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龚兴专利>正文

侧滑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34035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6 14: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侧滑窗,解决了现有侧滑窗关闭后,滑动窗的滑槽壁与轨道之间存在较大缝隙,侧滑窗的防寒隔音效果较差的技术问题。该装置包括防风架和挤压结构,防风架设置于滑动窗的滑槽内,且防风架通过弹性结构与滑槽的滑槽壁相连接,防风架靠近窗框轨道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密封件;挤压结构设置于滑动窗上,或者,挤压结构设置于滑动窗以及窗框上,挤压结构用于使防风架在初始状态和使用状态之间切换;防风架存在初始状态和使用状态,当防风架处于初始状态时,第一密封件不与轨道相接触;当防风架处于使用状态时,挤压结构能克服弹性结构的阻力推动防风架向靠近轨道的方向移动,以使第一密封件同时压紧在轨道以及滑槽的滑槽壁上。

Sideslip window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side sliding window, which solves the technical problem that after the existing side sliding window is closed, there is a large gap between the sliding groove wall of the sliding window and the track, and the cold proof and sound insulation effect of the side sliding window is poor. The device comprises a wind proof frame and an extrusion structure, wherein the wind proof frame is arranged in the sliding slot of the sliding window, and the wind proof frame is connected with the sliding slot wall of the sliding slot through an elastic structure, and the one end of the wind proof frame close to the window frame track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seal; the extrusion structure is arranged on the sliding window, or the extrusion structure is arranged on the sliding window and the window frame, and the extrusion structure is used to make the wind proof frame in the initial state Switch between the windbreak and the use state; the windbreak has the initial state and the use state. When the windbreak is in the initial state, the first seal does not contact with the track; when the windbreak is in the use state, the extrusion structure can overcome the resistance of the elastic structure to push the windbreak to move towards the direction close to the track, so that the first seal is compressed on the track and the chute wall at the same ti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侧滑窗
本专利技术涉及门窗
,尤其是涉及一种侧滑窗。
技术介绍
现有平开窗,关闭时采用侧方挤压方式,关闭时密封和防寒效果好,但内开的窗扇,占用室内空间,还容易撞伤人,如果外开,受气候条件和风的影响,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所以,为了节省窗户开启时占用的空间以及降低危险发生的概率,室内多安装侧滑窗。参考图1,侧滑窗包括窗框3、固定窗2和滑动窗1,其中,窗框3的一侧固设有固定窗2,窗框3的另一侧为通风预留口36。滑动窗1设置于窗框3上,且滑动窗1的上端和下端均设置有滑槽11,每个滑槽11内均安装有滑轮,窗框3上设置有轨道31,推动滑动窗时,滑轮在轨道31上转动,使得滑动窗1沿窗框3的长度方向发生移动。通过调整滑动窗1的位置能够打开或者关闭侧滑窗,即当滑动窗1与通风预留口36正对时,侧滑窗处于完全关闭状态,当滑动窗1与固定窗2相对设置时,侧滑窗处于完全打开状态。