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壤污染治理用地膜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61436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6 15: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土壤污染治理用地膜回收装置,其包括底板,底板的顶部固定有U型板,U型板的内部设置有转动辊,转动辊的外侧滑动连接有两个防偏板,防偏板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将移动后的防偏板进行定位的定位机构,两个防偏板之间设置有用于将地膜束缚在转动辊上的束缚机构,U型板一侧的内壁通过内嵌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根据地膜的宽度移动两个防偏板,当两个防偏板之间的距离等于地膜的宽度时,转动第二手拧螺栓,使得第二手拧螺栓抵紧槽口的内壁,即防偏板被固定,由于防偏板的设置,当转动辊在转动对地膜进行回收时,避免了地膜发生跑偏的现象,且防偏板之间的距离能够调节,使得装置能够适应不同宽度的地膜。使得装置能够适应不同宽度的地膜。使得装置能够适应不同宽度的地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土壤污染治理用地膜回收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地膜回收
,尤其涉及一种土壤污染治理用地膜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对于一些低温、少雨、干旱贫脊、土壤受到污染土地来说,在种植时需要使用地膜,因为地膜能够提高地温、保水、保土、保肥提高肥效,而且还有灭草、防病虫、防旱抗涝、抑盐保苗、改进近地面光热条件,使产品卫生清洁等多项功能,对于那些刚出土的幼苗来说,具有护根促长等作用,因此对于土壤调节不佳、甚至受到污染的土地来说,进行会使用地膜。
[0003]但是地膜在使用后是无法降解的,因此需要对其进行回收,现有的地膜回收装置通常是利用转动辊的转动对地膜进行回收,但是在使用转动辊前,需要将地膜拉出一段长度,然后将地膜缠绕在转动辊上,使得地膜附着在转动辊上,以使得转动辊转动时能够将地膜进行回收,但是将地膜缠绕在转动辊上时,还需要转动转动辊,操作过程繁琐,而且地膜较脏,导致缠绕时更为麻烦,另外转动辊在回收地膜时,地膜容易出现跑偏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技术目的
[0005]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土壤污染治理用地膜回收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固定有U型板(2),所述U型板(2)的内部设置有转动辊(6),所述转动辊(6)的外侧滑动连接有两个防偏板(12),所述防偏板(12)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将移动后的防偏板(12)进行定位的定位机构,两个所述防偏板(12)之间设置有用于将地膜束缚在转动辊(6)上的束缚机构,所述U型板(2)一侧的内壁通过内嵌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5),所述U型板(2)的另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4),所述转动辊(6)的两端设置有用于将转动辊(6)和第一转轴(4)、第二转轴(5)相固定的固定组件,所述U型板(2)的一侧设置有用于驱动转动辊(6)转动的驱动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壤污染治理用地膜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辊(6)的外侧对称开设有两个槽口(11),所述防偏板(12)的内壁对称固定有两个定位板(13),且两个定位板(13)分别滑动配合于对应槽口(11)的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土壤污染治理用地膜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包括螺纹连接在定位板(13)上的第二手拧螺栓(16),且第二手拧螺栓(16)贯穿定位板(13)后可抵紧转动辊(6)。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土壤污染治理用地膜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束缚机构包括第二圆柱杆(15),所述第二圆柱杆(15)的两端分别滑动连接有第一圆柱杆(14),其中一个定位板(13)的一侧开设有凹槽,所述第一圆柱杆(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元缤邵焕楠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伟恒土壤治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