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简单易用电力线用绕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63361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6 14: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简单易用电力线用绕线装置,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通过支撑杆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通过轴承连接有旋转架,所述旋转架设置有缠绕杆,所述旋转架上设置有T形滑槽,所述缠绕杆设置有与所述T形滑槽相配合的滑块,所述T形滑槽内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通过弹簧与所述T形滑槽底部连接,所述缠绕杆外端通过阻尼转轴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后端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杆相配合的限位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旋转架绕着固定板转动即可对电力线进行缠绕,通过在T形滑槽中滑动缠绕杆,可以控制绕线的线圈大小,通过绕完线之后将限位杆旋转到与缠绕杆齐平的位置可以使线圈有效的取下。

A simple and easy-to-use winding device for power lin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imple and easy-to-use wire winding device for power line, which includes a support plate, the support plate is connected with a fixed plate through a support rod, the fixed plate is connected with a rotating frame through a bearing, the rotating frame is provided with a winding rod, the rotating frame is provided with a T-shaped chute, the winding rod is provided with a slider which is matched with the T-shaped chute, and the T-shaped chute is internally provided with A baffle plate is arranged, the baffle plate is connected with the bottom of the T-shaped chute through a spring, the outer end of the winding rod is connected with a limited position rod through a damping rotating shaft, and the rear end of the limited position rod is provided with a limited block matched with the limited position rod.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and convenient use, the power line can be wound by rotating the rotating frame around the fixed plate, the winding size can be controlled by sliding the winding rod in the T-shaped chute, and the coil can be effectively removed by rotating the limit rod to the position flush with the winding rod after wind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简单易用电力线用绕线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力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简单易用电力线用绕线装置。
技术介绍
电力是以电能作为动力的能源。专利技术于19世纪70年代,电力的专利技术和应用掀起了第二次工业化高潮。成为人类历史18世纪以来,世界发生的三次科技革命之一,从此科技改变了人们的生活。20世纪出现的大规模电力系统是人类工程科学史上最重要的成就之一,是由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等环节组成的电力生产与消费系统。它将自然界的一次能源通过机械能装置转化成电力,再经输电、变电和配电将电力供应到各用户。在中国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CN201620220134.9中公开了一种电力输电线缆缠绕机,包括底座、支架、缠绕机构和驱动缠绕机构转动的动力装置,支架包括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对应安装在底座上,缠绕机构安装在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动力装置安装在支架上,所述缠绕机构包括置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的转轴和套装在转轴上的绕线滚轮,所述转轴的外周面上设置沿转轴轴向走向设置的条形凸起,绕线滚轮内侧壁上沿绕线滚轮的轴向设置与条形凸起对应的条形凹槽,条形凹槽嵌装在条形凸起上。然而此申请对不能有效控制绕线的线圈大小,同时绕完之后不能有效取下线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能有效控制线圈大小,不能有效取下线圈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以有效控制线圈大小,有效取下线圈的简单易用电力线用绕线装置。