虽然侧滑窗打开时省空间,但滑动窗1上滑槽11的滑槽壁与窗框3的轨道31之间存在较大缝隙,密封性较差,外界寒气或噪音能穿过该缝隙进入室内。当侧滑窗关闭时,侧滑窗防寒和隔音效果均不强。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现有侧滑窗关闭后,滑动窗上滑槽的滑槽壁与轨道之间存在较大缝隙,侧滑窗的防寒隔音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侧滑窗,以解决现有侧滑窗关闭后,滑动窗上滑槽的滑槽壁与轨道之间存在较大缝隙,导致侧滑窗的防寒隔音效果较差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侧滑窗,包括防风架和挤压结构,其中,所述防风架设置于滑动窗的滑槽内,且所述防风架通过弹性结构与所述滑槽的滑槽壁相连接,所述防风架靠近窗框轨道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密封件;所述挤压结构设置于所述滑动窗上,或者,所述挤压结构设置于所述滑动窗以及所述窗框上,所述挤压结构用于使所述防风架在初始状态和使用状态之间切换;所述防风架存在初始状态和使用状态,当所述防风架处于初始状态时,所述第一密封件不与所述轨道相接触;当所述防风架处于使用状态时,所述挤压结构能克服所述弹性结构的阻力推动所述防风架向靠近所述轨道的方向移动,以使所述第一密封件压在所述轨道以及所述滑槽的滑槽壁上。优选的,所述挤压结构包括第一挤压垫块、手柄、上推动杆和下推动杆,所述防风架和所述窗框上均设置有所述第一挤压垫块,当侧滑窗关闭时,所述防风架上的第一挤压垫块能沿着所述窗框上的第一挤压垫块的斜面向靠近轨道的方向滑动,以使所述防风架向靠近轨道的方向移动;所述手柄设置于所述滑动窗上且两者转动连接,所述手柄与所述上推动杆和所述下推动杆传动连接,转动所述手柄时,所述上推动杆和所述下推动杆的运动方向相反,且所述上推动杆和所述下推动杆能分别推动对应的防风架向靠近轨道的方向运动。优选的,所述防风架上设置有安装部,所述第一密封件的部分区域设置于所述安装部的容纳腔内,所述第一密封件的其他区域位于所述安装部的外侧;所述弹性结构包括固定底座和弹性件,所述防风架通过所述弹性件与所述固定底座相连接,所述固定底座与所述滑槽的滑槽壁相连接。优选的,所述防风架上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内设置有滑轮结构,所述滑轮结构与所述滑槽的滑槽壁相连接。优选的,所述挤压结构包括手柄、上推动杆、下推动杆、转向传动件和传动板,所述手柄设置于所述滑动窗上且两者转动连接,所述手柄与所述上推动杆和所述下推动杆传动连接;所述上推动杆通过所述转向传动件与传动板相连接,所述下推动杆通过所述转向传动件与传动板相连接;相邻的所述防风架和所述传动板上均设置有第二挤压垫块,转动所述手柄能带动所述传动板移动,所述传动板上的第二挤压垫块能沿所述防风架上的第二挤压垫块上的斜面发生移动,以使防风架向靠近轨道的方向移动。优选的,所述防风架上设置有安装部,所述第一密封件的部分区域设置于所述安装部的容纳腔内,所述第一密封件的其他区域位于所述安装部的外侧;所述弹性结构包括固定柱和弹性件,所述固定柱的一端穿入所述防风架的开放区内,所述固定柱位于所述开放区内的一端设置有所述弹性件,且所述弹性件与所述固定柱的端部相连接,所述固定柱的另一端与所述滑槽的滑槽壁相连接。优选的,所述侧滑窗还包括挤压封边,所述侧滑窗的固定窗以及所述滑动窗上均设置有所述挤压封边,当所述侧滑窗闭合时,所述滑动窗上的挤压封边和所述固定窗上的挤压封边能相接触。优选的,所述挤压封边呈L型结构,所述滑动窗上的挤压封边的一侧与所述滑动窗相连接,其另一侧向靠近滑动窗的方向倾斜;所述固定窗上的挤压封边的一侧与所述固定窗相连接,其另一侧向靠近所述固定窗的方向倾斜,当侧滑窗关闭时,一个挤压封边能插入另一个挤压封边的直角区域内。优选的,所述滑动窗右侧板靠近所述窗框的第一侧板的表面设置有凹槽,所述第一侧板上与所述凹槽位置相对的部位设置有凸起;所述凹槽的滑槽壁上或者所述凸起上设置有第二密封件,当所述侧滑窗关闭时,所述凸起能插入所述凹槽内,且所述凸起和所述凹槽的侧壁能夹紧所述第二密封件。优选的,所述滑动窗的右侧板靠近所述窗框第一侧板的表面设置有凹槽,所述右侧板上设置有第三挤压垫块;所述第一侧板上设置有第三挤压垫块,且所述第一侧板上与所述凹槽位置相对的部位处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或者所述凹槽的滑槽壁上设置有第二密封件,当所述侧滑窗关闭时,所述凹槽内的第三挤压垫块能沿所述窗框上的第三挤压垫块的斜面滑动,以使所述滑动窗向靠近固定窗的方向移动,且移动到位后,所述凹槽的侧壁和所述凸起能夹紧所述第二密封件。本专利技术中侧滑窗关闭且防风架处于使用状态时,第一密封件能同时压紧在轨道以及滑槽的滑槽壁上,此时,第一密封件使得侧滑窗的轨道和滑槽之间密封良好,外界空气不能穿过第一密封件进入室内,也就是说,第一密封件能封堵外界空气进入室内的通道,从而使得侧滑窗的防寒隔音能力明显提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侧滑窗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局部示意图(滑动窗的滑槽中安装有第一种结构的防风架);图3是图2中B处的放大图,即滑动窗左下角处的放大图;图4是图2中C处的放大图;图5是滑动窗右侧的结构示意图(滑动窗的滑槽中安装有第一种结构的防风架);图6是图5中A处的放大图,即滑动窗右下角处的放大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