喷液支杆9包括PID滑头b23、喷液联杆24、活动头25、喷液头26和喷液孔27,所述喷液支杆9数量为M,其中M≥3,所述喷液支杆9内置PID根据需要自行一节一节延伸形成喷液联杆24,节数为Z,其中Z≥1,为了使液体喷洒范围得以扩大,同时便于收纳。所述PID滑头b23设置在喷液联杆24一端,所述喷液联杆24另一端通过活动头25连接喷液头26,所述喷液头26内均布多个喷液孔27,所述喷气支杆10包括紫外灯11、喷气联杆17、气电发生装置18、横通气道19、PID滑头a20、穿锚孔21和喷气头22,所述喷气支杆10数量为N,其中N≥4,所述喷气支杆10可内置PID根据需要自行一节一节延伸形成喷气联杆17,节数为Y,其中Y≥1,为了使气体喷射范围得以扩大,同时便于收纳。所述喷气联杆17内腔内设置横通气道19和气电发生装置18,所述气电发生装置18穿过横通气道19,所述喷气联杆17一端设置PID滑头a20,所述喷气联杆17另一端设置喷气头22,所述喷气联杆17上设置穿锚孔21,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折叠式鱼雷状污水自动修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液电混压装置(4)、喷液支杆(9)、喷气支杆(10)和气电发生装置(18),所述液电混压装置(4)置于下底部,所述液电混压装置(4)上端连接直管(5),下端连接下PID伸缩器(3),所述直管(5)内置自旋叶片(16),所述下PID伸缩器(3)位于连接装置(2)上部,所述连接装置(2)内置活动小杆(14),所述活动小杆(14)通过小支架(13)与停浮桨叶(1)相连,所述直管(5)上部包裹于上PID伸缩器(6),所述上PID伸缩器(6)上部与线锚发射器(7)相连,所述线锚发射器(7)内置线锚(28),所述喷液支杆(9)通过缓冲连接器(8)与线锚发射器(7)相连,所述喷液支杆(9)包括PID滑头b(23)、喷液联杆(24)、活动头(25)、喷液头(26)和喷液孔(27),所述喷液支杆(9)数量为M,其中M≥3,所述喷液支杆(9)内置PID根据需要自行一节一节延伸形成喷液联杆(24),节数为Z,其中Z≥1,所述PID滑头b(23)设置在喷液联杆(24)一端,所述喷液联杆(24)另一端通过活动头(25)连接喷液头(26),所述喷液头(26)内均布多个喷液孔(27),所述喷气支杆(10)包括紫外灯(11)、喷气联杆(17)、气电发生装置(18)、横通气道(19)、PID滑头a(20)、穿锚孔(21)和喷气头(22),所述喷气支杆(10)数量为N,其中N≥4,所述喷气支杆(10)可内置PID根据需要自行一节一节延伸形成喷气联杆(17),节数为Y,其中Y≥1,所述喷气联杆(17)内腔内设置横通气道(19)和气电发生装置(18),所述气电发生装置(18)穿过横通气道(19),所述喷气联杆(17)一端设置PID滑头a(20),所述喷气联杆(17)另一端设置喷气头(22),所述喷气联杆(17)上设置穿锚孔(21),所述紫外灯(11)内置于喷气支杆(10)的背面弧状处,所述各喷气支杆(10)通过折叠膜(15)相连,所述折叠膜(15)在各喷气支杆(10)水平展开后成圆形,与水平面相平。/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折叠式鱼雷状污水自动修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液电混压装置(4)、喷液支杆(9)、喷气支杆(10)和气电发生装置(18),所述液电混压装置(4)置于下底部,所述液电混压装置(4)上端连接直管(5),下端连接下PID伸缩器(3),所述直管(5)内置自旋叶片(16),所述下PID伸缩器(3)位于连接装置(2)上部,所述连接装置(2)内置活动小杆(14),所述活动小杆(14)通过小支架(13)与停浮桨叶(1)相连,所述直管(5)上部包裹于上PID伸缩器(6),所述上PID伸缩器(6)上部与线锚发射器(7)相连,所述线锚发射器(7)内置线锚(28),所述喷液支杆(9)通过缓冲连接器(8)与线锚发射器(7)相连,所述喷液支杆(9)包括PID滑头b(23)、喷液联杆(24)、活动头(25)、喷液头(26)和喷液孔(27),所述喷液支杆(9)数量为M,其中M≥3,所述喷液支杆(9)内置PID根据需要自行一节一节延伸形成喷液联杆(24),节数为Z,其中Z≥1,所述PID滑头b(23)设置在喷液联杆(24)一端,所述喷液联杆(24)另一端通过活动头(25)连接喷液头(26),所述喷液头(26)内均布多个喷液孔(27),所述喷气支杆(10)包括紫外灯(11)、喷气联杆(17)、气电发生装置(18)、横通气道(19)、PID滑头a(20)、穿锚孔(21)和喷气头(22),所述喷气支杆(10)数量为N,其中N≥4,所述喷气支杆(10)可内置PID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祺辉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伟恒土壤治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