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简单易用电力线用绕线装置,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通过支撑杆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通过轴承连接有旋转架,所述旋转架设置有缠绕杆,所述旋转架上设置有T形滑槽,所述缠绕杆设置有与所述T形滑槽相配合的滑块,所述T形滑槽内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通过弹簧与所述T形滑槽底部连接,所述缠绕杆外端通过阻尼转轴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后端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杆相配合的限位块。优选地,所述T形滑槽底部上端均匀设置有限位槽,所述滑块与所述限位槽相对位置处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槽相配合的卡块。优选地,所述缠绕杆外端开设有与所述限位杆相配合的卡槽,所述限位杆设置有弧形凹槽,所述限位块相对位置处设置有与所述弧形凹槽相配合的弧形凸起。优选地,所述旋转架内侧连接有旋转把手。优选地,所述支撑板底部设置有万向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旋转架绕着固定板转动即可对电力线进行缠绕,通过在T形滑槽中滑动缠绕杆,可以控制绕线的线圈大小,通过绕完线之后将限位杆旋转到与缠绕杆齐平的位置可以使线圈有效的取下,通过设置有挡板可以在缠绕杆滑动时对缠绕杆进行固定。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旋转架A-A剖视图;图3为图2中B-B部分剖视图;图4为本实用缠绕杆侧视图;图5为本技术滑块整体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简单易用电力线用绕线装置,包括支撑板1,支撑板1通过支撑杆2连接有固定板3,固定板3通过轴承连接有旋转架4,旋转架4设置有缠绕杆5,旋转架4上设置有T形滑槽6,缠绕杆5设置有与T形滑槽6相配合的滑块9,T形滑槽6内设置有挡板7,挡板7通过弹簧8与T形滑槽6底部连接,缠绕杆5外端通过阻尼转轴连接有限位杆10,限位杆10后端设置有与限位杆10相配合的限位块11。其中,T形滑槽6底部上端均匀设置有限位槽12,滑块9与限位槽12相对位置处设置有与限位槽12相配合的卡块13,通过限位槽12与限位块13可以有效固定绕线杆5;缠绕杆5外端开设有与限位杆10相配合的卡槽14,限位杆10设置有弧形凹槽15,限位块11相对位置处设置有与弧形凹槽15相配合的弧形凸起16,卡槽14便于使限位杆10折叠到卡槽14中,弧形凸起16与弧形凹槽16使限位杆不易滑动;旋转架4内侧连接有旋转把手17,旋转把手17便于旋转旋转架4;支撑板1底部设置有万向轮18,万向轮18便于移动整个装置。本实施例的具体应用为,一种简单易用电力线用绕线装置,包括支撑板1,支撑板1通过支撑杆2连接有固定板3,固定板3通过轴承连接有旋转架4,旋转架4设置有缠绕杆5,旋转架4上设置有T形滑槽6,缠绕杆5设置有与T形滑槽6相配合的滑块9,T形滑槽6内设置有挡板7,挡板7通过弹簧8与T形滑槽6底部连接,缠绕杆5外端通过阻尼转轴连接有限位杆10,限位杆10后端设置有与限位杆10相配合的限位块11,通过旋转架4绕着固定板3转动即可对电力线进行缠绕,通过在T形滑槽6中滑动缠绕杆5,可以控制绕线的线圈大小,通过绕完线之后将限位杆10旋转到与缠绕杆5齐平的位置可以使线圈有效的取下,通过设置有挡板7可以在缠绕杆5滑动时对缠绕杆5进行固定,刚开始旋转时可以将电力线一头缠绕在缠绕杆5上作为引线。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以上公开的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技术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
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技术。本技术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简单易用电力线用绕线装置,包括支撑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通过支撑杆(2)连接有固定板(3),所述固定板(3)通过轴承连接有旋转架(4),所述旋转架(4)设置有缠绕杆(5),所述旋转架(4)上设置有T形滑槽(6),所述缠绕杆(5)设置有与所述T形滑槽(6)相配合的滑块(9),所述T形滑槽(6)内设置有挡板(7),所述挡板(7)通过弹簧(8)与所述T形滑槽(6)底部连接,所述缠绕杆(5)外端通过阻尼转轴连接有限位杆(10),所述限位杆(10)后端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杆(10)相配合的限位块(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简单易用电力线用绕线装置,包括支撑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通过支撑杆(2)连接有固定板(3),所述固定板(3)通过轴承连接有旋转架(4),所述旋转架(4)设置有缠绕杆(5),所述旋转架(4)上设置有T形滑槽(6),所述缠绕杆(5)设置有与所述T形滑槽(6)相配合的滑块(9),所述T形滑槽(6)内设置有挡板(7),所述挡板(7)通过弹簧(8)与所述T形滑槽(6)底部连接,所述缠绕杆(5)外端通过阻尼转轴连接有限位杆(10),所述限位杆(10)后端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杆(10)相配合的限位块(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简单易用电力线用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T形滑槽(6)底部上端均匀设置有限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伟杰史红英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许昌市建安供电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