侧滑窗中用到的第一种结构的防风架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侧滑窗中用到的第一种结构的防风架截断后的局部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中安装有实施例1中的挤压结构的滑动窗的结构简图;图10是图9中上推动杆与防风架之间的位置关系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中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侧滑窗,其特征在于,包括防风架(5)和挤压结构(4),其中,/n所述防风架(5)设置于滑动窗(1)的滑槽(11)内,且所述防风架(5)通过弹性结构(6)与所述滑槽(11)的滑槽壁相连接,所述防风架(5)靠近窗框(3)轨道(3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密封件(51);所述挤压结构(4)设置于所述滑动窗(1)上,或者,所述挤压结构(4)设置于所述滑动窗(1)以及所述窗框(3)上,所述挤压结构(4)用于使所述防风架(5)在初始状态和使用状态之间切换;/n所述防风架(5)存在初始状态和使用状态,当所述防风架(5)处于初始状态时,所述第一密封件(51)不与所述轨道(31)相接触;当所述防风架(5)处于使用状态时,所述挤压结构(4)能克服所述弹性结构(6)的阻力推动所述防风架(5)向靠近所述轨道(31)的方向移动,以使所述第一密封件(51)压在所述轨道(31)以及所述滑槽(11)的滑槽壁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侧滑窗,其特征在于,包括防风架(5)和挤压结构(4),其中,
所述防风架(5)设置于滑动窗(1)的滑槽(11)内,且所述防风架(5)通过弹性结构(6)与所述滑槽(11)的滑槽壁相连接,所述防风架(5)靠近窗框(3)轨道(3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密封件(51);所述挤压结构(4)设置于所述滑动窗(1)上,或者,所述挤压结构(4)设置于所述滑动窗(1)以及所述窗框(3)上,所述挤压结构(4)用于使所述防风架(5)在初始状态和使用状态之间切换;
所述防风架(5)存在初始状态和使用状态,当所述防风架(5)处于初始状态时,所述第一密封件(51)不与所述轨道(31)相接触;当所述防风架(5)处于使用状态时,所述挤压结构(4)能克服所述弹性结构(6)的阻力推动所述防风架(5)向靠近所述轨道(31)的方向移动,以使所述第一密封件(51)压在所述轨道(31)以及所述滑槽(11)的滑槽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滑窗,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结构(4)包括第一挤压垫块(45)、手柄(41)、上推动杆(42)和下推动杆(43),所述防风架(5)和所述窗框(3)上均设置有所述第一挤压垫块(45),当侧滑窗关闭时,所述防风架(5)上的第一挤压垫块(45)能沿着所述窗框(3)上的第一挤压垫块(45)的斜面向靠近轨道(31)的方向滑动,以使所述防风架(5)向靠近轨道(31)的方向移动;所述手柄(41)设置于所述滑动窗(1)上且两者转动连接,所述手柄(41)与所述上推动杆(42)和所述下推动杆(43)传动连接,转动所述手柄(41)时,所述上推动杆(42)和所述下推动杆(43)的运动方向相反,且所述上推动杆(42)和所述下推动杆(43)能分别推动对应的防风架(5)向靠近轨道(31)的方向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侧滑窗,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风架(5)上设置有安装部(52),所述第一密封件(51)的部分区域设置于所述安装部(52)的容纳腔内,所述第一密封件(51)的其他区域位于所述安装部(52)的外侧;所述弹性结构(6)包括固定底座(63)和弹性件(61),所述防风架(5)通过所述弹性件(61)与所述固定底座(63)相连接,所述固定底座(63)与所述滑槽(11)的滑槽壁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侧滑窗,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风架(5)上设置有开口(58)所述开口内设置有滑轮结构(7),所述滑轮结构(7)与所述滑槽(11)的滑槽壁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滑窗,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结构(4)包括手柄(41)、上推动杆(42)、下推动杆(43)、转向传动件(46)和传动板(47),所述手柄(41)设置于所述滑动窗(1)上且两者转动连接,所述手柄(41)与所述上推动杆(42)和所述下推动杆(43)传动连接;所述上推动杆(42)通过所述转向传动件(46)与传动板(47)相连接,所述下推动杆(43)通过所述转向传动件(46)与传动板(47)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兴
申请(专利权)人:龚兴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