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膨胀高效的气涨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3362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6 14: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膨胀高效的气涨轴,涉及一种气涨轴,其包括膨胀轴套,膨胀轴套的两侧同轴设置有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且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同轴成型有密封环,两密封环同轴嵌入膨胀轴套中并分别密封膨胀轴套的两侧,第一连接轴上沿其轴向贯穿开设有充气孔,膨胀轴套内设置有膨胀容器,膨胀容器的开口与充气孔在膨胀轴套的一端连通,且膨胀容器与膨胀轴套内壁之间形成有填充腔,填充腔中预先填充有变形介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能够极大提升套筒在气涨轴上的安装效率的优点。

A kind of inflation shaft with high expansion efficiency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gas expansion shaft with high expansion efficiency, which relates to a gas expansion shaft, which includes an expansion shaft sleeve. Two sides of the expansion shaft sleeve are coaxially provided with a first connecting shaft and a second connecting shaft, and one side of the first connecting shaft and the second connecting shaft close to each other is coaxially formed with a sealing ring, the two sealing rings are coaxially embedded in the expansion shaft sleeve and seal both sides of the expansion shaft sleeve respectively, the first The connecting shaft is penetrated along its axial direction and provided with a gas filling hole, and an expansion container is arranged in the expansion sleeve. The opening of the expansion container and the gas filling hole are connected at one end of the expansion sleeve, and a filling cavity is formed between the expansion container and the inner wall of the expansion sleeve, and the deformation medium is pre filled in the filling cavity.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greatly improving the installation efficiency of the sleeve on the inflation shaf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膨胀高效的气涨轴
本技术涉及一种气涨轴。
技术介绍
气涨轴是一种特制的用于收卷、放卷的轴经过高压充气后表面可以突起的轴,放气后表面部分迅速缩回。在现有技术中,为保证气涨轴表面正常的凸起并张紧套设在外侧的套筒,气涨轴的侧壁往往设置的较薄。然而,当对气涨轴供气使其表面凸起时,工作人员需要对其充入较多的气体才能气涨轴表面凸起,从而套筒在气涨轴安装的效率较低,存在待改进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膨胀高效的气涨轴,通过预先在填充腔中填充变形介质,并经过充气孔向膨胀容器中充气,从而极大提升套筒在气涨轴上的安装效率。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膨胀高效的气涨轴,包括膨胀轴套,所述膨胀轴套的两侧同轴设置有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且所述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同轴成型有密封环,两所述密封环同轴嵌入膨胀轴套中并分别密封膨胀轴套的两侧,所述第一连接轴上沿其轴向贯穿开设有充气孔,所述膨胀轴套内设置有膨胀容器,所述膨胀容器的开口与充气孔在膨胀轴套的一端连通,且所述膨胀容器与膨胀轴套内壁之间形成有填充腔,所述填充腔中预先填充有变形介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际工作中,预先在填充腔中填充变形介质,当需将套筒安装在气涨轴上时,工作人员只需经过充气孔向膨胀容器中充气,膨胀容器膨胀并向外挤压变形介质,从而使得膨胀轴套向外凸起,并张紧套设在外侧的套筒,从而实现对套筒的稳定安装,缩短对气涨轴的充气时长,提升套筒在气涨轴上的安装效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膨胀容器为膨胀胶管,所述膨胀胶管的轴线与膨胀轴套的轴线共线,所述膨胀胶管的一端与充气孔连通,所述膨胀胶管的另一端呈封堵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膨胀容器为膨胀胶管,并使得膨胀胶管的轴线与膨胀轴套的轴线共线,从而提升对膨胀容器充气时气涨轴的稳定性,保证套筒在气涨轴上正常的安装作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膨胀胶管靠近充气孔的一端向充气孔的方向延伸设置有固定管,所述第一连接轴靠近第二连接轴的一侧同轴开设有嵌入槽,所述固定管嵌入嵌入槽并与第一连接轴固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成型在膨胀胶管上的固定嵌入嵌入槽,从而提升膨胀胶管在膨胀轴套的稳定性,保证套筒在气涨轴上正常的安装作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膨胀轴套轴向的中部固定设置有稳定架,所述膨胀胶管远离充气孔一侧固定架设在稳定架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膨胀胶管远离充气孔一侧固定架设在稳定架上,从而进一步提升膨胀胶管在膨胀轴套的稳定性,保证套筒在气涨轴上正常的安装作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变形介质为气体或液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气体或液体为变形介质,从而保证膨胀轴套对膨胀容器膨胀变形的敏感性,减小致使膨胀轴套膨胀变形所需的气体压强,间接提升套筒在气涨轴上的安装效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连接轴的密封环上开设置有介质输入孔,所述密封环上还设置有用于密封介质输入孔的密封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际工作中,工作人员可以通过介质输入孔向填充腔内填充变形介质,并借助密封组件对借助介质输入孔进行密封,从而极大方便工作人员对填充腔内填充变形介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密封组件包括密封管以及设置在密封管上的控制阀,所述密封管的一端同轴嵌入介质输入孔中并与介质输入孔螺纹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际工作中,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密封管并经输入孔向填充腔中填充变形介质,并通过控制阀对密封管进行封闭,从而进一步方便工作人员对填充腔内填充变形介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密封管靠近介质输入孔的一侧同轴固定设置有抵紧环,所述抵紧环与密封环在介质输入孔的位置之间抵紧设置有密封垫。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密封管上设置抵紧环,并在抵紧环与密封环之间抵紧设置密封垫,从而保证密封管与密封环连接处的密封性,减少变形介质从密封管与密封环连接处泄漏的情况发生。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上均开设有安装键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上均开设安装键槽,从而极大方便工作人员对气涨轴的安装作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通过预先在填充腔中填充变形介质,并经过充气孔向膨胀容器中充气,从而极大提升套筒在气涨轴上的安装效率;(2)通过将膨胀胶管的轴线与膨胀轴套的轴线共线设置,并将膨胀胶管的一端嵌入嵌入槽中,将膨胀胶管的另一端固定在稳定架,提升膨胀胶管在膨胀轴套的稳定性,保证套筒在气涨轴上正常的安装作业;(3)综合利用在任意密封环上开设置介质输入孔,并在介质输入孔远离膨胀轴套的一侧连通设置密封管,并在密封管上设置控制阀,从而方便工作人员对填充腔内填充变形介质。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主要体现膨胀高效的气涨轴整体结构的全剖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主要体现膨胀高效的气涨轴整体结构的爆炸示意图;图3为图2局部A的放大图,主要体现密封组件的结构。附图标记:1、膨胀轴套;11、稳定架;12、填充腔;13、变形介质;2、第一连接轴;21、充气孔;22、嵌入槽;3、第二连接轴;4、密封环;41、介质输入孔;5、膨胀胶管;51、固定管;6、密封组件;61、密封管;611、抵紧环;612、密封垫;62、控制阀;7、安装键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此。实施例:参见图1和图2,一种膨胀高效的气涨轴,包括膨胀轴套1,膨胀轴套1的两侧同轴设置有第一连接轴2和第二连接轴3,第一连接轴2和第二连接轴3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同轴成型有密封环4,第一连接轴2和第二连接轴3同轴嵌入膨胀轴套1中并分别密封膨胀轴套1的两侧,且第一连接轴2上沿其轴向贯穿开设有充气孔21;膨胀轴套1内中部固定设置有稳定架11,且稳定架11将膨胀轴套1内分隔成两个腔室;膨胀轴套1在稳定架11靠近充气孔21的一侧同轴设置有膨胀胶管5,膨胀胶管5靠近充气孔21的一端与充气孔21连通,膨胀胶管5靠近稳定架11的一侧固定在稳定架11上并呈封闭设置,且膨胀胶管5与膨胀轴套1之间形成有填充腔12;填充腔12中预先填充有变形介质13,变形介质13可以是气体。实际工作中,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充气孔21对膨胀胶管5进行充气,膨胀胶管5膨胀后,将挤压变形介质13,从而使得膨胀轴套1膨胀并张紧套设在膨胀轴套1上的套筒。参见附图1,第一连接轴2靠近第二连接轴3的一侧同轴开设有嵌入槽22,嵌入槽22与充气孔21同轴,膨胀胶管5靠近充气孔21的一端向充气孔21的方向延伸设置有固定管51,固定管51嵌入嵌入槽22并与第一连接轴2固定。参见图2和图3,第一连接轴2的密封环4上开设有介质输入孔41,介质输入孔41的轴向平行于膨胀轴套1的轴向,且密封环4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膨胀高效的气涨轴,包括膨胀轴套(1),所述膨胀轴套(1)的两侧同轴设置有第一连接轴(2)和第二连接轴(3),且所述第一连接轴(2)和第二连接轴(3)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同轴成型有密封环(4),两所述密封环(4)同轴嵌入膨胀轴套(1)中并分别密封膨胀轴套(1)的两侧,所述第一连接轴(2)上沿其轴向贯穿开设有充气孔(21),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轴套(1)内设置有膨胀容器,所述膨胀容器的开口与充气孔(21)在膨胀轴套(1)的一端连通,且所述膨胀容器与膨胀轴套(1)内壁之间形成有填充腔(12),所述填充腔(12)中预先填充有变形介质(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膨胀高效的气涨轴,包括膨胀轴套(1),所述膨胀轴套(1)的两侧同轴设置有第一连接轴(2)和第二连接轴(3),且所述第一连接轴(2)和第二连接轴(3)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同轴成型有密封环(4),两所述密封环(4)同轴嵌入膨胀轴套(1)中并分别密封膨胀轴套(1)的两侧,所述第一连接轴(2)上沿其轴向贯穿开设有充气孔(21),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轴套(1)内设置有膨胀容器,所述膨胀容器的开口与充气孔(21)在膨胀轴套(1)的一端连通,且所述膨胀容器与膨胀轴套(1)内壁之间形成有填充腔(12),所述填充腔(12)中预先填充有变形介质(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膨胀高效的气涨轴,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容器为膨胀胶管(5),所述膨胀胶管(5)的轴线与膨胀轴套(1)的轴线共线,所述膨胀胶管(5)的一端与充气孔(21)连通,所述膨胀胶管(5)的另一端呈封堵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膨胀高效的气涨轴,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胶管(5)靠近充气孔(21)的一端向充气孔(21)的方向延伸设置有固定管(51),所述第一连接轴(2)靠近第二连接轴(3)的一侧同轴开设有嵌入槽(22),所述固定管(51)嵌入嵌入槽(22)并与第一连接轴(2)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明发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运成印刷机械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